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開卷是否有益的作文九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開卷是否有益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開卷是否有益的作文九篇

開卷是否有益的作文 篇1

“鈴”清脆的上課鈴打響了,一場關於“開卷是否有益”辨論會在緊張、激烈的氣氛中開始了。陳英毫先發制人:“在這個資訊化的世界裏,讀書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多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知識量,豐富我們的文學修養,對日後的說和寫都有很大的幫助。”對方林州宣咄咄逼人說:“古人云:“開卷有益。”確實,這點我們不能否認。然而,現代社會的我們卻並不瞭解古人“開卷有益”的說法,因爲我們認爲“開卷未必有益”。當然“開卷未必有益”這一說法並不是說多讀書無益,而是說多讀那些不健康的書籍便會對身心造成影響,沒有好處。當你閱讀得多那些不健康的書,你的中毒就會越來越深,從而導致你淪落,跌落萬丈深淵,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那該是一個多麼悲慘的命運啊1

他說完後,大家想起了掌聲,只見有的人點頭,有的人小聲地議論。陳英毫也不甘示弱:“對於好書是有益處的,這點大家都明白.所以要論證的是:所謂的壞書是否有它自己的一些益處呢?對於讀書的益處來講,大能大到使人大徹大悟, 痛改前非,走向光明之路,取得成功;小能小到學會幾種寫作方法,幾個詞,甚至認識幾個字.這些都是讀書的益處,沒法否認的。因此不論它有多壞,在所謂的壞書裏至少能學會一些寫作方法,再不濟也能認識幾個字.這能說它無益嗎?林州宣又說:“假如許多少年看了不該看的書,走向犯罪之路怎麼辦呢?陳英毫和林州宣你一言我一句的爭辯了起來,大家能補充的補充,找資料的找資料,最後老師要我我們總結一下。樂桌佳說:“書是人類的朋友1周浩南說:“有些書會讓人遭到損害!1?

雖然這次辯論我們辨得難解難分,不分上下,但是卻讓我知道看書一定要有選擇,要看好書,杜絕不良書籍,將來報效祖國!!名師點評:一場關於“開卷有益”的辯論會,小作者透過正反雙方代表的激烈發言來展開了敘述,配合雙方代表激烈的言辭,加上觀衆表情、心理等描寫,一場激烈的交鋒戰就精彩地呈現了出來,還真得是旗鼓相當,不分上下啊!文章詳略得當,語言生動。如果小作者能夠先整體介紹一下這次辯論會的情況,例如辯論會的主題、辯論會現場的總體介紹等等,接下來再對重點人物,激動人心的過程進行詳細敘述,最後對辯論會總一個完整的總結。那麼文章完整結構會更完整,讓讀者看着也會更清楚明白。

開卷是否有益的作文 篇2

開卷是否有益,大家想過這個問題嗎?

如果說,開卷使人進步,那麼三國時的呂蒙最能證明這一點.呂蒙從小就沒機會讀書,後來身經百戰.有一回吳王孫權對他說:“你現在都掌權管事了,要好好學習,求得進步啊.”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努力學習,進步好快.以至於與魯肅見面時,魯肅感慨的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你以不是當年在孫權下的呂蒙了.”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就會增長知識.愛迪生不就是一個例子嗎?他讀了很多書,從中得到了啓發,又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才發明出來電燈.

我過漢代劉向曾說過: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但大家想過沒有,書是藥,那麼藥也分兩類:⒈是良藥能治病;⒉是毒藥能致死.第一類指得是好書,第二類指壞書.當大家看了壞書時就像吃了毒藥,就毀了你的前程.這樣看來,你們又怎能說開卷有益呢?比如說一個心術不正的人看書,不管看什麼書,他吸收的總是不好的語言和思想.相反,是一個素質極好的人看書,他就會有選擇性地看書,而且還會去吸取精華,把好句好段和好的思想吸收了,不好的語言和思想就會被他像廢物似的'被拋棄.

人們常說:“開卷有益,看書有益.”但是,仔細一推敲,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正確.還有些人被書中的一些情節所吸引,模仿書中的人物,有時還會走向犯罪的道路.這不是看書害了自己嗎?

