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成長作文 > 追求作文

有關精神追求作文錦集六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精神追求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精神追求作文錦集六篇

精神追求作文 篇1

隨着科技的一天天進步,物質的一天天變化,生活水平的一天天改善,我們似乎都已經忘記了有“精神”一詞。

“精神”在我們周圍慢慢變得少的可憐,如今生活似乎都是以物質爲載體,以物質爲條件,以物質爲最終目的。文化也是如此,隨着與國際的日益接軌,中國人慢慢變得不再那麼熱愛自己的文化了,不再重視自己的精神文明瞭。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之魂,中華精神是中華民族之粹。如果一個國家連自己的文化和精神都拋棄了,那不是不攻自破嗎?還有什麼可以慰藉住國人的心靈呢?又怎麼能成爲有影響力的大國呢?

我們也時常嘆息,當今中國爲什麼產生不了影響世界的大哲學家,大詩人,大作曲家等等。也許原因就可能在於我們的文化傳統的實用品格,對純粹的精神事業不夠重視,不夠支援。

須知,一切偉大的精神創造的前提是把精神價值本身看的至高無上。

如果我們不重視精神其本身的價值,又怎麼去創造精神呢?又有什麼力量引導我們去創造精神呢?

隨着科技的革新,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人們往往去追求物質的享受,更有甚者爲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去把拋棄精神作爲代價。這又怎麼能讓我們的精神生活豐富起來呢?

隨着國際的影響力,我們中國人慢慢淡化了自己的傳統文化。一些祖宗留下的優秀文化都拋棄的無影無蹤,那麼那些優秀文化中的一些精神文明自然也就被拋棄了。

前些日子,父母帶我去祭祖,恰逢傳說中的王母娘娘的誕辰日,父母就帶我去參觀了一些道觀寺廟。回來後,我把所見所感告訴同學們,想表達一下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更多的是想弘揚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中的精神,卻被同學們嗤之以鼻。

嗚呼!追求物質生活並不錯,但我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一定不能忘記精神。

精神領導着一個人的全部,如果沒有了精神的指引,那不是行屍走肉嗎?

努力追求精神文明生活,真正的重視,支援精神文明事業的發展,熱愛人類的文化遺產,堅持自己的精神層面,我相信,這樣的民族一定會是優秀文明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大國!

精神追求作文 篇2

張愛玲說,低到塵埃裏也能開出一朵花來。追求物質的殷實是本性,追求精神的富足是境界。人生倘若能在精神的天地裏自由徜徉,是多麼愜意而又需要定力的事情。

一位作家用抒情的筆調讚美了一幅他所欣賞的生活畫面:在寧夏西海固的黃土高坡,在貴州的偏遠山區,在四川的小涼山深處,到處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子,只要吃飽了,就會很安詳地坐着曬太陽,甜蜜地打盹,萬事不掛心,目光溫和得如新生羔羊……這種“貧窮而又快樂”的生活,旁人自會被感染。人因爲生活簡單,追求精神富足,所以滿臉自得。

爲什麼貧窮的國家如尼泊爾、不丹、老撾、智利等人均幸福指數那麼高?爲什麼經濟發達的日本、韓國自殺率節節攀升?這是幸福感使然。精神富足了,幸福感也就有了。一個叫羅伯特的電視記者,拍攝到這樣兩組畫面:一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此人在辦公室裏超負荷地忙碌着,雖然西裝筆挺,但神情憔悴、滿面疲憊;另一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寫字樓工作的清潔工,他身着藍色帆布衣服,破舊但不髒亂。只見他一邊清掃垃圾,一邊哼着鄉村歌曲,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總經理是典型的富人代表,而清潔工是典型的窮人代表。富人因爲慾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憊;窮人因爲生活簡單,所以滿臉自得。窮人和富人不能只比物質,還要比幸福感,追求更高程度的精神富足。

雨果說過“腳不能達到的地方,眼睛可以達到;眼睛不能達到的地方,精神可以飛到。”精神的高度,遠不是物質能達到的。“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不改其樂”,“君子憂道不憂貧”,顏回的安貧樂道展現的是精神的平靜和安寧。孔子弟子三千,但最爲欣賞的是顏回。因爲顏回追求精神富足。倘若他不注重精神修養,他不一定比世俗之人有更好生活。

這是一個經濟發達、物慾太多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裏會有很多人執意追求珍珠而摔碎好多玻璃球;在這樣一個物慾太多的社會,會有太多人爲了得到更多“麪包”而忘了靜下心來欣賞一下“水仙花”。人不能沒有精神,所以要追求精神富足。

