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700字作文

【精品】除夕的作文700字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除夕的作文700字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除夕的作文700字七篇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1

盼望已久的除夕夜終於來臨,在這煙花燦爛辭舊迎新之夜,據說很多人都會“守歲”,通宵熬夜,辭別舊歲,喜迎新年。今天,我決定和大家一樣也要守歲,讓新年的晨曦第一時間映入眼簾,體驗一下這個意義非凡的傳統年俗。

我們一家開開心心熱熱鬧鬧地吃好了年夜飯,放好了開門炮,接下來,一大家子就要用各自喜歡的方式“熬年守歲”啦。八點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開播了,奶奶、媽媽、姐姐還有我和伯母,我們早已坐在電視機前翹首以待。大年三十看春晚,我想這也是大部分中國人最期待的除夕盛會,五十六個民族載歌載舞,各地風土人情以精煉的藝術形式向我們呈現,更有幽默搞笑的小品相聲節目……演員們十八般武藝齊上場,把新年的喜慶祥和渲染得淋漓盡致。爺爺和爸爸這些大老爺們卻是不愛文藝,他們老早約定了牌局,賭資還比平常大出一倍,不爲輸贏,全是圖個熱鬧高興。

我們邊嗑瓜子邊看春晚,媽媽和奶奶不時點評一下節目是否精彩,偶爾還回顧一下早些年除夕守歲的情景,感慨時代的發展迅速,我們家的變化也堪稱巨大。時間也就不知不覺接近了午夜,屋外又有鞭炮聲此起彼伏地傳來,美麗的煙花又開始在夜空盛開,我和姐姐終於坐不住了。可是因爲之前媽媽說過最近霧霾天多,各種污染導致空氣質量差,所以我們只是放了一串開門炮,在這本該用鞭炮煙花慶賀新舊年歲交替之際,我們要用更環保的方式進行。於是,我跟姐姐開啟電腦,上了qq,挨個兒給同學親人們拜年,虛擬的網絡滿載着我們對彼此的祝福,也充滿了我們對新年的希翼和憧憬。姐姐還教我製作電子賀卡,把自己的照片和祝福設計成漂亮的動畫賀卡,這份別出心裁的新年禮物當然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誇讚。與此同時,我也收到了好多好多真誠的祝福……

時間很快滑到凌晨2點,夜真的深了,我和姐姐漸漸感到疲憊不堪,眼皮子沉重極了,忍不住地往下掉。可是我們堅持不服輸,硬撐着忍了一個多小時。只記得我最後一次看掛鐘時針指向4時,從來沒有熬這麼長的夜,我們實在是堅持不住了,就不知不覺地在沙發上進入了夢鄉……

夢裏,我變成了一個快樂的小天使,正跟着聖誕老爺爺在派發新年禮物呢!當禮物終於派發完畢,已是大年初一的中午了,長長地伸了個舒服的懶腰,爸爸媽媽便喊我們起牀去拜年了……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的《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繪的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放炮迎新的熱鬧場面。

除夕之夜放鞭炮這似乎是一種不會被人忘卻的傳統。從我記事之日起就對每年除夕凌晨12點的炮聲記憶深刻。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在這一時間點裏每家都會放開門炮辭舊迎新,在新年裏討個好彩頭,你能想象上百花炮聲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種光亮,那種聲響,怎一個震撼了得呀!即使你熬不到這麼晚,相信這震耳欲聾的炮聲還是會把你叫醒的。

每年除夕,爺爺、伯伯、爸爸都會準時從被窩中爬起來放鞭炮,對他們而言,這已是保持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習慣了。他們不需要鬧鐘,卻總是那麼準點,或許是他們的心靈感知新年的氣息比我們更早更準吧!

我一直認爲,鄉下的年味兒比城裏要更濃些,因爲這份“美味”中加了更多調料,純樸、感恩與真誠。城裏的路旁商店張燈結綵,這是他們對新年的期許,希望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步步高昇,但這其中不乏有些應付之意,過多花哨的裝飾只是隨了大流,迎合時代發展的需求。相比較而言,鄉下人家門上貼的春聯更有寓意,這些春聯並不昂貴,並不華麗,卻寄託了一家人對新年的美好期待,都說平凡之中見真情,春聯不也是如此嗎?

