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高三作文評卷實錄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70分)

高三作文評卷實錄

有人說,想要走得快,就單獨上路;也有人說,想要走得遠,就結伴同行。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這則材料的關鍵詞很清晰,“快”和“遠”。這二者的顯性關係有兩種:1.走得快,就單獨上路;2.走得遠,就結伴同行。作文時我們必須從顯性的關係裏面找到它深層的隱性關係,我們纔可以發現新意。

本次作文,在審題立意上撞車現象較嚴重,大多數考生都只從顯性的兩種情況立意,雖然符合題意要求,但一般化、大衆化,缺少深度和思辨色彩,因此,分數都只在二類下、三類上這區間。如果在審題時注意遵循“逐個分析,對比解讀,綜合辯證”這個原則,善於聯想拓展,是完全可以挖掘出材料中隱含的資訊,寫出富有個性特徵的作文。比如,可以對第一句話進行否定立意,或對第二句話進行否定立意;也可以綜合兩句話進行肯定或否定來構思立意。無論是選一還是選多,只要能結合材料的觀點來立意,就無優劣之分。下面兩篇作文是閱卷時評出的一類卷和二類卷作文,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啓示。

一類卷

最遠的路屬於孤獨的靈魂

□一考生

“想走得遠,就結伴同行。”看到這句話,我想起了徐霞客。曾有一次,他因爲執意想攀登華山最險的蓮花峯,與勸阻他的嚮導告別,一個人走完了這條最險最遠的路,留給全世界一個孤獨卻驕傲的背影。他彷彿在告訴我:如果你的路的確遙遠,就一個人上路吧,最遠的路屬於孤獨的靈魂。

想踏上最遠的路的往往都是靈魂孤獨的人。他們的夢想不是特立獨行,就是巨大無朋,這決定了他們的征途遙遠,超過了他們所能找到的絕大多數同伴;藏在這夢想背後的,是他們對世界與衆不同的理解與愛。他們能感知到別人無法感知的東西——比如徐霞客,他從天涯海角的風光裏感知到生命的激情,同樣的風景對於嚮導來說可能沒有意義;比如梵高,他從向日葵和麥田裏看到的希望,而這些對當時的藝術評論家而言不可理喻。

感到人所不能感,這就是靈魂孤獨的實質,也是他們踏上“最遠”的逐夢之路的動因,而這些靈魂孤獨的人想要走完這條路,最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孤獨。

個人對羣體有與生俱來的依賴,會下意識地認爲留在羣體中是安全的保障。爲什麼有人說“想要走得遠,就結伴同行”?因爲羣體能團結協作、攻克難關,保護個體度過他們一己所不能度過的艱難險阻。

然而,羣體的路不會太遠,絕大多數人會在實現了他們所能感知的生命意義後停下來:得到財富,獲取地位,受到社會認可……就像社交網絡“facebook”的創始人之一愛德華,在公司價值千萬時就想把它賣給大網站。他就是“點到爲止”停下腳步的“大部分人”。他不能理解另一位創始人扎克伯格要改變世界的孤獨夢想。

最遠的道路屬於孤獨的靈魂——不僅生而孤獨,更要守住孤獨。何必擔心失去集體的庇護?經歷過幾次獨自掙扎,你會發現,艱險也不過如此。一個人面對道路和挫折,成敗其實沒那麼可怕。唯有這樣,你才能守住孤獨,與他長久相伴,在屬於你靈魂和命運的遙遠征途上堅持下去。

最終你會走到屬於你一個人的終點,實現你獨特的認知決定的獨特價值,也許你會留給世界一個背影,那是對孤獨靈魂的獎賞。

獨自上路吧,最遠的道路屬於孤獨的靈魂。

評點

作者挖掘出材料中的隱含資訊——如果你的路的確遙遠,就一個人上路吧,最遠的路屬於孤獨的靈魂。可以說緊扣題意,認識深刻,立意更高,思想性更強。作者以“最遠的路屬於孤獨的靈魂”作爲標題亦作爲中心論點,同時論證過程嚴謹,說理顯示出強大的邏輯。作者在肯定同行的同時又指出其弊端,從而使論點“最遠的路屬於孤獨的靈魂”富於思辨性,很好地展現了作者出色的寫作功底。

評分:內容24分+表達23分+發展20分=總分67分

二類卷

結伴而致遠

□一考生

在人生的漫漫長途中,有人輕裝簡從,步履如飛;也有人三五成羣,安步當車,相互扶持着前進。而當我們仔細省察後卻發現,在這人生之途中前行最遠的,並非是那些孑然獨行俠,而是那些結伴同行之人。

人的一生並非百米衝刺,而是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因此,決定人一生的便不是他前行的速度,而是他終其一生所達到的最遠端。然而,人的一生又決非坦途,正如障礙賽跑,成績的優劣取決於障礙的跨越而不是平地的衝刺,人生與其相似,但又不盡然——因爲許多障礙並非一人之力即可跨越。因此,爲了達到那最遠的彼端,結伴而行理應是必然的選擇。

結伴而行,是每個個體弱點的相互彌補與優勢的共同發揮。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可謂一代天才,然而在創立臉譜的道路上,最初信奉單打獨鬥的他卻舉步維艱,而正是他與夥伴的合作同行,才締造瞭如今鼎盛的社交網絡。一個人或許可以成爲天才,但卻無法成爲方方面面都無懈可擊的全才。而任何大的事業,與此相反,需要的卻是能應對千種變化萬般局面的全才。因此,人們需要結伴而行,用彼此的優勢互相彌補,這便是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的內涵。人生中的大多挑戰需要的都不是單打獨鬥或是單人衝刺,恃才自傲如扎克伯格,仍與同伴一步一步走過開創Facebook的道路,我們自然也應從中獲取借鑑。

結伴而行,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與支撐。這或許並不被人關注,但人生之途中總會遇到失敗、挫折甚至災難。那些單獨上路的人,當打擊突如其來,痛苦、煎熬、絕望接踵而至,必孑然無人依靠,於是太多這樣的人便猝然倒下。然而結伴而行之人,能在彼此的支援與關懷下,共同渡過難關。汶川地震中,曾有幾位中學生被掩埋在黑暗之中,幾近絕望。但他們彼此扶持,用歌聲撫慰彼此,用手機的光亮照亮黑暗,最終在廢墟中生還。儘管結伴而行抑或單獨前行並非他們的選擇,但它也足以告誡我們,在困厄之中,單個人的精神是渺小脆弱的,結伴而行的人們卻在彼此的支援下變得無比堅強。最終,他們便能一同走出困厄,繼續帶着這份羈絆前行。

所謂欲速則不達,當我們認爲同伴是牽絆而總想疾行時,請認清,人生的道路遠非那般平坦。人類就是以洪荒時代相伴同行而走到了今天,這已足夠啓示我們——

結伴而行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評點

作者贊同材料中第二種人的觀點,提出“在這人生之途中前行最遠的,是那些結伴同行之人”這一中心論點,而後從“結伴而行,是每個個體弱點的相互彌補與優勢的共同發揮”“結伴而行,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與支撐”這兩個方面加以闡述,主旨鮮明,思路清晰。遺憾的是,全文僅用“扎克伯格”、“汶川地震中幾位中學生”這兩個事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論據單薄,如果在“點”(詳例)的基礎上,增加“面”(略例)的內容,這樣,“詳例”和“略例”形成“點面結合”的組材方式,全文就具有了不可辯駁的邏輯力量。

評分:內容21分+表達20分+發展17分=總分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