精神追求作文 篇3

多年前,一句“視吾家之所寡有”,震盪了歷史煙塵,令人心動,接着便是焚券市義的美談不脛而走,似乎冥冥之間道出了不證自明的真理,即我們尚未擁有之物決定了個體生命的富有程度。

“富有”一詞,在現代語境下往往被濫用,被曲解,被化爲炫耀的工具手段,人們固執地將富有的定義局囿於金錢名利等已得之物,殊不知古典理性的告誡。何謂之富有?顧名思義,富有指向豐盈與飽滿。所得之物,固然帶來了物質上的富足,但沉靜沉澱之後,心靈卻只落得空虛寂寞,那叮叮噹噹的黃金聲,嬉笑喧鬧的歌聲,彷彿印證了莎士比亞的話,充滿了聲音與狂熱,裏面卻空無一物,得之物終究是過眼雲煙。過度執迷沉溺反而讓我們一無所有。真正使心靈富有的是吾家之寡有者,它啓迪我們缺少什麼?應該求索追尋什麼?

不同人目力所及,所思所想的“吾家之所寡有”斷然不同,某種程度上像面鏡子映射了你的生命形態。登高而望,志士仁人痛拍欄杆,思國之未復,中原之未收;而多情女郎望極春愁,思佳人之未回,天倫難敘。當然,每一種生活形態都無可厚非,但我以爲熱血方剛的我們,理應把生命交給更高的存在,思道之未復,天地之心未得,仁義之未行,生民之命爲立,諸如此類。我們不該將自己束縛在物質享受的果殼中,而應追求我們所尚未擁有的金剛本性,自性恆常。我們要成爲赫爾曼黑塞筆下對生命有更高要求的一羣人,對自己的'粗野與鄙陋不甘心。

當我們認清了我們尚未擁有之物,並將其化爲意志不斷追求時,那些尚未擁有之物反過來深化了我們的生命形態。海子一生都在追求至純至真至善,他用詩尋找隱在社會中的太陽,最後他經歷了一次美妙的變幻,死於太陽,並進入了太陽。

辛棄疾、陸游等愛國詩人,追尋報國、酬志、復中原,因而他們的筆下也想起了金戈聲馬蹄聲,夢裏也是鐵馬冰河,他們將種種不平化作內心沸騰的火焰,最後都成爲豐厚的脈礦。在我們道阻且長卻吾得上下求索之中,那未有之物的光輝已悄然進駐我們心間,泛出好看的光澤,我們的心靈也隨之富足飽滿。

“視吾家之所寡有”,是一面鏡子,它反映了我們生命形態的深淺高下,同時又深化了我們,讓我們在它的映射下,在對它的端詳之中調整,再創造我們自己。這樣以後,我們方可達到真正的富有,胸次淵然而深,廓然而高,泠然而清,自有一段幽深朴茂不可到之處。這樣以後,也唯有這樣以後。

豐富的心靈觸着每一秒光陰都成了黃金。

精神追求作文 篇4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我喜歡這首詩,並不僅僅是因爲它讀起來朗朗上口,更深沉的意義是它每時每刻都在提醒着我們大家奮發向上的精神。不信?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啊!

⒈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曾經,我很討厭學習,因爲它像一座大山壓得我好辛苦,好累。我常常幻想:如果人一出世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該多好呀!然而,世界上是沒有這麼“美味”的免費午餐。

直到有一天,我看見愛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那就是一分靈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我才明白之前的想法是那麼的愚蠢。回想起著名的科學家居里夫人在研究鐳時,經歷了“千千萬萬”次的失敗,都毫不喪氣,更出乎人意料的是——她竟說:“雖然失敗,起碼讓我懂得了那麼多的失敗途徑!”

我想,不管在多麼艱難的情況下,人就應該要有學而不厭.勇往直前的精神。此後,我對學習便是產生濃濃的興趣了。

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記得在一次測驗中,我竟然拿到了全班第1名,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爲此,我興奮極啦!可是,快樂並不長久。我發現,老師改多我8分了。那麼算一算,我不就排到第五名去了?哎……難道好事就遇不上我嗎?