英國作家菲爾丁所云:“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可能會把你戕害.我認爲:如果盲目開卷,未必有益.如不加選擇地開卷,總會事倍功半,害多益少!所以,我希望大家切記,開卷是未必有好處的,因爲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本書的內容是全部正確的.

開卷是否有益的作文 篇3

“開卷有益”是宋太宗所說的一句話。因爲他所讀的《太平御覽》是當時飽學之士歷經七年,精選多種書籍彙編而成的,經過了慎而又慎的選擇,書中的內容當然是有益的,因此稱爲“開卷有益”。

現在的詞典中“開卷有益”的意思是:指只要開啟書閱讀,就會有益處。

但這種說法放在當今的社會似乎有那麼一點牽強,如果一個人只知道“開卷”那有什麼用呢?就比如一個傻子照着《論語》唸了一萬遍,可最後他還是一個傻子,所以“開卷”也要“有心”。

還有現在的同學可能都喜歡看武俠、言情之類的小說和書刊,有時會達到廢寢忘食、卷不釋手的程度,他們一旦迷了書,變會走火入魔,那他們上課一心只想着書,沒心思學習,成績就會一落千丈。還有些人被書中的一些情節所吸引,模仿書中的人物,有時還會走向犯罪的道路。

英國作家菲爾丁所云:“不好的書也會像不好的朋友,可能會把你害了。”如果片面的瞭解“開卷有益”認爲一切書都能讀,而不捨取,不問內容,讀了就有益,其實是不對的!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有所感悟的適合自己閱讀的好書纔有益!

在這個資訊化世界裏,讀書是我們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多讀書可以擴寬我們的資訊量和知識面,豐富我們的文學修養,對我們日後的說和寫都有很大的幫助。

世界上的事情沒有絕對的,但“開卷有益”一定要在好書的前提下進行的,否則書會害了你,這關鍵在開卷的人心了。

開卷是否有益的作文 篇4

儘管“開卷有益”是個成語,但我認爲:如果盲目開卷,未必有益。

開卷是否有益,主要還是看誰看書,看什麼書和年齡這些因素。

如果是一個心術不正的人看書,不管看什麼書,他吸收的總是不好的語言和思想。相反,是一個素質極好的人看書,他就會有選擇性地看書,而且還會去粗取精,把好句好段和好的思想吸收了,不好的語言和思想就會被他排斥。要是兩個心理完全不同的人同樣都是看一本港書,心術不正的人看了,就會學着做案的手法,而素質極好的人看了,就會學着破案的思維。

看什麼書也很重要,看不健康的書,吸收不好的。就像《蠟筆小新》這本漫畫書,我認爲這本是給成年人看的休閒讀物,而現在看這本書的都是毫無判斷是非能力的兒童,學了裏面一些不良的語言和習慣。所以,我覺得開卷是否有益是不能一錘定音的。

個人覺得,開卷十分有益!

讀書肯定有好處,但關鍵還在於你怎麼讀?這個很有講究。

還有讀什麼書也很重要。

要說開卷一定有益那也未必。

這要看你開卷看什麼書,開電腦幹什麼事了。

你開卷讀好書當然有益,而且是大大的有益;你開啟電腦上網、收集資料、寫作,當然有益。如果你看一些內容不好的書或玩電腦遊戲,那肯定是無益的。

年輕人,不能這麼說。

我們看書是要動腦筋的,要帶着批判的眼光去讀書是對的。不能盡信書,因爲書中也有謬誤,盡信書不如無書。大部分歷史書上都是正確的,有謊言的書是存在的,但不會全是謊言。你說的:“儘量少看歷史書!因爲都是謊言!”是沒有根據的。所以我不同意你的說法。

贊同沈老師!

我很喜歡看歷史書,讀史書可以明志!

同樣贊同沈老師的說法!

凡事有兩面性,看你怎麼去看了,呵呵!

世事無絕對的,關鍵在開卷人的心了。

凡事都有兩面性,關鍵要在什麼情況下才能說是好還是錯!

