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佛法經文 > 內經

內經的學術價值

內經2.85W

《內經》比較全面地系統地論述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及學術思想,它是中醫學理論的淵源。下面是內經的學術價值,歡迎閱讀。

《內經》誕生於兩千年前,它的問世,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而且數千年來一直是指導中醫臨牀實踐和推動中醫學術發展的準繩。歷史已經推演到21世紀,現代醫學的飛躍發展,推動了醫學科學的不斷進步。當前我們重新審視這部古老的經典,它的學術價值又在哪裏呢?

一、奠定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

在世界醫學史上,曾經有過多種傳統醫學,如希臘、羅馬、印度、埃及、阿拉伯等。但是經過漫長的歷史,除中國的傳統醫學得到了延續外,幾乎全部淪爲民間醫學,或者出現了斷層現象。而中國的傳統醫學,雖然經歷磨難,卻一枝獨秀,不僅得以延續,而且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睞。這在世界醫學史上是令人深思的。其中原因除了中醫學具有獨特的療效外,就是因爲她擁有一整套獨特的、較爲完整的理論體系,而《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體系的奠基之作。

在《內經》問世以前的醫學,尚處於較爲零星的不成系統的醫療經驗積累的階段,尚無理論可言。至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諸子媛起,百家爭鳴”,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發展到戰國時代,出現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兵家等學派,這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學術思想最爲活躍的時期,爲醫學理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

《內經》作者自覺地吸收了當時比較先進的哲學思想,作爲理論的支柱,並與醫療經驗進行有機地結合,使之昇華,形成了藏象學說、病因病機學說、診法學說及疾病防治學說,爲中醫學奠定了較爲完整的理論體系,爲中醫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指導方法。這也是中醫學術發展歷千年而不衰,而且在世界傳統醫學中獨樹一幟的根本原因。埃及人曾經創造過歎爲觀止的醫學成就,但自從公元前332年埃及被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以後,它的文化和傳統醫學便開始希臘化。此後又隨着羅馬的阿拉伯人的人侵,埃及文化先後融化到基督教文化及匯人伊斯蘭文化圈內,只留下金字塔、木乃伊供人憑弔。

印度傳統醫學也曾經有豐富的內容,約於公元前1500年,受到雅利安人人侵後,也遭到了毀滅。

古希臘―羅馬的醫學曾經隨着它的國家的繁榮而盛極一時,後來由於內部原因導致外敵人侵,文化先後中斷,而它的傳統醫學在近代西醫學發展之後,遭到遺棄和散佚,它和阿拉伯醫學幾乎全部被取代了。

中醫學之所以得以延續至今,真正的魅力在於二:一是它的醫療實用價值,中醫學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二是它有着一套至今魅力不減的理論體系的指導,這些理論的學術價值仍然不可低估。自《內經》之後,中醫學術雖然代有發展、流派紛呈,醫學著作汗牛充棟,然而追溯這些學說、流派、著作的淵源,無一不是導源於《內經》。

二、確立了“天地人三才”醫學模式

《內經》認爲,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的生命現象是自然現象的一部分,強調人與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遵循着同一自然規律。

《內經》說:“天地合氣,命之曰人。”自然界充滿氣,氣又可分爲陰氣和陽氣,陰氣(即地氣)與陽氣(即天氣)的結合和交互作用形成了人體。《內經》以“氣”爲中介將人與天地聯繫起來,並提出“人與天地相應”的觀點,自然環境的變化與人體生理病理的變化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於是,將人體放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這些大背景下來考察生命的運動規律。所謂天地人“三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彼此不可分割。因此,《內經》要求每一個醫生應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環境種種影響因素;“人事”,泛指社會人際之事,大而至於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民風習俗等,小而至於病人的政治、經濟地位,家境遭遇及個人經歷等,這些內容均與人體心身健康有着密切的關係。天地人“三才”醫學模式貫穿於整個中醫學理論體系之中,指導人們認識人體生理病理及診治疾病和預防保健等醫療實踐活動