年味兒要與家人共同分享,所以除夕也就少不了與家人共進晚餐。隨着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物質需求的提高,“年夜飯”人們更熱衷於去飯店吃。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說有笑,吃着現成的飯菜,吃完結賬就可以走了,方便、快捷,何樂而不爲呢?但在鄉下大多數人家都是在家裏吃,即使比不上飯店菜品的美味,但這是家人親手烹製的,裏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即使比不上飯店用餐的方便,但與家人一起勞動是開心的,充實的,享受的。我們吃的不是美味,是氣氛。只要一家團聚,一起吃飯,我相信,無論飯菜的豐盛與否,大家都是開心的。 =

吃完年夜飯幹什麼呢?答案當然是看春晚了!雖然現在對春晚的意見褒貶不一,但依然不減低人們對春晚的熱情,很早就開始關注春晚了,除夕晚上8:00,春晚終於揭開了她神祕的面紗,一家人和樂融融的坐在電視機前,看着春晚,說說笑笑,體味春晚帶給我們的樂趣,等待零點鐘聲的敲響。

除夕,除舊迎新。年味兒,充斥心田。希望人們可以在新年中過的更輕鬆、更舒適、更愉快。如老虎般虎虎生威。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3

在20xx年春晚中,有一個節目我尤爲喜愛,“小品王”—趙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小品中小瀋陽和王小利纔出場時活躍的氣氛,特別是小瀋陽撒嬌,說他:“爹,你咋這麼完蛋呢?”,他那樣又可愛又滑稽。後來小瀋陽拗不過就拿着他“爹”的信說出了他的口頭禪“O啦”,接着小瀋陽敲門時,叫了幾次門,說的話都不對,好不容易說對了,“桂琴”出來後看見他,問他是大程子什麼人,他又幾次沒說對,逗得我哈哈大笑,後來他說:“我爹叫我給你封匿名信。”之後“大程子”被發現了,小瀋陽拿着相機在那拍“全家福”。

這時趙本山上場了,小瀋陽拿相機給他叫他幫忙拍張全家福,趙本山拿過相機“啪”就丟到地上了,把他們的關係搞清楚後,他們一起進了屋,在趙本山的一再追問下,看到了“桂琴”手裏拿着的信。

讀着讀着,發現了“大程子”是個“白字先生”他本來要寫:情竇初開,可是竇字不會寫就在那畫了個圈,後來趙本山實在讀不下去了,小瀋陽自告奮勇的說:“我念!”,但是他念着念着又讀到了“此處略去三字”“大程子”還說節能減排,省點墨水,在他們的再三追問下,他說是寫“感謝你”,後來又讀到“此處略去27個字”這時我們全家捧腹大笑,在讀到“此處略去78個字”這封信讓我笑得氣都喘不過來,之後他們的對話,更讓我們家裏洋溢着歡快的笑聲,後來又引出一張卡的誤會,“大程子”說出小瀋陽是孤兒後,小瀋陽不信,“大程子”從衣服上扯下在他身上縫了18年的領養證,小瀋陽終於相信了,

而且哭了起來,接下來“大程子”說了一些感人的話,而且他也哭了起來,趙本山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也知道了“大程子”的不容易,趙本山說:“要好好唸書報答社會報答你爹!”接着小瀋陽給他“爹”“媽”“爸”拜年,這一感人畫面,我看着,眼睛裏的淚水在打轉,趙本山拿“紅包”給小瀋陽,小瀋陽說:“謝謝大爸!”趙本山說:“你謝謝三峽吧!”這句話讓我眼晴裏的淚水又回去了,之後,這個故事在《同桌的你》這首歌中完美落幕!

是啊!我們要好好讀書報答社會,報答我們的爸媽,這樣纔對得起爸媽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4

我國的傳統節日——除夕,是多麼多姿多彩,快來和我們一起過這難忘的節日吧!