開卷是否有益的作文 篇5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都迅速的回到了教室,因爲這是一節“與衆不同的”辯論會。

老師走上講臺宣佈比賽規則:“:辯論賽的主題是【開卷是否有益】比賽分爲兩方,一方是正方,一方是反方。正方的結論是開卷有益,反方的結論是開卷未必有益。正方分別爲三、四組同學,反方分別爲一、二組同學,每方分別有五個辯手與一位首席辯論官。如正方說服反方則正方勝,如反方說服正方則反方勝,最後勝負取決於哪方更具有說服力。現在比賽開始,請正方首席辯論官發言!”

“我方認爲開卷有益,因爲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有書就會使人落後。”正方首席辯論官剛說完,正方的同學就響起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忽然,“啪”的一聲,只見反方首席辯論官拍了一下桌子,滿臉不服的站了起來,說:“讀書的確是好,但是有好書也有壞書,萬一有些人讀的是壞書,豈不是會走向通往壞處的路?所以我方認爲開卷未必有益!”同學們都紛紛豎起了大拇指,就連正方的隊員也情不自禁的拍了起掌來。“我認爲雙方同學都說的很棒,但是這局反方的結論的確更好一點,所以我宣佈這局反方勝”老師聽了反方的爭論後下定結論。“現在開始第二局!”第二局由反方先發言,反方2號辯手站起來說:“同學們,如果我們讀了壞書,豈不是要跌入泥潭永世不得有翻身之日?”反方2號辯手剛說完,正方首席辯論官就站了起來,搶着說:“同學們,世界上有好書,也有壞書,但是隻有一部分人才會去看這些書,我們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名人,他們沒有一位看過一本壞書,所以說,只要自己控制好自己,就不會去看那些壞書了。再說了,壞書也有壞書裏的知識,每本書都是有知識的啊!”“胡說!”反方首席辯論官一個勁兒的站了起來:“壞書裏怎能有知識?有知識也是壞的知識,學到了壞的知識,不僅不能讓我們進步,還會讓我們落後呀,再說了,你自己算算,中國的名人更多還是普通人更多呢!”這句話讓正方首席辯論官,不知如何回答,他急的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忽然,正方2號辯手站了起來。正方首席辯論官黑暗的心靈頓時出現了一絲光芒。但是不料,2號辯手站起來結結巴巴的說了一句“我,我忘詞兒了!”引的教室裏的同學全都鬨堂大笑。當然,正方首席辯論官,也已經對勝利沒有渴望了。不經意間,只見正方3號辯手一臉嚴肅的站了起來,說:“同學們曾經有一句名言叫做“一日無書,百日荒蕪”意思是,生活如果沒有書的陪伴,肯定是無趣的,我們一定要多看書那樣才能增加我們的知識,所以我方認爲開卷有益!”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老師誇讚道"以理服人,好哇!"反方3號辯手也站起來了"可是曾經也有一句名言,說的是"書如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對,這種藥就是書,但藥也分爲兩種藥,一種是良藥,可以治病,一種是毒藥,可以置人於死地,正所謂好書是良藥,壞書是毒藥,讀了壞書的人會失敗而中毒身亡,而讀了好書的人,會駛向成功的彼岸!"正方首席辯論官站了起來,反駁道“失敗就失敗吧,我們可以知錯就改呀!況且失敗是成功他媽!”正方首席辯論官又把大家逗笑了,就連老師也笑得不亦樂乎。這次辯論會大局已定咯!老師宣佈:“我宣佈,此次辯論會,反方獲勝!”同學們都拍起了歡樂的掌聲,而這次辯論會也在掌聲中結束了。

辯論會圓滿結束了,我個人認爲開卷有好處也有壞處,因爲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書。

開卷是否有益的作文 篇6

今天第X節課上課時,我們X年X班瀰漫着火藥的味道。一場辯論賽即將拉開序幕。辯論的主題是:“開卷是否有益”。有正、反兩方,觀點分別是:“開卷有益”和“開卷未必有益”。我是反方的,我們虎視眈眈地掃視着對方辯友。

