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歷史典故

指鹿爲馬的歷史典故介紹

導語:指鹿爲馬這個成語在生活很常見,它有什麼成語典故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的指鹿爲馬的歷史典故介紹,歡迎大家參考!

指鹿爲馬的解釋

釋義:指着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指鹿爲馬的成語典故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爲亂,恐羣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爲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羣臣皆畏高。漢·陸賈《新語·辨惑》:秦二世之時,趙高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何爲駕鹿?”高曰:“馬也。”王曰:“丞相誤也,以鹿爲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願問羣臣。”臣半言鹿,半言馬。當此之時秦王不能自信自而從邪臣之說。譯文:秦二世的時候,趙高駕着一頭鹿隨從二世出行,二世問他說:“丞相爲什麼駕着一頭鹿呢?”趙高說:“這是一匹馬啊!”二世說:“丞相錯了,把鹿當做馬了。”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啊!(如果)陛下認爲我的話不對,希望(陛下允許我)問一問羣臣。”羣臣之中一半說是鹿,一半說是馬。這時,秦王不相信自己,卻相信奸臣的話。

指鹿爲馬的成語故事

秦朝二世的時候,宰相趙高掌握了朝政大權。他因爲害怕羣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個主意。有一天上朝時,他牽着一隻梅花鹿對二世說:陛下,這是我獻的名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二世聽了,大笑說:承相啊,這明明是一隻鹿,你卻說是馬,真是錯得太離譜了!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陛下怎麼說是鹿呢?二世覺得納悶,就讓羣臣百官來評判。大家心想,說實話會得罪承相,說假話又怕欺騙陛下,就都不出聲。這時趙高盯着羣臣,指着鹿大聲問:大家看,這樣身圓腿瘦,耳尖尾粗,不是馬是甚麼?大家都害怕趙高的勢力,知道不說不行,就都說是馬,趙高非常得意,二世被弄胡塗了,明明是鹿,怎麼大家都說是馬呢?他以爲自己瘋了,從此越來越胡塗,朝政上的事都完全由趙高來操縱。

趙高暗中把那些說實話的人殺掉,又派人殺死二世,霸佔整個朝廷,最後終於導致秦朝滅亡。

相關人物

趙高

胡亥做了皇帝后,趙高對胡亥說:“陛下要注意,諸公子和大臣們正在爲沙丘之謀而蠢蠢欲動啊!”二世一聽,馬上緊張起來,忙問趙高如何應付。趙高見時機已到,便煞有其事地說:“萬全之策惟有‘換血’,剷除禍患。這樣,陛下就可盡情享受人間樂趣了。”二世一聽,樂得手舞足蹈。於是,一場“換血”大行動開始了。大批朝臣先後被殺,連二世的骨肉兄弟和同胞姐妹們都慘死在屠刀之下。最後連李斯都遭五刑腰斬,閤家滅門。李斯一死,趙高便頂替他做了丞相,其族人、親信都安插到了權要部門。趙高當了丞相後,成了秦朝的實際獨裁zhe。漸漸地,他就想踢開二世自己做皇帝,但又擔心羣臣不順從,於是就導演了一幕“指鹿爲馬”的鬧劇。從此,羣臣更加害怕趙高了。

李斯

秦相李斯,楚國上蔡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在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功績卓著。公元前247年,李斯來到秦國,當上了秦王政的侍衛,後任命爲長史,又拜爲客卿,協助秦王吞併六國,統一天下。秦朝建立以後,李斯升任丞相。他繼續輔佐秦始皇,在鞏固秦朝政權,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等方面屢建奇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後,李斯爲保全自己的'利益,附和趙高僞造遺詔,立少子胡亥爲帝。趙高篡權後又施展陰謀,誣陷李斯“謀反”,將其腰斬於市,並夷滅三族。

扶蘇

扶蘇,秦始皇長子,是秦朝統治者中最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他認爲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貶到上郡監蒙恬軍。秦始皇死後,趙高等人害怕扶蘇即位執政,便僞造詔書胡亥,指責扶蘇在邊疆和蒙恬屯兵期間,“爲人不孝”、“士卒多耗,無尺寸之功”、“上書直言誹謗”,逼其自殺。

