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2017年優秀傳承中國文化體驗綠色民俗徵文

中國傳統文化,最具魅力的莫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經過幾千年的延續和發展,形成了我泱泱大國的民族精神,並倍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小編收集了傳承中國文化體驗綠色民俗徵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傳承中國文化體驗綠色民俗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對於中華民族而言,優秀傳統文化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經5000多年而不衰,成爲世界幾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就是因爲沒有拋棄傳統,沒有割斷精神命脈,其“根”其“魂”一直綿延至今。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文化,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一味的認爲這種傳統文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文化正在遭受着史無前例的迷茫與質疑。

人類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是在承前啓後、繼往開來中走到今天的。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當代中國思想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和昇華,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瞭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把握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着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價值觀、審美觀等。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爲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於其他名族的獨特標誌。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爲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爲求得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老師家時,正逢先生在午睡,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了很久,老師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待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滿身披雪,腳下的雪已經有一尺多厚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中華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富滋養,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一個國家的強大,既需要經濟總量,軍事力量等硬實力的發展,也需要思想文化、民族素質等軟實力的提高。

禮儀已經成爲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道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爲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但是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承它可以使我們

的禮儀文化發揚光大,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的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中華優秀傳統的傳承者和弘揚者,青少年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文化創新和發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

青少年朋友們,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築中華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花園,爲實現偉大復興的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第二篇:傳承中國文化體驗綠色民俗

中國傳統文化,最具魅力的莫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經過幾千年的延續和發展,形成了我泱泱大國的民族精神,並倍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着光輝的作用。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有利於人們正確對待人與人,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係;善於區別真、善、美與假、醜、惡,並能作出正確評價與判斷;培養愛科學、愛勞動、守紀律、有禮貌、誠實、勇敢、尊師敬長、孝敬父母、團結友愛、助人爲樂、勤勞節儉、見義勇爲等優良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爲習慣。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埃及,雖然歷史比中國早一些,但先後被波斯、羅馬、阿拉伯帝國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本民族歷史的文字記載早已喪失殆盡;古巴比倫,作爲一個國家的名稱早已在歷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斷。人類文明的四大發源地,有三個都先後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許多國家,唯獨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綿延不斷,經久不衰,世代相襲,至今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始終保持着旺盛的延續力,這是什麼道理?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國不僅有着共同祖先遺傳下來的血統,而且有着共同的優秀文化和美德傳統。就是這血統與傳統,繁衍、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就是這兩統影響着、凝聚着人口衆多的中國社會的穩定執行,維繫了社會和諧;就是這兩統的凝聚性與延續性,使中華民族祖德與祖魂代代相傳。

傳統美德教育是前人經過五千多年不斷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結果。

我國是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刻苦耐勞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創造了人類。古往今來,涌現出多少勤勞向上的名人,成爲世人學習的楷模。

但據調查,現在的中小學生,愛勞動、有較好勞動習慣的約佔1/3,另外的2/3是不愛勞動或不太愛勞動的。有些孩子,懶得鋪牀疊被,懶得洗襪子、洗手絹,懶得收拾書包、收拾桌子,甚至於懶得洗臉、洗腳,連喝水也懶得自己倒。過去的公子哥兒、嬌小姐什麼樣,他們也差不多了。

事實上,家長重視對孩子從小培養熱愛勞動品質的並不多。 現在,我國幾千萬個獨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獨生子女視爲“小太陽”,凡事都圍着獨生子女轉。現在的青少年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處於幸福家庭,優越的生活環境,祖輩父輩們過多的照顧、寵愛、放任和袒護,致使獨生子女從小就以家庭“小皇帝”自居,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產生了父母寵愛自己是天經地義、本該如此的錯誤思想。而一些學校爲了迎接科技挑戰,只顧傳授科技知識和能力,卻嚴重地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與民族道德素質的培養。結果,智能上去了,德能下來了。一些青少年思想品質出現問題,見利忘義、騙財害人,不講人格、不顧國格;自私自利、損害公德;虐待父母、不講孝敬的非道德現象時有發生,民族形與民族魂,遭到嚴重的扭曲。要遏止和消除這些社會的非文明、非道德現象,除採取綜合治理的辦法外,還必須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而傳統美德的教育除了家庭、學校的教導以外,更需要整個社會的配合。