老師一聲令下,雙方都踊躍舉手,辯論得非常激烈。林金子建是我方辯手,他說的時候,話滔滔不絕:“烏龍院和爆笑校園之類的漫畫,雖然看上去很受歡迎,但看多了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而且,很多人因爲看壞書而做壞呢......。因此,我認爲開卷未必有益。”本來,他那黃河決堤一般的話,像個定身法,讓對方辯友呆若木雞。但這時突然響起一個聲音:“除非那個人自己有問題,否則,他怎麼會因爲讀了書而去做壞事呢?”原來是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對方辯友金佳微發言了。只見她不緊不慢地抖出幾句話:“

如果我看到那些壞書,我就不會去讀它們。而且,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這也是說開卷有益的。”她說的話讓我們目瞪口呆,無言以對。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江月舉起了手,我們都鬆了一口氣,因爲江月是我方人員。“在某國的小鎮上,有許多人因爲讀了邪教書而集體自焚,難道這是“開卷有益”嗎?不!恰恰相反,這是“開卷未必有益”,不是嗎?”只見江月皺着眉頭,雙手緊握,聲音洪亮得像種一樣。她說話非常快,金佳微根本沒有說話的機會,只能像啞巴一樣呆呆地站在那兒……。

辯論賽還在激烈地進行當中。雙方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絕不讓步。一方像下山的猛虎,一方像出海的巨龍,鬥得天昏地暗。而這場辯論賽還是分不出勝負……。

辯論結束了,可同學們還是意猶未盡。下了課,還有些同學仍在討論。這場辯論賽可真有趣。

開卷是否有益的作文 篇7

今天上午第三節課,班裏的黑板上畫了一張大嘴巴,大嘴巴上面寫着:“開卷是否有益?”大嘴巴兩邊還貼上了兩張紙條,一張寫着“正方”,另一張上寫着“反方”。班裏的氣氛寧靜而又緊張。別人經過我們班,可能會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原來,我們班將要舉行一場辯論會呢!

老師把一二組分爲正方,觀點是“開卷有益”;三四組分爲反方,觀點是“開卷未必有益”。首先老師宣佈了辯論規則:“態度誠懇,語言得體。現在,我宣佈,辯論會開始了!範老師的話音剛落,教室裏立刻響起了一片掌聲,打破這緊張的氣氛。

雙方辯手先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正方的鄭蔚青站起來說:”大腦就像水庫,一本書就像一處水源,水庫不時便需要水源的供給,不然就會枯竭。“胸有成竹的鄭蔚青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博得正方同學的熱烈掌聲。這時,我方的陳海健站起來說:”漢朝的劉向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既然是藥,就有兩種功能:一是良藥,藥到病除;一是毒藥,置人於死地。“他的擲地有聲的反駁壓倒了鄭蔚青。

接下來是自由辯論環節,正反雙方脣槍舌劍,針鋒相對,比賽進入白熱化階段。只要一個同學說完,他人就爭先恐後地起來反駁,動作快的同學說得有聲有色,動作慢的同學只能坐着乾着急。一會兒,眼看範老師就要宣佈正方勝出,我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突然,我方殺出了一個”程咬金“——陳海健,他用他那出色的口才和充分的準備把鄭蔚青給駁了回去。陳海健給我方解了燃眉之急,我們高興極了。

最後,範老師收了場:”我宣佈,這次辯論會,雙方打成了平手!“”耶!“教室裏響起了一陣歡呼。

開卷是否有益的作文 篇8

古人云:開卷有益(開卷也就是讀書、看書的意思)。漢朝有個人說:“書猶藥也,善讀着能醫愚。”書既然像藥,就既可救人,亦可害人。

對於開卷是否有益,我認爲讀書的好處有:

(一)“最優秀的書籍是一種由高貴的語言和閃光的思想所構成的財富,爲人類所銘記,所珍惜,是我們永恆的伴侶和慰藉。“這是[英]塞繆爾。斯邁爾說的話,堅持不懈地讀書學習,便會懂得人生的真諦,充滿對美好生活和光明未來的熱愛和想往;就會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奮鬥目標,因而就會有終生不衰的前進動力;就會使我們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實,思想境界得到提高,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從而使我們的一切言行皆能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類,我們自己也就成爲受人歡迎和尊敬的人,成爲社會有用的一員。

