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彙總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彙總7篇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1

“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這詩句中說的“中秋”,指的就是婦孺皆知的中秋節。

在我國,一年之中與歲時有關的節日非常多,而中秋節是人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也是最富有詩意的節日。中秋節還有八月半、團圓節、月夕待一些別名。因爲中秋節在八月十五,正是八月二分之一,俗稱“八月半”。因爲中秋節人們有邀請親朋好友夜飲玩月的習俗,又有媳婦歸省至此日必還家的俗規,且以圓月爲象徵,稱中秋爲團圓節。又因爲傳說唐明皇在這一天夜遊月宮,便稱中秋爲月夕。至於什麼時候纔開始有中秋節,文獻上找不出答案。古時專門記述歲時節令的專著《荊楚歲時記》中唯獨沒有關於中秋的記事。就連唐代成書的《初學記》中也不見關於“中秋節”的文字。

關於中秋節的來由,前人大致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爲中秋與秋社有關。周雲錦、何湘妃合撰的《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中說:“或許是因爲我國是個農業國家,家事和季節有很大的關係,古人在播種的時候,就祀土地神祈求豐收,而在收成時也祀土地神報告豐收,答謝神祗的護佑。前者叫做'春祈',後者叫做'秋報'。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節,這一天各家拜的也是土地,很可能中秋節,就是'秋報'的遺俗,經過後人踵事增華而漸漸盛大起來。”另一種說法認爲中秋與古代的祭月風俗有關。今人徐傑舜、陳順宣合著的《中國的風俗》一書中說:“中秋節的起源可能與古代對月的原始信仰有聯繫。我國古代神話中有女媧捧月的故事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禮記·祭法》中就有'夜明,祭月也'的記述。秦漢之前的禮儀中,就已經有秋分之夜,天子到國都西郊月壇祭月的規定,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場所。從唐詩寫中秋的詩中,已看到當時已經把嫦娥奔月神話故事與中秋賞月聯繫在一起了。到宋朝,節日活動已很盛大,南宋時杭州因爲中秋賞月,'此夜天街買賣,直到五鼓,玩月遊人, 婆娑於市,至曉不絕。'”

吃月餅

閒秦再思《洛中記聞》說,唐僖宗在中秋節日吃月餅,味道極美,他聽到新科進士的曲江設開喜宴,便命御廚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的關於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等雅稱,其製作方法更加清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讚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後,製作月餅不僅講究味道,而且在餅面上設計了各種各樣與月宮傳說有關的圖案。餅面上的圖案,起初大概是先畫在紙上然後粘貼在餅面上,後業乾脆用面模壓制在月餅之上。滿月形的月餅也跟十五的圓月一樣象徵着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贈送親友。這無疑是漢民族的一種民族心理的反映。傳說,元朝初年,元蒙統治者懼怕民衆起來反抗,採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監視,十家只許用一把菜刀的高壓政策,人民忍無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節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裏放一個蠟丸,蠟丸中裹着紙,紙上寫着誓言,餅底還貼一張紙做暗示,以此互相號召反蒙復國。浙江溫州一帶稱這種月餅爲"三錦",按當地方言的諧音就是"殺緊"。這大概就是今天月餅外常貼上一張紙的由來

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以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大賦中就有了相當說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條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的時候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巔峯。

燃燈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閒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爲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2