基於上述思路,《內經》關於健康的定義可以歸納爲:①軀體無異常變化,所謂“平人者不病也,';②內部機能和諧,“形與神俱”;③對外界環境適應,“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簡單地說,健康就是和諧,形神和諧,人與環境的和諧。人們的醫療實踐活動就是爲了調整和維護這種和諧。這與WHO關於健康的含義不謀而合。三才醫學模式告誡醫生不僅要注意患者的“病”,更要注意生病的“人”,知道誰生了病,有時比了解生了什麼病更爲重要。疾病不過是致病因素作用於機體的一種反應,不同個體對疾病的反應是不同的,個體總是按照自身體質氣質的反應和檢驗呈現出種種臨牀症狀。《內經》特別重視體質氣質理論的原因蓋出於此。

令人驚奇的是,《內經》三才醫學模式與近年醫學界提出的“社會一心理一生物醫學模式”的基本觀點是相通的。這表現在兩者都不把“人”作爲一個超然獨立的實體,而是看作自然社會環境中的一員。因此,認識健康與疾病,不僅着眼於個體,更着眼於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相互聯繫。其次,兩者都注意到精神心理因素在個體健康與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強調社會心理因素的重要性,這就使得人們對於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及處理,不至於陷人單純生物因素的死衚衕。這對於推動中醫學術發展和提高診治疾病、預防疾病的效果,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三、((內經》是一部治病的法書

有人認爲,《內經》是一部闡述中醫學理論的著作。但金元時代張子和曾說,《內經》是一部治病的法書。

首先,《內經》所闡述的中醫學理論是分析人體生理病理,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這是中醫理論的生命力之所在。以陰陽爲例,陰陽學說導源於中國古代哲學,自被引進中醫學領域後,使陰陽的概念不僅具有哲學的涵義,用以闡釋事物相互對立而又統一的兩個方面,而且賦予陰陽以醫學的內容,例如陰虛、陽虛二詞,作爲病理名詞,具有醫學的涵義,這裏不再作爲二個哲學概念來理解。陰陽的這種雙重的涵義,使中醫學的理論具備了思辯的色彩,同時可直接作爲診治疾病的'指導。

再以藏象理論爲例,《內經》開藏象學說之先河,以五臟爲中心,把六腑、五氣、五神、五志、五體、五時、五味、五色、五音、五聲等構建成五臟系統,形成一個表裏相合、內外相關的整體。在這個整體系統中,經絡是溝通表裏、聯絡臟腑的渠道,精氣神是維護和主宰這個系統的中流砒柱。藏象理論比較科學地闡釋了人體的生理機能和整個人體的生命狀態。《內經》藏象理論在分析人體疾病狀態時,奠定了臟腑辨證的雛型。如《素問·咳論》《痹論》《瘓論》《風論》等篇章,將咳、痹、疾、風等疾病用臟腑作爲疾病證候分類的綱要,咳有五臟咳、六腑咳,痹有五臟痹、六腑痹,每一病證均有各自的臨牀表現,治療原則各異。現代所通行的臟腑辨證肇端於《內經》的藏象理論。

另外,據粗略統計,《內經》還記載了多種病證,尤其對熱病、瘧病、咳嗽、風病、痹病、瘓病、厥病等病證的病因病機、臨牀表現和治療方法作了專題討論,許多內容和觀點至今仍是臨牀實踐所必須遵循的原則。例如,關於“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治疹獨取陽明”,“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觀點,均是《內經》首次提出並沿用至今。《內經》中所論述的這些病證,有些雖然和現在臨牀的分型不太一致,但其對病機理論的分析,分類原則和方法等,已爲後世臨牀醫學的發展樹立了楷模。值得提出的是,《內經》雖然沒有明確提出“辨證論治”的治療原則,但從它的臟腑分證、六經分證來看,卻正是後世“辨證論治”理論及方法的起源。

