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規章制度 > 制度

績效制度是要讓員工爲自己利益着想

制度1.15W

幾年前,江蘇電視臺報道了一件事。說,東北某地有一個依山傍水的村莊。山上的樹木很多,這些樹木是村裏的集體資產。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偷砍亂伐的現象無法制止,眼看樹木損失過半。當時的情況是:遇到偷砍樹木的人,村民上前制止,這些人就威脅道:“這樹不是你家的,少管閒事。不然對你不客氣!”聽了這話,一般的村民也就知難而退了。後來,村裏的三個老黨員終於坐不住了,他們認爲,如果再不加制止,村裏的樹很快就被砍光了。於是,三個老黨員一合計,做出了一個決定:就是將山上的樹,按全村人口平均分給各家各戶!爲了保密和保護自己,全村每家都在決定書上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績效制度是要讓員工爲自己利益着想

樹木分到各家各戶後,再聽到或看到山上有砍樹的聲音,大家就會互相通報,被砍樹的人家也會理直氣壯地去阻止砍樹的人:“如果你再敢來砍我們家的樹,我就要了你的小命!”聽了這樣的狠話,砍樹的人也就灰溜溜地走了。全村的樹木就這樣被保護起來了。

績效制度的核心目的,就是調動所有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上案例中,當樹木歸集體所有時,產權邊界就模糊不清,所以,當集體財產遭受侵害時,大家便沒有“捨身護林”的勇氣。而當樹木分到每家每戶時,爲了扞衛自己的財產,大家就變得勇敢起來,就敢於同壞人壞事作鬥爭了。因此,企業績效制度要落到實處,並真正調動員工積極性,就必須和每一個人的具體利益直接掛鉤。記得揚州有一家民營企業的員工非常有責任感、有奉獻精神,公司制度健全、員工執行力很強、工作性較高。在去年的總結會上,公司董事長提出了一個尖銳問題:“如果大家每月最多隻有300元的工資,大家還會這樣拼命工作的嗎?”大家幾乎是異口同聲回答:“不可能!”會後有這樣一段員工對話,“我們單位的工資水平幾乎是全市企業中最高的,所以大家手裏現在捧的是一個金飯碗。爲了保住已經拿到手的金飯碗,在工作中大家自然會處處維護公司各項利益,遵守公司各項制度。”

關於利益驅動的制度建設,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一是正向激勵,就是以物質利益拉動的激勵機制。具體方法是:讓積極參與企業建設的人,讓那些爲了企業創造財富的人,以及服從命令聽指揮的人得到實惠。如果在原野上出現一隻野兔,看到的人會不會去追?答案是一般會或肯定會。同樣的一批人,如果在菜市場上看到關在籠中的兔子,大家會不會去搶?答案是一般不會或肯定不會。原因是,前者沒有歸屬,誰抓到算誰的;而後者是有歸屬的,去搶有悖常理和法度。所以企業要敢於放出“野兔”,調動大家積極性。

二是負激勵,就是制度懲戒。比如一家企業老闆見到員工用一雙髒兮兮的包裝食品,就覺得這個員工不負責任,沒有主人翁精神,得適當懲罰。可是,這個老闆卻忘記懲罰自己,因爲企業制度沒有將產品衛生與員工責任心、員工收入和員工晉升掛上鉤。怎麼辦呢?自然是在包裝流程中加入衛生標準,並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這樣一來,爲了不使自己受到懲罰,員工們自然就會“像對自己家的事情”一樣關注食品的衛生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