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書信

弘揚朱子文化傳承中華美德書信

書信1.98W

朱子是宋代新儒學的集大成者,宋明理學的最高峯。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弘揚朱子文化傳承中華美德書信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弘揚朱子文化傳承中華美德書信一:

五千年以來,中國人最爲驕傲就是在這悠遠的歷史河中涌現出許多具有中華美德的人,所以中華美德就是每個中國人精神的支柱。  我覺得不論是多麼平凡的一個人,只要心中存着信念,都會有一個“活雷鋒”。電視中的公益廣告不過一個畫面,有輛車子行駛了一會兒,來了一個老奶奶,其它人都是坐着的,只有老奶奶一個人站着,但沒有一個人提出讓位。總於有人提出讓座了,可他也不願意,只是推推搡搡地讓別人讓座,大家都不願意,這樣維持了很久,始終沒有一個人讓座。不就是讓個坐嗎?有多難,說明這些人的心理十分骯髒,十分灰暗。老奶奶快堅持不住車子的顛簸了,這時突然有一個人站起來扶着老奶奶坐下了。這真讓人眼睛一亮,其實讓座並不難,主要在於你有不有一顆中華美德的心。  傳承中華美德時我們每個人中國公民該做的,爭取人人都做“活雷鋒”,不要讓生命裏有無法彌補的遺憾。

  弘揚朱子文化傳承中華美德書信二:

魯迅曾經說過:“惟有民魂是知道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纔有真進步。”是的。一個好的民族,優秀的國家。都有着優良的民族文化與傳統的禮儀。中國,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享有“禮儀之邦”之稱,使得五湖四海,各地不同的人民前來瞻仰、膜拜。中國,已經向科技化,現代化的目標前進,人們對於一些歷史悠久的傳統也越來越看重,把它作爲衡量一個人善惡的標誌。我們作爲一箇中國人,作爲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少年,我們個應該將中國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傳承下去。讓中華美德響徹大江南北!

每當說起民族文化,我情不自禁就會回想起中國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一個個鮮活到朝代歷歷在目,一道道到歷史的刮痕那樣深刻,讓我們如親身體驗一般永遠銘記。也就是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中國變得越來越壯大。就像收復臺灣的鄭成功,他在戰場上的英勇氣魄讓我們驚歎;就像抗日英雄邱少雲,憑藉自己的頑強意識,用熊熊燃燒的生命換來了成功。就像精忠報國的岳飛,無論怎樣都誓死保衛家園,直到肝腸寸斷,也永不低頭。一個個故事,何不是告訴我們民族氣節的重要?何不是告訴我們名族文化要代代相傳?中國擁有的寶藏,是從諸子百家的四書五經,一直到現代偉人的名詩佳作,都值得我們去銘記,更值得我們去弘揚,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的民族文化,是永遠挖掘不完的!

從小,父母就叫我們怎樣拿筷子,怎樣向長輩問好,怎樣待人接物,長大以後要孝順長輩,愛護晚輩……我們爲什麼要學這些呢?願意就是我們中國曆代傳承下來的美德。中華美德,是集結了祖先們的精華,讓我們能舉止文雅,相貌堂堂。孝心,是中華傳統美德之最重要的一點,有了孝心,你才能讓自己看清自己,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還有誠信,誠信如一塊金子,即使你一貧如洗,但你擁有誠信,你也是富裕的。即使你家財萬貫,但沒有誠信,你一樣窮困潦倒。不只有這些,還有文明,和諧,尊敬,禮儀等等,都應該是我們必須具備的條件。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傳承中華美德的.好少年吧!

熱愛民族,傳承美德,是我們的光榮義務,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箇中華好少年吧!

  弘揚朱子文化傳承中華美德書信三:

朱子不僅是偉大的思想家,也是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也有其現代意義。從現代大學的通識教育的角度來看朱子的格致論,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首先,在朱子哲學之中,讀書是格物的最主要的工夫,《朱子語類》的“讀書法”,記載了朱子教人如何讀書,特別是如何讀聖賢書的方法。雖然朱子自己的著作中似乎並沒有把讀書明確作爲一個哲學主題來討論,但有關讀書必要性的問題意識處處滲透在朱子的哲學議論之中。鵝湖之會的最後,朱陸的爭辯集中在要不要肯定讀書作爲學聖人的工夫,也反映出這一點。朱子所重視的格物工夫,其中主要的用力之方即是讀書,對讀書作爲工夫的肯定以及以讀書爲背景的哲學建構,是朱子對孔子“學”的思想的重要發展,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說孔子之後,對“學”或由讀書以學的思想貢獻最大的人就是朱子。可以說,朱子的思想即是爲近古的士人(讀書人)提供的一套學爲聖人的目標和方法。現代人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朱子思想應較適宜於現代教育中學習者的需要。

朱子一生學問致力於對儒家經典的重新詮釋,而對大學的幾個重要觀念的詮釋在他的整個經典系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朱子少年時即從父受教讀《大學》,臨終前仍在修改《大學章句》,他以超人的學識和智力,把終生的心力貢獻給這一篇短小的文獻的整理和解釋。這表明朱子對經典權威的尊重,和透過汲取古典的智慧並加以創新來發展人文價值的信念。朱子所強調的格物和問學,很大程度上都是爲了肯定經典講論在儒學中的正當地位。朱子對經典學習非常重視,朱子所推動的讀書主要也是讀聖賢之書,讀經典之書。雖然朱子作爲哲學家畢生從事經典的詮釋,但由於朱子特別重視讀書人的經典學習,所以,他的經典詮釋,是表述形式上,特別注意適合一般士人對經典學習的需要。宋明學者並非都是如此,如王船山的《讀四書大全說》,是船山自己的思想著作,而不是用來教授學生的。朱子則不同,從《論語訓蒙口義》到《四書章句集註》,多數朱子的經典解釋著作都着眼於學生的經典學習,以幫助一般讀書人學習儒家經典著作爲其著作目的之一。這使得朱子的著作在今天通識教育的經典學習中仍有參考的意義。

最後,朱子對經典學習,是持“德性”―“問學”相統一的立場,因此讀書與經典學習,一方面,朱子始終以道問學的態度,主張人的爲學向一切人文知識開放,注重精神發展的豐富性;但朱子並不是引導人走入專門性知識,是朝向超越專門知識,追求達到一種對全體世界的理解。這種態度最接近於通識教育的思想,即朱子真正強調的格物,不是追求一草一木的具體知識,而是達到對萬事萬物的“通識”理解;讀書的最終目的不是指向具體領域的物理,而是指向整個世界的普遍天理。另一方面,朱子也以尊德性的要求,要求讀書者把經典書中的道理與個人的涵養結合在一起,注重道德意識和價值情感的培養,涵養德性和品質,追求德性與知性的平衡發展,這也是與通識教育的宗旨相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