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2017說紐帶優秀範文3篇「精品」

世界上的愛是各種各樣的,而老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複雜而高尚的精神境界。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2017說紐帶優秀範文3篇【精品】,歡迎閱讀。

2017說紐帶優秀範文3篇「精品」

篇一:愛心是情感的紐帶

曾有這樣一句話“選擇了軍人就選擇了犧牲,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奉獻。”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的基本道德,他要求教師能夠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書育人當中。

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注重“嚴師出高徒”,注重教師嚴格要求學生,學生必須達到絕對的服從,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學生思想受到鉗制,不能自主創新,只能完全的一味的接受,也不能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想法。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更加註重自己與學生的情感的構建,要與學生拉近距離,建立起一種情感的紐帶!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

記得我本學期第一次給他們上課的時候,同學們的熱情是很高的,只有s同學沒有認真的聽課,側着身坐着,一付吊兒郎當的樣子,還不時的和同桌以及前後位的同學說笑着。看到這種情況,我對所有的學生說:“在課堂中我們應該怎樣坐?”其他學生都很自覺的坐端正,唯獨他似乎沒有聽到一樣,依舊我行我素。面對這樣的學生,在第一次課中我先進行了嚴厲的教育:“課堂中要求坐姿端正,這是每個學生都應該做到的,你認爲你很特殊嗎?”聽了這些話,他用了一種不理解的眼神看着我,但還是無動於衷。“如果你認爲上課時要用這樣的坐姿來聽課的話,請你從下節課開始不要面對黑板,而面對班中所有的同學坐着。”我繼續說着。看到我嚴肅的表情,他慢慢的坐好,嘴裏還不停的嘟囔着,在課堂中我明顯的感覺到,他有許多的不願意和不滿,當時我就決定不能在讓他這樣下去了。在以後日子中,我不時的聽其他老師說他在課堂上的表現不好,還是原來的一付模樣,並且在課堂中還發出奇怪的聲音,擾亂課堂的秩序。爲了更好的讓他改正自己的問題,增強他自己的控制能力,我找到他進行了心理的談話。

那天也是剛剛上完課,他還是和原來一樣,下課的時候我對他說:“XX,到我辦公室來一下。”等了一會,他慢吞吞的挪到了辦公室裏。還是那一副模樣,站沒有站樣,坐沒有坐樣。“XX,其實你是一個很好的孩子,怎麼在上課的時候總是說話呢?這樣不僅會影響你自己的學習,還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這樣怎行呢?”“我沒有說話阿!”“老師這樣說你沒有別的意思,只想你越來越好,我們好好談談好嗎?”“沒有什麼好談的,我就是這樣。”“人呢都會說話,不過這話要看你怎樣去說,說的時間、語氣對了就是好話,對任何人都是好的,反之則是廢話,說不說都是沒有用的,你想說怎樣的話呢?”“當然是說應該說的。”“那就是了,你認爲上課的時候那樣說話是怎樣的話?”他不說話。“上課時,老師是尊重你們的,因爲我們都是平等的,既然老師都尊重你,你是不是也應該同樣尊重老師呢?也許有時候老師們的口氣是重了,感覺有些傷害你,老師可以道歉,那你應該怎樣去做纔是尊重老師,你也能像老師這樣誠心的道歉嗎?道歉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老師們想看到你課堂中的表現,能有着端正的坐姿,該說話時一定說,而不是說廢話,知道嗎?”他默默無語,神色雖如以前,但能感覺到他也在思考。“回去想想,老師是真的想和你做朋友,我是真心的想讓你的潛能發揮出來,變成一個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教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就能解決的。每當他犯錯誤的時候,我就找他,幫助他分析犯錯誤的原因,提出建議幫助他改正,由於他的轉變,班級的紀律好了許多,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師生之間的“心理交融”是教育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連接師生心靈的橋樑是彼此之間的“愛”。作爲教育活動的主體,我們必須有一顆愛心,只有熱愛學生、設身處地的理解學生,幫助學生,纔會從各方面瞭解清楚學生的情況,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接受教育。當然,透過交流也會促使教師更加努力的工作,並從中體會到一種特殊的“幸福”。

