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倡議書

倡議書1.3W

節約糧食就是拯救耕地;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關於“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倡議書,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倡議書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倡議書【一】

分行全體員工:

冬季青年**中大家羣策羣力,獻計獻策,分行食堂採集到了很多好點子,大家也得到了很多感悟。分行團委在此作一倡議:

一、珍惜糧食、按需取菜,杜絕浪費、健康飲食;

二、剩菜歸集於一碗,舉手之勞爲食堂減負;

三、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紙巾和塑料等與剩菜分開放置,便於回收;

四、多提建議、創新菜品,積極向食堂推薦家鄉土特產及家鄉菜,豐富菜盤,溫暖心坎。

  分行團委

  201*年1月15日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倡議書【二】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我們國家將“世界糧食日”所在的那周定爲“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宣傳週”。

實際上,我國人均佔有糧食還不足400千克,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況且我們還面臨着耕地面積不斷減少、人口卻在不斷增加的威脅。嚴峻的現實告訴我們:中國還是一個缺糧的國家,糧食是不能浪費的。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在“節糧宣傳週”裏,開展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活動,節約糧食就是拯救耕地;節約糧食就是愛護環境;節約糧食就是珍愛資源。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愛惜每一粒糧食,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養成愛糧節糧的好習慣。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倡議書【三】

中國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大民族,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商隱曾在詩中寫到“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可惜的是,隨着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很多人逐漸拋棄了節儉的傳統美德,做出了很多與之相悖的行爲。對此,我們積極做到以下三個“者”:

一、爭做個愛糧節糧的倡導者。“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溫飽不忘飢寒,豐年不忘災年,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浪費糧食折射出奢華的思想觀念和浮華的社會心態。“奢靡之始,危亡之漸”,浪費衝擊的是思想的大堤,社會倫理的防線。反對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以節約爲榮、浪費爲恥,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愛糧節糧的新風尚。

二、爭做個愛糧節糧的踐行者。“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糧食行業在收購、儲藏、運輸、加工各環節提升職業道德,厲行節約、科學儲糧。每個公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日三餐做起,適量定餐,避免剩餐,合理消費;以“光盤”爲榮,以“剩飯”爲恥,堅持“餐餐不餘、年年有餘”,爭做個愛糧節糧的表率和楷模。

三、爭做個愛糧節糧的宣傳者。“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全球每天約8.7億人捱餓的同時,每年食物總產量中的1/3,約13億噸被浪費。浪費食物令全球經濟每年損失約7500億美元。省下一顆糧食,或許可以救活一個人的生命!人人爭做節糧愛糧宣傳者,影響和帶動身邊的'每一個人加入到愛糧節糧的行動中來,引領崇尚節儉的社會風尚。

節約糧食是包括我們中學生在內的所有社會公民的責任,惜糧愛糧更是我們應當樹立的價值標準。然而,我們該如何去做到節約糧食呢?我向大家提出以下三條建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避免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爲榮,浪費爲恥.

3、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4、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後果.

5、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餘的要帶回家。

6、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我們都是學校的主人,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愛護它,關心它,讓我們同心協力,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範者, 從細微之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活動中來,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學校中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