在治療方面,《內經》提出了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及因勢利導、治病求本、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標本緩急、補虛瀉實、寒熱溫清、預防與早治等原則。在治法方面,除了鍼灸和藥治外,還廣及精神療法、按摩、導引、藥熨、漬浴、術數等方法,這些說明了《內經》治法的廣泛性和多樣性,其中有些療法,如鍼灸、按摩、導引、精神療法、飲食療法等,已引起中外學者的重視。

四、樹立了多學科研究醫學的典範

總覽《內經》,其內容遠不止涉及醫學一個學科,它還廣泛吸收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和科學家對天文學、曆法學、氣象學、生物學、地理學、心理學以及哲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內經》對中醫學的貢獻,不僅在於它彙集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而且也爲我們展示了多學科研究醫學的典範。

例如,《內經》記錄了春秋戰國時代氣象學成就,《素問·六節藏象論》說:“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對四時、八節、二十四氣有了較早的應用,對氣象變化與人體健康和疾病的關係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創立了古代醫療氣象學―運氣學說。

在《素問·異法方宜論》中敘述了東南西北中五方地域的地理環境、氣候變化、當時的民風習俗、飲食習慣、體質特點、多發疾病及治療特點,這是醫學地理學的雛型。

《內經》十分重視心理活動與健康、疾病之間的關係,從心理活動產生的生理基礎,到情志過用導致疾病的發生以及運用心理療法防治疾病,均有較爲詳細的闡述,奠定了具有中醫特色的醫學心理學。

《內經》還記述了較爲豐富的生物鐘思想,認識到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的變化存在着晝夜節律、潮汐節律、周月節律、週年節律,順應這些節律的變化有利於維護健康,否則容易導致疾病,等等。

《內經》多學科內容還有很多,限於篇幅不能一一盡述。《內經》時代這種多學科綜合研究的形式,一方面固然反映了古代科學尚未精確分化的特點,但另一方面卻說明了醫學科學與其他自然科學以及哲學之間互相聯繫、互相滲透。這種學科之間的聯繫、滲透、融合,正是產生新學說、新理論的重要途徑,也是學術發展的重要規律。這就是爲什麼《內經》所確定的理論原則至今還有一定生命力的根本原因。現代新興的某些邊緣學科,如醫學氣象學、時間醫學、社會醫學、醫學心理學等之所以常常可以在古老的經典裏找到若干雛形,其道理蓋出於此。現代科學已逐漸由高度分析的方法,趨向高度綜合及綜合與分析相結合的方向,而中醫學術的發展越來越需要藉助於與之相關的現代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纔能有希望獲得突破,而這一思路不正是可以從《內經》的成功中得到深刻的啓迪嗎?

五、創建經絡學說

發明鍼灸療法當前國際醫學界出現了一股“中醫熱”,與其說是“中醫熱”,不如說是“鍼灸熱”,中國醫學走向世界是以鍼灸爲先導。由“鍼灸熱”進而引發了探索經絡實質的研究熱點。經絡學說的提出和鍼灸療法的發明,是《內經》的一大學術成就。

從《內經》以前的有關史料看,鍼灸療法的應用和經絡的發現,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從貶石到九針,從局部的刺激到循經感傳現象的發現,或“連穴成線”,或“先有經後定穴”,從脈演進到經絡。但在《內經》誕生以前,這些經驗的累積和理論的片斷,頗爲零星,尚未形成系統。這從馬王堆出土的西漢醫書《帛書經脈》中的《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有關記載可以得到佐證。該書所載十一條灸脈尚不互相連接,及至《內經》才形成了包括正經、奇經、經別、別絡、經筋、皮部等內外連屬的經絡系統,明確了“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經絡成爲人體內傳送資訊而又與自然界密切相聯的網絡。

經絡現象是中醫學的一大發現,中醫學以樸素的形態揭示證明了人體一個具有多種多樣內在聯繫的統一的整體系統。經絡學說集中體現了中醫學用整體系統的觀點觀察人體和治療疾病的這一特點。

