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文學常識

文學常識:北京古稱的演變簡介

高考語文考試大綱明確了高考將把古代文化常識列入考覈當中,今天呢,小編就爲大家推薦文學常識:北京古稱的演變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哦~

文學常識:北京古稱的演變簡介

公元前1000多年,周武王滅商分封諸侯的時候,北方的燕國遷都於薊城,“薊”由此得名。這個地名延續時間很久,不僅在史書上有記載,在出土文物裏也可以得到證實,而且還衍生出一系列地名,如薊門、薊丘、薊苑、薊城等。

排行第二的是“燕”。“燕”衍生的地名也不少,如燕臺、燕城、燕市、燕京等。北京的一些學校、工廠、飯店也用“燕”來命名的,如“燕京大學”、“燕京飯店”等。

從公元1153年開始,經歷了元、明、清幾個朝代,歷時800餘年,北京一直處於國都的地位,因此又得到了各式各樣的別稱、美稱,如長安、春明、日下、京華、都門、帝州、帝臺、王城、皇州、辰垣、天都、玉京、神京等等。除此以外,北京在歷史上還曾經叫過“北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廢封國改立郡縣是歷史上廣爲人知的大事件。作爲防範六國舊貴族復甦反抗的手段,在原六國都城地區設定郡級行政機構,北京地區叫做“廣陽郡”,郡的首府就設立在原燕都的薊城。

除了燕地和薊城,北京小平原在更大範圍上也沿用着傳說中的那個字,被叫做——“幽州”

西漢時期,北京地區或爲國(諸侯國)或爲郡,但治所都在薊城。作爲十三州之一的幽州刺史,駐地也是薊城。

東漢時期,幽州作爲一級行政區,以薊城爲地方行政中心。

三國時期,廣陽郡歸曹魏所屬,首府仍在薊城。

西晉時期,北京地區屬燕王封地,還是都薊城。

從秦漢到魏晉,當朝的換了一代又一代,薊城因爲無可改變的地理優勢,和長期的文化經濟積累,始終佔據着重要的戰略地位。秦漢時期,是中原政治集權管轄或抵禦塞北的中心城市。東漢末到南北朝時期,所有者風雲變幻,薊城時而是割據勢力的盤踞中心,時而是遊牧民族南下的據點。紛紛亂亂的戰局,在摧殘着這片土地上百姓們生活的同時,也把薊城迅速地推到了政治、軍事上更爲重要的地位上,使得她的佔有者,逐漸掌握到中國北部的控制權,和間接左右全國的實力。

延伸閱讀

文學常識記憶方法

一、以新聯舊法

在學到某作家的又一作品時,一定要聯及以前學過的他的作品,並盡最大可能把他的生平、作品內容搞得清楚明白、瞭然於心。比如學到柳宗元的《捕蛇者說》,首先要把柳宗元的生平、作品弄懂吃透,然後聯及唐宋八大家另外七人的具體所指,再聯及已學過的《馬說》、《愛蓮說》的情況(作者、作品主旨),最後聯及文體知識“說”。知道“說”是一種文體,屬寓言性雜文…… 這樣,學一而聯二、聯三…… 文學常識便越聯越多,也越聯越熟。

二、以點帶面法

不論人教版還是各省版教材,所選名家名作的`數量都比較多。我們可把某一名家的作品作爲“點”,再由這一“點”擴展到這個名家入選初中課本所有作品這個“面”。比如古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蘇軾等;現代的如魯迅、郭沫若、矛盾等;外國的如高爾基、莫泊桑、布封等。分別將這些作家的作品逐一歸納,弄清文體,瞭解寫作時間、背景,掌握作品中的人物、寫作技法等等。例如魯迅的作品,入選初中課本的有《風箏》《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雪》《故鄉》《孔乙己》等,我們首先要掌握魯迅生平這個“點”,然後知曉其作品集、各作品集的命名方式、這篇作品出自哪個集子、是什麼體裁、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是誰、使用什麼樣的技法刻畫人物、表現主題。這樣,由點擴展到面,記憶起來就比較方便,效率也比零散記憶高得多。

三、縱向擴展法

就是從縱向的角度去梳理和記憶文學常識。比如以文學史爲線,就從先秦、兩漢開始,到魏晉、唐宋、元明清、近代、現代、當代,一步步梳理;若以文體發展史爲線,就從《詩經》開始,到先秦諸子及歷史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進行梳理。然後,再把這條“線”中每一時期內的重要作家、作品或文體、技法分門別類地歸納出來。整理後的文學常識,就像一串凹凸有致、色彩誘人的冰糖葫蘆,“條”分明,“塊”清楚。記憶時,縱向有線可循,擴展的橫向內容也一目瞭然。

四、橫向比較法

就是把同一屬性的文學常識蒐集在一起,找出它們的異同,並據其異同進行組合,做到“文”以類聚。比如古代一些作家詩文集的命名方式就可使用此法。大家可以這樣排列組合:用官職命名的作品集有:《杜工部集》……

用自號命名的有:《蘇東坡全集》……

用書齋名命名的有:《七錄齋集》……

用帝王年號命名的有:《嘉祐集》……

……

如有新學的,再按具體命名方式添加上去。課文學完了,此類文學常識也整理妥當了。如此排列組合,既可找出規律性,又可加深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