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中隊活動主題會的評課稿

稿件1.73W

作爲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評課稿,評課有利於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如何把評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隊活動主題會的評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隊活動主題會的評課稿

中隊活動主題會的評課稿 1

聆聽了兩節中隊主題會,感慨頗多。下面我結合我們中隊談談自己的看法。我一直在思考,我認爲一節成功的中隊主題會,不在於節目多精彩,而是透過這個活動,同學們懂得了什麼。這是情感與價值的目標,我還是很喜歡給孩子上班隊課的。每逢星期五的班隊課,班委們自己制定主題和計劃、佈置黑板、寫主持詞、組織表演節目……我認爲這既是對班委能力的鍛鍊,也能夠增強孩子們的集體榮譽和團結協作的能力。其次,我認爲每節班隊課是一次機會,一次班主任不用高高在上,而走進孩子們內心的機會。透過這樣的活動,輔導員可以瞭解孩子們的內心,掌握班級的動態,對班級出現的現象進行及時的評議。

比如姚老師的班隊課“獻給母親的歌”讓我感慨良深,由一開始對孩子們的不瞭解到了解,到產生共鳴。孩子們在淚水裏長大了,懂事了,懂得了感恩。而老師也有了心靈的觸動。在我們中隊也搞過關於母親節活動,孩子們那充盈着淚水的眼睛一直浮現在我的眼前。我想,我要多謝這樣的課堂,因爲它讓我知道了倪回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很少回來。她每年的新年願望不是新衣服,不是巧克力,而僅僅是看爸爸一眼。我要感謝這樣的課堂,它讓我知道王忠祥和於成海的爸爸每天三點就起牀去工地撿鐵皮賣錢,手經常被刮傷。於成海爲了和爸爸爭取去綜合實踐基地的170元費用,整整跪了一夜。我要感謝這樣的課堂,它讓我知道謝超很早就失去了父親,靠媽媽打工把他拉扯大。我要感謝這樣的課堂,它讓我知道劉夢欣、劉夢茹媽媽一胎生兩個的艱辛。能夠陪伴他們左右,給他們關懷;能夠走進孩子們的`內心,我覺得我是幸福的。我不希望我在他們眼裏僅僅是老師,而是朋友、親人……

當於成海和何志錦說我是他們第二個媽媽的時候,我是欣慰的;當我早飯沒吃,孩子們遞上牛奶的時候,我是欣慰的;當孩子們不好意思的將自己做的賀卡小心翼翼地送給我時,我是欣慰的。

愛是相互的,當老師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學生自然也會喜歡老師。透過華老師的課,我看到了她對孩子們點滴的愛,是那麼無微不至,如和風細雨般滋潤着孩子們的心田。而孩子們的表現,言行也像極了老師,可見華老師在孩子們心中是多麼親近和崇高的。

其實,班隊課是一個很好的素質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陣地。我們不需要每次精心準備節目,不需要主題多麼富有深意,只需要班主任能走進孩子中去,只需要孩子們表達出內心的想法,就足夠了。我相信,只有我們輔導員的堅持,平時點滴的滲透,孩子們終有懂事的一天,這比學到知識更重要。

中隊活動主題會的評課稿 2

首先,非常感謝主辦、協辦方,感謝你們的精心策劃,合理安排,讓我們欣賞到了六堂各具特色、形式活潑的中隊班會課;同時也非常感謝我們的承辦單位——實驗小學,感謝你們爲我們的孩子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讓我們領略到了少先隊員們的多才多藝、率性真誠,以及我們可愛的中隊輔導員們的別樣風采,他們或親切溫婉,課娓娓道來;他們或匠心獨運,課行雲流水。

今天,宋校長和周書記讓我來點評一下兩堂課。說真的,我有點感動,感動他們對我的信任,在這樣的場合評課,還是第一次。

下面,我就重點說說第一堂崔老師的課和第二堂黃老師的課。

先說崔老師的課。我們這次班會的主題是“感動”,崔老師的選題是“感悟親情,學會感恩”,這個選題十分恰當,也容易把握。的確,感恩教育永遠是一個不過時的話題,感恩教育更是一種以人爲本、人情化的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雖然我們大人都明白這一點,可我們的學生未必都明白,他們往往以爲父母愛他們是理所當然的,父母就是應該把好吃的留給他們,父母就是應該以他們爲中心,而他們自己,只要讀好書就行了。針對這種現象,針對中學生的這種心理,開始的那個小品《爸爸的味道》,給予了很好詮釋,而那個女孩子,演得特別投入、到位,一下子揪住了在場同學的心,學生的心靈受到了觸動,情感引起了共鳴,一部分同學自然而然就悄然落淚了。接着,崔老師又抓住動情點,適時地與學生進行了一個感悟式的互動交流,讓學生產生了一種真切的體會,真的是情理共生又意猶未盡。