那時每到中秋,不管生活如何拮据,父親都會去集市買三五斤手工製作的月餅。青紅絲,五仁,棗泥,形狀各異,手工製作雖然粗糙,卻散發着誘人的香氣。童年時,我是喜歡吃月餅的,每次都是姐妹裏分到最多的那個。每年的中秋,我都會依偎在二姐的懷裏,揚起小小的頭,伸出瘦弱的小手指着天上的月亮,纏着二姐給我講中秋的故事。其實,二姐也是懵懂的,家中條件有限,讀書很少,她只告訴我,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是久別的親人相聚的日子。每到十五的晚上,嫦娥都會出現在月亮裏,細心地梳妝,眺望,期盼和心上人團圓。這個時候,我都會不停地追問二姐,既然是團圓的日子,那母親去了哪裏?她今晚可以回家嗎?我也想和其他小夥伴一樣,躺在母親溫暖的懷抱裏,吃着月餅,撒嬌,該有多幸福?每每提及,二姐總是神情晦暗,藉口岔開我的話題,眼裏卻閃爍着淚花。她還會帶着我躲在豆角架下,藏在草垛後面,或者坐在院子外的場院裏,靜靜地望着夜空,輕輕地哼着歌,哄着讓我在月色下沉沉睡去。

還記得嫂子嫁過來的時候,那年我才八歲。和嫂子在一起過的第一個中秋,雖時隔多少個年頭,可記憶猶新。中秋的夜晚,嫂子會按照她們滿族的風俗,或者是她母親遺留的傳統,烙上一盤黃澄澄的油餅,小心翼翼地端上飯桌,她說那是預示了人間的團圓,讓嫦娥少了哀怨。

記得,父親去世後,姐姐們出嫁的出嫁,打工的遠走他鄉,還不會照顧自己的我,一直對嫂子心存感激。頭髮亂了,嫂子幫我梳馬尾巴,編好看的麻花辮兒,給我洗衣服,對於姑嫂之間的情意,我就像她的孩子,她更像是我的又一個母親。

每到中秋,月亮圓的夜晚,喜歡看書的哥哥依靠在窗前,開啟他的《三俠五義》看得津津有味。不識字的嫂子還會酸溜溜地嘲笑哥哥,裝老學究,窮書生,哥哥總會憨厚地笑笑,似乎很享受嫂子的諷刺。如今,當心智逐步沉澱,細細回想,緣份真的很奇妙,人與人之間的緣份真的是天註定,不然怎麼會有嫦娥和後弈悽美的愛情故事,喜歡讀書的哥哥和目不識丁的嫂子這樣的姻緣呢?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故鄉的風景逐漸變化。出去打工的人多了,房子好了,生活富裕了,村口的水井,換成了自來水,孩子們搬進了新學校,可村子空了,人越來越少了,好多人走出去,不曾再回來,守在家裏,等待團圓的只有老人和孩子,故鄉中秋少了歡聲笑語,更多的是守望和淒涼。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無數漂泊在外的遊子共同的心聲。猶記得,十七歲的我,背起空空的行囊,踏上了漂泊之旅,早已和故鄉的中秋無緣,那些嘴裏說着有空回家,聚會團圓的話語,早已在一次次失約的結局裏成了空頭支票。我的鄉愁,註定是無法用語言來彌補,無法用眼淚來述說的。離別故園,四十載春秋寒暑,故鄉的一草一木,中秋明月的皎潔高懸,那個坐在草垛上手裏拿着月餅數星星的孩子,跟月亮要母親的稚嫩的我,早已在時光的流逝中,滿面滄桑,客在異鄉。

其實,我能感覺到,每一個遊子都有自己的鄉愁,都會用特有的方式懷念故鄉。那淳樸的鄉音,鄉情,還有故鄉的昔日和今朝,在心裏悄無聲息地生根發芽,並深深懷念。客居異鄉的遊子,不論漂泊多遠,走的再久都不會遺忘故園的模樣,而那種渴望團圓的念想總會在一個又一個流逝的日子裏無限瘋漲……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靈魂的原鄉,都有數不盡的鄉愁吧。故土難離,漂泊在外的日子,每到佳節便會心生離愁,數不清的思念,遙寄明月捎去相思。就像今夜的南國中秋夜,月色清澈,一縷月光悄悄爬上了窗臺,小區裏紅燈高高掛起,猶如跳動着思念的火焰,在夜裏燃燒着我無盡的鄉愁。深深知曉,這個中秋團圓依舊是個完美的奢望,那些老去的日子裏,回憶還在腦海裏回放。月光下,對面的客家人早已擺好了桌子,各式的供品,一家人團團圍坐,賞月,不時傳來一陣陣笑聲,在高高的樓宇間迴盪。