剎那,一隻惡魔浮現在我腦子裏,它用狠狠的語氣對我說:“笨蛋,蠢豬,你不去告訴老師不就行了嗎?那你不就能在第一名穩坐如山了嗎……”我想了想,覺得似乎有道理。頓時,一陣清脆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哦!是我腦子裏的天使,它一本正經地對我說:“嘿!主人主人,不能這樣做,榮譽算什麼?人重要的是內涵,一定要誠實……”惡魔和天使吵了起來啦!在矛盾中,我竟然聽了惡魔的話。

此後的幾天,我心裏一直毛毛癢癢的,好像幹了什麼通天壞事一樣,連自己都不能寬恕自己。我知道了,是那“分數”做的怪。最後,我鼓起萬分勇氣向老師說明一切,呵呵!老師不僅原諒了我,還誇了我呢!

沒錯,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真不容易,常常會有人爲一時的利益撒下謊言。朋友,要知道,有些東西一旦錯過就不會回來,它比利益更珍貴,它,便是誠信精神!我願排除萬難,只求“清白”。

瞧!我說的有道理吧!

精神追求作文 篇5

推開心靈的窗戶,遙望彩霞滿天,來到盛唐兩宋的時代,文人騷客,先賢聖哲們,紛紛傳來人生的追求,猶如暗夜的明燈,應領着我前行。

劉禹錫在仕途失意後,被貶到安徽,但他毫不在意,寄情于山水,知縣知道後,爲了教訓他,將其住房面積減半,但他看到新居那裏依山傍水,岸柳婆娑,寫下了“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這副對聯,知縣看到後又將其遷到僅容一牀一桌一椅的陋室中,但他依舊不改初心,身居陋室,卻感“何陋之有”,寫下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千古名句,他不做追名逐利的鳶,不做目光短淺的鼠,有着高尚的情操。仁爲先,德爲首,這是他的追求。

“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的周敦頤身處世俗時,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清漣而不妖”,他不像“不爲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身處世俗選擇了做隱士,而是直面世俗,選擇了仕途之路,在仕途之路上“中通外植,不蔓不枝”,以其潔身自好,報效國家。清廉正直,這是他的追求。

本該“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清照,卻因國破家亡而“悽悽慘慘慼戚”;本該“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的清照,卻因奔波思念,而“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儘管她是“九萬里風鵬正舉”經天緯地之才,但終究還是“學詩謾有驚人句”;儘管她“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但終究還是“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但是,她用一顆滾燙的追求的心直面困難,不畏顛沛流離,不懼千辛萬苦,不怕苦難重重。心向光明,這是她的追求。

巴里摩爾曾言“要是一個人還有追求,他就沒有老,直到後悔取代了夢想,一個人纔算老。”劉禹錫的仁爲首,德爲先,周敦頤的清廉正直,李清照的心向光明,都經引領着我前行。我們不能少了心靈的耕耘,不能少了精神的追求,我們要“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攜手追求,走向生活,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精神追求作文 篇6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閃爍着一顆又一顆璀璨的明星,散發着耀眼的光芒。踏入那一方回憶,我輕輕地來到文人墨客的身旁,用一顆赤誠的心,去探索,去思考,他們的精神追求。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細品劉禹錫的《陋室銘》,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那高雅與淡泊,使我深醉其中。像許多文人一樣,他在仕途上坎坷多舛。被貶至安徽和州縣從事小小通判的他,又被知縣故意刁難,處境艱難,身居陋室。但那破敗的“陋室”真的“陋”嗎?“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那樂觀豁達的主人眼中,那陋室何嘗不是雅的,又何嘗不及那百畝豪宅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豁達樂觀,高潔灑脫,正如他,劉禹錫,身居陋室仍笑看生活。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走進周敦頤的《愛蓮說》,走近這位北宋哲學家——在追名逐利的鬧市中,守着自己心愛的蓮,守護自己心中的君子。他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他堅守自己的純潔自然,不追名逐利,美名遠揚。正如黃庭堅所說,“人品甚高,胸懷灑脫,如光風霽月。”

如蓮之君子,正如他,周敦頤,如雨後明月,似人間清流。

千古文人憑藉一陌紙錢,洋洋灑灑書寫自己的精神追求,書寫花一樣的詩篇。

從“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陶淵明;到“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的陸游;再到“眼中無一個不好人”的赤子蘇軾……

文人們墨客的精神追求不盡相同,但他們都值得稱頌。他們不追名逐利,不背信棄義,都如同一股浩然之風,堅守自己高潔的精神追求,令春暖花開,芳草顯翠。

穿越千古歷史,我不禁爲文人的精神追求所感動。不知我可否,再爲你們賦一曲清歌?

標籤:錦集 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