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書信

2016年弘揚朱子文化小學生書信

書信1.08W

朱熹爲北宋以來儒門之集大成者,被尊稱朱子,後人將他視爲儒學宗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弘揚朱子文化小學生書信,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2016年弘揚朱子文化小學生書信一:

“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近年來,福建官方正致力於弘揚以朱子文化爲核心的閩派文化。

民進福建省委在調研中的發現,伴隨着朱子文化復興,福建各地呈現出各自爲政,爭相哄搶“朱子文化”的局面。

記者梳理髮現,福建多地已規劃投入重金打造朱子文化相關產業。其中,作爲朱子出生地的三明市尤溪縣,投資3億元人民幣致力於建設佔地4.4萬平方米的朱子文化園;南平市建陽區是朱子墓地所在地,投資10億元建設佔地8000畝的朱子文化旅遊度假區等;朱熹學習生活50多年的武夷山五夫鎮,則規劃建設成爲弘揚、交流、體驗朱子文化的第一重鎮。

民進福建省委在調研後提出建議,要改變長期以來將朱子文化看作只是一個地域文化的思維。福建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福建省政協委員馬照南建議,根據朱熹在福建的理學足跡,政和、尤溪、建甌、武夷山、建陽、延平、福州、廈門同安、泉州、漳州、寧德等,策劃開發覆蓋福建全省“朱子理學尋蹤遊”等活動

鄭家建則進一步指出,不僅要加強省內城市合作,也要聯合省外有關地市。他說,朱子在江西、湖南、浙江等地都留有足跡,如其祖籍地婺源、開風氣之先的朱張“會講”之地嶽麓書院、完成其理學思想轉變的白鹿洞書院等,都是朱子文化遺存不可或缺的部分。

2015年開通的合福高鐵,途經福建武夷山、建陽、安徽黃山、江西婺源多個朱子文化要地,正串聯起一條“朱子之路”。鄭家建舉例說,目前,武夷山到婺源的時間不到半個小時,這意味着兩地聯合起來推廣朱子文化的時機已經到來。

正是看好“朱子之路”,福建省旅遊局已先行探路。2015年,該局邀請了200名歐美知名旅行商蒞臨武夷山開展“朱子之路再出發”武夷新發現活動,探訪絲路茶路傳奇,打造朱子文化旅遊黃金線路。

  2016年弘揚朱子文化小學生書信二:

朱子理學文化發祥於閩北,並由主要閩籍傳人傳承光大,因此又稱“閩學”。閩學是聞名世界的顯學,是閩北及整個福建的自豪。朱子理學繼承並發展了孔孟儒學並集歷代諸子百家思想之大成而昇華爲“新儒學”。繼去年習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活動上的講話發表後,今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朱子文化是我省最具特色、最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要成爲我(福建)省加強文化建設的“第一品牌”和“重要抓手”。這是建設“美麗福建”中的高屋建瓴思維與戰略,打造“朱子文化”文化品牌,對我省精神文明建設,營建和諧美麗家園,必將帶來深遠的影響。

 

一、高層次並廣結僑緣組織朱子文化復興活動,提升朱子文化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度。“中國(武夷山)朱子文化節”是具有較大影響的紀念朱熹與研討朱子理學的活動,目前已舉辦過三屆。它由南平市政府主辦,動員能力與影響有限。紀念朱熹誕辰885週年暨第四屆朱子文化節活動目前已定於2015年11月將在武夷山市舉辦,建議以後各屆提升爲省政府乃至更高層次機構主辦,並廣泛邀請海外相關社團與名流代表參與,形成合力,擴大影響。福建擁有大量的海外僑胞,並有擁有崇高社會地位的代表。他們雖客居海外,在融入境外社會生存環境的同時,多數仍守護着他們祖輩移民時帶去的中華傳統文化基因,特別是朱子理學的儒家思想傳統。作爲龍的傳人,朱子文化是我們的共同語言,“朱子文化節” 無疑是我省擴大對外文化交流,將我省朱子文化資源推廣弘揚出去,將海外朱子文化精華流轉承傳回來的極好平臺。

