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700字作文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700字(精選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快樂的端午節作文700字(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700字(精選10篇)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在媽媽的催促聲中起了牀。媽媽端上了一盤茶葉蛋作早餐。“爲什麼呀!”我問道,“今天早上怎麼改吃雞蛋了?”媽媽笑着說:“端午節吃雞蛋可以祝福你逢凶化吉、平安無事啊!”“是嘛!”我趕緊拿起一個雞蛋剝起來。“我小時候外婆還把雞蛋染成紅色,用自己變得網兜裝着,掛在我的胸口呢!”媽媽邊說邊回憶着。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看見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超市貼出了一張張關於端午節促銷活動的大海報。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樓梯,看到外婆家大門上懸掛着幾簇綠色的植物。只見這些植物有着細細的莖杆,葉子長長的。“這是什麼呀?”我問來開門的外婆。“這是艾葉與菖蒲。”外婆回答。“爲什麼要把它放在門口呢?”“這樣可以防止蚊蟲進到家裏,還可以避邪呢!”

一走進房間,廚房裏飄出的糉香令人饞涎欲滴!

外公和外婆正在熟練的包着糉子,我也想來一試。便開始對外婆說:“讓我包一個糉子吧!”外婆擺擺手不肯,我又說:“我要試試看嘛!”這時外公發話了:“要包可以,不過先得告訴我們,爲什麼端午節要包糉子?”哈哈!正中下懷!我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這是爲了紀念戰國末期的大詩人屈原。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始終不捨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跳進汨羅江自殺。屈原死後,百姓們哀痛異常,都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發展成划龍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外婆說:“夠了夠了,過來吧!”

外婆教我包糉子了。先把糉葉捲成圓錐狀;把卷好的糉葉卡在左手虎口,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糉葉卷中,舀一小匙拌好的肉餡放在米上,再蓋上一層米;將葉尾蓋下來,葉尾捏籠,將多餘葉尾上卷,接着用葉絲繫牢。最後,剪掉多餘葉尾。啊!我終於包出了一隻糉子,雖然沒有外婆的那樣好看,可我還是覺得很好。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高興!我既學會了包糉子,又嚐到了美味,更關鍵的是,小小的糉子讓我感覺到了祖國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與民族傳統,我更爲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與自豪!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2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爲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的來源是由於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糉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爲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閒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着傷心的詩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麼痕跡。大夥很傷心,把竹筒子裏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裏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了,後來他們把盛着米飯的竹筒子改爲糉子,劃的小船改爲賽龍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啊!端午節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的美、喜歡端午節的熱鬧、喜歡端午節的糉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嗎?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3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天我們要吃糉子,玩龍燈,在家門口掛菖蒲和陳艾,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今天,麓山國際社區爲業主們舉辦了盛大的遊園活動。

孩子們穿上節日的盛裝,有的手拿五彩糉子,有的佩戴香包,還有的身上掛着菖蒲,個個喜氣洋洋,臉上洋溢着歡快的笑容,紛紛涌向會所。

在會所大廳的一角,聳立起巍峨雄偉的攀巖牆。許多小朋友們爭先恐後地向上爬。看着小朋友們快樂的樣子,我也擠進人羣排隊。輪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拴好保險繩,開始手腳並用地向上爬。一開始,我很順利地爬了三格。可當我爬到第三格時,發現上面的攀巖石釘間距越來越寬,我的手怎麼也夠不着了。心開始像一隻小鹿又蹦又跳,頭腦一片空白。往下一看,哎呀,黑鴉鴉一片人頭!突然,手一鬆,我便懸在了空中,繩索帶着我不停地晃動,讓人感到毛骨悚然。我並拼命大叫:“放我下來!放我下來!”工作人員對我說:“堅持就是勝利,續繼往上爬吧!”可我還是不敢,不爭氣的金豆豆噼哩啪啦地落了下來。工作人員無可奈何地把我放了下來,觀衆們也用惋惜的眼光看着我,我紅着臉擠出了人羣。

