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媽媽的賬單的評課稿

稿件1.33W

王老師執教的《媽媽的賬單》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在“初讀課文,瞭解大意——讀懂媽媽的賬單——讀懂彼得的賬單——寫話練習,總結延伸”四個環節中徐徐展開,透過引導孩子解讀媽媽這份特殊的賬單來解讀媽媽母愛的無私與無價。這堂課給予了我啓發和思考: 略讀課,我們要拿什麼教?怎麼教?

媽媽的賬單的評課稿

一、把握尺度,教給方法

略讀,就是以抓文章主要資訊爲基本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首要途徑。《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二學段略讀教學的要求“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對於三年級孩子把握課文大意,需要教師教給方法,幫助學生抓住要點。在教學中,王老師引導孩子“藉助課文主要人物、主要線索把課文主要內容說清楚”,教給了學生概括課文大意的方法。同時能細心的指導學生默讀的方法:默讀時,不發聲、不動脣,讓孩子在靜思默想中把握課文大意。課堂上,聽說讀寫齊頭並進,在默讀、靜思、交流等方式中漸入佳境,確切把握了略讀課文教學的尺度。

二、取捨有度,抓大放小

一篇課文包羅萬象,但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一節課也只能取“一瓢”。略讀課文要求教師在處理文字時需要“抓大放小”,取捨或重組以作爲教學內容。王老師擷取了文字一個極具價值的着力點“媽媽的賬單”,聯繫學生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豐富的想象,暢談感受並感悟到母愛的無私、無價,讓如公式般的枯燥無味的`“賬單”,在學生眼裏,變成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這一課,就其教學目標定位、教學內容取捨,彰顯了“略讀課該教什麼”的理念。

但是,如何把握好略讀教學的本色,“怎麼教”?本課教學還需要教師全方位去關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自學方法的運用,關注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遷移,在略中求粗、略中求簡,真正讓課堂略之有度,去追尋略讀教學的“略讀之道”。

標籤:賬單 評課 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