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實用】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合集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合集8篇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1

清明如一幅水墨畫,不同的色澤下隱隱包含着一些淒涼與悲壯;清明如一首抒情詩,屈指可數的詞字中包含的是難以言述的情感;清明如一面被滄桑刷洗的大鐘,每一次鳴響總是讓數以萬計的人們放下手中那些重要之事,去緬懷已故之靈;清明更如一句妙不可言,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使你感悟倍深。

我與同學們站在烈士碑之下,聽着領導的講話,他們的講話聲似乎在今日格外地沙啞,聲音滿懷的是對烈士們的崇敬。我此時心中思緒萬千,時而擡頭望望那如巨人一般聳立在天地之間的英雄紀念碑,時而低頭看看那朵美麗的淡黃色菊花,抗戰時的一幕幕情景彷彿此時正如放電影一般地在我腦中呈現。一聲吼,抗戰烈士們拿着散發銀光的大刀,向全副武裝的敵人們衝去;一聲響,那是烈士們那把絕地反擊的槍,但被英勇之氣附着着的子彈卻突破重圍向着那些貪婪的靈魂飛去;一抹血,滿是老繭的手掌捂着受傷的胸口,但死守之氣依然是浩浩蕩蕩……這一幕一幕不禁使我嘆了一口氣,這口氣中包含着對烈士們的惋惜,包含着對侵國者的厭惡,包含着對今日生活之美好而富饒的讚歎。

祭祀已成爲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但來掃烈士碑我活到現在也只有來過三次。

第一次,那天煙雨濛濛,天空似乎也在爲亡靈而哽咽哭泣。那時我還在上幼兒園,對歷史時候的戰爭當然一無所知,那時我只知道戰爭時沒有零食吃,沒有玩具玩,還知道烈士們很偉大,他們爲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僅此而已。這些想法只是從老師嘴裏的話中琢磨出來的,但那一次,我感悟到了原來人都很苦,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第二次,那天天空多雲,太陽藏在雲後面,只有一些微弱的光芒從雲縫中透出。那是我幼兒園剛畢業,迎來的是幼兒時期的最後一個暑假,姥爺和父親又帶我去了一次烈士公園,那時我也漸漸開始明白戰爭的殘酷,知道那要死人,知道那很痛苦,說不定那還可能讓平常戳手可得的父愛與母愛轉瞬間灰飛煙滅。那一次,我感悟到了是烈士們的鮮血,洗刷了灰色的土地,澆灌出如今的繁華。

第三次,這天太陽不算奪目也不算陰沉,陽光曬着大地,讓人覺得有些暖洋洋的。這時我已到了六年級,學校組織7個班一起去緬懷烈士。這一次,我看着那碑,心中已是漸漸瞭解了烈士,瞭解了戰爭,瞭解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瞭解了人生中的悲歡離合。這時,站着的那個我,已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堅強,此時我慢慢的領悟到,我們不但要珍惜一切,不但要崇敬烈士,更是要學習烈士,烈士給了我們一塊沃土,我們要付出一些辛勤,播下一些種子,才能收穫到真正的幸福。或許這份幸福我們來不及享受,但等它葉落歸根時,將會給我們的兒女子孫更加肥沃的一塊土地。隨着時間的耕種,這塊土地會越來越肥,說不定到了那一天,它包含着的營養便會取之不盡。

在我人生的第13次清明中,我似乎又懂了一些別開生面的道理。

感悟,在任何一處地方,說不定在繁華的街市,說不定在簡陋的草屋,說不定在歡聲笑語中的六一,說不定在萬感悲傷的清明……不論你的感悟是原來明白的還是沒有想到過的,都會讓你的那個想法根生地固,錦上添花。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千百年來,這句詩始終縈繞在人們心間。今年清明節我因種種原因沒回老家,卻體味到了別樣的清明雨景。

風雨經過整晚的發泄,早上已變得平靜無奇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將原本分明的世界變得模糊了。經洗刷的天地間一切都變得若隱若現,唯有綠還是那麼鮮明。

