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螞蟻觀察日記模板彙編9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如何把日記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螞蟻觀察日記模板彙編9篇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今天不小心居然看到螞蟻搬家了!

呵呵!其實是不是螞蟻搬家我也不是很清楚啦!有時候覺得和它們去覓食的情況差不多啊!

從前在家的時候就常常看的,現在一提,倒是滿想家的。本以爲10號就可以回家的,沒想到居然回不了了!這是我第一次放大假沒回去,也不知道他們想不想我?唉!我可是很想他們的呢!在這裏實習,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有點怪!

別人好像說過,螞蟻搬家就是預言要下暴雨的,可是現在外面可是豔陽高照呢,看了一下天氣預報,明後兩天就要39度的高溫了呢!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氣預報不準確,它太不可信了!

其實無事看看螞蟻搬家也滿容易打發時間的呢!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10月19日星期六天氣晴

今天,我去找朋友玩的死活,看見門前地上有幾隻螞蟻。於是我蹲下來,開始觀察這幾隻螞蟻。

螞蟻身體很小,只有兩三毫米長。它全身是棕色的,頭上有兩根觸角。當螞蟻找到比它身體大很多的食物時,就回去找同伴,用觸角交談,告訴它們哪裏有食物。然後大家齊心協力把食物搬運回螞蟻洞中。

我看見一隻小螞蟻馱着一個白色的東西,準備把食物運回家。另外幾隻螞蟻在來回走動,可能是在尋找食物吧。其中有一隻螞蟻,它的頭非常大。我用手撥動這隻螞蟻,它就一動不動地在原地裝死。等發現旁邊沒有動靜了,它就繼續向前走。我又用手撥動它,它還是和剛纔一樣。我看了笑着說:這螞蟻真是機智呀!可它爲什麼選擇這種方式呢?”朋友則猜測着說:這可能是它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吧!”螞蟻可真有趣呀!

螞蟻雖小,但它們既勤奮又團結。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下午,我在門口吃餅乾,掉了一些粉末在地上,剛想拿掃把去打掃時,看見一隻螞蟻正從旁邊的洞裏爬出來,於是放下掃把,觀察這看來不起眼的螞蟻來,我倒要看看它們怎麼把我的餅乾搬回家。

正想着,螞蟻已經爬到餅乾旁邊,但是不去急着動它,而是在悠閒地轉圈,然後再慢慢靠近。只見螞蟻伸出腳爪,欲獨自把餅乾拖回去,但是對它來說餅乾太重,太大,它怎麼也拖不動。於是,螞蟻轉身回去搬救兵。不一會兒,它又快速從洞裏出來。又過了一會兒,在它的身後,幾十只螞蟻,排着整齊的隊列,爬出洞口,那隊伍真像一條長長的黑線。到達目的地,隊伍馬上解散,站到餅乾的前後左右,圍成一圈,大家齊心協力,終於把餅乾拖動了,一步一步往洞口的方向移動。

調皮的弟弟不知什麼時候也在旁邊觀看,他見螞蟻快入洞了,就把手中的礦泉水倒向螞蟻,這下,蟻羣亂成一團,一隻只螞蟻在水中奮力掙扎。但是,不久它們就從水裏逃出來。螞蟻們又排成一條線,重新尋找食物。我看了很不忍心,馬上制止弟弟的惡作劇,免得他再次捉弄它們。

我忽然間覺得這些看似渺小的螞蟻好偉大,它們團結一心、勇敢拼搏的精神實在令我佩服!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7月11日睛

螞蟻的力量

七月的天氣真熱。我到外面去玩,坐在樹陰下,正準備歇一下,忽然看見樹陰旁停着一隻漂亮的大蜻蜓,還在微微地顫動。我還以爲是停落在地I幾的一隻蜻蜓呢。於是,我滿懷希望,着準了,雙手併攏,準備猛地一下捂下去。仔細一看,卻愣住了:原來是幾十只小螞蟻在擡一隻死蜻蜓,彷彿還在“吭喃,吭哨”地喊着一號子呢!由於剛纔一嚇,全亂了套,但不一會兒又聚集在死蜻蜓旁邊,一步步地擡着走了。

“咦!”我徵徵地站在那裏,心裏想:“這可奇怪了,這隻大蜻蜓起碼有螞蟻的好幾十倍,爲什麼螞蟻能輕而易舉地把它擡起來呢?”

