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中外名人故事》的書,裏面都是關於許多偉大人物的生平事蹟,在這些名人故事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米老鼠之父”迪斯尼的故事。

1901年12月5日,活爾特·迪斯尼出生在一個普通市民的家庭,在他5歲時,他們家搬到了一個農場,迪斯尼特別喜歡農場裏的小動物們,除了照顧這些動物們,迪斯尼經常做的就是畫畫,後來,迪斯尼長大了,這個年輕的畫家,除了理想其他的一無所有,後來,他費盡周折的找到了一份工作:替教堂作畫,可是工資很低,他無力租用畫室,便做了一間廢舊車庫作爲住處和畫室,有一次,他在車庫裏看見了一隻老鼠,第一次看見老鼠,老鼠跑了,但是後來,那隻老鼠一次又一次的出現,甚至在白天也大搖大擺的出現,它在地板上做着各種的雜技,迪斯尼從來沒有傷害過它,後來,迪斯尼經人介紹去好萊塢製作一部以動物爲主的卡通片,可是他賠的身無分文,並且再度失業,有一天晚上,他想起了那隻老鼠,於是他從牀上爬起來,拉開打,畫出來老鼠的輪廓,米老鼠就這樣誕生了。從這片故事中,我感覺我們要樂觀的去面對挫折。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意思是: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好老師,它可以塑造一個完美的靈魂,可以改變我們的性格,引導我們積極向上,奮發進取。

在這本書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比如哪怕自己過得在艱苦,也要爲有困難的人付出不能讓他們一生都以頻繁爲生。這是我在的雷莎修女的故事中學到的。她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正是因爲她的堅持不懈,才讓一位臨終者對她說了一句話:?我一生活得像條狗,而我現在死得像個人。?在她八十七歲去世的時候,有很多人慕名而來祭奠她,我想這是她一生的報答。

有許多的科學家,在成名以前也是在受着別人的侮辱,許多的人都不相信他們所說的話,有的科學家可以面對這一切,而有些科學家卻被活活逼死,我想着一定是對雙方的損失,對人民來說失去了一個有才的科學家,對科學家來講,失去了一次爲國奉獻的機會,事實就是事實,

書是我們通向成功的一大步。瞭解更多的知識豐富我們的大腦,讓我們的大腦裏裝滿知識,讓寫作不在苦惱!

《中外名人故事》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3

我曾經讀過數不盡的好書,但說是最好的,非中外名人故事不可。

書中講述了歷史上許多中外名人的故事,我給你講一個吧:1911年年底,週週恩來在瀋陽東莞模範學校上學。有一天,校長給學生講怎樣立志,講講到精彩處,他突然停下,向學生問一個問題:"請問,你們爲什麼讀書?"

教室裏靜下來,沒有人回答,校長說: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第一個同學說:我爲光耀門楣而讀書,就是光宗耀祖。第二個同學說:爲明禮而讀書。第三個同學是鞋店老闆的兒子,特認真的說:我爲我爸而讀書。教室裏笑聲一片,校長很不滿意。

問周恩來:你是爲什麼而讀書?周恩來鄭重的說:我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的多好,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

書中不僅有周恩來的故事,還用大家熟悉的諸葛亮,還有著作離騷的屈原。

當我放下這本書是,我彷彿看見了巴爾扎克正埋頭苦寫著作高老頭的身影,看見了詹天佑精心修建京張鐵路的身影······

這本書,不僅告訴我們名人的故事,還讓我聽到了一首首壯歌,讓我早在未來的道路上前進,奮發!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4

寒假裏,吳老師給我們推薦了好幾本書,其中我最先看的是《中外名人故事》,一翻開書,裏面的內容立刻吸引了我。

書裏邊寫了文化巨人孔子一生飄零,但因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創立了儒家學派而芳留百世;乞討詩人荷馬雙目失明揹着七絃豎琴浪跡天涯,一路乞討,最後留下不朽名著《荷馬史詩》……

