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成語故事

兒童成語故事文字版【五篇】

兒童成語故事文字版【五篇】1

大公無私

兒童成語故事文字版【五篇】

春秋時,晉平公有一次問祁黃羊說:“南陽縣缺個縣長,你看,應該派誰去當比較合適呢?”

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叫解狐去,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

平公驚奇地又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爲什麼還要推薦他呢!”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什麼人能夠勝任,誰最合適;你並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於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後。替那裏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

過了一些日子,平公又問祁黃羊說:“現在朝廷裏缺少一個法官。你看,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祁黃羊說:“祁午能夠勝任的。”

平公又奇怪起來了,問道:“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怎麼推薦你的兒子,不怕別人講閒話嗎?”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所以我推薦了他;你並沒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當上了法官,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

孔子聽到這兩件事,十分稱讚祁黃羊。孔子說:“祁黃羊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準,不因爲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見,便不推薦他;也不因爲他是自己的兒子,怕人議論,便不推薦。像黃祁羊這樣的人,纔夠得上說“大公無私”啦!”

兒童成語故事文字版【五篇】2

殺雞取卵

阿三家養了一隻很健壯的母雞。它到處捉蟲子吃,把自己喂得飽飽的。每天中午,這隻母雞都會準時下一個大個兒的蛋。

阿三家母雞下的蛋又大又好,遠近聞名許多人都爭着來買他家的雞蛋。他就用這些雞蛋來換大米,夠他全家吃,日子過得美滋滋的。

一天,阿三的`妻子跟他嘀咕:“你說這雞要是一天能下兩個蛋多好啊,我們家的大米就會多出一倍呢。”“可不是嘛,每天能下三個蛋,不,四個,五個……能下十個蛋纔好呢。”阿三說。他的妻子說:“這母雞每天都能下一個蛋,肚子裏一定存了不少蛋吧。”阿三點點頭:“那當然!”

妻子又說:“它一天只下一個蛋,也太慢了吧。不如我們一下子把雞蛋全拿出來,就發,大財了。”

阿三想了想說:“對啊,我怎麼沒想到這個呢?還是你聰明,我現在就把雞蛋全取出來。哈哈,咱們就能過上更好的日子了。”

他說着就捉來母雞,很快把母雞的肚子開啟了。咦?母雞肚子裏都是一些沒長成的小雞蛋黃,有的還沒芝麻大呢。

阿三和妻子都傻了眼,後悔也來不及了。再也,沒有母雞下蛋換米了,他們倆對着母雞大哭起來。

沒過幾天,阿三家的米缸就見了底,他們只能回憶以前的美好日子了。殺雞取卵:比喻貪圖眼前的好處而不顧長遠利益。

兒童成語故事文字版【五篇】3

鳥盡弓藏

春秋末期,吳、越爭霸,越國被吳國打敗,屈服求和。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任用大夫文種、范蠡整頓國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使國家轉弱爲強,終於擊敗吳國,洗雪國恥。吳王夫差兵敗出逃,連續七次向越國求和,文種、范蠡堅持不允。夫差無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營中,信上寫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獵狗沒有用處了,就被殺了煮肉吃;敵國滅掉了,爲戰勝敵人出謀獻策的謀臣沒有用處了,就被拋棄或剷除。兩位大夫爲什麼不讓吳國儲存下來,替自己留點餘地呢?”文種、范蠡還是拒絕議和,夫差只好拔劍自刎。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在吳宮歡宴羣臣時,發覺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邊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爲范蠡投湖自 殺了。可是過了不久,有人給文種送來一封信,上面寫着:“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棄或遭害。越王爲人,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有殺身之禍。”文種此時方知范蠡並未死去,而是隱居了起來。他雖然不盡相信信中所說的話,但從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踐疑忌。一天勾踐登門探望文種,臨別留下佩劍一把。文種見劍鞘上有“屬鏤”二字,正是當年吳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 殺的那把劍。他明白勾踐的用意,悔不該不聽范蠡的勸告,只得引劍自盡。

鳥盡弓藏的含義:飛鳥射盡,打鳥的彈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兒童成語故事文字版【五篇】4

手不釋卷

三國時,呂蒙是吳國的大將。

一次,他點兵3萬,用船80餘隻襲擊荊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艙裏。黑夜,船到當陽江邊,烽火臺的漢兵厲聲盤問。吳軍詐稱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風,漢兵信以爲真。約至二更,船上吳軍突然襲擊,佔據了烽火臺。隨後,呂蒙帶兵長驅直入,輕取荊州。

呂蒙作戰勇猛,平時卻不肯讀書。孫權勸道:“你讀點歷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孫權道:“漢先武帝從前行伍出身,卻‘手不釋卷’。”從此,呂蒙勤勉自學,受益匪淺。

手不釋卷:手裏不離開書本,形容讀書勤奮。

兒童成語故事文字版【五篇】5

火樹銀花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會享樂的一位皇帝,雖然他只當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麼佳節,他總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鋪張一番,供他的遊玩。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紮起二十丈高的燈樹,點起五萬多盞燈,號爲火樹。後來詩人蘇味道就拿這個做題目,寫了一首詩,描繪它的情形。他的元夕詩約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皆穠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這首詩把當時熱鬧的情況,毫無隱瞞的描寫出來,好像活躍在我們讀者的眼前。

這句成語是形容燈火盛的地方,望上去好像是火樹銀花的樣子。所以現在凡是繁盛的都市,或有盛大的集會在夜間舉行,燈光燦爛,都用這句話去形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