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佛法經文 > 佛經

佛經經典名句關於放下

佛經1.45W

導語:真正的佈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著心通通放下。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佛經經典名句關於放下,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佛經經典名句關於放下

1、真心空寂,無所不遍。

2、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3、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聖解,所謂行起解絕,不令知解才繞心中。

4、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5、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6、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就看你會不會用?

7、無事莫把閒話聊,是非往往閒話生。

8、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9、一切衆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

10、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11、念動急覺,覺之即無,久久收攝,自然心正。

12、當你勸告別人時,若不顧及別人的自尊心,那麼再好的言語都沒有用的。

13、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來即非,蓋生即無生也。

14、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15、所謂無上正等正覺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靜心是也。

16、盡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其天。

17、諸行是常,無有是處;汝但一切處無心,即無諸行,亦無無行。

18、衆生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只認識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別執著之病。

19、真心是菩薩淨土。

20、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21、不離當處常湛然,親切無過此語,覓則知君不可見,但於當處湛然,二邊坐斷使平穩。

22、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23、學佛就是在學做人而已。

24、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

25、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爲友。

26、邪正煩惱,同一性空,分別假相,妙心現影。

27、參須實參,見需實見,用須實用,證須實證,若纖毫不實即落虛也。

28、若菩薩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29、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30、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31、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32、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33、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佈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佈施。

34、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35、以精進力,身無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36、不與萬法爲侶是什麼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37、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38、一切無心無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爾。

39、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0、無量善事,菩提道業,因一事增,謂不放逸。

41、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爲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42、但諸菩薩及末世衆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衆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爲隨順覺性。

43、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

44、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45、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衆生又有多少?

46、一切處無心者,即修菩提解脫涅盤寂滅禪定乃至六度,皆見性處。

47、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48、末世諸衆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

49、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50、做工夫全仗精進之力,真正辦道人,無剪爪之工。

51、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2、向外馳求,不知攝心返照回光,如是學佛,殊難得其實益。

佛經中常見用字的特殊讀音

“南無”。這兩個字最爲常見,經常出現在各種佛及菩薩的名號之前。如: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等。它們是梵文[namas]的音譯,表示對佛及菩薩的尊敬或皈依,佛經中讀爲námó,而不讀nanwu。

“阿”。此字在佛經中讀ā,而不讀e。如前面提到的“南無阿彌陀佛”。此字在佛教咒語中也經常出現。

“摩訶”。這個詞也經常出現在一些佛、菩薩的名號之前,其意譯爲“大”。如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訶迦葉”,就是指“大迦葉”。又如佛教天台宗的經典《摩訶止觀》,漢語就是“大止觀”。其中的“訶”字不讀ke,而讀hē。

“葉”。此字在佛經中也不讀做ye,而讀she,與“葉公好龍”中“葉”的舊讀同。前面提到的“摩訶迦葉”,正確的完整讀音應爲mó hē jiā shè。

“般若”。這兩個字經常和“波羅蜜”連用,而成爲“般若波羅蜜”。“般若”譯爲漢語是“智慧”的意思,是梵文(prajna)的音譯。由於其含義繁多, 屬於“多含不翻”,故留其梵音。其音不讀作banruo,而讀作bōrě。“波羅蜜”譯爲漢語是“到彼岸”的意思,爲佛教的“六度”之一,所謂“六度”, 就是六種可以使人脫離苦海,到達快樂彼岸的方法。所以“般若波羅蜜”就是說用智慧破除煩惱的若海,到達快樂的彼岸。

“多”。這個字是接着上面說的,在佛教中有一部著名的經典,名字爲《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其中的“多”字不讀duō,而讀作da。因爲這個“多”字的音 是跟着“般若波羅蜜”的,是一個尾音,此經結尾的一句話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但由於在《西遊記》中,作者將“多”字與前面的“般若波羅蜜”分開了, 將《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正確簡稱)錯誤地簡稱爲“多心經”,故而使後人把此字讀成了duō,是不對的。

“伽”。這個字現在也經常可以碰到,主要也用作外未語的音譯,一般的情況讀作jia。如著名的天文學家“伽利略”。但此字在佛經中不讀jia,梵音應讀 作qie。如很多寺廟裏都供有一個菩薩,名字叫“伽藍菩薩”,那個殿叫“伽藍殿”。所謂“伽藍”,意譯就是指佛教寺廟,是梵文“僧伽藍摩 (samgharama)”的簡稱。所謂“僧伽”就是指僧人,即和尚。所以“僧伽藍摩”就是指和尚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寺廟。“伽藍菩薩”也就是專門守護寺 廟的菩薩。再有如印度的“瑜伽”,也不讀yujia,梵音應讀作yúqié。另外,此字也經常出現在佛經的咒語當中。

“行”。我們經常說的“道行”以及佛教中“大行普賢菩薩”中的“行”,“菩薩行”,“修苦行”,“萬行”, 意思爲“功夫”。“地藏本行”,“行願”,“德行”,都不讀作xing,而讀作hèng。

“日”。此爲咒語用字。讀音應爲zi。出現最頻繁的是在佛教《普供養真言》(所謂“真言”,即咒語)中。

“土”。“佛淨土 、國土、佛土” 中的“土”應該讀爲dù,而不能讀爲tǔ.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七寶,沒有土,讀tǔ不對!

佛經中還有一類加口旁的類似於擬聲字的字,有的也不能念半邊。如“口”字旁加一個“羅”字(與現代語氣詞同形)讀1a,“口”字旁加一個“縛”讀wa,等等。這些在佛經中不勝枚舉。

“加被” 意爲“加披”,“手足被杻械”的“被”, 這二個“被”是通假字,意“披”,所以,正確讀音是pī,而不能讀爲bèi。

“那”。此字經常出現在佛經咒語和一些佛的名號中,如佛經《八十八佛懺悔文》中的“南無那羅延佛”。佛經中讀作nuó。

“他”。此字常讀作tuō,爲佛經咒語中的常用字。

“那由他”應讀爲 nuó yú tuō。

“樂聽法”的“樂”,意爲喜歡的意思,音讀yaò (四聲),不讀lè或yuè

“隅” 讀yú,不讀oǔ

“繫念”的“系”,讀爲xì,如果是動詞的話,應讀爲jì。

“樓觀”的“觀”應該讀guàn(第四聲),不讀guān(第一聲)

“無間地獄”、“間隔”的“間”應該讀jiàn(第四聲),不讀jiān(第一聲)

“上報四重恩”的“重”應該讀爲chóng,不能讀爲zhòng。

“目揵(jiàn)連” 本人校對原譯本影印版的佛經,發現不是“ 目犍(jiān)連” 但現在人卻多用 “目犍(jiān)連” ,這是不對的。

標籤:佛經 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