舅舅不停一安慰着我,把我帶到一排籃球電玩架下,許多孩子也在這裏排隊投籃。我的舅舅天生喜愛打籃球,他丟下我,不由自主地走進了長長隊伍中。輪到他了,他挪動着笨重而又肥胖的身體。在籃球架旁,舅舅的身體幾乎佔了整個籃球架,胖胖的舅舅投着籃,身子一晃一晃,簡直就像羊羣裏白大狗熊,又滑稽又好笑。看着他,我高興地笑了。

捏彩泥館裏人潮涌動,五顏六色的彩泥吸引了我,我也走向前去玩起來。我捏出來的小人、動物、汽車個個不成形,而別人的呢?稀奇古怪。我們都相視而笑了,說:“重在參與嘛!”

最好玩的還是給白T恤衫畫畫。我帶着點點妹妹去前臺領了一件潔白的T恤衫,拿着彩筆隨心所欲地畫上自已喜歡的圖案。我先畫了一個小房子,那是我溫馨的家。然後畫了一個小人,這是我,正在觀看着世界的美景。再畫了一棵高大的樹木,這是希望之樹,願我的心願像這棵樹一樣茁壯成長。最後畫了一個火辣辣的太陽,照耀着我幸福的童年。我把我的傑作穿在身上,心裏美滋滋的,得意極了。

今天是快樂的一天,節日是快樂的,我也是快樂的!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4

星期六的早晨,我們小記者又要在商丘森林公園,舉行幾個活動,度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早上七點半,我們來到孔子像集合。來到集合點,小記者們早已在那等候什麼時候出發。終於到出發時間,小記者們也到齊,我們在車上十分的興奮,一邊吃着零食,一邊欣賞着路兩旁的風景或者看電視。到商丘森林公園,我們都爭先恐後地下車。

下車以後,老師把我們小記者分爲四隊,向小廣場走去。每一個隊伍中,都會有一個教官來維持秩序。我被分到第四隊,我們第四隊先去教官們休閒的地方摸魚。教官給我們講,這個活動叫渾水摸魚,就是在渾水裏面,趁着魚暈頭轉向時捉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聽教官講完,我們都迫不及待的下水捕魚。但是教官叫女生先捉,我們好不容易等他們捉玩,男生們都“撲通撲通”的跳進池裏。不大一會兒,我們男生都捉幾條魚。教官說:“等所有的活動結束之後,還可以把魚拿走。”我們高興得手舞足蹈。

下一個活動就是袋鼠跳和踢毽子,袋鼠跳就是讓自己站在一個大袋子裏面,緊抓着袋子往前跳。當我抓住袋子的時候,迅速跑到袋子裏去,套着大袋子,笨拙而賣力地向前跳去,把袋子傳給另一位小記者。到最後,還是我們男生隊贏。到踢毽子比賽,我比對面的女同學踢的還要多!

接下來就是跳竹竿和彩彈射擊比賽。我是負責晃竹竿,晃竹竿有一個口號“開合開合開開合”,跳竹竿也有一個口號“點地點地跳過去”。教官說我晃竹竿晃得非常好,接着,我的手晃累,就跳起竹竿,而且我跳得也不錯哦!而彩彈射擊,就是用槍打破射擊靶上的氣球。總算到我期盼的潑水比賽,我們每人拿一個水盆,向對手猛潑。等比賽結束以後,我們個個都成落雞湯啦!

