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懷念母校作文1000字

導語:不經意間離開母校隆回二中已經三十年了,歲月的流逝不但沒有沖淡我對母校的記憶,相反卻越發清晰,彷彿就發生在昨天。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關於懷念母校作文1000字。

懷念母校作文1000字

懷念母校作文1000字一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坐在草坪上的我一邊欣賞暮色,一遍又不禁感嘆,光陰似箭這成語果然如實,時間真如白駒過隙一樣快。

我已經從那個曾經懵懂的孩子,變成了成熟的少年;從那個只知道a,o,e的小同學變成了小有學問的大同學;從那個咿呀學語的孩子變成了正展翅欲飛的雛鷹。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誰呢?是的,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母校。因爲它讓學會了知識,學會了寬容,學會了珍惜生命``````大家在母校這棵大樹下,無憂無慮的度過了小學六年的美好時光。

即使要走了,但埋藏在心裏的對母校的愛永不改變。

談起母校,有誰會陌生,又有誰會不熟悉呢?母校,他給予了大家許多,給我帶來了酸甜苦辣,令我魂牽夢繞。

難忘母校的塑膠操場呀!

因爲那見證了大家拔河比賽上的團結一致。因爲那有大家田徑賽上強健有力的步伐。因爲那有我和死黨親密無間的身影。我曾在操場感受徐徐涼風,我曾在操場上灑下汗水,我曾在操場上留下歡聲,留下笑語。雖在體育課上,老師經常讓大家在操場練習“騰雲駕霧“之術,要不就是叫大家做操,把大家經常從操場“移民”到了“火爐”裏。但我還是沒有辦法不去想母校的塑膠操場。

難忘母校的科學實驗室呀!

從第一次瞭解科學起,我好像是在一個個問題中獲得科學的真知,雖進科學實驗室次數頗少,但這少數的幾次還是讓我銘心刻骨。從這裏我彷彿獲得了科學之門的鑰匙,在一次次老師口若懸河的講解中,我在科學海洋中遨遊。學習知識,探索未知。次數是少,但我還是沒有辦法不去想母校的科學實驗室。

難忘老師的教誨呀!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老師您是多麼無私。我以後就算離開母校,也絕不忘母校的知識。有語:“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我會在數學考試中,想起劉老師教的如何用一雙“火眼金睛”去辨別真僞,如何用線段圖在分數應用題中“過關斬將”,大顯神通,更不忘劉老師的常話“要摳題,只有把題弄清了,才能做出更精確的答案”。我會在語文考試中想起薛老師的“作文竅門”和教誨:要認真,要細心,多檢查,還要在做題時,能有“以不變應萬變”之策略。

難忘那間美術室呀!

在那裏,我跟楊老師學習了素描,學習了剪紙,學習了兒童畫,學習了手工……

雖然,一因太難,二因我這方面還真不怎麼擅長,所以,倒常常有淺嘗輒止之事。不過還是使我美術水平日益增加,使我這個對美術一竅不通的人,在楊老師這“領頭羊”的帶領下,繪畫作品竟也獲了獎。而且美術室也有我的幾幅作品呢!

離開母校,我會常常想使我無數次停步的展板,美麗有趣的文化牆,綠茵茵的小草坪,奼紫嫣紅的花朵,窗明几淨的操場,天真活潑的同學……

夕陽西下,落霞滿天,我不禁唱起了金山的《母校》:在這裏我有過許多夢想,教我學文化有了遠大的志向……

懷念母校作文1000字二

又是一個炎炎夏日,和三年前一樣,暑氣已可以讓人切實的感受到呼吸的艱難。就算坐在風扇下也不管用。汗水滲出面板,順流而下,就像飛蟲在身上爬行,癢癢的,使得整個教室變得煩躁不安。其他年級業已放假了。爲了明年的高考,大家只得還留在學校趕新課。三年前的今天,我還在上壩中學,那時也在緊張的準備着考試。只是那時的我還可以坐在教室裏認真的演算和練習,那種背水一戰的激情足可以得到很多的讚賞。也恰好可以在現在這種無聊的時候讓我懷念一番。現在回憶起那段日子真讓人樂不可支。三年前的那間教室裏,沒有電扇,那時的上壩人也沒幾個知道空調是什麼玩意兒。同學們在老師的陪伴下學習,直到深夜。

由於學校幾乎都放假了,經常停電。每每這個時候,老師是和大家走得最近的,教大家做人必不可少。直到來電,又繼續學習。在那裏大家既學會了做人,也學會了做事。我無法記起有多少個夜晚的愉快和輕鬆。酷熱的傍晚,五六十人坐在一間屋子裏,然後點上蠟燭,卻沒有任何人感到有一絲的煩躁。那微弱的燈光,爲黑暗的屋子增添了幾分光明,那就是希望。昏暗的燈光下,可以清楚的看到老師的衣服被汗水浸溼,衣服貼在身上,讓人看了覺得不爽。在我的記憶中最清晰的是大家的數學老師。他取下眼鏡,用手絹搽拭額頭上的汗珠的情形,讓大家心中生出一絲絲的不快,並且永遠難忘。平常他是不會摘下眼鏡的,是汗珠鑽進了眼睛,滲得發痛?然而第一次見到老師那深凹的雙眼,誰也不難想到坐下油燈下挑燈夜讀的一幅圖畫,那畫很美,淡淡的。他在滿屋子昏暗的燈光下,向我講他的成長故事,講他爲什麼會當老師,大家無不爲他那和現實極不相稱的經歷感動。“人不可一日無志。”、“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

