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成語故事

脣亡齒寒文言成語故事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爲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脣亡齒寒文言成語故事,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脣亡齒寒文言成語故事

原文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啓,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爲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爲戮,不唯幅乎?親以寵幅,猶尚害之,況以國乎?”公曰:“吾享祀豐髫,神必據我。”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繁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從,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冬,十二月丙於朔。晉滅虢。虢公醜奔京師。師還,館於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膳秦穆姬,而修虞祀,且歸其職貢於王。

(選自《左傳》)

註釋

晉侯:指晉獻公。

假道:借路。

虞(yú):周代國名,在今山西平陸縣一帶。

虢(ɡuó):周代國名,又名北虢在今山西平陸縣境內。

宮之奇:虞國的大夫(古官名)。

諫:舊稱規勸君主、尊長,使改正錯誤。

表:外面,這裏指屏障。

啓:啓發,這裏指啓發晉國的貪心。

寇不可翫(wán):對外來的敵人不能放鬆警惕。寇,指外敵。翫,習慣而不留心,放鬆警惕。

一之謂甚,其可再乎:一次已經算是過分了,還可以來第二次嗎?

其,助詞,表反詰語氣(反詰是反問的意思,但又不同於反問,它有追問、責問的意味。反詰是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

再,第二次。

輔車相依:面頰和牙牀骨是相互依存。輔,面頰。車,牙牀骨。

其虞虢之謂也:說的正是虞國和虢國之間的關係啊。

翻譯

晉獻公又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宮之奇勸阻虞公說:“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滅亡,虞國一定跟着亡國。對晉國不可啓發它的野心,對入侵之敵不可漫不經心。一次借路已經是過分,豈能有第二次呢?俗話所說的‘面頰和牙牀骨是相互依存,嘴脣丟了牙齒就受涼’,那就是說的虞、虢兩國的關係。”虞公不聽,答應了晉國使者。宮之奇帶領他的家族出走,說:“虞國過不了年終大祭了,就在這一次假道之行,晉國不用再出兵了。”這年冬天,晉國滅掉了虢國。軍隊回來,住在虞國的館舍,就乘其不備進攻虞國,滅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成語資料

【釋義】嘴脣沒有了,牙齒就會覺得冷,比喻關係密切,利害相關。

【語法及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國家、人際之間的關係。

近義詞】榮辱與共、脣齒相依、息息相關、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生死相依、互相關注、輔車相依、巢毀卵破、巢傾卵破、休慼相關

反義詞】隔岸觀火、素昧平生、水火不容、同牀異夢、勢不兩立

【押韻詞】零碎不全、百舉百全、吃水忘源、金玉之言

【謎語】口無遮擋

【歇後語】豁牙子過冬

【出自】:春秋時流行的一句諺語。見於《左傳》、《墨子》、《韓非子》等著作中,

【典故】:《左傳·僖公五年》中晉獻公向虞國借路伐虢,虞國大夫宮之奇勸虞君說,虞虢兩國像嘴脣和牙齒之間的關係,脣亡則齒寒,但虞君未聽勸告最終也爲晉所滅。

【成語大意】

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輔,頰骨也;車牙牀也;頰骨在外,牙牀在內,不可一日離也,故曰相依。脣,口緣也;齒,當脣之牙也;脣在外,齒在內,脣亡則齒自寒。(《宮之奇諫假道》)

成語寓意

嘴脣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形容事物是彼此相依的,捨棄其一就會影響到另一半,因爲它們是共存亡的。 事物是彼此相依的,捨棄其一就會影響到另一半,因爲它們是共存亡的。 弱小的勢力相依爲命應該聯合對抗外敵.事物是彼此相互依存的。只要沒有了一個,另一個必定會慘敗。只有相互依存,纔可以生存更久。要把目光放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