在草坪上吃過午飯之後,我們又去體驗包糉子。包糉子時,要把糉子葉打一個彎,把糯米分均勻,把上面多餘的葉子,給糉子環包起來,在繫上一根繩子,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做成。

這真是一次有趣又有意義的活動啊,我永遠也忘不,與衆不同的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5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吃上可口的肉糉子是我的最愛。

外婆最疼我,早在幾天前就買好了包糉子的材料,還專門買了五色彩線!記得端午節那天,外婆包糉子的時候,我也衝上去要幫忙。外婆猶豫片刻,說:“好吧,就怕你學不會。”我低頭看看自己靈活的小胖手,心想:我一定能包好糉子。

說學就學!我學着外婆的樣子,拿起兩片糉葉,先捲成一個漏斗狀的圓錐小筒,再從水裏撈起少量的糯米放進去,再放兩大塊肉,然後繼續放糯米直到放滿爲止,最後用剩下的糉葉包起來。可是繩子怎麼都系不住!我正低頭和糉子做鬥爭,外婆按住了我的手,說:“你這麼包的糉子,下鍋後就成糯米糉葉稀飯了!你得往糉子裏澆點水,這樣,糉子裏的糯米才能紮實。這和你們學習一個道理,只有不斷地鞏固知識點,才能考出好成績。”我試着潑了點水到糉子裏,咦,剛纔還滿滿的,現在只有一大半了。我再塞了一些糯米,再潑水,重複幾次以後,糉子飽滿得像一個小胖子。哈哈!繩子一系,搞定!

糉子煮好後,滿屋子都飄蕩着糉葉的香味。我捧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忽然想起來了什麼,問道:“外婆,爲什麼農曆的五月初五要吃糉子呢?”外婆眉頭一皺,沉思半天說:“傳說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而有的傳統節日。屈原是戰國時期一位忠誠正直的楚國大臣,可是楚王只聽好話,不聽忠言。他不但不採納,還將他革職流放。後來,楚國越來越弱,最終被秦國佔領了。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殉國,抱石投江而死。老百姓們怕汩羅江裏的魚蝦會吃屈原的屍身,就紛紛划船到江上,把糉子扔到水裏餵魚,保護屈原。從此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楚國人都會在江裏賽龍舟、投糉子來紀念屈原。這個傳統也一直流傳到現在。”

聽了外婆的講解,才知道端午節的背後還有這麼感人的故事。是啊,沒有國,哪有家!端午節的這些習俗飽含着人民對國家的愛,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我們要將這悠久的傳統節日傳承下去!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6

"糉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是端陽。"今天是端午節,你吃糉子了嗎?你們家門口插艾葉了嗎?這些可是我們中華民族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早上,天剛矇矇亮,我就和媽媽一起到市場去買東西。

市場上買東西的人數不勝數,原因很簡單,因爲今天是端午節。我們首先經過一家賣糉子的小攤,只見一個個冒着香氣棕色的糉子堆的像一座座小山似的,買棕子的人裏三層外三層把小攤子圍得水泄不通,大家你三個我五個買得熱火朝天。

突然,一陣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若有若無,那味道好像是某種植物發出的,我順着香味走過去,原來是艾葉發出的清香味。我問媽媽:"怎麼有人賣這種東西?平常怎麼見不着?"媽媽笑了笑回答我說:"端午節的風俗,把艾葉插在門上能避邪。"說着,媽媽掏出了一塊錢,買了一把艾葉。

剛走出沒見步,就聽到路旁的叫賣聲:"快來買香囊和花花繩。"我走過去一看,生意還真不錯,好多人圍在那裏挑選。車上的東西可真多呀!掛滿了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香囊,有的是心形的,上面繡着"一生平安"幾個字,有的是袋子狀,上面繡着一個大大的"福"字,還有的是一個元寶形狀的上面寫着"恭喜發財"。"你看這個花花繩怎麼樣?"只見媽媽取下一個紅繩。我心想:"我都這麼大了,再戴這個有點太幼稚了。"於是,我對媽媽說:"讓我自己挑一下吧!"我挑了一會,選上了一個穿有桃核的紅色花花繩。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這天,大家都會吃糉子、喝雄黃酒、插艾葉,賽龍舟。今天透過和媽媽一起去市場買東西,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些民俗,也深深地喜歡上了這些節日。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7

