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最美是鄉村作文1000字

城裏呆久了,想去鄉村。今年三月底,我去了趟江西的婺源。

最美是鄉村作文1000字

兩溪從一山的兩旁,順着山腳,流向山下的村子。溪水來自山泉,在樟樹的掩映下,四季常流。據說它就是新安江與千島湖的源頭。小溪剛開始,寬不足半米;快進村時,將近一米;到了村裏,已經兩三米了。兩溪在村中相聚,經半圓形的拱橋後,寬至四五米。村頭有四株上百年的樟樹。溪水穿過村外一大片的田野,在四圍疊嶂的山巒之中,從一個峪口流了出去。

村裏的人臨溪而居,溪的兩岸用石垂直砌成。一邊有路,寬約兩米,接着便是一家家緊湊的房子。另一邊無路,屋腳就是溪邊,只是將大門口,用幾根粗壯的.樹木,與溪的對岸相連;遠遠地看去,木橋一座一座的,像要把溪蓋住似的。但溪裏有許多木船,在靜靜的停泊;一旦有事,撐杆也好,划槳也好,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施展。

房子一般都有兩層,但高不過三層;一律的白牆青瓦馬頭房。馬頭在屋的兩邊的檐上,一個個昂首挺胸,直衝霄漢;還沒有進村,就感覺有一種萬馬奔騰的氣象。從外面看去,房子沒有窗,只有二樓有洞,也就是半尺寬一尺長的樣子。據說一是爲防火,一旦某家失火,用棉被把洞口堵住,屋裏缺少氧氣,火就自然熄了。

村裏人聚族而居,都姓李;是幾百年前中原的望族,爲避戰亂舉家而遷的。山裏地少,主要靠種植和販賣山貨;男子到了十六歲,跟着上一輩出外謀生。一直到成人,帶着所得回來,修房添什,娶妻生子,然後又出外奔波養家餬口。新安江通着京杭大運河,是黃金水道里的要道;婺源又是最先的重要的產茶地,明、清時期,已經形成重要的婺商一派,與浙商和晉商齊名。

婺商很顧家,喜歡將一生所得,全部投入到老家的房產和建築,沒有投入到擴大再生產,因此中道式微。但是居住卻精雕細刻、巧奪天工;無處不見磚、石、木雕的福祿壽喜、春夏秋冬等模樣。封建社會裏,臺階也有講究;高闊的大門前,朝庭是幾品官員,就只能修幾級;再有錢的人家,只有把怨氣消泄在屋裏的裝修上。

村裏的幾千口人家,靠的是溪水生活,一天到晚,溪水長流;上午八點以前倒穢物,十點以前刷髒物,接下來便是洗進口的菜了。幾百年來,已經形成習俗。拱橋邊,有明朝末年修建的申明亭。朔日和望日,也就是初一和十五,有事或無事,宗祠鳴鑼聚衆於此,批判和懲辦違反村規民約者。

時已三月,在出村的必經之路,離峪口不遠;在大片的開滿了金燦燦的油菜花的田野上,在潺潺流着的清澈的溪水邊,在黛青色的重巒裏,有一單獨的僻靜的庭院式建築。院內有一座高大的樓亭,上書“文昌閣”三個大字,下面是“星閣高隱”四字橫批,兩邊是“樓宇喜登臨看兩澗流清雙峯峙秀,人文欣慰起要五經共讀六藝兼通”一幅對聯。這裏是以前村裏讀書人經常交流和聚會的場所。李姓人把溪叫作坑。峪口高大的牌坊,上書“李坑村”三個大字,旁邊也有一幅對聯,“遠樹平林村落,小橋流水人家”。

在婺源,像這樣獨具特色的風景和村落,還有許多。這使我想起目前的新農村建設。人類要居住,不一定都要涌到城裏。依山傍水,何嘗不是一種好的歸宿呢。

標籤: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