我們在除夕時,爲你準備了煙花,爲你準備了豐盛的飯菜,還爲你買好水果,快來和我們一起過除夕吧! 太陽剛剛升起來,家家戶戶打亮所有的燈,人們拿起掃把從屋內打掃到屋外,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婦女們正忙碌地準備着拜神要的東西,孩子們幫家人們燒水殺雞,洗米做飯……

早上七點到中午,是拜神高潮期。廟門前是滿地的鞭炮衣,紅紅的像一張紅地毯鋪在地上,人們挑着擔子,踩在鞭炮衣鋪成的紅地毯上。各個廟裏人山人海,密不透風,到處都是拜神用的香的味道,到處都是人們誠心跪拜的身影。因爲古時候的人們對神的敬意是無法形容的,所以認爲神可以保佑家人,就給神燒香、燒紙錢。其實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神和鬼,它們只存在於人的心理上。放鞭炮了,人們拿出一掛掛鞭炮,把它點燃在各自家門口。火紅的鞭炮衣滿天飛舞,把祝福和幸福傳遞給別人。

下午四五點鐘,大家又開始貼春聯了。小孩們幫助家人用水打溼舊的春聯,再用手撕下舊春聯,然後幫助家人把新的春聯貼上去。不一會兒,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換上了新春聯,有的金光閃閃的,有的紅紅火火的,家家都是耀眼奪目。據說,春聯是有驅邪的作用。“鏘鏘鏘”的鑼鼓聲音從不遠處傳了過來,是舞獅表演。他們的表演得實在是太精彩了、太棒了,人們正在爲他們歡呼着、喝彩着。當遊行隊伍走過大街時,人們都從屋裏探出頭來看他們的遊行表演。

夜幕降臨,家人們和親戚朋友圍在一張桌子吃團圓飯,開開心心地聊天。小孩也圍成一桌,桌上飯菜成了小孩們的戰利品,菜是多麼的豐富:有甜酸排骨,有炸雞翅,有魚,有紅燒肉……吃完了飯,小孩們就在地坪上燒煙花和放許願燈。看他們玩得多麼開心,多麼盡興呀!他們真讓人羨慕,因爲他們無憂無慮和沒有煩惱的心情,這時也讓大人回憶起了他們童年的`歡樂。

十二點時,家家戶戶都要燒鞭炮,這已經成爲了我們的習俗了,含意是除舊迎新,祈禱新的一年幸福安康!這時候天空上煙花絢爛,匯織成讓人陶醉的夜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彙集成一首震天動地的新春交響樂。

這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除夕,歡迎你們來和我們一起開開心心過大年吧!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5

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那是別具一格的,寫除夕的作文。

大年三十那天,我們穿上新衣服去奶奶家過除夕。上車後我透過玻璃窗往外看,平常人少的路口,一下子變得熱鬧異常。這是因爲人行道的兩邊多了許多小販,有賣鞭炮的、賣對聯和賣窗花的。剛一進小區,便看見家家戶戶張燈結綵,電線杆和伸縮門上都掛着小燈籠,家家戶戶貼對聯、掛燈籠、貼福字。

一進奶奶家,爺爺就和爸爸聊起天兒,淡古論今,說一一些春節起源的傳說。這時,奶奶拿來一副對聯和兩個燈籠,媽媽和奶奶開始掛燈籠、貼對聯,房間裏一下子充滿了節r]的氣氛,作文素材《寫除夕的作文》。到了下午,奶奶和媽媽開始做飯,沒過多久,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我走過去,哇,滿滿一桌子全是我喜歡吃的菜,有雞、魚、排骨等,這些菜不禁讓我垂涎欲滴。爺爺舉杯說道:“祝大家虎年好運、財源滾滾!祝我孫子學習進步!”我呵高興了,最後大家舉杯說道:“虎年閤家歡樂!”吃完飯,我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電視裏有歌舞表演、雜技和小品,唱歌的人歌聲嘹亮,伴舞團翩翩起舞、姿如燕飛。到廠夜裏11點,媽媽、奶奶和爸爸開始包餃子。我們這裏有一個習俗,要在餃子裏包一枚硬幣,誰吃到了錢準就是一年中的福星哦。包完餃子,我和爸爸出門去放鞭炮,天空中的禮花爭奇裝鬥豔。鞭炮放完了,我們回家準備吃餃子,這時,電視咀傳來倒計時聲:“5、4、3、2、1。咚!”我們送走了牛年,迎來了虎年,正所謂“辭lLl迎新”。爺爺端上一盆餃子.開始吃餃子啦!我第一個開吃,哇!這個餃子真美味呀!但是我沒有吃到錢,我義接二連三地吃了好幾個餃子,都沒有吃到,我有些灰心了,這時媽媽鼓勵我說:“再吃最後—個,別灰心。”我答應了,突然我的牙被什麼東西硌了一下.我吐出來,原來是錢,我太高興了,大叫大嚷道:“我吃到錢了,我吃到錢了!我還是一年中的福星哦,哈哈哈!”說完奶奶遞給我一個紅包。吃完餃子我們就各自網房問睡覺了。