二、創新並推廣朱子文化特色旅遊項目與產品,借力僑緣視窗和紐帶讓僑胞及世界看過來與走進來。福建作爲僑力資源大省,各級僑聯與海外華人華僑及社團聯繫緊密,各種海內外聯誼活動頻繁,是組織境外遊客到大陸參訪朱子文化的先天優勢。由臺灣的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發起、閩北朱子後裔聯誼會協作的兩岸大學生走“朱子之路”暑期遊學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了8屆,成爲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朱子文化旅遊品牌。但其參與者主要爲大陸與臺灣兩岸的在讀研究生、博士生等,並且每年基本爲定期的一次,屬於“小衆”的遊學。建議我省制定相關激勵政策,有效打造朱子文化遊學、文化尋根、文化朝聖等文化休閒旅遊產品,整合省內各地朱子文化遺址遺蹟資源,形成以朱子文化爲內涵、朱子遺址遺蹟爲載體、八閩自然風光爲特色的朱子文化旅遊品牌,並透過舉辦“世界福建同鄉懇親大會”、海外青少年尋根之旅等活動將海外僑胞“請進來”;同時,我省要透過各種渠道向海外大力推介朱子文化特色旅遊項目與線路,讓倡導仁義禮智信、給力世界和平友好發展的朱子文化“走出去”,透過僑胞傳導給國際社會。

三、發揮海外華僑及海外相關宗親的作用,將他們“請進來”共同參與朱子文化的保護、研究和傳承。福建的海外僑胞總數接近3500萬人,是華僑第一大省。海外僑胞中,朱子後裔及朱子理學先師和朱子著名門人的'後裔等,他們遍及韓國、日本、東南亞、歐美等地。他們對朱子文化的認同度高,傳承力強,研究深入,並很願意爲朱子文化遺產的搶救、朱子文化的傳播貢獻力量。對此,我省在積極自主地保護、研究、傳承朱子文化遺產的同時,還應爭取海外華僑包括海外朱氏宗親的支援,參與我省對朱子文化遺產的整理、搶救、保護、研究、交流工作,包括接受朱子文化文物的迴流、文化項目的建設等等。朱子文化遺產包括朱子本人及其先師、門人的生活、學習、教學、著述、遊歷過的遺址、書稿、器具等等有形遺產和有關治學、禮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向海外華人華僑徵集到朱子文化相關的文物,透過在國內的朱子文化展示場館中設立“朱子文化在海外”等主題展廳,實現共享。

四、借力海外教育組織創辦“朱子書院”,讓朱子文化“走出去”並在海外新僑及非華人中薪火相傳。當前“孔子學院”已在世界許多國家與城市的非華人大學和社區中開辦了200多所分院,其對讓世界瞭解孔子,學習漢文化,認識中國取得了積極成效。對朱子文化的海外弘揚,也可以依託或借鑑“孔子學院”開展,或率先在海外華人社會實踐。海外華人聚居地多有華文教育組織,作爲華人社會的三大支柱之一,華文教育可以成爲我們在海外華僑新生代中弘揚朱子文化的有力方式。隨着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與國際地位的提升,許多非華人社區也興起了學習漢文化熱。這是我們向世界弘揚朱子文化的很好視窗。但朱子學著作繁浩、體系博大、語言艱深,如果沒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哲理思維,一般人品味、領悟不出其中的道理和意義,因此對朱子文化進行通俗化、大衆化的解讀、翻譯是普級朱子文化,擴大其影響必做的功課。建議我省出臺必要的政策,鼓勵相關機構與人員編輯、翻譯適用於海外教育、傳播的朱子文化教材並與當地院校合作大力推廣普及。同時,學習“孔子學院”的經驗,將武夷山已初創的“朱子書院”辦到海外去,從人力、資金上支援海外社團在華人聚居地及有意漢學的非華人城市和院校設立“朱子學院”,將朱子文化這一福建“第一品牌”打造成外向型的“國際品牌”,有效提升我省的文化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