家住東湖的我這種感覺分外強烈,碧綠的湖水在雨中如迎風擺動的絲綢,墨綠的山撲入眼簾,嫩綠的樹葉和着雨水送來陣陣馨香。放眼望去,整個世界就如打翻的墨盤,再也分不清顏色來了。

我獨自站在陽臺上,靜靜看着這滴雨的世界。小雨紛紛而下,似乎天地此時在無聲的落淚,以悼念那逝去的人們。看慣了往日的晴空萬里,卻不曾想到,雨後的世界別有一番風味。

世界被洗刷了,我的一切感觀也似乎被清洗了一般,風中斜斜飄下的小雨清晰可見,身邊啁啾的鳥鳴婉轉動聽,就連平日裏熟視無睹的空氣此時聞起來也似乎帶點點香氣。我大口大口呼吸着這雨後如甘露般的空氣,似乎想將原本充斥在內心污濁、煩躁的火氣換掉,換成這清新恬靜的氣體以獲得內心長久的安寧。

看着世界在雨的輕撫下如此安寧,我抓起雨傘衝出了家門投入自然的懷抱。

路上行人很少,我走的很慢,毫無平日騎車時風馳電掣的快感,但是就因如此,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順着通往東湖樹林的林間小路,我邊走邊看,路邊的花朵上綴着晶瑩的水滴,樹上冬日枯黃的葉子隨風飄落,風兒順着衣領鑽入我的脖子,使我從頭到腳感到陣陣清爽。偌大的樹林間只有我一個人在慢慢行走,周圍沒有任何人,任何車。出奇的靜,靜得只聽見風吹樹葉沙沙的聲響以及我走在落葉上發出的嘎吱嘎吱的響聲。

天空依舊是灰濛濛的一片,偌大的樹林只有我只身一人,不由得內心涌出淡淡的憂傷,轉眸環顧四周,卻看到四周美景,瞬時豁然開朗,想必天堂裏那些逝去的人們看到此景也會變得快樂吧。

雨越下越小,我越走越深。我收起雨傘,任憑細雨隨風觸碰我的手、我的脖子、我的臉、我的頭。絲絲清涼,流盡了我內心的煩躁,絲絲甘甜,使我忘卻了生活中的痛苦煩惱。

隨着我走的越來越深入,世界也似乎變得越來越鮮明。顏色不再模糊,紅的紅,綠的綠,全無往日被喧囂、功利所遮蓋的世界的那般虛僞,現在,展現在你面前的似乎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雨後大自然將她最純真的一面展現給力你。如此美麗的雨後春景,讓我感到點點不捨。也正如蘇軾《寒食雨》中描述一樣:“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嬌嫩的草坪上點綴着花叢,古樸的林蔭大道上佈滿枯葉,我隨意踢起落葉,伴着久違的泥土的芳香走下臺階。岸邊古木插在淺淺的水中,草苔順着樹根往上爬,水面上飄着樹果,我邊走邊看,踏着岸邊作響的老木板路,一路向前走去……。

好一幅美景,我不由感嘆。

今年清明,雨紛紛,路上的我,並沒有斷魂。

今年清明,我沒回老家祭祖,到我卻發現了雨後不一樣的世界。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3

雨淅淅瀝瀝地下着,看着父親那蒼老的背影,我這才明白,現在的我是多麼幸福……

——題記

今天是清明節。身爲00後的我對於這個節日並沒有過多的想法與感觸。似乎清明節對我們這些新生代來說就如往日一般,平淡無奇。在我們生命的過往中沒有絲毫意義可言。

清晨,我被父親從被窩裏拖起來,坐車趕去超山祭祖。這大清早的,可攪壞了我的好夢,我內心十分不滿,但奈與父親往日的威嚴,我也不敢有絲毫的抱怨。只得心不甘情不願地去超山祭祖。

父親和我來到爺爺墳前。父親擺好祭品,手裏拿着三炷香,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於是,我也依樣畫葫蘆,有模有樣地學着父親鞠了三個躬,祭拜祖先。父親看着我那調皮的樣子,很是生氣,也只得無奈地搖了搖頭。

