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烏鴉喝水》評課稿

稿件2.44W

28號在xx小學參加了縣小學語文青年教師成長中心成員的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共聽了七節精彩紛呈的課,現重點對第二節嚴研老師的<<烏鴉喝水>>這一課簡單的點評。

《烏鴉喝水》評課稿

一、抓住低年級孩子的特點,巧妙的進行隨文識字。

我們都知道低年級的孩子(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多,難度大。那麼如何提高孩子識字的效率,加深對生字的理解和記憶呢?嚴老師從課堂的開始就關注了這個問題。對於生字詞的學習沒有集中集中學習,而是在讀課題,讀句子,讀段落,讀課文的時候相機出示,指導孩子讀字音,認字形,懂字意。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嚴老師在指導孩子學習“渴”這個生字時,欲揚先抑,先用“喝”字做鋪墊。在讀書時有意識、有目的的讓孩子畫出帶“喝”字的詞語(孩子畫出了“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然後拋出問題:烏鴉爲什麼找水喝?自然引出“口渴”這個詞語,再然後又讓學生在文字中找出和“喝”很像的一個字,於是“渴”自然而然就被孩子找到了。最後嚴老師透過引導孩子分析這兩個字的異同,偏旁和部首的意義,更巧妙的藉助象形字(即古文字)把“渴”淋漓盡致的描畫了出來,讓孩子在趣味和欣賞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這個字。最後透過指導學生反覆的讀,加深了孩子對生字的學習和運用。又如學習“看”時也是在孩子讀到這句話時,教師不失時機的指導學習,讓孩子分析字形結構,理解偏旁“手” 和“目”的意思,並讓孩子手搭涼棚做“看”的動作,呵呵,孩子可高興了,這樣的隨文識字孩子怎能不喜歡哦。

是啊,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條條魚兒的話,那課文就猶如河流,孩子只有不離開水才能快活的游來游去。隨文識字對孩子來說猶如魚兒離不開水哦,而嚴老師恰好的做到了這一點,俺是由衷的讚歎。

二、讓孩子的親身體驗成爲理解詞語的源頭活水。

我們常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對於詞語的正確理解能很好的幫助孩子理解文字。嚴老師在指導孩子理解“漸漸”一詞時,可謂一波三折,用心良苦。

她首先拋出兩個問題:烏鴉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它是怎樣做的?用筆畫一畫相關的句子。對於這個問題,孩子很容易就找出了答案。但嚴老師緊接着讓兩個孩子上臺表演,一個讀,一個當小烏鴉,現場演示。這下,孩子可樂了,一個個睜大小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一顆顆放進去的小石子和變化的水面看的格外認真。當表演結束時嚴老師再問“水面發生了什麼變化?”(升高了) “是如何升高的?”孩子不約而同的答道:漸漸升高了。然後讓孩子理解“漸漸”的意思時,孩子很容就懂了是“一點一點、慢慢”的意思。最後,嚴老師不失時機的.指導孩子練習造句,可謂是水到渠成了。

三、鼓勵學生進行精彩的想象。

不可否認,在這堂課上,學生是成功的。順着學生的這股勁,嚴老師又拋下了一個問題:除了書上的辦法,還有什麼辦法讓烏鴉喝到水呢?真是一時激起千尺狼,孩子的熱情一下子又被調動了起來。有的說可以在瓶子上打個小洞,有的說可以把瓶子放倒,還有的說可以用吸管……呵呵,總之孩子們的辦法多的是啊,這都得益於老師精心的設計和熱情的鼓勵哦。

當然,任何一節課都不可能完滿無缺,嚴老師這節課同樣也存在着不足,如:

1.讓孩子表演這個環節的設計有點操之過急,如果能讓孩子在充分的讀和說的基礎上再融入表演,我想理解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2.讓孩子複述課文時總感覺要求不是很清晰。而且無論是複述還是講故事一定要給予孩子充分讀書、思考、討論、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速度要儘量的慢下來。孩子齊講故事的形式不建議用。

但瑕不掩瑜,這樣的課堂還是成功的。

標籤:喝水 烏鴉 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