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關於名人的故事作文四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人的故事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1

我家有一位“廚仙”,她會變戲法似的給我們做吃的,家常菜、壽司、餃子、火鍋,樣樣都是她的拿手好菜。她就是我媽媽。雖說她會做那麼多菜,但有時,她做菜的動機卻很奇葩,比如最近這一次……

一天早上,媽媽剛起牀,穿好衣服,就對我們喊一句:“我去菜場啦!”留下我和爸爸面面相覷。不一會兒,媽媽就拎着麪粉、筍和肉回來了,對我和爸爸說:“昨晚我做了個夢,夢裏有一個白髮老人跟我說,你老公和兒子很愛吃包子,並傳授給了我做包子的祕籍。”說完,她就動手了。我好奇地站在她身邊,想看看到底有什麼祕籍,但看了好久,也沒看出什麼門道來,於是便去看書了。

過了一會兒,我前去“探班”,聽見她嘴裏嘀咕着:“發包子要放多少酵母啊?”一看,她手裏拿着手機,眉頭緊緊地鎖着。我調侃道:“那位白髮蒼蒼,垂垂老矣,學識淵博,擁有包子祕籍的老人沒告訴你怎麼發麪啊?”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說:“那人說,我們家的麪包機可以發麪,但我忘了放多少麪粉和酵母。”麪包機做包子?我無言以對。面對這麼個“廚仙”,我只好在一邊坐等吃包子了。只見媽媽將在麪包機裏發酵好的麪糰取出,放在撒有面粉的案板上,一陣揉壓,再將揉壓好的麪糰搓成一長條,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小糰子,然後將小糰子搓圓壓扁變成一張稍薄的麪皮,放入餡料,褶折收口,完美的包子就完工了。再經二次發酵後,包子就上鍋開始蒸了。蒸了約有十來分鐘,熱氣騰騰的包子就出爐了,我十萬火急地奔向餐桌,搶了兩個包子,吃了起來。雖說是媽媽首次做的包子,但味道確實不錯,形狀和店裏的一樣美觀,包子的上方是一道道褶折,十幾道紋路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突起的小圓圈。吃一口,滿嘴肉的鮮嫩和筍的清香,還流出了些許湯汁,一吮,味道鮮美,鮮鹹適中,清香爽口。這一餐,我吃了四個大包子。

這就是我家的“廚仙”。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2

巴爾扎克是法國著名的文學巨匠。他與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之間,曾發生過一件趣事。

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着一本破舊的作業本問巴爾扎克:“大作家,你給我瞧瞧,這小子有沒有天分,將來是不是塊當作家的料?”

巴爾扎克接過作業本後,認真地看了看,胸有成竹地說:“嗯,這小子天賦不高,靈氣不多,憑這很難當作家。”

老太太聽後,發自內心地笑道:“好小子,我以爲你們當作家的什麼都懂,沒想到,你連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學作文都看不出來!”

巴爾扎克也禁不住笑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個老太太竟是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學老師

巴爾扎克的判斷顯然是錯了,因爲他只看到了孩子的基礎,卻忽視了孩子將來的努力。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出世就名揚天下,譽滿全球。巴爾扎克在成名之前,他寫的那些文稿不斷地被退了回來,他陷入困境,負債累累。最困難的時候,他甚至只能吃點乾麪包,喝點白開水。但是他挺樂觀,每當就餐,便在桌上畫上一隻只盤子,上面寫上“香腸”“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樣,然後在想象的歡樂中狼吞虎嚥。

正是在這段最爲失意的日子裏,巴爾扎克破費了700法郎,買了一根鑲着瑪瑙的粗大手杖,並在手杖上刻了一行鞭策自己的字:“我將粉碎一切障礙。”

正是這句無所畏懼、一往無前的座右銘,支援他度過了難關。後來,柳暗花明,他果然成功了,成爲享譽世界的大文豪。

巴爾扎克的作業和手杖,又一次證明了無數成功人士堅信的箴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成功就是一直在努力。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3

蘇東坡讀到王安石的《詠菊》詩“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後,很不以爲然,心想菊花敢與秋霜鏖戰,至死焦乾枯爛,並不落瓣,於是隨手寫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後來蘇軾調任黃州團練副使,在重陽節後的一天步入菊園,只見滿地鋪金,枝上已無一朵菊花,這才知道,同爲菊花竟也有落瓣與不落瓣之分。

提示

學問最忌賣弄,因爲很多時候我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要主觀臆斷。要謙虛。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4

貝多芬是德國著名作曲家,28歲那年得了耳病,到57歲逝世,中間20多年的歲月,卻是在與可怕的聾疾苦戰。面對着命運的挑戰,他呼喊着:“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確,貝多芬沒有向命運屈服,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從不放棄任何作曲的機會,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產生在這個時期,直到完全聾了,他還不願停下他手中的筆,繼續作曲。他以頑強的精神終於在逝世前幾年寫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戰鬥力的作品《第九交響曲》。

標籤:四篇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