獨自站在陽臺,透過這薄涼的夜色,遙望深邃的夜空,彷彿看到故鄉的田埂上,父親汗水浸透了衣服,揮舞的鐮刀收穫着希望;二姐的'懷抱依舊溫暖如昨,卻遙不可及;嫂子的額頭多了皺紋,手裏拿着梳子面帶笑容;窗臺邊,手捧書本的哥哥鬢角早已添了斑駁的白髮,老了的光陰裏,我卻被隔在了天涯,眼裏閃動着亮晶晶的淚花。

中秋來了,物是人非,我已經老去,那故園的秋天裏,銀色的月光下,明月一定圓了又缺,闕了又圓,而相聚的日子還有多遠,卻只能交給時間……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3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爲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祕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竈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爲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爲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佔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爲壯觀。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爲號的由來。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爲桌上佳餚。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爲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爲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爲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爲玩月橋。明亡後,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節時,就可結伴同來領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新城縣過中秋時,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懸掛通草燈,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績溪中秋兒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紮成髮辮狀,浸溼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發出巨響並有遊火龍的風俗。火龍是以稱草紮成的龍,身上插有香柱。遊火龍時有鑼鼓隊同行,遊遍各村後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爲看會。

在北方,山東省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爲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山西省潞安則在中秋節宴請女婿。大同縣則把月餅稱爲團圓餅,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萬全縣稱中秋爲小元旦,月光紙上繪有太陰星君及關帝夜閱春秋像。河間縣人認爲中秋雨爲苦雨,若中秋節下雨,當地人則認爲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陝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爲先生拜節,午飯多於校內聚餐。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xx的偷月亮菜、xx的託球舞等。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4

我的童年是在農村渡過的,中秋之味淡。童年的天空很純淨,星星比現在要多、要亮,那無數的星星眨着眼兒,好像漫天的螢火蟲打着燈籠在走。天空飄過一片片輕雲,美麗得如同時裝模特在走T臺。風兒輕輕撫過頭髮,送來了入秋以來沁入心脾的一陣陣涼意,混和着稻香和棗香。中秋前後就是這樣的。

中秋節那晚,大人早準備了一壺熱茶,用茶樹的大葉子沏的,茶色暗黃而味略苦,但清涼解渴,盡顯農村之樸實而絲毫沒有小資的情調。除茶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月餅。那時的月餅用一張大紅大紅的紙每10個包成一個筒子,簡潔、樸實而吉利,這是小月餅,每人只分一個。還有大月餅,大人把大月餅按人口均分,“缺席”的也留一份,用紙包好了,等着他回呢。那一份不管他重陽回,還是春節回,哪怕是第二年回,仍在呢,時間長了,長了毛毛,但你見了,難道淚眼中見到的不是團圓和真情。我二哥在外讀書三年,都是放寒假後補過的中秋,每回都說月餅好吃,比他中秋時買的月餅好吃多了。我饞,我很想吃那小小的一份,但我不敢開口,因爲我明白我的一份早就吃過了,那一份僅屬於他。我多次懷疑:是不是放了些時的月餅會更好吃呢!我帶着這種疑問長大,現在,等我外出讀書了,父母卻雙雙過世了,我再也享受不到這份福了,而對中秋卻更加懷戀了!