太陽下山了,一抹與會出現在天的盡頭,時光就在我的嬉笑打鬧中溜走了。父親和我回到了家。累了一天的我早早地洗了個澡,睡覺了。也不知怎的,今夜,我竟失眠了,或許是因爲睡得比較早吧。我呆呆地坐在牀上,看着窗外清冷的月色,內心竟有一絲絲的傷感。耳畔傳來一句句喃喃的囈語。再仔細一聽,聲音竟是從餐廳傳來的,我懷着好奇走到餐廳。只見父親趴在桌子上,一隻只空了的酒瓶橫七豎八地倒在身旁。

耳邊傳來句句呢喃,我側耳細聽。“不要,不要離開我,爸爸!我——我還沒來得及報答您!您怎麼就這麼狠心地離開我了呢?爸爸……”一滴淚水從父親的眼眶流出,劃過那蒼老的臉龐,“滴嗒”一聲,流到那滿是老繭的手上,留下一道道晶瑩的痕跡。

爸爸怎麼會這樣呢?這時的他就如一個迷路的孩子一般迷茫,無助,哭着喊着要找爸爸。往日的爸爸不是最偉大最堅強的了嗎?爲什麼現在的他是這麼無助,這麼渺小?

“孩子。”母親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不用奇怪,自從你爺爺去世後,每年的清明節,你爸爸都是這麼度過的……那年你爸爸在外地工作,已經很多年都沒有回家了。你爺爺十分想念他,於是千里迢迢地從老家感到這裏,結果出來車禍,因搶救無效而去世。而你爸爸最後一次見到爺爺是在五年前……”

我不敢置信地看向媽媽。媽媽又繼續說道:“當初,你爸爸因外出創業,生活十分艱辛。他並不希望你爺爺知道他的現狀,更沒有錢坐車回家。可是等他攢夠了錢,能夠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的時候,你爺爺去世了,這無疑是對他最大的打擊,也是他人生永遠過不去的一道坎啊!你爸爸從小喪母,是你爺爺既當爹,又當娘,辛辛苦苦地把他養大的。可他卻沒有讓你爺爺過上一天的好日子,享享清福啊!更沒有見到你爺爺最後一面啊!”

我轉頭看向爸爸。趴在桌子上的他,是那麼蒼老。那根根銀絲,那道道皺紋,那龜裂的雙手。曾幾何時,我也能在爸爸身上找到這些時光留下的痕跡。爸爸的背,曾是我兒時最好的遊樂場,在這裏,我可以盡情地玩;爸爸的背,也是我的避風港,替我遮風擋雨……可如今,爸爸的背也越來越駝了。我拿起爸爸的大衣蓋在他身上……

雨依舊下着,但今夜註定是一個無眠之夜……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4

今天是清明節,說好了今天要上山去掃墓祭拜先輩的,所以我早早就起牀洗漱了,做好掃墓的準備。

爸爸媽媽比我起牀得更早,他們早就將要去祭拜的東西放在一個大籮筐裏。“酒,有;蛋糕,有;香,也有;紙,還有;香蕉,準備好了,蘋果,也準備好了;蠟燭……”我故意在一樣一樣的大聲地數,媽媽也樂得在旁邊看我數。“好,準備齊了,我們向山裏出發了!”我叫道。我在前邊引路,爸爸挑着祭品跟在後頭,媽媽也一併隨行。

剛出門,就覺得不大對頭,滿天的烏雲,這一朵朵黑沉沉的雲彷彿是吸滿水的大海綿,飽脹得就要滴下來似的,難道老天爺也是有靈性的,要祭拜了也非常傷感?我也不禁擔心起來,對媽媽說:“看來,天要下雨了,真是麻煩。”媽媽說:“是啊,不過東邊的天還好,比較亮。我看了天氣預報,說今天只是雷陣雨,應該不會這麼早下吧。走,快點,我們去叫上你奶奶。”奶奶今天也要一起去祭拜,她自己一個人住在村子東頭。我們走向奶奶家。進了奶奶的房子。咦?怎麼奶奶不在家呢?我叫了起來:“奶奶,您在哪裏?”從後面的菜園傳來了奶奶的聲音,原來,奶奶在田裏種菜啊!媽媽也趕緊走去幫忙。真是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啊!三下五除二,奶奶媽媽匆匆忙完,我們就去墓地掃墓了。