其中,我最喜歡的名人就屬文學才女——冰心,冰心奶奶是一位大作家,她愛讀書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冰心大學畢業後,到了美國攻讀碩士學位。學成歸來之後,冰心在母校任教。可是平靜的生活卻泛起了巨大的波瀾,日本軍鐵蹄踏上了華夏古老的領土,製造了一系列屠殺事件。冰心再也坐不住了,她義憤填膺的寫下了《我愛,歸來吧,我愛!》,激昂的愛國情感力透紙背。解放之後,冰心夫婦從日本歸國,冰心又創作了一些力作,如《歸來之後》、《我們把春天吵醒》等。1999年隨着世紀末的鐘聲敲響,冰心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冰心逝世後,人們稱她爲“忠誠的愛國主義者”等。

冰心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她把她的一生都獻給了孩子,祖國和人民。

讀完了這本書,裏面中國的、外國的,古代的、近代的名人都令我感慨頗多,他們天賦的秉性令我稱羨不已,他們頑強的意志令我嘖嘖稱奇。我也要向他們學習!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5

讀了《中外名人故事》這本書,我瞭解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科學家與書畫家等等,最讓我難忘的是牛頓,他是一位英國人,1643年出生,他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從小就是一位愛思考、做事認真的人。

有一次,牛頓請朋友到家裏吃飯,可是當牛頓把飯菜擺放好時,朋友還沒有來,於是牛頓心想,他們還沒有來,我去做做實驗吧。他飛快的跑到實驗室,開始工作。過了一會,他的朋友到齊了,朋友也不忍心打擾他,便自己吃起來,飯菜全吃光了,可是牛頓還沒有出來,朋友只好離去。到了晚上,牛頓的實驗做完了,肚子也咕咕叫起來,牛頓走到桌前,看到被吃過的骨頭,拍拍頭說:“原來我已經吃過呀!”他早把和朋友吃放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

讀完這個故事,我覺得我要向牛頓學習,學習他那珍惜時間的精神,更要學習他做事的專心。更能讓我懂得什麼是真正的認真,當我平時隨便寫一下作業,隨便看看書,這都不叫認真,真正的認真是爲了一件事而努力去做,做到最好,任何外界事情也干擾不了。生活在當今時代的我們更要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專心,這樣才能學到真正學到知識,將來纔能有所成就,才能爲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6

昨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中外名人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本書一共講了三十多位名人的故事,有千古聖人孔子、漢代接觸的科學家張衡、書聖王羲之、詩仙李白、風流才子唐伯虎等名人。

其中,書裏講了大唐“詩仙”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時候不用功,經常逃課。一次,老師說了他一頓,李白一生氣,偷偷溜出了學堂。李白很高興,以爲自己今天解放了,可以好好地玩一玩了。不一會兒,禮拜就發現了一位老奶奶用鐵棒在石頭上來回地磨着,打算磨成繡花針。李白問:“這麼粗的鐵棒怎麼能磨成繡花針呢?即使磨得成,的話多少時間哪!”老奶奶說:“只要我不間斷地天天磨,總有一天會成功的。”李白聽了,恍然大悟,又回學堂讀書了。從那以後,李白就努力學習,以鐵棒磨針的精神振奮自己。

讀到這裏,一件令人慚愧的事浮現在腦海裏。一次,我在書檯前靜靜地練字。但因爲不夠專心,不是沒寫好,就是寫錯,於是我不停地撕紙。我發怒了,使勁撕紙,把紙扔得滿屋都是。可想而知,做什麼事都得認真、專心,並且堅持不懈,才能做好每件事。

看完這本書後,讓我知道了許多名人小時候的故事,我一定要學習他們的精神。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7

在上一週週五,語文老師帶着我們全班同學走進圖書館,借閱自己喜愛的書!

這次我借閱的書是《中外名人故事》。這本書讓我讀得如癡如醉,使我手不釋卷,甚至廢寢忘食。

當我翻開這本書的目錄時,定睛一看。哇!不是很多,是非常之多咞!眼睛快速地掃描了一下,天咞!每一篇都講了一個名人,絕對沒有重複的!我數了一下,一共有61篇,也就是說我可以認識61位名人呢!而且書名叫《中外名人故事》,顧名思義,這本書不僅是中國曆代名人,還有外國曆代的名人故事!