學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媽媽問我:“明天是什麼節?”我冥思苦想了許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節!”媽媽又問:“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我又回答說:“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國和其他的國家打仗了,屈原見自己的祖國即將要被毀滅而自己又只能乾瞪眼,於是就抱着一顆大石頭跳河了,楚人爲了不讓屈原的屍體被魚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許多糉子,扔到河裏讓魚吃。後來人們還做了許多木船,去尋找屈原的屍體,沒找到。爲了紀念屈原,後人把屈原跳河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會做許多糉子扔到河裏,時間長了,變成今天的端午節了”。

媽媽聽了,滿意的點了點頭,說;“明天帶你去外婆家玩。”我聽了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開車帶我們來到外婆家,外婆見了高興地叫:“快進來,快進來!”媽媽提着幾個串糉子給了外婆,並說:“祝您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攏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團和氣地笑,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幾個糉子,我和弟弟見了饞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着一瓶可樂進來了,我見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把奪過糉子和可樂,弟弟見沒吃的了,就使出獅子吼功出來,“哇哇大哭”眼淚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聾了,我佩服的說:“哇!不愧是獅子吼功。”弟弟說:“算你識貨”便一把奪過糉子。忽然,外婆說:開飯了!其實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計”了,一聽吃飯了,箭一般衝了過去,棹子上擺滿了好我最喜歡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雞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弟弟見了也過來了,大人們都也吃飯了。說是過端午節。

端午節是傳統節日,全國不論是大人、小孩都喜歡,我也愛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8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一家人摩拳擦掌忙活起包糉子。前一天早上,媽媽和奶奶把泡好的糯米拿出來,洗好糉子葉,準備開始包糉子。

我從來沒包過糉子,於是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會包糉子,你能不能教教我啊?”媽媽說:“行,包糉子挺好學的,但是剛開始包很困難,你得耐心點兒。首先,將兩片竹葉疊起來,摺疊成漏斗形狀。注意,卷的時候要儘量地緊,否則煮的時候會漏米。”我跟着媽媽做,把糉子葉疊成一個漏斗。

“然後放入糯米,但是不要放得太滿。如果喜歡吃紅糉子,可以在裏面放一兩顆小紅棗。”

“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點水,然後將餘下的糉子葉蓋在漏斗的大口上,現在糉子變成一個三角錐形,再用剩下的糉子葉把糉子裹緊。最後用繩子或馬蘭葉把糉子綁緊。”這一步非常關鍵,說着簡單,做起來難。小小的糉子葉很“調皮”,就是不聽我的話,“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糉子裹緊時,裏頭總是有米漏出來,氣得我哇哇大叫,最後在媽媽的指導下,費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包好一個糉子。儘管形狀看起來不是很美觀,但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個。

下一步,開始煮糉子。先把糉子整齊地擺在鍋裏,把鍋簾壓在糉子上面,再往鍋簾上放一盆水。最後把水順着鍋邊倒進去,大火煮40分鐘,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

到端午節這天早上,媽媽給我係上五彩線,還囑咐我不要隨便折斷或丟棄,只能在端午節後第一場雨時才能扔掉。媽媽還告訴我五彩線的來歷,它象徵着五色龍,可以降伏鬼怪,帶走一切疾病。我們還在門口插上艾草,掛上紙葫蘆,家裏充滿節日的氣氛。

早上忙完這些以後,今天的主角——糉子,終於登場!白白的糉子蘸上白糖,真是又香又甜,又軟又黏,好吃極。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9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很快就要到來了,我們家裏每年都很重視這個節日。因爲端午節不簡簡單單是一個節日他對於中國人來講僅次於春節,因爲這個節日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當然也是爲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先生的日子。

我們家每年的端午節都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活動,那就是大家齊上手包糉子。我也不例外,我可是一個包糉子的小能手!

