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700字作文

【精品】清明節的作文700字合集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700字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清明節的作文700字合集8篇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1

又是清明的季節,內心的思念像潮水一樣彭湃洶涌。在這個空氣都瀰漫着思念的季節裏,端詳着相冊裏母親的照片,我又想起了我的母親,想起了母親那坎坷的一生,想起了母親一生所經歷的辛酸苦辣。是的,母親她的一生經過了多少風雨多少艱難,最終卻帶着病痛、帶着對人間的留戀離開了我們。每當想起母親,我的心總會隱隱作痛。

記得每到這個季節,總會有細雨夾風,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心總會帶起一份溼溼的,傷感的記憶。是的,母親離開我們已經有幾年了,但是,她的影子卻常常出現在我的夢裏。是母親也常常牽掛我們吧!她總是不放心我們每一個親人,總是會擔心我們是否會過好每一個天?是的,冬天她會擔心我們是否會着涼;夏天她總會擔心我們是否會中暑;秋天她總是會給我們做些好吃的送來。母親的關懷、母親的愛護、使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沫浴在母愛的春風裏。一個平凡的母親,一顆母親的心、一份母親的愛,讓我一生都領受不盡母愛背後所付出的艱辛、期望、關愛和溫馨。母親的心像三春暉,只有溫暖只有愛。我們的身上寒、肚中飢,只有母親關懷,全有母親忙碌。只要有母親在身邊,我們就什麼事都不用操心就能解決。有些時候,真的很想你,想你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給我們溫暖、給我們呵護、給我們照顧。曾幾何時爲沒有母親而痛哭淋漓。每當我看到父親一人獨自坐在那裏,無心觀看電視時,我想他是在想你吧,你知道嗎?在你離開我們的那段日子裏,父親他是怎樣過來的嗎?我們是怎樣來安慰他,讓他不要生活在沒有你的陰影裏的嗎?你獨自一人去了天國,留下父親和我們在人世間漂泊,承受各種生活帶來的痛苦,承受沒有母親的痛苦。每當想起這些,我的眼淚總會順着臉頰流下。親愛的母親,你別怪我軟弱,也別埋怨我不夠堅強,我只是無法剋制自己對您綿綿不斷的思念。我害怕,要是那天真的記不起你您了;記不起你絲絲入扣的溫柔,記不起你懷抱我時的小心翼翼;記不起你眼裏盛滿的柔情……

親愛的母親,你的影子常常出現在我的夢裏,就像你還在我身邊一樣,從末離開我。現在只要我想到母親、想到母愛,我就會心痛。但是,當我想到母親的堅強和寬容時,我也可以平靜,轉憂爲樂,可以坦然地面對困難,遇到開心的事,也好想把這份快樂與母親同享。

歲歲清明,今又清明,野外又飄起了濛濛細雨,和着輕風悠悠吹來,雨是這個日子被演繹得最爲淋漓盡致的精靈,讓人思念、催人歸去......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2

細雨濛濛,透過細膩的雨絲,彷彿能看透街上的行人,就好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的,街上的人不多,嘆,又是一個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開桌前,看天未暗又下着幾滴小雨,伴隨着這種天氣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齊的綠,鋪滿老房子前面那塊地,聽爺爺說那是米麥,他還笑我沒見過這東西。下地後一股清晰的味撲鼻,似乎是從天空飄下的餘地濺落在大地上,順便還吧藏在土裏的香味帶了出來。是的,這的的確確是大地的味。上前折下一支米麥,整支米麥裏都沾着春雨,一有什麼動靜,水珠就滴溜溜地滾進葉子於杆的縫裏去。細看這支米麥,有六股,它們還沒成熟,青幽幽的。一粒粒一顆顆,都有以根常常的須沖天向上。爺爺告訴我它們是先長殼再長肉的,成熟後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實剛進老家的小道,我先注意到的並非這片麥綠,而是遠處寧go頭(方言,院子)裏兩棵高達的梨樹以及那漫樹白花。看完這片綠,我就迫不及待地跑是看這片白了,哦不,是雪白。真的很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這片雪下,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的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轉了轉,欣喜發現14年前那棵枇杷樹結果了。有好幾棵枇杷樹在支小小的土地裏孕育,生長。那是14年前媽媽懷我的時候所吃的枇杷,隨便一扔,誰知所扔之處必有發芽,它們與我同歲,與我一起成長。

具體時間還早,又與哥哥去了後山,這個小小的`村莊依山而建,後山不是一座兒是一片。找了最近的地方上了山。這是一條經常走的路,小時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卻找不到什麼寶藏,今日卻感覺整座山都是寶藏,它正堅守着小時候與夥伴們冒險留下的快樂與回憶。上山依舊做着那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吹一樣的風,卻又不一樣的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的春風中,都沉浸在有趣的回憶中。依舊做着看似幼稚的事,採了一大把紅杜鵑,小時候也如此,彷彿上山就是爲這片春風春雨滋潤過的紅色似的,具體時間怎麼過還是如此風塵不變。

這些植物以及這些山,完好地保留着我的回憶,觸摸着空氣,觸摸着風,看到它們彷彿開啟了記憶,那扇陳舊的門。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3

