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700字作文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700字錦集九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作文700字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700字錦集九篇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1

端午節流傳已久,現在端午節的由來也就有了許多的版本,現在,大家普遍是認爲端午節來源於紀念屈原: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因爲損害到當時君主的利益,所以被君王拒絕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爲了祭奠屈原,就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划船發展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糉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糉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糉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糉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着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吃糉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2

終於放假三天,帶着孩子隨着老公回到家裏,看着在廚房裏忙碌的婆婆,臉色失去了往日的快樂,平時過節的她算着我們上午還是下午到家,準備什麼飯菜,只要一進門,她就會把最近你知道不知道的事都講給你老半天……

我趕快走進廚房,(因爲廚房是婆婆媳婦邊幹活,邊心裏說話的地方)我也時不時到這告老公的狀,像平時一樣,邊幹邊聊,我就問:“媽,你怎麼看着不太高興,好像生者悶氣,起色不太好。”一句話觸到了婆婆的傷痛,原來(我們是農村,房子都是自己蓋得)幾個孩子用石頭打碎了後窗的玻璃,婆婆嚷着過去了,公公也隨後到要動手打那兩小男孩,婆婆上去阻止,被公爹當場給扇了耳光。。。。。

真是,別人家的事咱都能說明白,咱自己家的事卻說不明白,何況他們還是公公婆婆,長輩也。晚上就和老公商量該怎麼處理這樣的事,公公的脾氣很暴躁,弟兄兩個都不想爲這事打動干戈,沒辦法我只好在第二天(端午節)中午找個機會,我一手端一碗餃子放在桌子上,邊吃餃子邊思想鬥爭着,當時我把別人都趕出去幹活了,只有我和公公面對面的吃着餃子說着話,正當我們比較興奮談起股票時候,(我知道他喜歡炒股)我話峯一轉,說道“爸爸,你太不像話,六十多歲的人,竟然動起手來,平時你發火摔東西,我們是晚輩都忍了,裝着害怕你,但是你對我媽這樣,太過分了”當時我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看着他吃驚的表情接着說道:“現在我們已經快四十的人了,你們的孫子已經十幾歲了,已經和奶奶一樣高了,你想過讓你的孩子們怎麼做人,讓老媽如何面對這些呢?好在我媽和我能說這話,沒把話憋在心裏,如果一直憋着能不出毛病嗎?”本來還堅持說自己有理的公爹,只好說“那是,那是”

最後我也下了“通牒”,我說結婚到咱家已經十多年了,過去的是對是錯,一概不糾,

以後不許在發生類似的時,如果此事再次發生,我將不管三七二十一,和你大打出手,然後再到村委會,把事情鬧得很大,我不怕落個惡媳婦的稱號……沒想到平時“認死理”的倔強公爹會說:“保證不會有下一次。”聽得我又好氣又好笑。

我端起公公剛剛吃完餃子的碗說再給他盛些,一溜跑到廚房,和婆婆細細回報一番,給她說:“媽別生氣,以後媳婦幫你出氣……”終於沉悶許久的廚房裏傳出了,我們娘倆快樂的談話聲。。。。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3

天下糉子,種類上大致可分爲“京、浙、川、閩、粵”五大流派。嘉興糉與湖州糉齊名,被公認爲糉中之王。

嘉興糉子裏的老大,首推“五芳齋”。用的是上等白糯、豬後腿瘦肉、徽州伏箬。所謂伏箬,指盛夏時節所採之箬,此時的糉葉,因吸足了土壤的營養、水分和陽光,最香。徽州糉葉一年只長一季,開春發芽,至梅雨季節長大爲“梅箬”,不過太嫩。而秋冬的糉葉又嫌太老了。

五芳齋的糉子,賣得滿坑滿谷,滿天下到處都是。但是,那些真空包裝絕對沒有新鮮的好吃,嘉興城裏五芳齋總店的新鮮糉子,好像又不如嘉興城外路邊的好吃…

這條路,就是滬杭高速公路,五芳齋糉子專賣店,就開在上海-杭州約50公里處路邊的嘉興服務區。我個人的習慣是,聞香下車,別管什麼豆沙糉、蛋黃糉、栗子糉、火腿糉等等勞什子(特別別吃鴨蛋黃的,不是一般的難吃),堅定地直奔那三塊五一個的─大肉糉。

把這燙手的寶貝熱騰騰地捧在手裏,怯生生地試探着咬一小口…肉香、米香、箬香,交融四溢了滿嘴,這種香味還以熱量的形式線性地奔騰直下,軟軟糯糯地一路鑽到心尖。七千年前發源於嘉興的稻穀文明,實在是強啊!感謝五芳齋,感謝滬杭高速公路,感謝屈原,感謝宋玉,感謝楚懷王,感謝夫差,感謝伍子胥,感謝曹娥,感謝介子綏,感謝河裏的魚,感謝江裏的水怪……