今天一大早媽媽就急匆匆的到集市上去買包糉子所用的材料:糉葉、蜜棗、還有糯米,這些都是包糉子的重要材料。

把材料買回來以後,媽媽叮囑我把糉葉全部拋到水裏浸泡一下,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讓糉葉在包裹的時候更加容易摺疊。然後找來一個大盆,把買來的糯米泡到水裏,第1遍先清洗乾淨之後就放在水裏浸泡,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上鍋煮的時候更容易煮熟。開始包糉子了,用兩隻手緊緊握着一張糉葉,然後輕輕的用兩隻手將糉葉的兩端向中間摺疊90度,這樣糉葉的中間部分就形成了一個漏斗狀,現在糉葉底部放上一顆蜜棗,之後上面鋪上一層糯米,再在糯米的上面放上一顆蜜棗,這樣糉子的主要部分就放好了,然後輕輕的用兩隻手將糉葉的兩端慢慢的折回來,將糉子的整個身體包裹住,用嘴叼着一根線,將糉葉青青綁住,防止在煮的過程中裏面的糯米露出來。

放到鍋裏煮糉子,這就是我最期待的時刻了,眼睛目不轉睛的盯着時鐘,一分一秒的過去。時間終於到了,我急忙忙的開啟鍋蓋,把糉子一個個取出來,泡到涼水裏!順手抓起一個糉子來,一大口咬下去“恩!美味啊!”,糯米的香甜加上蜜棗的香甜,再加上其中帶有糉葉的香味兒,整個糉子一口咬下去,讓人的嘴中充滿了甜蜜,那一刻簡直美極了!

端午節不僅可以跟家人在一起團圓,還可以吃上這美味的糉子簡直是神仙的日子!

端午節我最喜歡的節日,端午節快樂!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10

今年的端午節有三天的連假,從報紙上看到沙灘有國際沙雕展,於是同學相約去沙灘看看沙雕和騎單車,度過這難得的假期。

一早起來,豔陽高照,是個出遊的好天氣,到了火車站跟同學會合後,前往月臺等車,哇!要去沙灘的人還真是多,我們好不容易纔擠上車,找到了可以容身的地方,一路上雖然搖搖晃晃的不太舒服,但是內心卻充滿喜悅。到了沙灘火車站,真不敢相信,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我們只能緩慢的隨着人潮前進,我們迫不及待的去租車店租腳踏車,然後浩浩蕩蕩的往草嶺隧道出發。

我和陳一志騎一輛自行車,沿路都是上上下下的坡道,又頂着大太陽,累得我氣喘吁吁的,直到進入了隧道,一陣涼風迎面而來,疲累頓時全部煙消雲散。我們整個車隊嘻嘻哈哈的,還不時的停下來欣賞風景。隧道長有二公里多,是過去時代運輸用的,媽媽跟我說閩南民謠“丟丟銅”的歌詞,就是在描寫當時這裏的景象。隧道現在經過整修後,變成一個很不錯的景點。隧道里還設有交界環,很特別。出了隧道,龜山島就在眼前,我們人手一支霜淇淋,坐在地上遠眺龜山島和湛藍的海水,空氣中瀰漫着海的味道,頓時我暑氣全消。

回到了沙灘火車站,我們先到遊客中心休息,媽媽去排隊買便當,沒想到等了一個多小時,大家都飢腸轆轆餓得前胸貼後背,當便當一出現立刻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喔!沙灘便當還真是令人口頰留香呢!吃飽喝足後,我們又生龍活虎的往海水浴場出發,藝術大師展示的沙雕作品,每個都栩栩如生,令人歎爲觀止,我們也在沙灘上蓋了一個心形的城堡,還有一座水庫,看着自己的心血結晶,心中涌起一陣莫名的成就感。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得快,一眨眼居然太陽要下山了,雖然每個人都顯得精疲力盡,但是卻玩得很開心。回程坐在火車上,媽媽們又在籌畫下次要帶我們去哪裏了,真是謝謝她們給我快樂又豐富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