秦二世,嬴姓,趙氏,名胡亥,在位時間前210年—前207年,也稱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長子扶蘇的弟弟,從中車府令趙高學習獄法。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祕不發喪,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逼死扶蘇而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後,宦官趙高掌實權。下令秦始皇后宮無子者皆令從死,在埋葬秦始皇時把全部工匠封死在了驪山陵墓裏。徵調材士五萬人屯衛咸陽,令教射狗馬禽獸。秦朝的暴政激起了公元前209年的陳勝、吳廣起義。左丞相李斯與右丞相馮去疾、大將軍馮劫紛紛請奏停止修建阿房宮,減輕各種苛捐雜稅。二世聽信趙高讒言,誅殺李斯,迫使馮去疾和馮劫自殺。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離投降項羽,劉邦攻下武關,趙高惶恐。前207年趙高與其婿咸陽令閻樂合謀,逼胡亥自殺於望夷宮。臨死前二世說只願當萬戶侯,閻樂不準,遂自殺,時年24歲。以平民之禮葬。墓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區曲江鄉曲江池村南緣臺地上,稱胡亥墓。

指鹿爲馬的造句

1) 指鹿作馬:比喻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爲馬”。

2) 指鹿爲馬,顛倒是非,是一些陰謀家的慣用伎倆。

3) 從中國歷史上的趙高"指鹿爲馬",到建國以來的歷次運動無一不表明。

4) 指鹿爲馬是領導幹部的大忌。

5) 社會上多的是顛倒黑白,指鹿爲馬的人,媒體報導不可不慎。

6) 秦朝末年,丞相趙高陰謀篡位,爲了排除異己,他想出了一個"指鹿爲馬"的花招。此舉既將皇帝秦世玩於股掌之上,又能將那些不阿權勢敢講真話的大臣識別出來,以便加以清除,可見其用心之深毒。

7) 在如今的社會中,爲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不被打破,員工們只能阿諛奉承,即使領導指鹿爲馬,他們也得應聲附和。

8) 我們對待科學應該嚴謹一絲不苟,如果不懂裝懂,就可能鬧出指鹿爲馬的笑話

9) 現代社會,顛倒是非指鹿爲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10) 縱然是長官,也不可以要求部屬指鹿爲馬,顛倒是非。

11) 所謂指鹿爲馬,今日是處處一現實。

12) 做事一定要實事求是,不可對那些指鹿爲馬的人和事明明心知肚明,卻要隨聲附和,阿諛奉承。

13) 成語“指鹿爲馬”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我們用它來形容那些故意顛倒是非的人。

14) 畫餅充飢,指鹿爲馬,誤導消費。

15) 你說的話雖不是指鹿爲馬,卻也是以羊易牛。

16) 指鹿爲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鹿爲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17) 一些開發商聽到某些"官話"後也拍案而起:"簡直是指鹿爲馬,一派胡言"。

18) 明明是一隻獅子,卻被貼上了驢的標籤,這不是指鹿爲馬嗎?

19) 在正義與真理面前,指鹿爲馬,顛倒黑白的人終究是要受到懲罰的。

20) 今天經理說話真是蠻橫無理,居然指鹿爲馬,是非不分。

21) 你們"斧頭幫"使出的招式叫"指鹿爲馬",自稱京城水景住宅,"坐享清涼的河邊生活",其實不過是一條污水溝,像老舍筆下的龍鬚溝。

22) 豈不知奴才發燒了可以指鹿爲馬,殺了皇帝,奪了天下。

23) 他竟然敢在大衆面前指鹿爲馬,顛倒黑白,真是膽大妄爲。

24)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時間引申出"指鹿爲馬"這句成語。比喻懷着惡意,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25) 環境科學家都支援設定行動的優先順序;隆伯格指鹿爲馬,只不過因爲他反對別人訂定的順序。

26) 真理只有一個,不可以指鹿爲馬,也不可以白馬指爲黑馬。

27) 我們一定要徹底杜絕這種粉飾太平,指鹿爲馬的弄虛作假的惡劣風氣。

28) 以前我不相信顛倒黑白指鹿爲馬,看到餘秋雨曾軼可蓮花河畔,我相信了。

29) 他對機械根本就不認識的,不是在指鹿爲馬嗎?

30) 他是當大官的人,他應該明辨是非。如果故意指鹿爲馬,混淆視聽,終會讓人討厭。

標籤:指鹿爲馬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