我們來到墓地。啊,這裏的景色真美啊!羣山起伏,連綿不斷,這遠處的山峯上還繚繞着淡淡的雲霧呢,峯頂若隱若現,彷彿是天上的仙境。山上樹木茂盛,滿眼的蔥綠,像是給山上穿了一件綠色的連衣裙。山腳邊這不知名的野花,不正是給裙腳鑲上了花邊嗎?再看看近處的小草,草尖上掛滿了晶瑩的水珠,是不是昨晚做了個美夢流下的羞澀的眼淚啊。聽,還有清脆的鳥鳴聲,一唱一和,是不是在歌頌這裏的美景。我情不自禁的張開雙臂,做擁抱狀,大喊:真美啊!惹得一旁的爸爸媽媽都哈哈大笑。

我們結隊走到爺爺的墓地,放下祭品。媽媽對我說:“熙熙,你和妹妹先到這邊去玩,讓媽媽和爸爸好好除掉這些雜草。”說完,媽媽和爸爸就開始動手拔草。爸爸將較大的樹木砍倒。我問爸爸:“爲什麼要砍倒呢?這不是濫砍亂伐嗎?”爸爸笑着說:“這不算是濫砍亂伐的,在墓邊的樹要砍掉,就像家裏打掃衛生一樣。要不砍掉,到時連墓在哪裏都找不到了。”我點點頭,閃到一旁,和妹妹一起坐在木板上玩手機。過了一會兒,墓地清掃乾淨了,奶奶把東西擺好,插上香,點着火,又手合一放在胸前,嘴裏唸唸有詞,也不知在說什麼。我見了忙把手中的手機放下,問爸爸,奶奶在念什麼。爸爸微微一笑,擺擺手,意思是叫我這時候不要說話。五分鐘左右,奶奶唸完了就叫爸爸去放炮燒紙,然後也招呼我也去拜四拜,說是許許心願,這些列祖列宗會保佑我的。我聽了,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我是希望我們全家幸福如意,我的成績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我們許完願,就開始放爆竹了。這劈啪劈啪的聲音在山裏顯得格外的響亮,連小鳥的聲音也停止了,樹木也站立不動了。

天,又下起雨了,我們不得不趕緊收拾東西回家。一路上,我們還看見了很多人也來掃墓呢,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啊!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5

由於種種原因,我的曾外祖父和曾外祖母的墳不在同一座山上,曾外祖父的墳在一座低矮而又蒼翠的小山上,從山頂到腳是一片竹林,踩着有些殘破的青石臺階步步而上,很快就到了墓旁,墓的兩旁是青草野藤,墳頭上有幾棵竹筍在成長,我們爲墳鋤了草,清理了墳上的枯木,又祭奠了先人,便下了山,到曾外祖母的墳地去了。曾外祖母的墳在一座較高的山上,路很窄,雜草叢生,媽媽告訴我她的奶奶是一個很慈祥很和藹可親的老人,媽媽兄妹三人都是她拉扯大的,在二十年前去世……祭奠完先人後,我們便下山了。

下山時,我們邊走邊拔艾草,媽媽說要給我們做清明餃吃。等我們走到停車的地方時,我們已摘了很多艾草了,只是我的手已傷痕累累,都是在摘艾草時被野草割破的。

到了家,我們先把艾用水煮一下,再用冷水洗乾淨,切碎,再煮糊,然後把它拿來和粉,弄好後,我也學着爸媽的樣子一起做艾餃,先是做了一頭活靈活現,大耳朵呼扇的小豬,可愛極了。不出一分鐘,我又做了一隻肚裏甜蜜蜜的糖餡小豬。接着我又做了一隻大公雞,因爲皮薄餡多,所以被“撐”破了。

