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二年級數學連加連減評課稿

稿件2.92W

王老師執教的內容是小學數學人教版第三冊第二單元《連加、連減》,本節課的內容部署是在學生已學習了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基礎上開展教學的,在一年級中學生已接觸過10以內連加連減的辦法,所以在整節課中,重點應放在使學生正確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辦法。並規定學生透過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並從中培養孩子們的書寫規範。我想這就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年級數學連加連減評課稿

袁老師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覺得有以下幾地方是做得非常不錯的:

一、能爲學生創設出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環境中去學習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的理念。教師在教學新知的同時,引用了教科書的收西瓜的情境,帶學生進入了生活中的數學的世界,讓學生體現到數學來自於生活,用我們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然地投入了學習中,並在此同時,教師善於抓住每個時刻,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並鼓勵學生多角度,多地方去考慮問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善於用一些兒童用語,更形象地描述計算的'過程。

有一個環節我的印象是最爲深刻的:教師在分析連加豎式的辦法的時候,學生出示了兩種不一樣的豎式算法,第一種是先把前兩個數用豎式相加,然後再把答案與第三個數相加。第二種是先把前兩個數用豎式相加,然後再緊接在下面加上第三個數,直接用一個豎式完成。教師在分析兩種辦法好壞的時候,能形象地把這兩種辦法比喻爲學生走路的情景:第一種是走完路了,歇一會,再跟第三個數相加,繼續走。第二種是與第二個數相加了,不歇繼續加上第三個數,繼續走。所以第二種比較方便,省時間。看,這兩種辦法經過教師用精彩的兒童用語作修飾後,更形象具體,生動的描述出他們之間的區別。更有利於學生對此辦法的記憶以區分,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師狠抓計算,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在課前的口算練習,課中的不斷巡查中,可以看出袁老師在平時在課堂中,注意學生計算能力的訓練。這也是我們每位數學教師應該學習的地方。我們知道計算能力需要的是堅持,不斷地練習鞏固,計算的能力纔可以提高,所以在我們的數學課堂,必須時時刻刻落到實處。

根據課堂的整個教學設計,學生的學習效果來看,袁老師能把握教學重點對學生開展引導,組織教學。課後對於這節課我也有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如何調控好課堂?

這也是新教師頻繁出現的一個問題。對於小學生來說,集中精力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教師如何在學生有限的集中精力下,更好更合適地抓住這時間,對學生貫穿更多,更重要的知識,這應該是每一位教師應該考慮,思考的問題。我想這需要教師在教學的設計上,把備教材與備學生緊密聯繫在一起,我們要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上想想學生會出現什麼的狀況。還有在課上,教師語言的節奏,每個環節的節奏應該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教師的狀態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所以在課堂上我們需要看到教師積極,大方,興奮的一面,以渲染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全情投入到你的知識海洋中。

二、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本節課學生已經有了用豎式計算的基礎,所以在這節課中,其實教師可以放手給學生,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在旁指導,我想整節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會更高,學習更加有熱情。可讓學生自已或小組爲企業,透過討論、交流、總結出本組的計算辦法,再全班開展交流。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積極創造,尋求更加簡便的計算辦法。讓學生在展示交流中互相質疑,讓學生大膽放手學習。作爲組織者的我們,只是學生在出現不知如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給予引導補充,讓學生自已完善自己的想法。這樣既不影響學生的思維,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一舉兩得。

三、課堂上如何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

特別計算教學,在課堂上我們應該更多的注意學生學習的效果,對一般的法則,計算的辦法,計算的準確性怎樣,我們老師都應該隨時檢測,發現問題及時指正。所以單一的個別問題,個別演示根據取不了什麼效果。所以這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採取措施,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開展及時檢控。我們可以在練習辦法上採取多種形式,可以自已批改,可以同桌互評,可以指名板演,可以小組合作等等,對每次的練習,教師要跟蹤調查。在練習題的設計中也要多面性,有針對性地出現練習。在練習中讓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步提高。

每次聽了新老師的課,每次都會給我帶來驚喜,因爲他們的每一點進步,都蘊藏着他們背後的每一份付出,我相信,我們的每一次數學教研活動,將會成爲他們在數學教學這條路上向前邁進一大步的最快速的最好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