(二)書籍是人類進步的營養品,多讀書,使我們的的知識面更廣,啓迪我們的智慧,可以提高我們對藝術的欣賞水平,從而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絢麗多姿,充滿情趣。

(三)知識就是力量,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我們必須隨時充實自己,以不被社會所淘汰,而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讀書。

……

讀書的壞處有:

(一)讀書無疑是在紙上談兵,最好的學習方法還是去使用,去嘗試。生活是五彩繽紛的,它有太多的精彩等待着我們去發掘。如果一個人每天都泡在書堆裏,不活動,可以說是與世隔絕,那它讀書還有什麼用呢?學知識不就是爲了造福萬物嗎?而整天這樣讀書,不實踐,能成功麼?況且我們正長身體,成天這樣,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二)人在讀書時,思維被作者所操縱,我們的大腦就像是作者的賽馬場,可見讀書是對讀者精神的折磨、踐踏。

(三)就我們小學生來說,自身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剋制自己不接收不好的東西的能力都不強,也許會讀到一些思想內容都不健康的書籍,這種垃圾書看了,我們不但不能汲取到營養,還會受到影響,這能叫開卷有益嗎?

(四)長期地看書,導致了眼病,使心靈之窗受到傷害,得近視可不是益事啊!

一本好書比珍寶還好,一本壞書比一個壞人更壞!同學們只要記住“好讀書讀好書“並遵循它,就可以遨遊書海了!

開卷是否有益的作文 篇9

有一位詩人曾經說過,文字和音樂是人類最文明的財產。

書籍是人類的靈魂,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蘆葦”—人的生命像蘆葦一樣脆弱,宇宙間任何東西都能置人於死地,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間任何東西高貴得多。因爲人有一個能思想的靈魂。作爲肉身的人,並無高低貴賤之分,惟有作爲靈魂的人,由於內心世界的巨大差異,才分出高貴和平庸,乃至高貴和卑鄙。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沉澱,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是一筆筆寶貴的財富。四大名著、《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這些經典的書籍躺在書店的一隅,無聲而靜默地等待着人們的光顧。無聲的經典,它不靠時下的潮流彰顯美麗,而是用內在的價值守住一份永恆。它無需潮流作襯,感染着人們的思想,盪滌着人們的心靈,擁有永恆的力量。

信手翻開一本《西遊記》,最愛的是白龍馬。他不是那個衝在最前面的英雄人物,是馱得最重,走得最累的無名奉獻者。他總是默默地,不張揚、不爭功、也不抱怨。當困難難以逾越時,他卻能挺身而出。孫悟空賭氣離開時,他善意地勸說八戒找回師兄;唐僧遇難時,他化作舞劍的女子大展身手,勇敢機智地與妖魔鬼怪周旋。無言的白龍馬,他是唐僧師徒的好幫手,是西行途中的善良使者,忠誠在他身上盡展無餘。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靜下心來,坐在窗邊,翻看着《屈原傳》。感受着一代偉人的孤獨與寂寞。在無垠的天空,廣闊的大地,天地之間,一個孤獨的身影徘徊在汨羅江畔。江風吹拂,白色的衣襟輕輕飄起,那是屈原。楚地茫茫,竟沒有一個知音。子蘭是敵人,宋玉是叛徒,就連漁夫也嘲諷他的清高。於是他“寧溘死以流亡”,“伏青白以死直”,就這樣帶着滿腔的悲憤與無奈,縱身投入了汨羅江。

中國的古典詩詞更美的嫣然。“黃金白壁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玉侯。”他是豪放與不羈的代名詞,他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奇才,他是那樣自信滿滿,“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從未動搖;他有“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狂妄,自然是爲世俗官場所不容,正如他自己所說:“古來賢者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他就是李白。

一言以蔽之,中國文化悠遠流長,博大精深,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博覽羣書,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