這是快樂的一天,是有意義的一天。

清明節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中午吃過飯,我問奶奶:“奶奶,我們掃墓了沒有呀?”“沒呢!”奶奶應聲道。“我們準備下就去。”

準備齊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隨着家人去掃墓了。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爲什麼清明要掃墓呢?”於是我詢問起爸爸來,爸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清明是農曆三月的第一個節氣,正是大地回春,一片天清氣明的時候。”爸爸頓了頓接着講道“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是從秦漢以後纔開始的。一方面懷念亡故的親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後人幸福健康。”

我看到人來人往前往掃墓,扶老攜幼的情形,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我和媽媽去姑婆家吃飯,回來的路上,看到有很多的人在學校後面那條巷子裏燒紙,我過去問那位老爺爺爲什麼燒紙?老爺爺說:“七月十四,俗稱鬼節,傳說會有很多鬼出沒,今天燒紙是爲了祭奠死去的親人。”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經過上網查詢,我知道了中國有四大鬼節,分別是三月三、清明節、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傳說,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冤魂厲鬼走出地獄,在人間遊蕩。每到這幾個節日,人們都會在一些較偏僻的地方燒紙,祭奠死去的親人,送去對先人的祝願,讓先人保佑自己和家人一輩子平平安安沒有災難。

鬼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燒紙、焚香、施食,還有大家不知道的施歌兒、水旱燈,等等。這些習俗都是爲了祭奠或保佑。這裏面都包含着人們的美好生活的祝願和對死去親人的無限思念。祝願來年能健健康康,思念死去的親人朋友。

所以鬼節並不可怕,那些傳說都是不真實的。其實這個節日是個很美好而又悲傷的節日。美好在人們許的那些願望,而悲傷在那些死去親人的生命無法挽回。

鬼節,名字雖然可怕,但是它也蘊藏着許多傳說故事。同時也提醒大家要珍視生命,愛護生命。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6

這個清明節,媽媽帶我到泰山公園去踏春。

剛到公園門口,一陣和煦的春風撲面而來,哇,真是舒服啊,初春的風就是這樣,它沒有夏日裏風的燥熱,也沒有寒冬裏風的刺骨,也沒有秋天裏風的差不多,給人帶來的是心情舒暢。人們在春風裏盡情地享受。瞧,那邊一羣孩子正在歡樂地滑旱冰,一些技術高超的,在障礙物之間來回穿梭,一些初學乍練的,時不時摔個五體投地,但依然十分開心。看,天上的那一窩風箏在爭着高低,真是你唱罷來我登場,想必放風箏的人也快活極了。的人們在小道上悠閒地漫步,欣賞着美麗的春光,十分愜意。我一下子也被溫暖的春光感動了,迫不及待地拉着媽媽的手,繼續公園裏走去。

穿過一個大石圓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條色古香的長廊出現了,一些走累了的人們正坐在裏面休息。長廊它將元寶湖半包圍起來,就象是忠誠的衛士,元寶湖在長廊的護衛下波光粼粼更加靈動。桃花已經含苞欲放了,鼓囊囊的花苞似乎快爆開了一樣,湖邊柳樹上柳樹芽兒還沒有長全,先長出的一些也是又嫩又小,摸在手上舒服極了。遠遠望去,這些柳樹既像一個個婀娜多姿的美麗演員,這湖面便是她們的大展身手的舞臺,她們在這盡情地表演,展示着自己優美的舞姿。又像許多愛美的公主,把湖面當成了梳妝鏡,各自欣賞着自己貌若天仙的'面貌,還有幾位也許是太要漂亮了,身子都長到了湖面上,似乎是在想瞧瞧這身子,多優美,我這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摸樣,你們有麼?

我們繞着元寶漫步,發現了一簇簇的生長着的迎春花。他們似乎和小草一樣,還沒有完全聽見春姑娘的呼喚,大多數還沉浸在夢鄉里。只有少數的一些已經伸開了懶腰,朝着我們咧着笑臉,彷彿在說:哈哈哈,春天來啦,哈哈哈,大地醒啦!這些美麗可愛的小東西,稀稀拉拉的掩映在綠藤蔓之間,儘管不是金黃的一片,但每朵卻開的是那麼美麗,那麼動人,花瓣嫩黃嫩黃的中間點上一個黃裏透紅的小蕊,這種情景,不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麼?

