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江西高考作文真題:學會探究學習

對課內外學習中的探究,你有何體驗、見聞或思考?小編收集了學會探究學習作文,歡迎閱讀。

【作文題目】

探究作爲我國現行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常常出現在課堂、實驗以及課外學習過程中。有的同學覺得,探究給自己留下了一段難忘的學習經歷,有的同學認爲,探究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有的同學則抱怨,探究在教學活動中往往流於形式——

對課內外學習中的探究,你有何體驗、見聞或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寫記敘文或議論文,(2)不得透露個人資訊。(3)不得抄襲,不得套作。(4)字數不少於700字。

範文:學會探究學習

對於探究學習,人們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見解,甚至是抱怨,但這些都不能改變探究學習是一種積極的、有效的學習方式的事實,儘管在日常的課內外探究學習中,有着這些或那樣的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仍然覺得:探究學習不可棄,我們必須學會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是對未知和疑惑的不斷追問。

在學習《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時,想到聞一多先生回憶梁啓超講授古樂府《箜篌引》時說,梁啓超先把那首古詩寫在黑板上,然後搖頭擺腦地朗誦了一遍,接着大聲喝彩,叫一聲“好”!“好,真好,實在是好!”並無半句解釋。

那麼,任公先生到底爲什麼要喝彩這首古詩呢?真的是如聞一多所說的“大師講學,就是這樣”嗎?

究其實,我們分明看到任公先生對白髮狂夫寄予了敬佩之情。先生爲什麼會對白髮狂夫有如此情感呢?

“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其奈公何。”它的主題,乃是瘋狂與死亡。究竟是什麼驅使一個人急急奔赴死亡?答案只有一個:強大到瘋狂的人格力量。

雖然事情的發展會以生命爲代價,但仍有不屈者勇敢前行,這不能不讓人想起在戊戌變法中慷慨就義的譚嗣同。這位湖南熱血男兒,他本來是有機會躲過這場劫難的,可他卻選擇了做中國近現代革命史上流血的第一人。留下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慷慨詩篇,譚嗣同與白髮狂夫有着同樣的執着,梁啓超對他們有着同樣的敬佩!

任公先生演講中十六個字的《箜篌引》,二十多年後爲什麼又讓梁實秋先生仍然記憶猶新呢?

究其實,二十年後的梁實秋看到“黃沙彌漫,黃流滾滾,景象蒼茫”就想到了中國當時滄海橫流的現狀,想到了疲弱的祖國又到了該要革新的時候了,於是又一次想起了梁任公先生的那一次演講,想起了先生講的那首古詩。

是探究學習,是不斷地追問,讓我對《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這篇課文有了全新的認識。

探究學習,是對權威和規則的勇敢挑戰。

在學習《秋興八首》(其一),“塞上風雲接地陰”一句中“塞上”一詞在教科書中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