是啊,那時的中秋節多美啊!小小的月餅我捨不得吃,小夥伴也是,父母在月餅中間釘個孔,再用紅頭繩、綠頭繩穿起來,小夥伴們把它掛在脖子上,然後一連幾天拿來顯擺,戴它入夢。在漫長的幾天裏,用小指甲刮落芝麻,一顆顆地吃;慢慢舔掉它的表皮,輕輕的咬啊咬,要是咬着了一顆冰糖,不亞於發現了一顆珍珠似的驚喜。

那時的中秋夜多美啊!皓月當空,一瀉千里。庭中桂花,香氣四溢。多年以後,讀到唐詩“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我很欣喜,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表達。老人們照例談天、談鬼故事最多,也有傳說和童謠。孩子們唱着“大月亮,小月亮,外婆起來納鞋底,外公起來做木匠……”也正是這樣的晚上,我知道了嫦娥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仙丹,一生只能在廣寒宮舞長袖,陪伴她的只有一隻玉兔、一樹桂花!嫦娥的仙丹本來是后羿的,可嫦娥也想飛天,便偷吃了,衣袂飄飄,任后羿日行萬里也追趕不上,。可后羿不是射落了九個太陽外,爲什麼他不射下月亮呢?我帶着疑問,望着白玉盤。白玉盤純淨、皎潔、明亮、澄澈,沒有回答;我問大人,大人說:“你這孩子,你咋問這個問題呢?”也有人告訴我:孩子,后羿射日是因爲有十個太陽啊,你看,月亮就只有一個,嫦娥也只有一個。我似懂非懂,理解不了後異的愛情孤寂、獨忍悲傷和慈悲爲懷,但那時,我總是做着飛天的夢,夢中總覺得腋下生羽,撲閃撲閃想飛。

漸次長大,學習地理和自然知識,知道了月亮就是月球,人類登上月球發現的不過是一片片塵埃和一粒粒黃沙時,傳說沒有了,神話消失了,飛天的夢飛了,疑問和夢想也煙消雲散,中秋賞月的興趣也就減了許多。

當我成家立業,有妻有兒的時候,中秋節完全不一樣了。兒時的走親訪友、互送紅紙包的月餅變成了一個電話、一條短信,一封“伊妹兒”,住在鴿籠裏的城市人早已不會在桂花樹下談鬼魅、稻花香裏說豐年了。而兒子也不能像我一樣享受小夥伴一齊出來,在銀色的月光中玩遊戲、捕螢火蟲了。月餅包裝得越來越精美,花色品種足以讓人眼花繚亂,我的經濟實力也足以購買童年的總和,但卻找不到童年的食慾和渴望了。

是啊,月餅多了,包裝美了,童年卻瘦了,中秋之味淡了!

今年的中秋,我獨自在湘潭大學,閒觀棋子落燈花,想託明月千里寄相思時,明月卻偏偏不出現,妻子憤憤地打來電話說:兒子向她發脾氣,說語文老師佈置了一篇作文是中秋節賞月,兒子苦等到現在,月亮公公還不出來,正急得跳腳呢!兒子後來跟我通話,我告訴他:你就實話實說吧,說今天晚上沒看到月亮,但看到了雲,聽到了風,聞到了花香,有秋蟲在鳴叫,但爲完不成老師的作文而嘆氣傷心,月亮公公何苦捉弄人!但一臉純真的兒子堅定地說:“爸爸,不行,那不是中秋節賞月。”後來,他歪了歪腦袋,充滿懷疑地說:“我能把明天的月亮移到今天晚上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應該不成問題吧。兒子今年七歲了,再過不了幾年,他就逐漸瞭解社會的各種權變和複雜,或許就會“作”文了,也就不會天真地再問這些可愛的問題了,也就難以看到最純真的月亮了,爲了紀念這份質樸和純真,爲文記之。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5

八月十五中秋節,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如:拜月娘、盪鞦韆、遊“月娘”、燃煙堆、燒瓦塔、觀神。

盪鞦韆,預先在空曠的草地上搭起高達兩層樓的單雙座鞦韆和“十”字鞦韆。棚頂四周拉起一道道繩子,掛滿五顏六色的綢花彩帶。

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穿着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按這裏的風俗,女的不能盪鞦韆只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着盪鞦韆,比賽誰蕩得高,轉得快。