元寶湖西面是依泰山而建的嶽王廟,山上栽種着茂盛的樹木花草。這泰山又叫鍋巴山,這還名字還需要從一個故事說起:有一年,岳家軍被金軍圍困在這,岳飛急中生智,讓軍士們趕忙建起一座土山,把剩下的糧食製成鍋巴,撒在上面,任麻雀來啄食,金兵發現麻雀肚子裏全是鍋巴!便認爲岳家軍糧草充足,趕緊逃走了。所以每當看到這山,我對岳飛的敬佩之情總是油然而生。岳飛不光是泰州的英雄,更是國家的英雄。

在元寶湖北面我們發現了幾尊明朝的石像,有石馬、石羊、石人等,聽媽媽這些石像代表了一位官員的生前職位,而這些石像的主人是一位兵部侍郎。泰州是個一個有着20xx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歷史人才輩出,這些石像就是一個見證。

我和媽媽暢遊在泰山公園這個充滿了生機的了綠色海洋,初春的綠是多樣的,有的綠的深沉,有的綠得欲滴,有的綠得耀眼,有的綠得嬌嫩,真是讓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初春,它就像春天這個大舞臺的一塊已撩開的幕布,看到了春天,可還沒有看透呢!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甫的這首《清明》千古傳唱。不過於我家鄉來說,我記憶中的清明節大多是涼爽天氣,並不下雨的。過了那一天,蜀地的天氣才擺脫了冬的影子,開始逐漸轉熱起來。

蜀地的清明節有許多講究。我的家鄉是個小城,四面環山。城裏的人大多是從山上下來住的,祖墳大都在山上,死了的人也陸續在山上掩埋。所以清明時節,大家都忙着往山上趕。那山不高,步行也是可以去的,但爲了圖方便,也有人坐車去。不過相同的是,你定可以看到大家都提拉着酒、水果或者一些已故之人生前喜愛的物品食物等。當然按照各地都有的習俗一樣,也用袋子裝了紙錢、花圈等祭奠已故之人的東西。

我母親做事常愛提前準備充足,她說那樣心裏才踏實。所以我們家去山上祭奠故人的瑣物想來都是清明前夜就已備好,第二天清晨趁着爽朗的天氣就上了山。

我家墳地在隔壁的小城裏,聽說我家以前住那兒。清晨坐車到了山前(那也算不得山,挺平緩的)的小壩,纔開始步行。土地很軟,瀰漫着各種混雜的營養物質的香氣,道路兩旁長着高其它地方很大截的油菜花秧子,一眼望去那種黃澄澄、翠幽幽的感覺,我的笨筆是描繪不出一二的,只得親自臨境,纔可知曉那讓人流連忘返的靜謐。

步行過一片稀疏的竹子叢,就到了外公的墳地。放下東西,母親就忙活開了,是不是還命令爸爸和我這倆風俗白癡也摻和進去。我人小,只用幫着把紙錢弄蓬鬆(以便用火點着)以及把那各種色彩都有的彩花圈插在墳頭,父親在一旁點火,紅的蠟燭上去。這些花花紅紅的定是爲了圖吉利。而爲什麼一定要把紙錢燒着呢?我問過母親,母親說那是爲了讓死去的人看着光能夠找到回來的路,還有就是燒掉的東西,死去的人才能夠收到。最後就從墳地四周過去十米的地方捧土堆到墳頭上,這麼做說是壘土。

一切準備就緒,大概要上個十幾分鍾。再就是作揖。這個可是講究中的講究。通常先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幷包住右手,身體再向前彎曲,使上半身與下半身的夾角成90°。作揖時眼睛要閉上,心頭得有誠意,嘴上還得唸唸有詞地說些吉利話,等等。由於太麻煩,我們小孩兒大多趁大人們不注意就三下五除二地草草了事了。但大人們絕不如此,個個恭敬謙卑,頗有誠意,有時我望上他們這幾下子,還會出神。雖說並不全都很規範,但誠意是肯定足的。

