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成語故事

馬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成語故事的語言生動凝練,形象鮮明,具有詼諧性和倫理性,蘊藏豐富的知識和道理,關於馬的成語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馬的成語故事,歡迎閱讀參考!

馬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馬的成語故事一:老馬識途

古代戰國時,齊國發兵攻打另一個國家。齊軍勝利返回時,因爲不熟悉地形,走進了一個險谷,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謀的齊國軍師說:老馬無論走多遠,總能順着來路回去。果然,齊軍跟在老馬後面,走出了險谷。將士們樂呵呵地誇讚:“還是老馬識途啊!”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

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裏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裏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裏。

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爲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繮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

大軍就緊跟着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馬的成語故事二:汗馬功勞

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劉邦起兵反秦,蕭何始終幫着他,籌謀劃策,忠心耿耿,是劉邦最可靠的得力助手。秦亡以後,劉邦又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做了皇帝,蕭何便擔任相國。劉邦認爲論功勞應以蕭何爲第一,所以首先封他爲“酇侯”(酇,縣名,今湖北光化縣),食邑八千戶。

但是其餘功臣多不服,他們說:“我們拼死拼命,多的經過百餘戰,少的也打過幾十仗,而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只會耍筆桿、發議論,根本沒上過戰場,封賞反在我們之上,這是什麼道理?”劉邦問道:“你們知道打獵的事嗎?”

大家同聲回答:“知道。”再問道:“那麼你們知道獵狗嗎?”又是同聲回答:“知道。”劉邦於是接着說:“打獵的時候,追殺野獸的是狗,而指示野獸的住處、去向,讓狗去追殺的,卻是人(‘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發蹤指示者人也’)。你們只會追殺,不過是‘功狗’而已,至於蕭何,能‘發蹤指示’,他纔是‘功人’。

而且你們多數是單身跟隨我,有同族兩三人一起入伍的就算難得了,可是蕭何,他叫全家族的幾十個男子都參加了我們的軍隊,跟着我一同出力。他的大功勞是怎麼也不能忘記的!”大家聽了,便誰也不吭氣了。

  馬的成語故事三:漢血馬經典故事

漢血馬以前脖子流出的漢有紅色物質,像流血一般,故稱之。中國古代稱爲 「大宛馬」、「兩極天馬」,現稱爲「阿哈馬」。 二千年前,世界馬種處於原始土種狀態,中亞土庫曼斯坦乾旱少雨的沙漠綠洲中,已曾有十分優秀的快馬——漢血馬。

張騫出塞發現了漢血馬。當張騫向漢武帝彙報大宛馬後,武帝便命張騫帶百餘人的使團去了大宛國(今土庫曼斯坦)求馬,帶一尊黃金馬的模型,希望以此重新換回大宛馬。結果大宛國不允,歸途中漢使被殺,金馬遇劫,大宛國是一封閉小國,並不知中國的強大,此種行爲使漢武帝大怒,逐作出武力取馬的決定,從此爆發了兩次大宛馬戰爭。

李廣利將軍率兵數萬人首次懲罰失利,第二次大獲全勝,大宛國獻出三千匹馬給漢朝,二次戰爭始得大宛馬,可見漢朝重視馬匹到何種程度。當今純血種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漢血馬血統,而今漢血馬是最長壽馬,可活到二十三歲。

  馬的成語故事四:塞翁失馬

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着一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一天,他的馬羣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着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準會帶來什麼福氣呢。”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裏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爲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一匹匈奴的駿馬。

鄰居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而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

鄰居們以爲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裏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徵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爲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

  馬的成語故事五:秦瓊賣馬

隋朝末年,在濟南府當差的山東豪傑秦瓊受命來潞州辦事,不幸染病於店中,所帶盤費俱已耗盡。無奈之中,牽着他心愛的坐騎黃膘馬到西門外的二賢莊去賣。

秦叔寶將黃膘馬拴在莊南大槐樹下,二賢莊莊主單雄信聽說有人賣馬,便去相馬。

秦叔寶早在山東就聽說單雄信是一條好漢,只是眼下窮困潦倒,羞於顏面,難以通報真名實姓。偏偏單雄信聽說賣馬人是濟南來的,便請他到府上吃茶,還順便打聽仰慕已久的山東好漢秦叔寶。

秦叔寶謊稱:“員外打聽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聞知他與叔寶是朋友,隨即修書一封託交叔寶,並付了馬價紋銀三十兩,外加程儀三兩,不在馬價數內,還取潞綢兩匹相贈。

卻說秦叔寶瞞得了單雄信,卻在潞州酒樓上邂逅了另一條好漢王伯當。伯當告知了單雄信,害得雄信到處

標籤: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