看完這本書只需要5天而已,剩下的時間我用來重複看一遍,因爲每一次反覆看時,都會有新的收穫。

整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當屬蘇軾和愛迪生了!

蘇軾出生書香門弟,一直由母親程氏教育。自幼就天資聰穎的蘇軾卻經不起讚揚,驕傲地寫下:“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終於在一個老先生的開導下做一個謙虛好學的人。

愛迪生雖被後人稱爲“發明大王”,但他的一生非常坎坷,因爲小時候專問一些古怪的問題,被校長趕出校園,也從此開始了自學成材的道路。使他一生擁有1000多項發明,獲得偉大的成就!

從蘇軾和愛迪生身上,我學到了做人要謙虛好學,在生活中保持好奇心和鑽研的精神,找出生活中美麗的閃光點!

這本書裏的所有名人都是靠自己的勤奮獲得成就,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讓我們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爲一名爲社會服務的人,成爲一名國家棟梁!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8

在寒假中我讀了不少好書,其中讓我最記憶深刻的就是《中外名人成才故事》了。

在這本書中我深深地被故事中的主人公吸引住了!他們有立志統一天下的秦始皇,有夢想征服事界的亞歷山大大帝,有謙虛好學的孔子,有與命運抗爭的貝多芬,有堅持真理的伽利略……他們都勤奮努力,克服了各種困難,最終踏上了成功之路,取得了傑出的成就。

其中,我最佩服的人是貝多芬。他是個音樂奇才,卻患上了耳聾症,這對一個音樂家來說是多麼一個沉重的打擊啊!然而,貝多芬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堅持要和命運抗爭!他這種面對困難無所畏懼的精神就是他成功的祕訣,我也要學習他這種精神。

讀完這本書,我由衷地爲名人們最終能取得成功而高興,同時,他們的堅強、勤奮的品質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想如果我能像他們一樣努力,克服學習中的各種困難,樹立遠大理想,也許有一個我也會成爲一個科學家,一個文學家或者一個商界巨人。我決定從今天開始,相信成功的一天離我不會太遠!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9

讀了中外名人故事這本書,我又知道,瞭解了許許多多我不知道的名人。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才華橫溢的首相--丘吉爾。丘吉爾出生於一個很有名望的貴族家庭。丘吉爾的父親倫道勳爵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政治家曾經擔任過財政大臣。丘吉爾沒上過大學,但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有淵博的知識和多方面的才能,這都源於他的勤奮和刻苦學習。丘吉爾是一位天才演說家,在競選或辯論中,他多次發表精彩而又打動人心的演講。丘吉爾是一位出傑的政治家和反法西斯鬥士。在對蘇聯的問題上,他拋開傳統觀念,與蘇聯結成同盟國,組成了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保證戰爭取得了勝利,他是一個具有綜合能力的人。

瞭解了丘吉爾,我還知道了文學才女---冰心,原名謝婉瑩。我國著名女作家,詩人。兒童文學家,翻譯家。1900年冰心出生在福建一個軍官家庭,13歲那年她與家人一起來到了北京。不久她就考進了北京貝滿女中學校。冰心在大學裏積極參加學校的文學研究會,還先後發表了《笑》《超人》《寂寞》等一系列的作品。解放之後,冰心夫婦在周總理的幫助下歷經艱辛萬苦從日本回到了祖國。歸國之後,冰心又創作了一些力作如《歸來之後》《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等等。1999年,隨着世紀末的鐘聲敲響。冰心也結束了她整整一個世紀的生命。

多讀名人故事,讓我們去了解更多的名人。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10

在暑假裏,我最喜歡讀的書籍是《中外名人故事》,因爲它讓我懂得了許多大道理。

這本書講了各個時代名人的故事,還把它們分成了各種類別:愛國的文天祥、魯天佑、華盛頓等,奉獻的諸葛亮、南丁格爾、居里夫人等,創新的黃道婆、哥白尼、伽利略等,探索的沈括、阿基米德、鄭和等,拼搏的成吉思汗、李嘉誠、拿破崙……