我帶着這個疑問同到家裏,問爸爸:“爲什麼螞蟻能舉起比自己重幾十倍的大蜻蜓呢?”

“這並不奇怪,媽蟻還能舉起比自己重100倍的東西呢!”爸爸說,“螞蟻的這種本領,引起了科學界的垂視。經過科學家們的反覆研究,原來螞蟻的力量是從腳上的肌肉產生的。螞蟻的肌肉雖然微乎其微,但是,在肌肉裏卻有許許多多的微型‘電動機’……”

真想不到,一隻小小的螞蟻竟有這麼大的力量,真不愧是動物界的大力士。

7月12日晴

尋找螞蟻的家

螞蟻的力量引起了我的興趣。

今天下午,我帶上瓶子,去尋找螞蟻的“家”。這裏螞蟻洞較多,我掘開一個蟻洞,頓時炸了鍋,成百上千只螞蟻從洞裏爬出來,亂嚷嚷地擠成一團。但仔細一看,這些螞蟻總是護着“蟻王”和一些像“米”一樣的東西。不大一會兒,它們在蟻王的帶領下。有紀律、有秩序地把“米”擡進了另一個洞裏。它們不用手,也不用腳搬養“米”走,而是用嘴把它叼着就走。過了一會兒,一些螞蟻和“米”已安全地轉移到另一個洞穴裏。

我又犯了疑:咦!這“米”是什麼呢?我拿了一粒“米”,仔細一看:它全身是白的,像米一樣大小。爲了弄個明自,我輕輕地將“米”弄破,發現“米”裏噴出一小點乳白漿。我又劃破了幾個,有的還帶有黑點,但裏面都像一隻幼螞蟻。“哦!”我想:可能螞蟻也是卵生動物吧,這大概就是蟻卵吧。=

我把一羣螞蟻和蟻卵放進瓶子裏,拿回家放在花盆裏,準備再仔細觀察蟻卵是在怎樣的溫度下變成螞蟻的。

媽蟻先在花盆裏吵鬧一番,便相繼鑽進洞去了,蟻卵被帶了下去,頓時銷聲匿跡了。

7月13日晴

蟻卵的祕密被揭開了

今天上午天氣很熱,溫度較高,我一直在花盆邊注意觀察。我滿以爲幼蟻要由成年螞蟻含着到洞外出殼。可總不見螞蟻出來,我耐不住了,就掘開泥土,尋找出幾粒蟻卵。9點多鐘,一粒蟻卵微微地動了一下。接着,蟻殼裏露出一個白白的`東西,這可能就是幼蟻!因爲蜷縮成一團,餚不清,我正想湊前一點,它卻又不動了。

我做了一會兒作業。約摸過了個把小時,它又動了一下,並且伸展了一下四肢,好像剛剛睡了一覺似的。可惜,這時候幼蟻被一隻螞蟻發現了,並被它叼走了。

蟻卵的祕密揭開了——螞蟻也屬卵生動物!

經過三天的連續觀察,我解開了螞蟻屬卵生動物之謎。但仍有一些問題不明白。例如:怎樣認識雄卵和雌卵?螞蟻的毒腺和臭味在哪裏?螞蟻有聲音嗎?聲音就是螞蟻的“語言”嗎?大自然的奧妙是無窮的!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9月30日星期天晴

今天,奶奶在淘米的時候一不小心掉了幾粒米在地上,過了一會兒我走來一看,米粒卻都消失不見了。我就覺得很奇怪:米又沒有長腳,怎麼會無緣無故的消失不見了呢?於是,我就去問媽媽。媽媽說:“是螞蟻把米粒給搬走了。”我驚奇地問:“螞蟻才那麼小,怎麼可能把比它身體大幾十倍的東西搬起來呢?”媽媽並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只是讓我自己去尋找答案。

10月2日星期二晴

我拿了一包餅乾和一個放大鏡,在螞蟻經常走的地方掰了一塊小餅乾。過了一會兒,我看見一個黑乎乎的的小東西正向餅乾走來,我舉起放大鏡一看,啊,原來是一隻小螞蟻。那隻螞蟻用鼻子聞了聞餅乾,用觸角碰了碰餅乾,忽然,螞蟻立刻向一個的地方跑去。我跟上去仔細一看,發現了一個螞蟻窩。又過了一會兒,從螞蟻窩裏走出了許許多多的螞蟻士兵,它們排着整整齊齊的隊伍,等待着司令發號施令。我仔細一看螞蟻“司令”,發現它就是之前的那一隻螞蟻,原來他是回來搬救兵啊,我還以爲它不要食物了呢。螞蟻們一隻接着一隻,齊心協力地把食物搬“回家”,我彷彿聽見了它們的叫聲:“123加油!123加油!”