篇二:師生情感的紐帶――愛

世界上的愛是各種各樣的,而老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複雜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當學生意識到教師是真心愛護他、關心他,爲他操心時,無論你是耐心的幫助,還是嚴肅的批語,甚至是必要的斥責,學生都會樂意接受。這就是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相反,如果教師沒有取得學生的信任,那麼即使教育目標正確,教育方法科學,教育也無法達到期望的效果。如果師生沒有達成信任,學生面對教師的教導就無動於衷,嚴重的還會產生牴觸情緒和對抗行爲。這種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學生?面對班上幾十個個性不同的學生,要把他們培養成有用之材,作爲班主任該如何做呢?

一、用愛接納他們

教育是以人爲本,愛是教育最好的調節劑。西方教育家羅素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是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發展。”這充分說明了教育者具備一顆愛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師年長於學生,不論閱歷、知識,還是涵養都勝於學生。因此對學生的過失,應該以寬宏之心對待,接納他們,再加以耐心分析、講道理。不要在教育中說太多的“不”“不能”“不許”之類的字句來束縛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這樣,學生一定會很感激你的。一次,我休病假兩天,返校的當天中午,發現辦公桌上有一束鮮花。我想知道是哪位同學送的,但小紙條中沒有署名。我向我們辦公室的老師們打聽,可是問遍同事,誰也不知道是哪位學生送來的'。於是,我只好根據落款中的大寫字母“ L”這一線索,把我班姓氏中聲母爲“ L”的姓李、劉、樑的同學,暗中調查了一遍又一遍,但最終還是一無所知。我只好苦思冥想,那些天曾對哪一位同學有過特別的幫助和關愛。想來想去,但始終沒有想出。我真的不記得對哪位同學有過特別的幫助和關愛了。這件事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師給予學生的幫助和關愛,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兒,有時甚至微小的連教師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也會使學生感到溫暖和親切。如果我們用一顆愛心來接納他們,他們何嘗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潛能呢?

二、把握“愛”與“嚴”的分寸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裏時刻裝着學生,學生心裏纔能有你這個老師,尤其是後進生,愛之深切,才能喚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勇氣、信心和激情。但光愛不嚴,學生不但不會被感動,反而會使整個班級管理一團糟。故要正確地把握“愛”與“嚴”的分寸:對待犯了錯誤的學生,在堅持原則、嚴格要求的前提下,在時間、條件、態度處理等具體環節上,可酌情靈活掌握;對學生所犯的錯誤,不要急於定性了結;教師應保持和善、冷靜的態度,給學生以關愛,以便喚起他們的良知,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簡單生硬、挖苦刻薄,會拉開師生距離的。只有把“愛”與“嚴”有機結合起來,對學生既有較強的約束力,又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愛。這樣,才能促使學生進步,搞好班級管理,培養師生情感。

三、關心學生,與學生交朋友

對學生的關心,不應該只在學習方面,還應該在心理、生理與生活諸方面。當學生在這幾方面中產生了困惑與困難,班主任老師首先根據平時對學生情況的瞭解,發現學生的一些非正常現象,接着便可找學生單獨談心,瞭解情況,及時疏通、幫助、調整好學生的心態,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這樣教師纔會得到學生更多的理解和熱愛。

我曾教過的李某同學,是一個留守兒童。家中年邁的奶奶根本管不住他。因爲父母長期在外打工,他本該得到的教育、關愛卻得不到,故養成了不少不良習慣,經常早晚出入遊戲室,玩得很晚纔回家。早上常遲到,上課無精打采。我多次與他交談,問其原因,他總是說家中事多,實在是太累了。一天,我聽同學說他中午基本不吃飯。於是我將他叫到辦公室,由於我的態度誠懇,他終於承認將每天中午的飯錢用來打遊戲了。並說平時對我所說的都是假話。當時我絲毫沒有生氣,而是請這位同學吃了飯。待他吃完飯後,與他談人品,談道德,重點談打遊戲的危害性。此後我堅持每天與他交談,詢問他是否進入遊戲室。他肯定地告訴我:不去了。一段時間後,他徹底告別了遊戲室。到五年級下學期,他改掉了不少不良習慣,學習成績也開始上升了,並與我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