在圍觀者的歡聲笑語中,單座和雙座鞦韆向月娘拋出一道道彩虹,“十”字鞦韆騰空飛旋箍着一個個花環。蕩得最高轉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從而獲得她們的愛情。等到來年元宵,有的已雙雙上街觀燈,成了恩愛的小夫妻了。

天真無邪的童男童女們,自從訝訝學語,就纏着奶奶講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們金色的夢。於是到了中秋節,大人們就用竹子劈成材蔑,紮成了腳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邊紙糊成一輪滿月。中秋夜,孩子們就在“月娘"肚子裏點上蠟燭,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遊在朦朦朧朧的深巷中。老遠看去儼然是月娘落下凡間。金色的夢變成童男童女們捉得住摸得着的現實,這就是有趣的遊“月娘”。

這天晚飯後,婦女們沐浴更新衣,忙着在能望見月娘的天井、門樓、廳前擺起桌子,紮上繡滿祥禽瑞獸富貴花卉的牀裙,把洗乾淨的水果、雲片糕、月餅擺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紅紙剪成各式各樣吉祥物,一一貼在糕餅、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後,就點上紅蠟燭,焚上高香,開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後,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紅梨、菠蘿、香蕉、林檎、龍眼、楊桃、紅柿、牛心柿等競相上市,琳琅滿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節又被人們稱爲“水果節”、“齋節”。

月餅主要有二種:一種拌豬油稱作朥餅;一種拌花生油稱作清油餅。朥餅以潮州市郊意溪鎮烤制的爲上乘。意溪鎮又以“範合盛”號的朥餅爲

最著名。範合盛號的綠豆沙,據說要盛於陶製大水缸埋於地下,“退火”至隔年方取上作餡。意溪朥餅皮薄而脆,餡滑膩清涼;包裝也很有特色,用陶鉢盛 裝,上面用印有金字商號的大紅紙封口,顯得格外古樸,人人喜歡把意溪朥餅當作拜月的佳品。一到中秋前夕,除了商店,大街小巷到處擺攤設點賣朥餅,街上的行人,無論籃裏盛的、袋裏裝的差不多都有朥餅。從前窮人省吃檢用也要買上幾塊,實在買不起的會感到羞愧難當,拜月娘時淚流滿面,再三請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餅,還必須供蒸熟的芋頭。

除了拜月娘,有的農村還要燒瓦塔、燃煙堆。早晨,孩子們起牀之後,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後擡着、挑着、抱着送到長輩指定的曬穀場上集中,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瓦片、磚頭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餘,塔圍一人不能合抱,下面還留出塔門,只是上面沒有造塔剎。然後把各家各戶派來的稻草、劈柴、青金樹葉填進塔裏。月上中天,當村裏婦女們在案前對月禱祝、火化元寶時,一位長輩就在塔門點起了火,慢慢地,塔頂躥出了一串串火舌。爲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們不時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裏撒食鹽,爆發出一陣闢哩啪啦的響聲,不一會,火舌變成了火龍直衝霄漢,映紅了半個天邊。孩子們繞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們喝茶吃糕餅,談古論今,直到瓦塔燒成了通體透明閃閃發光的金塔。至於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戶把稻草、劈柴分別在村裏幾個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結束時,也象燒瓦塔一樣把柴草堆點燃。