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特蕾莎修女》這一篇。特蕾莎修女,本名爲艾格尼斯·剛察·博加丘,她從小就很有愛心,覺得自己未來的職業是幫助貧困的人。1937年5月,她決定成爲終身制修女,並改名爲特蕾莎修女。有一天,她發現一位倒在地上的老婦人,看起來快不行了,但她還是立即把她打理乾淨並送去醫院,最後老婦人得救了,她就這樣經常救濟有困難的人。她的組織有很多錢,可她生活卻很節儉。1997年9月5日,特蕾莎去世,全世界人民都悲痛不已。

讀了這本書,我發現名人都擁有着善良、細心、認真……這些美好的品質,正是這些美好的品質,才讓他們向名人更加接近。相比之下,現在社會中有一些人擁有不好的品質,我想,如果人人都能擁有美好的品質,全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麗。我還發現這些名人們小時候家裏的情況都不太好,可是長大後能做出那麼偉大的業績,十分了不起。祖沖之廢寢忘食地計算圓周率的準確數、喬丹忘記了時間似的練習籃球……我很敬佩他們。

古人說,“開卷有益”。這的確是本好書,讀了這些名人的故事,你就相當於走向了一條勝利的路。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11

媽媽給我買了本《中外名人故事》,我這個小書蟲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裏面很多名人的事情讓我震驚。我敬佩萊特兄弟的膽識,竟然敢駕着自己製作的飛機翱翔藍天;我佩服詹天佑的氣魄,敢於挑戰造橋權威,給外國列強狠狠地打擊;我欣賞李時珍翻山越嶺,不畏艱辛,以身試藥,終於鑄成大作《本草綱目》。但是在這麼多的名人故事裏,我最喜歡達芬奇的故事。

達?芬奇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意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爲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他覺得自己已經畫的非常好了,便有些不耐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爲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真了不起,竟然對着枯燥的雞蛋一遍又一遍的反覆了練習,正是這樣他打下了良好的繪畫基礎。看了他的故事,我覺得十分慚愧,想想自己在暑假的時候制定的計劃,每天要寫一篇日記,最後只寫了幾天就草草結束了。他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精神真的覺得我學習。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12

看完《中外名人故事》這本書,我不禁感慨萬千。歷史上的這些名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豐功偉績,真是讓人敬佩!但是我知道,他們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並不是因爲他們是天才,而是因爲他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例如愛迪生,他被人們稱爲“發明大王”,他一生中有很多發明,例如電燈、留聲機、電影放映機等,這些發明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但是,愛迪生並不是生下來就是天才,他小時候被人們稱爲“傻孩子”,總是追在大人後面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愛迪生甚至只上了三個月的小學就被學校勒令退學了。

但是,愛迪生最後還是成功了,只不過這份榮譽是來之不易的。他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曾試了1600多種金屬,都失敗了,可他毫不氣餒,最後終於取得了成功。其實,不只是發明電燈,愛迪生的每一項發明都浸透了他和助手們的心血,每一次成功都是在無數次失敗的基礎上得來的。

除了愛迪生,這本書裏還介紹了許多其他名人,如:孔子、孫武、屈原、韓信、張衡、華佗、王羲之、居里夫人、愛因斯坦、海倫。凱勒……他們都是靠着自己的勤奮努力而成爲偉人的,他們都值得世人的尊敬。

俗話說,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所以,我要以這些名人爲榜樣,向他們學習,碰到困難要敢於面對,長大後當一位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13

假期開始了。我又把《中外名人故事》讀了一遍,從書中我知道了許多偉大人物的生平事蹟,也懂得了許多道理。從這些名人故事中,我找到了名人成功的祕訣,感受到了他們精彩的人生。

民族英雄文天祥,寧死不屈,在獄中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偉大詩句,用生命詮釋了愛國精神。“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爲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用智慧和汗水擁抱豐收的稻田。“提燈女神”南丁格爾,用一盞愛的燈火,爲病患帶來溫暖和光明。巴爾扎克之所以成功,是因爲他創作嚴謹,爲了保證作品的質量,他要修改十幾次纔拿去發表。孔子之所以成功,是因爲他一生勤奮,愛迪生之所以成功,是因爲他勇於探索,經歷了成百上千次失敗後,他終於成爲了發明大王。