爲什麼是路邊的糉子最好吃?我有兩個理由

一,現剪、現煮、現吃,當然新鮮(可能是因爲大肉糉特別好賣,我發現店員有時候會事先煮好一堆放在一邊,你要,就先從這堆裏拿一個剪給你。這個時候,嘴要甜,原則更要堅持,務必只吃鍋裏現煮的);

二,嘉興城裏五芳齋的新鮮糉子,也許更新鮮更好吃,但“路邊的糉子最好吃”,基本上屬於心理作用,它來源於一種“旅途”的儀式感。車開到休息區,往來客官多少都有些睏乏,這種時候吃到的食物,通常都會自動加分10%-20%不等。我個人的經驗是,從上海出發,最好選在上午,千萬別吃早飯,喝杯小咖啡就行,車行一個多小時,在右側的嘉興服務區下車,先跑趟廁所,最後再吃糉子─如果能把這件事情搞得像屈原沉江那樣具有儀式感,糉子的味道加分,有時能達到30%!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4

“糉葉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五月端午,我家的廚房也飄滿了糉葉的芳香。

突然,一片兩頭尖尖,翠綠芬芳的糉葉變成了一艘綠色的龍舟,飄到我的面前。我又驚喜又興奮,不知不覺踏上了龍舟。龍舟飛快地向前劃去,轉眼間就來到了一個我從來沒見過的地方。

啊!這裏的景色真美啊!只見平靜寬闊的江面上沒有船隻往來,一羣羣水鳥從天邊掠過。一輪鮮紅透亮的朝陽正緩緩從江邊升起,把這裏照射得像仙境一樣,我不禁看呆了。

這時,我發現在寂靜的江邊,站着一個人。只見他穿着青色長袍,頭上梳着高高的髮髻,微風吹過,他的長袍和長長的鬍鬚隨風飄揚。突然,他的臉上露出堅毅激憤的神情,縱身向江水中跳去。

我的龍舟像被誰推了一把,“嗖”地向前飛去,正好穩穩當當地接住了那個人。我驚魂未定,吁了一口長氣,又急切又關心地問:“請問先生,您爲什麼要跳到又冰又冷的江水裏呀?”

緊接着我恍然大悟:“難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屈原先生?這裏就是有名的汨羅江?”

只見那人緩緩地點點頭,表情十分沉重,似乎並不在意我是誰,而是深深地嘆了口氣:“鷙鳥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我是不願與那些自私的王公貴族同流合污啊!”

我輕輕地點點頭,靜靜地傾聽着屈原的傾訴:“我出生於楚國貴族,寅年寅月寅日生,是真正符合於‘人’的生辰。父親看到我生辰不凡,給我起名叫做‘原’,字叫做‘平’。‘平’是公正的意思,象徵天,‘原’是地形寬闊的意思,象徵地。父親希望我能做立足天地、報效國家的人。可誰知我遭到陷害,被驅逐流放。我哀嘆我那多災多難的國家和人民啊。”

我靈機一動,想到了課本里學到的那句話:“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先生,您執着的精神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給子孫後代留下了很多鼓勵和啓示。所以您不應該放棄,要繼續執著地求索纔對啊!”

屈原聽了這些話,似乎若有所思,眼睛裏閃爍出一絲光芒。他放聲誦唱:“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龍舟漸漸靠岸,屈原大踏步邁上岸邊,飄然遠去。我的糉葉龍舟也載着我欣然返航。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5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糉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糉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糉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糉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着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吃糉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6

端午節的來歷是在戰國時期,人們是爲了紀念楚國的屈原而出現的習俗。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懷石投汨羅江自盡,以示自己愛國之心。現在,在這一天,人們以包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等方式來過端午節,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小時候,我的端午節記憶就是包糉子,賽龍舟。在農村老家陪着爺爺奶奶過端午節是我這一生最美好的記憶。

我的端午節記憶是從包糉子開始的。首先,爲了在端午節那天既能吃上糉子,又不耽誤看賽龍舟,就要提前幾天準備好包糉子的食材。所以,細心的婆婆早就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早晨上山摘好了糉葉和捆糉子用的糉繩。

糉葉摘回來後不僅要浸在水裏用乾淨的刷子順着糉葉的紋路一張一張刷乾淨,還要挑出有蟲眼或發黃的葉子。處理好糉葉後瀝乾水,放在一旁備用。接着便可以用水來淘洗糯米,在淘洗過程中切忌大力淘洗,因爲這樣會把糯米表面的一些營養物質洗去,得不償失。