然後,崔老師由表及裏,自然而然地把學生拉出故事,拉回身邊。讓學生以一顆善感的心,在點滴中去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去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在這裏,崔老師預先佈置了一個作業,讓學生回去尋找一樣物品,這樣物品具有特殊的含義,裏面蘊藏着濃濃的愛意。正因爲受前面這個小品的感染,使得我們的孩子在述說自己的故事時,就顯得很激動,有的甚至泣不成聲。這裏,我想跟崔老師商量一下,我們是不是應該及時地給學生一個安慰,可以是拍拍肩的動作,也可以是抱抱她,老師的這份理解和同感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真切的感動。另外,在這裏需要提醒的是,可能平時看似普通的事情,在這樣的課上,在這樣的氛圍中說出來,似乎就有了一種不同,不同的心境。這應該說是本堂課最大的亮點。亮就亮在,我們的孩子已慢慢讀懂了父母爲他們付出的點點滴滴。此時此刻,感動,已如此真實地圍繞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間。其實,我們的孩子不是不知道父母對他們的好,不是不懂得父母對他們的愛,只是他們常常在父母的嘮叨中遺忘了親情這個心底最柔軟的角落,只是常常羞於表達抑或忘了表達。可喜的是,今天,我們的孩子大膽地說了,說出了心中的感動,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記往了這珍貴的美好時刻。

既然我們已經讀懂了父母的愛,就要以實際行動回報他們,時刻以一顆感恩的心,在今後的生活中對父母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着想,多一份關愛。這一點,崔老師也處理得水到渠成,意在告訴我們的孩子感動不是在嘴上,而是在心中,而是要化爲實際行動。在課上,同學們也說了,用各種行動來回報,但說得最多的'是要以優良的成績來回報。這時,老師是否引導一下,回報不僅是用成績,應該有各種方式。比如做一個正直的人,比擁有優異的成績更可貴。正所謂,好好做人,天天向上。

下面,再來說說黃老師的課。黃老師的課跟崔老師的課完全不同。崔老師的班會課是師生互動,情感共鳴,而黃老師的課完全讓學生當主角,足見他充分信任學生,鼓勵學生大膽走到臺前。所以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了白馬小學學生的良好素質和飽滿精神。無論是響亮的歌聲,還是流利的主持,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的這份認真,這份幹練,真的讓我們非常感動。我們的孩子實在太棒了!其實也給我們一點啓發,我們孩子的潛力是巨大的,只要給他們機會,只要讓他們歷練,他們就會有不俗的表現。

另外,我還想說說黃老師的選題,他的選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新穎別緻,令人耳目一新。透過學生收集的大量事實和材料,揭示目前環境污染的現狀,給人以極大的心靈震撼,從而喚起大家的憂患意識,環保意識,從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環境,善待生命,善待自然。

保護環境,應該是對自然的感恩和熱愛,是人類最樸素也最難得的情感。在這裏,我想跟黃老師商討一下:整堂班會課的後半部分怎樣處理,才能與主題“感動”聯繫得更加緊密?我想,主要的不是一味呈現嚴峻的現實,而是呈現我們國家、集體和個人該怎麼做,如何有效地付之於行動。所以可不可以在倡議前設計一個環節——人們在行動。強調的是行動,是在感受後的行動,是行動中的感動。

總之,兩堂課,我個人覺得,是各放異彩,崔老師的課以情動人,以情感人,有暖暖的親情,有柔柔的感動,讓我們的孩子有了思索,有了體驗,有了共鳴。而黃老師的課則站在一定的高度,另僻蹊徑,讓我們的孩子在自編自導自演中,得到了鍛鍊,並進而去了解環保,瞭解自己,瞭解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