書中的故事猶如閃爍的啓明星,用耀眼的光輝指引着我們一路向前。從書中知道了他們的成功是因爲他們擁有堅強的意志、過人的膽識和超人的勇氣,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這個世界的熱愛與執着。

讀了書中的故事,尤其是這些名人在青少年時代的時候,我感到自己非常渺小,我有着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學習條件,可我卻沒有意識到這些優越條件,常常是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學習不知道努力,這本書正如一面鏡子,讓我深刻認識到了錯誤,從今以後,我一定向這些名人學習,長大也做一番成就。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14

現在,我們的生活幾乎充滿了歡樂與幸福,沒有什麼磨難。但是,有些人難免會遇到困難,能從中走下去的人,不是擁有強而有力的身體,要的是那份堅定不移的意志。

貝多芬相貌平平,他的童年與莫扎特相比,是無光的、艱苦的,並且少年時代的他就開始爲經濟問題操心,中年疾病纏繞着他,但他依然與病魔抗爭。所以他的大部分成名曲都是在他耳聾時創作。他飽受身與心的折磨,但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在別人的眼中,他是一個驕傲而孤獨的偉人,沒有人理解他、懂他。”從他的經歷中,我知道他一生都處於困苦中,友情、親情、愛情,他也未能好好享受。貝多芬一直都在與命運抗爭、與思想抗爭,他對藝術的熱愛,促使他的生命堅強有力。

米開朗基羅是一位雕塑家,他是天才,但天才的自由被教皇緊緊束縛,因西斯延的工程,他有了一個病態的軀體。因爲天才的聰穎,使他無法逃脫教皇的使喚。這是多麼令人苦惱的。他光榮着,又痛苦着。面對家庭、面對對手,他們不停的傷着米開朗基羅。但他愛他的父親,他說:“只要我還有什麼東西,我絕不會讓你缺少什麼,我寧願我自己貧窮也不願看到你受苦。”

托爾斯泰是俄羅斯的一位文學家,他面對的是上流社會的人,因爲他追求真理,所以被教會開除了教籍。他用強而有力的筆桿寫出了一部部著作,影響着世界。

安徒生是丹麥的童話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在小時候,父母收入不多,工作又不固定,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辱。他讓朋友們捐了一些錢,讓安徒生去學校讀書。知道去學校讀書不容易因此他起早貪黑的學,他一邊讀書一邊寫作。他花半年的時間完成了兩部詩劇《阿芙索爾》《維森堡盜》。中年時第一部童話集《講給孩子們的故事》其中包括:《拇指姑娘》《打火匣》《頑皮的孩子》等。他於1837年寫了《賣火柴的小女孩》、1839年寫了《海的女兒》、1844年寫了《醜小鴨》等。他整整寫了43年,共發表了160多篇童話,他的童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歡迎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名人的困難與苦楚。他們是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英雄,是與命運抗爭的戰士。他們是世界的征服者,是自己本身的征服者!

這本書讓我們呼吸到英雄們的氣息。人類中最優秀的人正與我們同行,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困難,但比起偉人們,我們算的了什麼;不如努力學習,學習他們可貴的品質,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意義!

《中外名人故事》讀後感15

從古到今,多少名人譜寫了不朽的詩篇,創造了輝煌的歷史,他們爲我們流下了多少寶貴的財富?可是在享受知識的同時,你有沒有想過,他們成名之前,有多少小事築造了現在的成就?

這本書裏的故事講述的是我們看似平凡的小事,但背後隱藏着的是不爲人知的大祕密。在這看似平凡的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能引起他們的思考,如:牛頓被蘋果砸中後,想:蘋果爲什麼往地下落而不會拋向空中呢?帶着這個疑問,長大後刻苦鑽研,終於發現了地球的奧妙—地心引力;瓦特小時候看見水開了以後蓋子會跳動,想:蓋子爲什麼會“跳舞”?他長大以後依然沒忘記這個問題,勤奮思考,終於發現了蓋子會跳動的原理—蒸汽機原理。可見,只要做個有心人,多問幾個“爲什麼”,就能發現一些大道理。

我們要以這些人爲榜樣,從小養成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凡事都應該問個爲什麼,做個生活學習中的有心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遨遊,不斷用先進的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爲民族和社會的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