一切準備好之後就可以包糉子了,包糉子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把兩張糉葉重疊在一起,然後卷折成漏斗狀,再往裏面裝上適量的糯米,接着用沒折完的糉葉蓋過來,最後用糉繩捆好,打個結,這個糉子就包完了。

包完糉子後,只需要靜靜等待端午節的到來就行了。

在端午節的`這天的早上,婆婆早早地起了牀給我們煮糉子。等我們起牀時,香噴噴的糉子已經在桌子上誘惑着我去吃了。由於我們包的的是青葉糉,糉子瀰漫着糉葉的清香和糯米的米香,蘸點白糖送入嘴中,感覺自己朝氣蓬勃,精神煥發。

在吃完糉子後,我們便馬不停蹄地趕往長江邊,爭着搶一個好位置看賽龍舟,可我們還是來晚了,只能站在一個視線不太開闊的地方望着遠處的長江。

一聲鑼響,便宣告了比賽的開始,接着我們便隨着震天的鼓聲和富有節奏感和力量的“嘿咗,嘿咗,嘿咗”口號聲看見了幾艘色彩鮮豔的龍舟。其中紅色的龍舟一馬當先,衝在前面,其餘的龍舟緊跟着,也不甘示弱,人們吶喊着,場面異常激烈。隨着龍舟船頭鼓點聲音的減小,龍舟劃出了我的視線,遠去了。最後得到消息,果不其然,是紅色的龍舟贏了。這個消息的到來,也就宣告了端午節的結束。

這就是那一年的端午節記憶。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7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8

一陣驟雨,帶來初夏溼熱紛亂的躁動。農曆的五月,雨後潮溼沉悶的空氣裏,總是帶着薄薄的竹葉香氣。端午節的糉子在異鄉的街頭重又出現,一種許久不經觸碰的感傷,默默涌上心頭。祖母熟悉而親切的笑臉在腦海中的印記依然清晰,她小而輕健的身影卻彷彿隔着五月的雨霧,朦朧而遙遠。

以前的那些五月,我是個尚未涉世的少女,在故鄉古老的瓦屋中,在祖母溫柔的疼愛裏,稚嫩而單純。

我總是在初五這一天清晨,挽着祖母爬滿皺紋的手,踏着雨後的溼泥,來到村邊那片翠翠的竹林,採摘鮮嫩的竹葉。青草溼了裙裾,衣袖沾滿雨滴,我心裏有一股香甜的氣息暈染開來,和着微雨和泥土的溼氣。採回一籃子沾滿雨水的嫩葉,放在井臺旁邊。祖母搬來年代久遠的木桶,打上清冽冽的井水,把一片片竹葉洗得青豔欲滴。那滴水的屋檐,清涼的井水,竹葉泛着的微綠的光,以及祖母在井臺旁邊輕輕搓洗的身影,多年以後的今天想起,總以爲是一場夢,一場溫情而生動的夢。

祖母說,五月初五這一天的溪水是“龍鬚水”,正午時分到溪邊清洗便可洗去晦氣。我在曠野中的小溪旁,把腳輕輕探入水中,似乎有許多小魚在腳指頭上輕輕咬動,麻麻的,癢癢的。一把烏黑的長髮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中輕輕遊動,祖母柔柔地幫我搓着,那時的我總相信一切的不愉快都會隨着溪水的遊走而流向遠方。少女滿懷的夢與甜蜜在這種古老的慰藉中愈加鮮活。

五月的午後總會有陽光,葡萄架上的蛛網不時地反射幾縷,映着祖母的銀絲髮線以及額頭上皺紋縫隙裏滲出的汗水。她將一把鹹草系在窗欄上,把那些泛青的竹葉和雪白的糯米包成一個個精巧玲瓏的小糉子,再用鹹草繫牢。一串串棱角分明的小糉子吊在窗欄上,不像食物,倒像是藝術品,可愛而誘人。我坐在祖母旁邊,學着她用鹹草纏繞着小糉球,學了許多個年頭卻總不及祖母包得精巧,而且祖母所包的糉子有一種特殊的香味。當老屋裏的大竈上冒出騰騰的蒸氣,竹葉香、糯米香便瀰漫在空氣中。自她離開以後,這種香味我便再沒有感受過,無論我再怎麼努力地模仿那所有的佐料與做法,那種香味也只能永遠存活在我的記憶之中了。

祖母離開時也是將近農曆五月,也是那樣驟雨驟晴的天氣。那一年的端午節,我在空蕩蕩的老屋裏猛然間發現一切都消失了。那一年我搬離了老屋,住進了城裏,那曾經的一切,只剩下記憶,在一些不經意間的觸碰之中閃出些許傷感而又甜蜜的感覺。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9

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

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糉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糉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糉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糉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着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規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麼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傳統的象徵。

吃糉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安康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