中秋之夜用意溪朥餅、芋頭拜月娘,燒瓦塔,燃煙堆,都是這裏古老的傳統活動。據說它有一番不凡的來歷,這要追溯到元代。那時,潮州人把元兵稱作元番或胡人。傳說元兵攻進潮州城之後,爲了鞏固其統治,實行聯戶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養一個元兵,只准養胖不準養瘦。還規定三家人晚上不得關門,任由元兵隨意上哪家睡覺。更不能容忍的是誰家娶媳婦,新娘頭天晚上只准與元兵同房睡覺。百姓受盡欺凌忍無可忍,就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戶戶拜月娘的供桌上都多了一盤朥餅和一個蒸熟的芋頭。原來這是起義者事先安排好的,朥餅底下墊着一小塊四四方方的白紙,乍看似乎是防止油漬出來,其實上面寫了個“殺”字,暗中傳遞消息,約定拜完月娘請元兵吃朥餅時,一見“殺”字,男女老少一齊端起燭臺、香爐、棍棒、菜刀痛殺元兵。結果—夜之間,十惡不赦的元兵全被斬盡殺絕。農村因爲村落分散,爲了便於統一行動,只好以燒瓦塔、燃煙堆爲號。芋頭取“芋”字與潮州話的“胡”字諧音,拜芋頭是鼓舞百姓樹立砍下胡人頭顱打敗元兵的信心。

直到現在,人們在中秋節還耍拜朥餅、芋頭;有些農村,各家各戶也還有自願抱出稻草、劈柴堆在一起,燃煙堆和燒瓦塔的習俗。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6

篇一:中秋佳節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月亮又圓又大,正是人們一家團聚的好日子。今天晚上九時左右,我們一家在陽臺賞月。賞月時一定要準備好凌角、栗子、月餅等等......各種各樣的食品。我往天上一看,情不自禁地說:“哇!今天的月亮真美呀”!再往樓下一看,一個個小朋友提着燈籠一嘣一跳在舞臺上歡天喜地的跳舞。我真羨慕他們可以自由的玩耍!突然,媽媽說:“XX,快點來給月亮公公燒枝香吧。“我說:“好”!我對月亮公公說,我真想和這些小朋友一起開心的分享這愉快的中秋節,行嗎?月亮公公悄悄地託風姐姐對我說:“孩子,只有在家裏才能感覺到真正快樂的呀!”

天空中不時飄來一陳陳歡快的笑聲!中秋節真是快樂極了。使我想起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篇二:有意義的中秋節

早晨,我剛剛起牀,人就異常興奮。因爲今天是八月十五號,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來了。今天一大清早,爸爸媽媽還有我就一起到超市買菜,月餅等食物。

下午爸爸媽媽都在廚房裏忙着殺雞,殺魚,切肉,切菜,忙的真是不亦樂乎。

吃晚飯的時候,我埋頭吃飯,簡直有點狼吞虎嚥似的。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是充滿喜悅的象徵,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 吧!

篇三:沒有月亮的中秋節

今天,我邀請了奶奶來我家過中秋節,媽媽燒了豐盛的晚餐,慶祝中秋節。雖然沒有月亮,沒有辦法賞到圓圓的月亮,但是,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桌上放滿了水果、月餅、飲料……大家一起開心地吃着。後來奶奶提議,每個人唱一首關於月亮的歌。我們拍着手,唱着歌,開心地過了一個沒有月亮的中秋節。

篇四:中秋節,回淮北老家過節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從山東老家回淮北。從下午三點十五分出發,到晚上九點十五分纔回到了家中。在高速公路上,我看見圓圓的月亮慢慢地爬上了天空,它是那樣圓,那樣明亮。回到家中,大家一起吃團圓飯,我看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開心的笑容,我覺得這個中秋節過得非常開心。

篇五:中秋

今天過中秋了,好開心啊

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一家人吃了一頓團圓飯。

我想吃蛋黃月餅,但是家裏有蓮蓉月餅,椰蓉月餅,芝麻月餅,水果月餅就是沒有蛋黃月餅,所以我不開心了。

但是後來我又開心了,因爲爺爺奶奶的身體很健康,爸爸媽媽很恩愛,我的成績也還可以。

雖然這次中秋沒吃到蛋黃月餅,但是我會好好學習,明年吃蛋黃月餅。

今年的中秋的月亮也很圓很亮,上面的嫦娥和月兔不知道是不是在看着我呢。

我想有一天我要登上月球,給嫦娥做月餅吃,哈哈。

篇六:團圓的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是“人月團圓”的中秋節。人們都喜歡在今天一家人一起吃個晚飯一起賞月。

我們家每年中秋節都去伯伯家裏和爺爺奶奶叔叔嬸嬸他們一起吃飯糰聚。吃過豐富的晚飯後月亮已經爬上了天空中。它又大又圓好像一個大“明鏡”照向夜晚的大地特別明亮。大人在賞月吃月餅水果;品着茶;談着家事趣事笑聲連連。而我和哥哥姐姐們也玩得很高興。

我們家裏每年都有一個歡樂“團圓的中秋節”!