10月4日星期四晴

我拿了一杯水,倒在了螞蟻窩裏,螞蟻們以爲下雨了,便四處逃竄。水倒完了我把杯子放到一旁,繼續觀察着螞蟻。一會兒,螞蟻們又聚集在一起,每一隻螞蟻的觸角都在和另一隻螞蟻的觸角碰呀碰,好像在討論什麼。大約過了五分鐘左右,螞蟻又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我眼睛一亮,立刻湊了上去,發現它們在造房子:一隻螞蟻在前面挖,挖累了就到旁邊休息,另一隻螞蟻接着挖,休息好了接着挖。我一連看了兩個鐘頭,才挖好!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系列之一:初入新家

星期天,我和媽媽在瓦嶼山上抓了6只山螞蟻,放在我的螞蟻工坊裏養着,當我的觀察實驗品。

這是一羣山螞蟻,其中5只爲同一種類的大個子螞蟻,渾身上下長着極有僞裝性的“枯葉黃”,脊背上有兩排齒狀的身甲。我叫它們爲“大個子”;另一隻屬於不同種類,個子相對小些,全身烏黑鋥亮,頭呈倒三角形,一對粗大的觸角象電視天線一樣,整天不停搖擺着。我叫它“小個子”。它們體形比一般的螞蟻大十幾倍,六條腿特別長而且有力,跑起步來健步如飛。別看它們長得大,膽子可小了。

一進工坊,螞蟻們立即四散開,驚慌失措地到處亂跑,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過了一會兒,螞蟻們才稍微平靜下來。“大個子”們都聚集在工坊的角落裏,相互急促地磨蹭着觸角,好像密謀着一起“越獄”,而“小個子”卻遠遠地獨自一人,急切着尋找着出逃的機會。商定片刻後,“大個子”們便四散開來四處尋找可以出逃的洞。結果找了半天,洞倒是有,只是太小了,不可能鑽出去。眼見出去的希望太渺茫了,它們只好定下心裏不再四處亂竄,無奈地在工坊裏住下了。都說不同種類的螞蟻會因爲身上的氣味不同而爭鬥,可“大個子”和“小個子”卻在我的工坊裏相安無事。

我一看,心裏樂開了花:“螞蟻最喜歡吃甜食。我得安撫安撫這些小傢伙。”我從廚房拈來些白糖,小心翼翼地開啟蓋子,放入工坊中,生怕一不留神把一隻螞蟻給弄跑了。糖放入工坊後,我仔細觀察着螞蟻的一舉一動:糖晶粒在工坊的水汽下慢慢融化成一汪水漬。有一隻螞蟻不經意地經過這兒,敏銳的觸角一下子探測到空氣中的甜味,它興奮地俯下身去舔了一口。它一邊歡快地吃着美味,一邊大幅度地搖動着觸角給同夥發送資訊。哈哈,有難同當,有福同享!螞蟻可真夠講義氣。不一會兒,糖水處聚集了全部螞蟻,它們都一個個依葫蘆畫瓢,咂巴咂巴喝起了甜甜的糖水。美味讓它們完全忘記了失去自由的痛苦。吃飽喝足後,它們每位的肚子都撐得好像一個個迷你乒乓球,一動不動地趴在果凍似的營養膠上享受着“陽光浴”。

看來,螞蟻很善於適應環境。

螞蟻觀察日記 篇7

螞蟻身體又細又小,大約只有2毫米長,總共有3節。第一節是它的頭部,顏色比較深,是黑色的,頭上頂着兩條觸角。第二節是它的身體,顏色較淺。第三節尾巴的顏色格外黑,大小和頭部差不多。螞蟻還有六隻靈巧而短小的腳,真是一隻“小”螞蟻。

