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公德作文 > 孝道作文

以“孝道”爲話題的作文

常言說“百善孝爲先,孝爲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礎、道德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以“孝道”爲話題的作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以“孝道”爲話題的作文

以“孝道”爲話題的作文1

古之孝者,可以堂堂七尺之軀,侍父母,噓寒問暖,夏涼冬暖。

遙想嘗懷胎十月,痛苦不堪。卻與其誕生之時,喜極而泣,苦痛一併忘卻。此恩惠,何以償?

童稚之時,生性頑劣,遊走於鄉縣間。夕陽垂暮,乃未歸。父母心急如焚,鄰里街頭尋不遇。此恩惠,何以償?

時值讀書,送書塾,萬般叮嚀,依依惜別。然未專心潛讀,嬉笑打鬧,視先生於無物。歸家,父斥母訓。卻不知其心如刀絞,

痛苦萬分。此恩惠,何以償?

入社會,接連碰壁,爾虞我詐,人心險惡。頓感喘息不能,舉步維艱。然則家雖清寒,父母伴。歸鄉,淚流滿面者,是父母。此恩惠,何以償?

古有孟母三遷,所謂何?爲子學有所成。此種恩惠,何以償?

唯有孝道,可暖父母心,侍父母身,迎父母意。

縱觀古今,成功者必以孝爲先。盡孝,乃做人之根本,行事之準則。

以“孝道”爲話題的作文2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蹟,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爲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係。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孃爲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裏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着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爲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繮繩,將繮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呆呆地立着,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着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爲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爲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爲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以“孝道”爲話題的作文3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百善孝爲先。”這句話告訴我們,孝是第一位的,我們想要得到別人尊重,首先就要尊敬父母。

古往今來,歷史上出現了許多孝子,他們恪守孝道回報父母。董永傳說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他葬父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相傳,董永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其後父親亡故,董永到一個富家爲奴,換取喪葬費用,這件事感動了天上的七仙女並與他結爲夫婦。因此被世人廣爲傳頌,董永盡了孝道,盡了孝心,纔會被世人讚美,這也更加說明了一件事,孝是傳統美德。我們人生最大的事情,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回報父母。父母的養育之恩天高地厚,如果我們沒有孝心,沒有良心,怎麼能夠成爲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呢?因此,照顧父母是我們應該做的,對父母盡孝心是對父母回報的最好方式。儘管歷史上有不少的孝子,而在今天,很多家庭裏的孩子卻是小皇上。他們從小沒有受到正確引導,躺在父母築成的溺愛的長河裏,用着父母有限的資源,還反過來教訓父母,孝心何在?他們卻不以爲然,反到變本加厲,把父母當做僕人,完全沒有受到愛的正確教育,一直在以自己爲中心的天地裏獨大。他們長大後或許沒有自立能力,那誰去幫助他們,父母已老,哪有能力照顧孩子,甚至有些孩子走向了歧途。因此,作爲父母要正確引導自己的孩子。

任何一個人首先要有孝心,這纔是最重要的,所謂的孝就是照顧老人、長輩和父母,如果做不到,那就不算一個完美的人。父母給了你生命:一雙明亮的眼睛讓你觀望世界的美麗;一對耳朵,讓你聆聽世界上最動聽的旋律;一顆心,讓你學會感恩與回報。更重要的是教你做人的道理,你的成長,來緣於你的父母對你的愛,怎麼能不回報呢?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讓父母感受到你的愛陪伴他們慢慢變老……。

在一些貧困的家庭中,有這樣一羣少年,他們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爲父母排憂解難,照顧弟弟、妹妹,承擔家務勞動,他們堅強,永不放棄,就是最美孝心少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吳林香,她6歲時,父母離異,又重組家庭,生下了弟弟,她的外公摔倒,使右手殘疾,外婆也患腦溢血半身不遂,媽媽也得了肺癌,但她堅持着用微笑來面對生活。她的故事令我熱淚盈眶,這樣一軟弱的女孩,在我看來是那麼堅強,她那永不爲命運所安排的執着令我歎服,本是應該讀書的時候,卻毅然放棄學業,照顧家庭,她是多麼有孝心啊!她是最堅強的,沒有什麼能夠打倒她。她的故事讓我體會到親人是多麼重要!更詮釋了孝的含義。

同學們,承受着父母的愛,我們何以爲報呢?幼小的我們只有爲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求知的我們只有更加地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他們,這就是我們的愛,我們的孝心。

標籤: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