篇七:中秋節日記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晚上,媽媽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菜餚,還有水果和飲料,都是我喜歡吃的。一家人圍在一起,吃着團圓飯,聽着爺爺說關於中秋節的故事。

吃完飯,我們一家人到陽臺上賞月,這時,月亮已經高高地掛在了天空,像皮球、像玉盤、又像一面鏡子,突然,我想到了詩人李白寫的一首《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媽媽還說了嫦娥姐姐的傳說,我彷彿看見了美麗的嫦娥姐姐就在月亮裏翩翩起舞。

我們一邊吃着香甜的水果和月餅,一邊欣賞這美麗的夜景。啊,今天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節日!

篇八:中秋節日記

中秋佳節,是人們團圓的節日!

每到中秋節,大家都非常開心!因爲中秋節都會吃月餅和觀賞月亮。

月餅有甜的、有原味的,有蘋果、草莓、葡萄、西瓜、香蕉等各種口味。

我非常好奇每年中秋節爲什麼要賞月呢?媽媽對我說:“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嫦娥的仙女,自從她吃了不死丸後,才變成了仙女,離開了后羿,直奔月亮裏的月宮而去。嫦娥離開後,后羿非常傷心,爲了紀念嫦娥,就把每年訂一箇中秋節,到了中秋節,就要吃月餅,觀賞月亮。後來后羿立了大功,王母娘娘批准后羿每年中秋節可以和嫦娥團圓一天。后羿升成大官以後,人間就有了中秋賞月的習俗和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我終於知道爲什麼中秋有吃月餅和賞月的習俗了。

中秋節的作文1500字 篇7

今天,迎來了令我們難忘的中秋節。

這個中秋節,天氣不太好,白天一直都在下雨。不過還好,到了晚上雨就晴了。但是月亮時隱時現,不夠明亮。

吃飽飯後,天空中還是很大霧,根本看不到月亮。可我看見樓下、樓上的鄰居依然按照往常的習俗出來拜月,有的在平臺上擺了滿滿兩大桌的月餅和水果、有的在自家的陽臺上點兩根大蜡燭……各有各的特點,他們都是按照自己家鄉的風俗習慣來進行拜月。

我見到他們都在拜月光,也學着他們那樣來拜。我先找來兩支生日蛋糕用的蠟燭,立在陽臺邊;然後拿來兩個橘子、兩個栗子、兩顆葡萄、兩片柚子和一個月餅放在蠟燭的兩邊;再把蠟燭點上就成了。我坐在陽臺邊,望着那佈滿雲霧的天空,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我一直望着那廣闊的天空,漸漸地,我朦朦朧朧的望見了月亮的身影,心想:月亮姑娘終於登上天空這個廣闊的舞臺來露一露臉了。月亮外面裹着一層薄薄的雲霧,就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用面紗遮住了自己雪白的臉。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雖然這個中秋節的月亮沒有去年那麼皎潔明亮,但是我卻有模有樣的拜了月光,過了一個特別的中秋節。

九月,涼風習習的季節;九月,秋風送爽的季節。九月,同時也送來了美麗的中秋節。可是,今年的中秋節有些調皮喲!