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節,因爲春節能放鞭炮、吃餃子,春節給我帶來了太多的歡樂。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6

今年春節我們一家在農村老家過年,我想農村過年可能有一些特別的習俗,使得我更盼望除夕了。

等呀等,終於到除夕了。一大清早,本愛睡懶覺的我卻沒了睡意,一骨碌兒爬起來,穿好衣服。我還以爲自己是最早起牀的,卻發現大家早就忙碌起來,而我卻插不上什麼手。奶奶和伯母在廚房做團年飯,爺爺正把圈裏的羊兒放出來,好讓它們也感受一下過年的氣氛,媽媽和爸爸正在打掃衛生,伯伯在貼對聯。我正奇怪弟弟跑哪兒去了?卻發現三歲的他正坐在地上,把手伸進漿糊瓶裏,然後又把手上的漿糊抹在對聯的反面,哈!連他都在做事兒,我也不甘示弱,拿起抹布把家裏裏外外抹了個遍。

隨着奶奶的一聲呼喚,大家夥兒都停下手中的活去吃團年飯了。啊!好豐盛的菜:鍋裏燉的臘肉,盤裏的年肉、雞肉、牛肉、魚肉、還有好多小菜;飯碗裏的土豆飯、糯米飯讓人垂涎欲滴,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吃完了三大碗,一邊不停地打飽嗝,一邊說:“太好吃了,太好吃了。”媽媽笑着說:“真是個大肚漢。”吃完飯,爸爸帶着我和弟弟去爬山。

不知不覺,天漸漸暗了下來。開啟電視,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卻沒看見奶奶和媽媽的身影,我到廚房一看,發現她們正在揉麪粉。我舉着手,象發言一樣跑過去,跳着說:“我也來,我也來。”奶奶招招手對我說:“來吧來吧,我們正差人手。”洗好手,媽媽分給我一坨面:“給,自己做自己的餃子。”好呀,自己做自己的,這會兒我認真幹,等下好好慰勞我的肚子。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做:先用力揉麪,等它有彈性後,再把它揉成圓條,切成一個個小圓柱形。之後的步驟我覺得是最難的,將一個個小圓柱形用擀麪杖擀成一張張圓形的麪皮。我一會擀成長方形,一會又擀成橢圓形,怎麼做都不漂亮,性急的我索性丟下手中的活不幹了,去看晚會!媽媽在一旁搖搖頭說:“哎,這孩子!”

“噹,噹……”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媽媽和奶奶將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了上來。我一心想放鞭炮,沒心思吃,胡亂扒了幾個就去放鞭炮。

開始我也不敢,看着鄰家的小孩都敢放,我也就躡手躡腳地拿着點燃的香引燃引線,鞭炮“嗞,嗞”地響了起來,我一驚,向後退了一大步,摔了個仰面朝天,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我可管不了那麼多,爬起來趕緊跑,一回身,便聽見“呼”地一聲,一顆禮花“嘣”地炸開了,天空撒下片片“雪花”——幻成一道道銀河;又“呼”地一聲,一根根光柱升空,竄出火舌,劃破天際。

真美呀!我雙手合十,閉上眼睛,想借這美麗的煙花和爆竹許幾個願望:我希望去年因雪災沒回家過年的人們,今年能和家人團聚!

20xx年來到了,天空中奼紫嫣紅的煙花炸去了煩惱,迎來了快樂。

除夕的作文700字 篇7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爲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裏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爲“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爲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爲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爲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爲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爲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爲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門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門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門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門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門神”,較街門門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門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爲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爲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