記得有這樣一句歌詞:“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是的,教育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師如果沒有愛,實在不能算是稱職的教師。愛是學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學生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糧食、空氣和陽光;愛是一種非常美妙而神奇的東西,它能創造意想不到的奇蹟;愛,更是構建師生情感的紐帶。所以,教師只有愛學生,學生才能跟教師親近。學生只有 “親其師”,纔會“信其道”。反之,教育教學效果則可想而知。

願我們教師心中都有奔流不息的師愛!嚴格要求、細心關愛自己的學生,以“心”換“心”,以情動人。用愛架起情感的橋樑,鑄造牢固的師生情。

篇三:說紐帶

合作才能共贏的道理,如今可謂人所共知,但人類掌握這個道理,卻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小到人際間的往來,大到文明間的交融,紐帶關係始終是無法割裂的,它也在歷史的演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國家還沒有產生的時候,他認爲人類的網絡已經開始編織,其渠道便是語言。遠古先民透過交談、資訊和物品的交換,實現了羣體間最古老的交往與互相影響,美國曆史學家麥克尼爾稱其爲“第一個世界性的網絡”。人類從走出非洲開始,儘管在征服新的土地的過程中喪失了對古老起源的記憶,但相似的生活方式和一定區域內的密切往來,讓我們的祖先懂得了合作的必要性,也意識到了合作中競爭乃至衝突對自身帶來的影響。

數千年以來,文明間的融合讓各自“一榮俱榮”。“條條大路通羅馬”,當羅馬帝國將地中海包攬爲“內湖”的時候,歐洲文明開始了第一次交融,同時也孕育出內在的多元性。當大漢使者張騫第一次踏上西域的土地時,中華文明的影響力也開始超越中原,在中亞、西亞乃至更開闊的世界舞臺上發揮影響力。即使如東晉十六國、蒙元時期,客觀上也起到了通聯諸國、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作用。更不必說,鄭和的大名船隊駛向浩瀚無際的大海,將中華的威名和富裕播撒到了南洋、印度洋,文明的紐帶接住和平的商貿活動愈發緊密。

然而,思考歷史,不只是爲了記錄過往,更在於反思當下與想象未來。不言而喻,人類文明的確在不斷進步,其依賴的便是這張不斷擴充而又不斷更新的大網,它將人與人、國家與國家、文明與文明連接起來。但在有的時候,只有歷經教訓,人們才知道若利用不好紐帶關係,也會造成歷史的創傷。正如在哥倫布踏上新大陸第一片土地時,他沒意識到眼前陌生的土著與他有着共同的祖先,在經歷血與火的殺戮後,人們才更向往和平,深知聯手合作的收益勝過零和式火併。

紐帶關聯的雙方,只有在雙方實力相當的情況下才更穩固,這符合當代經濟學的邏輯。但並不是所有的關聯都要服膺於資本,更具人道情懷的關聯往往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不論是拯救非洲疫病患者和饑荒罹難,還是在印度洋海嘯、海底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帶來的戕害裏救援傷者,聯合國維和部隊都在第一線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對於國內的經濟落後地區,也持續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展開定點支援與精準扶貧。這樣的紐帶關係是血濃於水的情誼,強者幫助暫時的弱者,符合的是人道的邏輯,折射的是紐帶關聯中人性的光輝。

進而言之,歷史的進程從來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不論西方學者愛講的“世界是平的”還是“歷史終結論”能否繼續維繫,從長遠來看,全球化的趨勢與合作一體化的浪潮不可逆轉。而關聯緊密後,風險的傳播也會更快、影響更大,這就需要人們在合作共享的同時,共同擔起責任和義務,協力地域可能存在的挑戰與風險,盡力維繫和睦的紐帶關係,這纔是紐帶關聯造福人類的關鍵所繫。

標籤:精品 紐帶 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