祭拜外公過後,還有什麼近親、遠親的,只要是記得的,都得一一祭拜。這麼反覆下去,也不覺累。母親說只要心裏有誠意,儘想着“逝去故人安好”,這麼一來,花上半天時間也就不算得什麼了。

我不知道自己經歷過多少個這樣的清明節,只記得後來有一次聽父親講“靈魂值二十一克”的故事,說是當一個要死去的人往生時,他的體重會減輕二十一克,而人雖死,但靈魂卻會飄蕩在空氣中。也就是說,現在我們做的一切,先人都是看得到的,什麼都看得到的,他們好壞皆知。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8

由於種種原因,我的曾外祖父和曾外祖母的墳不在同一座山上,曾外祖父的墳在一座低矮而又蒼翠的小山上,從山頂到腳是一片竹林,踩着有些殘破的青石臺階步步而上,非常快就到了墓旁,墓的兩旁是青草野藤,墳頭上有幾棵竹筍在成長,我們爲墳鋤了草,清理了墳上的枯木,又祭奠了先人,便下了山,到曾外祖母的墳地去了。曾外祖母的墳在一座較高的山上,路非常窄,雜草叢生,媽媽告訴我她的奶奶是一個非常慈祥非常和藹可親的老人,媽媽兄妹三人都是她拉扯大的,在二十年前去世……祭奠完先人後,我們便下山了。

下山時,我們邊走邊拔艾草,媽媽說要給我們做清明餃吃。等我們走到停車的地方時,我們已摘了非常多艾草了,只是我的手已傷痕累累,都是在摘艾草時被野草割破的。到了家,我們先把艾用水煮一下,再用冷水洗乾淨,切碎,再煮糊,然後把它拿來和粉,弄好後,我也學着爸媽的樣子一起做艾餃,先是做了一頭活靈活現,大耳朵呼扇的小豬,可愛極了。不出一分鐘,我又做了一隻肚裏甜蜜蜜的糖餡小豬。接着我又做了一隻大公雞,因爲皮薄餡多,所以被“撐”破了。

這是快樂的一天,是有意義的一天。清明節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中午吃過飯,我問奶奶:“奶奶,我們掃墓了沒有呀?”“沒呢!”奶奶應聲道。“我們準備下就去。”準備齊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隨着家人去掃墓了。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爲什麼清明要掃墓呢?”於是我詢問起爸爸來,爸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清明是農曆三月的第一個節氣,正是大地回春,一片天清氣明的時候。”爸爸頓了頓接着講道“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是從秦漢以後纔開始的。一方面懷念亡故的親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後人幸福健康。”

我看到人來人往前往掃墓,扶老攜幼的情形,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天,我和媽媽去姑婆家吃飯,回來的路上,看到有非常多的人在學校後面那條巷子裏燒紙,我過去問那位老爺爺爲什麼燒紙?老爺爺說:“七月十四,俗稱鬼節,傳說會有非常多鬼出沒,今天燒紙是爲了祭奠死去的親人。”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經過上網查詢,我知道了中國有四大鬼節,分別是三月三、清明節、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傳說,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冤魂厲鬼走出地獄,在人間遊蕩。每到這幾個節日,人們都會在一些較偏僻的地方燒紙,祭奠死去的親人,送去對先人的祝願,讓先人保佑自己和家人一輩子平平安安沒有災難。

鬼節還有非常多習俗。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燒紙、焚香、施食,還有大家不知道的施歌兒、水旱燈,等等。這些習俗都是爲了祭奠或保佑。這裏面都包含着人們的美好生活的祝願和對死去親人的無限思念。祝願來年能健健康康,思念死去的親人朋友。

所以鬼節並不可怕,那些傳說都是不真實的。其實這個節日是個非常美好而又悲傷的節日。美好在人們許的那些願望,而悲傷在那些死去親人的生命無法挽回。鬼節,名字雖然可怕,但是它也蘊藏着許多傳說故事。同時也提醒大家要珍視生命,愛護生命。

標籤: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