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站在地上就踏實

樹高千尺,聳入雲端,可它卻深深地知道自己只有踏踏實實地站在地上,才能枝繁葉茂,才能笑傲風雲。

高考作文:站在地上就踏實

如果說藝術和藝術家就是一棵參天大樹的話,那麼人民和觀衆就是藝術和藝術家的土地,前不久看到過一個這樣的故事,六小齡童一家三代有多人都因扮演猴王孫悟空而成名,可以說吃的都是一碗“猴飯”。他父親不僅將許多與猴王有關的珍貴文物捐獻給了吳承恩紀念館,還率全家老小畢恭畢敬地給吳承恩塑像鞠躬,感謝他養育了他們一家三代多個猴王,六小齡童也曾在一次訪談節目中表示,其實作爲藝術家他們更懂得是人民和觀衆成就了藝術,也成就了他們。

相比之下,如今那些一夜“速成”的這個“星”,那個“星”,眼裏根本就只能看到自己這顆“星”發出點可憐的光亮,全然不把養育了他們的觀衆放在眼裏,前有香港某歌星對待追星者的冷漠,後有北京某相聲演員唆使惡徒毆打記者,對捧紅了他的媒體出言不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學藝如此,治國亦然。如果說一個政黨、一個政權、一個國家是在一座大廈,那麼人民就是它植根和站立的大地,只有與大地結合得更緊密,這座大廈纔會更穩固。這個道理古今中外的傑出政治家無不懂得,古人曾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某西方國家的憲法中也有一句名言“權力來自人民,權力爲了人民”,毛澤東更堅信“人民,只有人民,纔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因此他更是將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宗旨概括爲言簡意賅的五個字——“爲人民服務”。

走過了90年光輝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從過去帶領人民求解放,到現在帶領人民奔小康,始終在踐行着這一宗旨,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胡錦濤更是告誡全黨同志要“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這是吃過井岡山的紅米飯,喝過延安的小米粥,一路走來,又向輝煌走去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出來的真理和經驗。

這讓我想起了詩人臧克家在他爲紀念魯迅先生而寫的著名詩歌《有的人》中的.最後兩句:“他活着爲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的人,羣衆把他擡舉得很高,很高。”詩人是在讚揚魯迅先生,又何嘗不是在讚揚那些爲人民謀福祉的人呢?

牛頓曾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的話,那是因爲我站在別人的肩膀上;而今天我們要說,如果要比別人站得更穩的話,那就讓我們永遠都站在大地上。

是的,站在地上,人就踏實。

“我需要你,因爲我愛你”

又想起了弗洛姆的名言,“我需要你,因爲我愛你。”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提升,從“我愛你,因爲我需要你”到“我需要你,因爲我愛你”,從中折射出“愛”的哲學,更折射出“人”特別是“他人”的哲學。很多時候,我們內心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即使有,他人也是凸顯自我的反襯。如果自己是樹梢的一抹紅,那麼他人便是那紅花周圍的一樹綠;如果自己是那畫中的馬,那麼他人便是那馬蹄下的草;如果自己是那空中的鷹,那麼他人便是那鷹翅下的雲;甚至是自己爲天堂,他人即地獄。他人的缺失其實質就是人文的缺失,他人永遠是陪襯其實質就是人文永遠陪襯。“農夫的茅草屋風可以進,雨可以進,國王不能進”,人文是什麼?人文就是什麼時候都有他人的權利;“爲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人文是什麼?人文就是什麼時候都有對他人的惦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人文是什麼?人文就是什麼時候都能將自己融入其中,物我兩忘;“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讓人們活得更有尊嚴”,人文是什麼?人文便是什麼時候都能想到他人的尊嚴和幸福;“大家好,我來了!”“我需要你,因爲我愛你!”“我被人愛,因爲我愛人!”,人文是什麼?人文就是什麼時候都讓他人高高在上、什麼時候都讓自己離不開他人。我們無意譴責那些沾沾自喜於“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的“有我”之痛,我們也無權干涉那些“與君歌一曲,請君爲我側耳聽”的“有我”之狂,我們更無心蜇傷那些“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有我”之灑脫,我們只想說,當我們傾力關注於自我內心之痛、之傷、之狂、之癡、之灑脫的時候,是不是有更多的時間、空間傾聽他人的心聲、撫平他人的創傷、關注他人的命運呢?是不是在你、我、他面對強拆時也能脫口而出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苦苦呼喚呢?是不是在同學藥家鑫、孩子藥家鑫、大學生藥家鑫撞到農婦害怕農民難纏而對其祭起屠刀的時候大聲怒喝讓“激情殺人”走開呢?是不是在面對農民、下崗工人、癡呆殘疾人、被拐兒童、被賠償、被自願、被精神病甚至被自殺者所遭受的非人待遇、非人折磨的時候也能良心發現,“伸出你萎縮得太久的雙手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無須都那麼“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其實我們每個人也無須那麼“梧桐更兼細雨”“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其實我們每個人更無須都那麼“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我們能不忘母親踮起腳尖抹去你頭上飛雪的時候,當我們能銘記“侵曉窺檐語”的時候,當我們還能回憶起那個靠嗟來之食過活的乞丐爲災區同胞募捐的時候,或者當我們習慣了接受他人的讚美、他人的祝福、他人的幫助時,也能像模像樣地說一聲“謝謝大家,你們來了”或者是“我需要你,因爲我愛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