”他要求大家人人做有志向的人,他希望大家都做英雄。已經三年沒回到上壩中學了,我的母校!那裏的幾年讓我走向了成熟,我想回去看看她,但我有些害怕,那裏的面孔差不多都已陌生,老師想飛的都和學生們一起飛了,只剩下一些平凡的人還在守護着,一塊貧瘠的土地。三年前,我還在上壩中學。直到現在我才明白那時上蒼給予大家的是多麼的不公平,多麼可憐的生命啊。我對過去很是懷念,想想過去也實在是不容易。我對我的那位數學老師懷有一種最偉大的崇敬之情,兩次中考我都填報了中師,但都是失敗了的,不可改變的事實。而現在又將面臨一次血腥的宰割,如果還剩有一絲血脈在搏動,我會努力去做一名記者,爲那些默默無聞的.爲社會作貢獻的“授勳”!他們太可親可敬了,不給他們授上一塊“勳章”,就算熬到生命垂危之時,又怎麼捨得放下眼前的一切呢?我將抽出時間在盡短的時間裏回母校去一趟,那裏雖山不高但秀雅、雖水不深但澄清、雖地不廣但平坦、雖林不大但常綠。因爲我懷念那裏,我要去看看他們,我的親人、我的母校!其實,人永遠不該擯棄造就生命的人們同爲人類也不該背棄指航生命的人們而無論怎樣,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採取捕殺的方式,即便是對狗也讓人感到殘忍和血腥。所以,我更是要回去看看他們,我的母校、我的親人!

懷念母校作文1000字三

在母校建校70週年之際,我寫了這篇簡短的回憶錄。回想起在母校的學生生活,使我的心潮澎湃起伏,浮想聯翩。母校既授予了學業,也塑造了人格,使大家一代又一代學生成爲有用人才。

上世紀50年代,當時還沒等到進階小學畢業就可以報考初中,我和一名同學拿着各自的證件報考,結果真的我被逸仙中學錄取了,但是我沒有去讀,因爲這所學校不是我理想中的學校,於是在第二年我高小畢業的時候,我很高興的拿到了桂林第一中學的錄取通知書,因爲當時的桂林第一中學是重點中學之一。

離開一中母校已經50多年了,一切的一切都還在我的腦海中徘徊……

記得大家的學校座落在穿山腳下,有山,有水,教舍寬敞明亮,風景優美,校園內的林蔭大道陪伴着大家走向食堂、宿舍、教室,大的體育場和圖書館。

記得高中部相隔初中部較遠,約15分鐘的步行路程。每個教室都是獨立的平房,班與班之間相隔很遠,讀書聲、喧嚷聲互不影響,互不干擾,每個教室門口的小花圃陪伴着大家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唱歌、跳舞、做遊戲、課間操。

還記得那個桂林所有中學中最大的體育場,給太多的人帶來了太多的樂趣。一年一度的校運會,就是在這個操場進行的,每次都是彩旗飄揚熱鬧非凡,一次次扣人心絃的較量,一個個驕人的成績,一枚枚閃亮的獎章,都是體育場上最好的驗證。

還記得曾經培育大家成長的老師,個個都是資深的優秀教師,不但教會大家書本上的知識,而且還關心着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大家班主任——朱幼元老師,他更是用實際行動無微不至的來幫助那些貧困學生,使他們順利度過三年艱苦的學生生活,完成學業考入高中,大學……走向社會,個個成才。

還記得大家班的同學在初中三年中,團結互助,沒有貧富之分,差生和優等生之分,體弱和體強之分,總之有困難大家幫,有福大家享。

還記得每個曾經在一中讀書的同學都應該有必備的勞動工具——鋤頭、鏟子、鐮刀。割草成了“勤勞”的同學們一屆傳一屆的優良傳統。這項傳統的確是磨練了大家的意志,培養了大家愛勞動的美德。

還記得一條叫“紅五月”的小路,是用鵝卵石鋪成的,走上去很有感覺。那是當年大家一顆一顆石頭親自挑選,然後自己設計親手貼上去的,爲的是方便老師、同學從宿舍到教室的行走。

還記得老一中那標誌性山峯——弘毅峯,挺立在青松翠竹之中……

光陰似箭,歲月匆匆,曾經坐在教室裏的大家——一羣樸素的少年,在這簡單的教師中發生了太多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以前樸素少年而今也都變成垂垂老人。

太多的回憶寫也寫不完,可是大家的老一中搬走了,搬來搬去搬到了十五中,現在又搬到旅專。就在也找不到以前那種淳樸的風格,那種淡淡的韻味,在我心中,懷舊可能不是進步的表現,但我且常常回憶這些有趣的學生生活片段,以寄託我對母校永恆的懷念。

標籤:母校 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