對經絡現象的研究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他們運用電生理學、解剖學、神經系統等研究方法,採用穴位面板電測定、面板溫度測定及照相、液晶熱象圖、激光照相等多種手段,證實了經絡現象的客觀存在。對於經絡實質的探究,成爲學術界研究的熱點。有學者認爲,經絡是獨立存在的一套聯絡調節系統,經絡是迄今爲止未被認識的人體特殊結構;也有學者認爲,經絡沒有特殊的物質結構,而是綜合人體一切解剖系統來經營生活的綜合系統。至今經絡的本質還是個謎,這與其說是中醫落後於現代科學的發展,不如說現代科學遠遠不能勝任理解與闡釋中華祖先發現的瑰寶。

經絡研究的實質是尋找體內聯繫的途徑和機制,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找出它的物質基礎和作用原理,從而有可能推動基礎醫學和臨牀醫學的重大變革,創造出新的理論體系而導致醫學革命。而鍼灸療法除用於處理常見病外,還用於治療腫瘤、不孕症、減肥、戒毒、艾滋病及針刺麻醉等。可見,以《內經》爲發端的經絡學說和鍼灸療法,已經顯示了無法泯滅的科學光彩。

六、《內經》在世界醫學史上的地位

在公元前1世紀,當世界還處於天命、巫術等封建迷信籠罩之中時,《內經》就已經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的觀點。有學者將《內經》和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的著作的主要內容作了比較。希波克拉底是公元前4團一公元前355年時代的古希臘名醫,由於其光輝成就,被中世紀醫學界推崇爲“醫學之父”,可見其在世界醫學史上的地位。將《希波克拉底文集》和《內經》相比,有兩方面相似:兩者著作的時代相差不遠,它們的編輯性質相同,都不是成於一人之手,也不是成於一個時代的作品。

再從兩者的具體內容相比,《內經》認爲,凡疾病都有致病的原因,或六淫,或七情,沒有什麼神祕的;希氏在《論聖病》中認爲,疾病有它的自然原因而與鬼神無關。《內經》在對人體進行“解剖而視之”的基礎上,建立了“以表知裏”、“司外揣內”的藏象學說,認識到人體內血液是流行不止的,“夫脈者,血之府也”,“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肯定了心與血脈的關係,血液是循環執行的,“血出而射者”爲動脈血,“黑而濁者”爲靜脈血,“清而半爲汁者”爲血清;希氏還不知道血液是流動的,至於血液循環的發現是在16世紀。《內經》依照五臟對疾病進行分類,在歐洲醫學史上疾病按器官分類是從2世紀羅馬的蓋侖開始的。希氏從體液學說將人分爲多血質、粘液質、黃膽質、黑膽質四種類型。《內經》採用陰陽五行的方法從體型肥瘦、年齡壯幼、性格剛柔勇怯、心理氣質等方面對體質進行分類,遠比希氏體液學說的分類詳盡確切。《內經》對於脈搏的觀察,發明了用健康人的呼吸測定脈搏的速度。《內經》爲後世制訂了一整套極具實踐價值的防治疾病的原則和方法,始終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內經》所發明的針刺療法至今仍顯示出極大的科學價值。這些均爲西方醫學史所不可比擬的。

遺憾的是,《內經》的醫學成就尚未寫進世界醫學史,但是《內經》的學術對世界醫學史的貢獻不可低估。我們確信,隨着中醫學走向世界,《內經》的學術價值必將逐步被學術界所認識,其在世界醫學史上終將佔有一席之地。

拓展閱讀:《內經》病因病機要點

《素問·生氣通天論》

岐伯曰: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爲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祕,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素問·玉機真藏論》

岐伯曰:五實死,五虛死。帝曰:願聞五實五虛。岐伯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帝曰:其時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

《素問·舉痛論》

餘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素問·調經論》

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素問·至真要大論》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諸溼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瘛,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溼;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腹脹大,皆屬於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靈樞·百病始生》

岐伯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兩實相逢,衆人肉堅。其中於虛邪也,因於天時,與其身形,參以虛實,大病乃成。

標籤:價值 內經 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