一天,我在陽臺上看見幾只螞蟻爬來爬去,非常忙碌的樣子,仔細一看,原來它們是在搬食物呢!我想:螞蟻最愛吃什麼呢?於是,我找來了餅乾渣和鹽桃條放在蟻洞兩旁。不到半分鐘,一隻“巡邏”的偵察兵發現了目標,它在餅乾渣周圍轉了兩圈,確定目標後,飛快地爬回洞中通知同伴。很快一大羣螞蟻浩浩蕩蕩地向食物這邊爬來。領頭的那隻螞蟻對偵察兵擺動一下觸角,像表示感謝,跟着就看見偵察兵也加入了奮鬥的隊伍。

只見領頭的螞蟻一下搖搖身子,一下又擺擺觸角,活像一個大將軍指揮着大夥幹活。當七八隻螞蟻把比自己重幾倍的餅乾渣扛起時,我不禁讚歎到:螞蟻真不愧是大力士啊!可是當螞蟻們把食物搬到洞口時,因爲餅乾太大了,被卡在了洞,進不去,也出不來,這下可麻煩了。指揮員聞風趕到,它先指揮大夥們把餅乾調整位置,試試能否可以進去。但試了好幾回,都失敗了。這時,螞蟻並沒有泄氣,它們似乎想到了好辦法。只幾螞蟻們把餅乾咬碎,一片片地擡起來,排着隊搬進洞裏去。它們幹起活來真是有條不紊!

看看那邊,只有一些螞蟻偶爾去碰一下鹽桃條,並不是非常地感興趣。原來。只有可口、香甜的食物纔是螞蟻的最愛。

同學們,“團結就是力量”“人心齊,泰山移”這兩句話的含義不就在螞蟻的身上得到了真真正正的體現嗎?

螞蟻觀察日記 篇8

今天,我做了一個科學小實驗,觀察小螞蟻最愛吃啥?

我把蘋果核、白糖、食鹽、死了的昆蟲、白米飯放在一塊空地的中央,然後蹲在旁邊觀看。15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誘餌”上仍然沒有一個“偵察兵”過來。我一氣之下,把經過附近的小螞蟻都抓來放在“誘餌”上,可是它們卻飛也似地逃走了。真失望!

我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原因:“誘餌”之所以“無人問津”,極有可能是離蟻窩太遠。於是,我把“誘餌”移到蟻窩附近。沒過多久,小螞蟻就成羣結對地爬過來了。它們忙着搬食物,但蟻羣裏也有自私自利的傢伙。它們不搬食物,只知道吃東西,而且玩命地吃着,有一隻還撐死了呢!說實話,我也不知道它是怎麼死的,只是猜測啦。

然而,白糖全部被搬完、吃完了,其他“誘餌”仍然“無人問津”。所以,小螞蟻最愛吃糖。

螞蟻觀察日記 篇9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要一起去逛街,但在路上的時候,爸爸的汽車沒有油了,就急忙去加油,這時的我,還正在車上享受着津津有味的棒棒糖呢,這時媽媽打斷了我的好夢,叫我下車。

我不耐煩的走出來車門,來到了一顆大樹的下面,誰知一不小心,腳絆到了臺階,手裏的棒棒糖竟不翼而飛,我左看看,右看看,終於找到了,我再仔細一看,有兩隻小螞蟻正圍在棒棒糖的左右兩邊,其中,有一隻小螞蟻快速的跑進螞蟻洞內,我又仔細看,他好像用語言告訴別的螞蟻說:“這裏有吃的,你們快來幫助我們吧!”,螞蟻就成羣結隊的從螞蟻洞出來了。他們走路的時候,步伐輕盈,走得很快,好像很着急似的,螞蟻們都圍在了棒棒糖的旁邊。

最前面的那隻螞蟻說:123,棒棒糖就被輕輕的擡了起來,我簡直不敢相信我自己的眼睛,我揉了兩下眼睛,在仔細一觀看,已經走起路來了我百思必得其解的思考着,這是媽媽走過來,我便問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媽媽對我說:“一隻小螞蟻的力量是微薄,幾十只小螞蟻的力量是強大的,只要齊心協力,難道還怕成功不了嗎?”媽媽說完這一番話,讓我大悟明白了很多。

從這次螞蟻搬家中讓我明白了許多大自然中的奧祕,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齊心協力,就能夠衝破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