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有關物聯網論文3000字

物聯網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被稱爲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世界資訊產業的第三次浪潮。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物聯網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檢視。

有關物聯網論文3000字

《新一代資訊技術——物聯網》

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發明了“物聯網”。物聯網作爲一種新的網絡形式,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正在探索過程中。本文主要介紹我對物聯網的一些認識和見解,以及對物聯網可能會引發的創新型應用的分析。

對物聯網的認識

物聯網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被稱爲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世界資訊產業的第三次浪潮。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 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資訊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透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資訊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資訊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網作爲一種形式多樣的聚合性複雜系統,涉及了資訊技術自上而下的每一個層面,其體系架構一般可分爲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三個層面。

物聯網是以感知爲目的的物物互聯繫統,涉及網絡、通信、資訊處理、傳感器、RFID、安全、服務技術、標識、定位、同步、數據挖掘、多網融合等衆多技術領域。經過數年的快速發展,各國不同的單位和機構均初步建立了各自的技術方案,但核心技術研發方面缺乏單位間的協同攻關,各類方案間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接口,處於離散狀態。另外,由於物物互聯應用領域衆多,各類應用特點和需求不同,當前技術解決方案無法滿足共性需求,尤其在物理世界資訊交互和統一表徵方面。這對物聯網產業發展極爲不利,亟須建立統一的體系架構和標準技術體系。

物聯網這個概念,在中國早在1999年就提出來了,只不過在中國是稱作“傳感網”,國際上則稱爲“物聯網”。物聯網發展到現在,已經可以實現把傳感器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樑、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以及家用電器等各種真實物體上,透過互聯網聯接起來,進而執行特定的程序,達到遠程控制或者實現物與物的直接通信。這樣的話,我們可以對地球上任何一個物體進行定位和控制。

物聯網最重要的建立在傳感器基礎上,無論無線的還是傳統的,重要的在於物理世界的資訊收集。 所以,物聯網的模型應該建立在傳感器的新一代互聯網上面,這個互聯網要能夠相容不同的語意模型,即能夠將連續的物理世界和離散的計算機處理聯繫起來。所以重要的是發展計算機系統和物理系統的統一建模理論。

關於物聯網的教學見解

在“物聯網”普及以後,用於動物、植物和機器、物品的傳感器與電子標籤及配套的接口裝置的數量將大大超過手機的數量。物聯網的推廣將會成爲推進經濟發展的又一個驅動器,爲產業開拓了又一個潛力無窮的發展機會。按照目前對物聯網的需求,在近年內就需要按億計的傳感器和電子標籤,這將大大推進資訊技術元件的生產,同時增加大量的就業機會。所以,我國各高校應加強對物聯網教學的重視,加大對物聯網人才的培養。應將物聯網作爲一個專業而不僅僅是一門課程進行教學,培養高素質、具有綜合能力的物聯網專業人才。

另一方面,物聯網作爲新興產業受到了各地的熱捧,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相繼出臺了產業發展的相關規劃,均強調大規模、高產值,紛紛劃撥大量土地,興建大工程、大項目,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過熱局面。這種缺少統一規劃、重複建設、盲目競爭的狀態只會造成產業的泡沫化,使風險越來越大。因此,各省市還是要因地制宜,結合自身特點,發展差異化優勢,有所側重地發展物聯網產業,並與本地原有的產業形成良性互動,這樣才能實現產業的協同放大效應。要發展壯大物聯網產業,人才是關鍵。面對旺盛的需求,各高校應攜手努力,共同推動物聯網人才培養。物聯網產業的涉及面極爲寬廣,而各高校的計算機、資訊等學科均各有所長,因此物聯網學科建設要結合本校的專業特色,不應搞大而全、大一統;各有特

色才能形成優勢互補,才能形成合力,最終促進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在具體課程的設定上要突出專業特點,要和傳統的'計算機、電子等專業區分開來。

有關物聯網的創新型應用

物聯網的應用領域包括航天、通信、智能建築、醫療健康、生產製造、軍事、安全隱私、環境監控、娛樂多媒體和交通運輸等。已有的實際案例包括:

1. 醫療輔助系統:讓病人身穿帶有射頻識別和傳感器的衣物。可以得到病人的心跳電壓等健康資訊並上傳網絡,醫生可以透過PDA等設備進行遠程即時診斷並安排護士幫助病人治療。提醒系統的應用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2. 有文獻設計了一種在日常工具上的自動提醒系統。例如,在雨傘上加了一個小裝置,可以透過網絡獲知室外是否下雨,若下雨或即將下雨,則在用戶出門時自動發出士l音,提醒帶雨傘出門。

3. 文獻設計了一個能在電器浪費電能時提醒主人並自動關閉部分電器的家庭節能系統。老人摔倒提醒系統透過在老年人身上安裝加速度與重力傳感器,當老人摔倒時發送短信通知家人。

4. 智能交通方面:上海交大的TIG項目在2005年就開始執行。透過收集上海四幹輛出租車的實時資訊,結合歷史數據來計算實時路況。該系統還有計算最優路徑,公交車到站時間等應用。

5. 酒類資訊系統:透過掃描酒類飲品的電子標籤,利用收集或其他職能手持設備可以在網絡上尋找並顯示這一酒類的詳細介紹和價格對比,方便用戶採購;對象識別系統:透過攝像頭取景,可以辨別出所拍攝景物並給予相關詳細資訊。該系統可應用於旅遊和迷路情況下等。

物聯網一方面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大大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爲全球經濟的復甦提供技術動力。目前,美國、歐盟等都在投入巨資深入研究探索物聯網。我國也正在高度關注、重視物聯網的研究,工業和資訊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在新一代資訊技術方面正在開展研究,以形成支援新一代資訊技術發展的政策措施。

最新數據顯示,上海移動目前已將超過10萬個芯片裝載在出租車、公交車上,形式多樣的物聯網應用在各行各業大顯神通,確保城市的有序運作。

在上海世博會期間,“車務通”全面運用於上海公共交通系統,以最先進的技術保障世博園區周邊大流量交通的順暢;面向物流企業運輸管理的“e物流”,將爲用戶提供實時準確的貨況資訊、車輛跟蹤定位、運輸路徑選擇、物流網絡設計與優化等服務,大大提升物流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此外,在“物聯網”普及以後,用於動物、植物和機器、物品的傳感器與電子標籤及配套的接口裝置的數量將大大超過手機的數量。物聯網的推廣將會成爲推進經濟發展的又一個驅動器,爲產業開拓了又一個潛力無窮的發展機會。按照目前對物聯網的需求,在近年內就需要按億計的傳感器和電子標籤,這將大大推進資訊技術元件的生產,同時增加大量的就業機會。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已可見的物聯網的具體應用,如遠程防盜、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智能圖書館、遠程電力抄表等,這些僅是物聯網的鄒形,還尚未形成一個龐大的網絡。

物聯網固然給我們構建了一個十分美好的藍圖,在未來,我們可以想象透過物物相連的龐大網絡實現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監控、智能物流以及家庭電器的智能化控制。但從目前全球狀況來看,物聯網的發展仍有衆多問題需得到解決,所以物聯網普及仍相當漫長。

標籤:聯網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