二十一世紀,人類第三次站在了世紀的起跑線上,未來的中國面臨嚴重的挑戰,迎接跨世紀的挑戰,關鍵在於人的素質。試想一下如果未來的接班人連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說什麼“齊家、治國、平天下”了。

所以,應當站在培養21世紀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和理解開展傳統美德教育的重要意義。 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知道懂得什麼是美德,什麼是非美德,從中能正確分辨真與僞、善與惡和美與醜,知榮辱、明愛憎,讓學生實踐良好的道德行爲,引導學生勇於實踐,着力實踐,真正按着道德準則,規範自己的行爲。

  第三篇:傳承中國文化體驗綠色民俗

屋檐上的水滴隨着時光的推流而一滴滴地掉落在那堆積了一釐米深的小水暈中,泛起了小小的漣漪,望着眼前這一雨紛紛的美景,忽然一陣糉葉香,耐人尋味。

“菊花園,炒米餅,糯米糰,阿媽帶我去睇龍船……”這是小時候奶奶抱着我,在端午節時嘴中念着的歌謠。而這種古老的氣息還能代代相傳嗎?

走進廚房,家中還是那種老式的竈臺,有兩口大鍋,均由柴火燒製,容量十分大,我想,在爺爺奶奶他們那一代,家中要生存的人很多,所以先前的竈纔會是這樣的吧。在這時,只見奶奶將用油炸蔥頭的“蔥頭油”撈起,放在一旁的小碗中。接着掀開另一鍋有拌着許多什麼蒸鹹蛋,五花肉,鵪鶉蛋,花生……一切適合的東西,奶奶一樣也不錯過。因爲再包之前,這些食物都未煮熟,因爲害怕太油,所以我幫着奶奶一起弄。我們首先清洗糉葉,“呀”一不小心就被這糉葉的邊緣割破了手,輕微的流血,更映襯出我對這糉子的喜愛,瞧去,奶奶正眉開眼笑的哼着小曲,包着糉。

雙手平攤,在手心先放上一個糉葉,用大拇指夾着,來一個90度的完美弧度,使糉葉上有一個圓錐形的凹形,然後以3:2:1的比例調配米,鵪鶉蛋,五花肉,一層壓一層,最後,再拿一片糉葉“封頂”,用一種植物的葉子綁上,放在籃子裏,準備下鍋。一隻佈滿皺紋的手和一隻細皮嫩肉的手在一起忙的不亦樂乎。

這細細的糉香,環繞了整個屋子,忽然,聽見弟弟對着電話機喊了一聲:“小姑,等等你回來的時候給我帶一個漢堡跟一個芝士味的比薩,謝謝。”頓時,屋子裏的氣氛僵硬了,空氣似乎要停止了流動,奶奶在這製作着中國的傳統食物,而這新時代的小男孩卻要去品嚐外國的“快餐”。

這份古老的傳承是否即將遺失了呢?若不是,那又能傳承多久呢?這一切的一切,是否會成爲那黑白史書上的記載呢?

在當今社會蓬勃發展的時代,人們都在物質上不斷的追求,在生活水平上不斷的提高,在工作上同時也是精益求精,但是,人們又會停下來思考那份對於文化的紀念嗎?不,不會。然而,在中國古代,有許多優秀的手藝都是因爲沒有人傳承而在現在已斷絕了,我們不能讓歷史成爲歷史,要讓他們成爲未來,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每個人都應該隨時接受着古老文化的薰陶,讓這種傳承成爲永遠,這樣,在中國的標點上,就只有分號,沒有句號。

我想,如此的文化傳承,勢必會爲中國擁有美好的遠景藍圖。

糉葉飄香,傳之千里。

標籤:傳承 民俗 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