“20xx年九月十九日”我一邊翻着日曆一邊念着。期待已久的中秋終於來臨了。耳邊吹過的秋風在爲我慶祝。似乎慶祝地早了些。“但……謝謝啊!”我在心裏說。甜滋滋的笑容掩藏不住,兩顆兔牙亮在嘴上,甜蜜蜜的笑着,比蛋黃月餅還甜!媽媽看我這傻乎乎的樣子笑得合不攏嘴,笑着對我說:“小傻瓜,還要等到夜晚九點才能賞月、燒烤呢!”我拍拍胸脯說:“沒問題,我是個很有耐心的好孩子,一定會老老實實地等到夜晚明月升起時的!”“那就好!”媽媽滿意地走開了。其實,媽媽是怕我這個小饞嘴偷吃了放在冰箱的雞翅。我望着冰箱,直流口水。一個個不安分躺着的雞翅似乎在誘惑我:“過來呀,我可好吃呢!”一隻雞翅說。“來呀,過來嘗一口。聞聞,我多香!”……我揉了揉雙眼,一看,它們並沒有動啊。再看看——“快過來啊,我可香甜了!”心裏一想:會不會是自己心理作怪?“恩,一定是!”一個堅定的聲音告訴自己。我躲過了雞翅的香甜誘惑計劃。當然也同讓能抵過其他食物的誘惑啦!於是,自己得意洋洋的笑了起來……

“咚、咚、咚…·”掛在牆上的老鐘敲了12下。我用着期待的目光望着它,反應有點遲鈍地說:“到九點啦,九點啦!”興奮地手舞足蹈的我大叫着:“媽媽媽媽,九點啦,賞月啦,燒烤啦!”東找找、西找找。一個人影都沒有……“喂,你還在下面幹嘛?”一個聲音從上面傳下來。我連忙趕到三樓。終於,看到了他們。望着天空,我陷入了一臉的呆滯,一陣冷風掠過——沒有月亮。“媽媽,媽媽!中秋怎麼會沒有月亮!”我驚呼。“不可能!只是未到時間而已罷了,再等等、再等等啊。”“哎,好吧,雖然這次的中秋沒有月亮。但是,沒有月亮的中秋並不就是不代表不是中秋節啊。”我開始自我安慰起來。與大家一起擺好燒烤的餐具後開始烤起了燒烤。我怒氣衝衝的拿起一把雞翅說:“哼,還不是吃掉你們了!”得意洋洋的烤起雞翅來……

“沒有月亮的中秋真是奇特啊!”爸爸在一旁感慨。“也是,這似乎是我見過第一次沒有月亮的中秋節,呵呵。”哥哥也說。“什麼嘛,好不容易等到今年盼望已久的中秋節,以爲可以一睹“圓盤”的魅力。”我在一旁抱怨。“別生氣啦,沒有月亮贈興,也有晚風送爽啊!”媽媽連忙安慰生氣的我。她還說給我講講中秋的各種傳說。從媽媽的口中我得知中秋並不只是人們熟悉的“嫦娥奔月”還有不怎麼流傳於世的“吳剛折桂”、“朱元璋與月餅起義”和“玄宗漫遊月宮”等等……我最喜歡的還是“吳剛折桂”這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也曾在詩中寫下“欲斫月中桂,持爲寒者薪”。入了迷的我早就把烤雞翅的事拋到九霄雲外。一陣陣刺鼻的焦味把我從夢中拉了回來。我連忙把雞翅放到盤子上。再看看可憐的雞翅們——一個個漆黑的身段讓我不禁笑了起來。大家看到我這狼狽樣也個個都開懷大笑。只是心疼了我的肚子,要嚥下這黑漆漆的“雞翅”了。一個個烤焦了的雞翅也並沒有像我想象的那麼難以下嚥,反而烤焦以後多了一番風味。讓我胃口大開。不久,一盤烤焦了的雞翅就被我一掃而光了。我挺着脹鼓鼓的肚子回到房間睡覺去了。心裏還想着那個好吃的烤焦雞翅。而且,也忘不了這個沒有月亮的中秋節……

這個中秋節,真特別!

標籤:彙總 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