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歷史典故

鄭成功的故事

鄭成功(1624-1662年),祖籍中國福建南安人,是一位民族英雄。但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戶,母爲日本田川氏,原名鄭森,字明儼,號大木。後由南明唐王隆武帝賜國姓朱,名成功,故又稱國姓爺。鄭成功爲明朝最後一個強調反清復明的官員,並透過實質的武力攻擊讓當時佔領臺灣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之人員撤退,而流傳下了衆多極富傳說色彩的活動遺蹟和傳奇故事

鄭成功的故事

故事一:反清

鄭成功受南明隆武帝攏絡,賜姓爲明朝的國姓朱,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22歲任南明隆武帝御營中軍都督。清順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軍攻克福建,唐王隆武皇帝遇害,在清大學士洪承疇的招撫下,鄭成功的父親認爲明朝氣數已盡,不顧鄭成功的反對,隻身北上向清朝朝廷投降。清軍在這時掠劫鄭家,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爲免受辱於清兵,切腹自盡。“國仇家恨”之下,隆武二年十二月(1647年1月)鄭成功在烈嶼(小金門)起兵,旗幟上的稱號是“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朱成功”。永曆三年(1649年)改奉南明永曆年號,永曆帝封他爲延平郡王,故亦有稱其爲鄭延平者。1651年到1652年在閩南小盈嶺、海澄(今龍海)等地取得3次重大勝利,殲滅駐閩清軍主力。後揮師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廣東揭陽。順治十二年(1655年),清定遠大將軍濟度率兵約3萬入閩,會同駐閩清軍,進攻鄭軍。鄭成功利用清軍不善水戰的`弱點,誘其出海作戰,次年四月將其水師殲滅於廈門圍頭海域。在起義後的16年間,鄭成功據地在現今小金門和廈門(當時爲一小島,並沒有和大陸連在一起)一帶的小島,完全控制了海權,以和外國人做生意收集資金,籌備軍力,並且深入內陸廣設商業據點,收集許多有關清軍與朝廷的情報,曾經幾次起兵,也和清朝廷議和以爭取時間恢復兵力。期間,降清的鄭芝龍在清庭的要求下多次寫信給鄭成功招降,清帝亦曾下詔冊封鄭成功爲靖海將軍海澄公,鄭成功堅辭不受;順治十四年(1657年),鄭芝龍與鄭成功私信被清廷截獲,以通敵罪流徙鄭芝龍於寧古塔。

順治十五年(1658年),鄭成功統率水陸軍17萬北伐,次年入長江,克鎮江,圍南京,後因中清軍緩兵之計,損兵折將,敗退廈門。十七年,在福建海門港(今龍海東)殲滅清將達素所率水師4萬餘人,軍威復振。

故事二:驅荷復臺的立場和功績

永曆六年九月,臺灣發生郭懷一起義,鄭成功多方支援臺灣人民這一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被忽視的福摩薩》有如下的記述:“島上中國居民認爲受公司壓迫過甚,渴望自由。他們受到國姓爺方面的鼓勵,認爲可以得到國姓爺的支援,於是舉行了一次危險性的暴動。中國人民的叛亂雖然很快被鎮下去,地方秩序也已恢復常態;但公司仍然怕中國人會再次發生叛亂,甚至取得更大的成果……”臺灣人民也期望鄭成功能早日赴臺,趕走荷蘭殖民者;鄭成功也更堅定驅荷復臺的決心。

對於收復臺灣的任務,鄭軍諸鎮的看法很不一致。爲了統一議取臺灣的決心,鄭成功於永曆十五年正月,召集各鎮暢開門路,議取臺灣:吳豪、黃延等人認爲臺灣航行險惡,臺地又多癉癧,居住困難,而且紅夷[指荷蘭人]船堅炮猛,很難取勝,因而反對東征;陳永華、馬信、楊朝棟等人則極力贊成東征,收復臺灣,認爲這是一項正義的舉措。在經過一番辯論之後,高瞻遠矚的鄭成功莊重聲明:“本藩矢志收復臺灣,故冒波濤進取不服之區,非貪戀海外,苟延安樂。”並堅決地宣佈:“臺灣非吾親征不可!”經過一番議率之後,終於取得一致的意見,決定東征復臺。

鄭成功率將士二萬五千多人,戰船數十艘,於當年三月二十三日,從金門料羅灣誓師東征。四月初一日船隊駛達臺灣鹿耳門港外,鄭成功鼓勵將士說:“爾等從徵諸提鎮營將,勿以紅毛火炮爲疑畏,當遙觀本藩益首所向,銜尾而進。”於是鄭軍從禾寮港與北線尾登陸,進攻赤嵌城[荷人稱爲普羅文查堡],事載江日升《臺灣外紀》。

標籤: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