今天是清明節,爲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老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爲,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爲了紀念忠臣介子,將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爲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裏。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與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老媽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4

清明節,是中國旳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旳陽曆四月五日。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旳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旳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旳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旳關係。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旳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旳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旳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旳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旳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旳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旳特殊氣氛。

“清明節”旳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旳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爲節氣旳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旳一個詞。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旳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旳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旳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旳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

民間傳說寒食是爲了紀念春秋時旳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旳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旳觀念裏,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旳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旳含義。清明旳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旳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旳太陽也是清新旳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旳陽氣,也是清新旳陽氣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5

這個清明對於我來說,是既高興又累。那確實叫做“我很累,但我快樂。”

早晨四點多就起牀,一切準備就緒才五點多。於是咱們兩個老同志興沖沖地來到公交站牌下,如願地乘上了第一班車。一切都是那麼地順利。七點左右,咱們到汽車東站,打算從那裏換乘農班車迴護城老家。

可是,當咱們走進站內的時候,咱們發現,那麼大的廣場上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流。每一輛車裏都是十分擁擠的乘客。咱們好不容易上了一輛去大李的車。也有了比較理想的座位。儘管車裏也十分的擁擠,可咱們倆還是比較自在的。不過,車票的價格和平時相比都是上了一倍。原來七元,今天都是十五元。而且不管遠近,上車一律都是十五元。就這樣還是有許多人上不了車。實在是太擁擠了。

好不容易到了肥東的桂王那裏,駕駛員放棄走平時的路線,改從包公大道繞行。其目的是想避開堵車,早點到家。可是,這位駕駛員想錯了。咱們的車剛拐上包公大道的時候,馬路上的情景把咱們驚呆了。由西往東方向的車道上四排車流前後有三四公里長,就那麼挪挪停停,緩慢地前行着。根本沒有徒步行走快。後來還聽說,包公像那邊也是十分的擁堵。以至縣委書記在微博說他上午被“堵在路上。”就這樣,平時只要幾分鐘的路程,咱們卻用了一個多小時。一直到十點二十的時候,咱們才上了合蚌公路。比原計劃遲了近兩個小時。老家那邊也等急了,不停地打電話詢問我到什麼地方了。

回到老家以後,看到那麼多的人在忙着安排中午的飯菜,我的心情也愉快了許多。咱們這個房份的清明是集體做的。各家輪流舉辦。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參加的人都自覺地湊一點份子錢。當然是遠不夠用的。舉辦人顯然是要自己掏腰包補貼的。不過,象我這樣常年不在家又是拿工資的人都會自己地多給一些的。每年的清明之前,由幾個小房份代表組成的籌備小組就要開會協商。今年一共六桌。每桌十六道菜。還是比較豐盛的。白酒是四十元一瓶的文王貢。還有啤酒。白酒啤酒保證夠。席間,年長的,年輕的,老婆婆,小媳婦,都一邊吃着,一邊喝着,一邊講着。交流着各家的最新情況,各人的發展經歷,各自的致富經驗。

真熱鬧。真高興。這些場景,只有清明節的時候纔有。給我的感受是,現在的農民生活水平確實是提高了。現在的農民工收入確實是相當的不錯。所以這些都明顯地寫在他們佈滿舒心笑容的臉上。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6

幾滴春雨,下在那“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地方,點在那“欲斷魂”的節氣中,而我的思緒飄在那更遠更遠的空中,猶如斷線的風箏,終究會落在不知是什麼地方的地方。

從小,清明節在我的心中就不是一個十分清晰的節日,應該說是不熟悉,什麼時候到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過去了也不知道,真的像煙雨一般,飄過則過,渙散則散,不會觸到我內心的任何角落。

這似乎是唯一一個沒有彩色氣球、沒有歡笑的節日。鮮花的美麗不是讓咱們觀賞的,它們將飛向很遠很遠的地方,飛到爺爺奶奶飛到的地方。

煙火,開啟了人世間的另一扇門,那些話語那些淚水,都走進了那扇門。這扇門啊,多少年前咱們看着那些此時令咱們緬懷的人都走了進去,是緩慢的,以後的每一年,咱們都要讓火焰親自開啟這扇門,沒有人的進出,只有那些被咱們拿去祭奠的事物消失在其中。

這讓我突然想起了宇宙中的黑洞,且不論兩者能否做比喻,至少它們有着同樣的行路方向,多麼寬廣深遠的路,永遠只會是單行道。

十歲那年,我第一次在清明時分去做了這個節應做的事情,我第一次去了爺爺奶奶的墓園。記得墓碑旁的一株迎春花開得格外燦爛,掛滿金黃色花朵的枝條在園中變得分外詭異,此時似乎已經不是生的權力使花朵開得這樣亮麗,而是死的意念,使它綻放。

一個穿着黑大衣的人,黑色的袖管襯托着一雙白皙而修長的手,這手中有一束這樣金色的迎春花,看不清他的眼睛,他呼吸的聲音是沒有呼吸的聲音。這是他手中的迎春花,此時豔然綻放在我的身邊。我看着他,沉默。無話可說的風靜得像我與花之間空氣的靜,我與花同時都是這個世上還在呼吸的生靈,我卻感覺這花並非來自人間。

滿山的墓碑,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滿山的松柏,人的生命是這樣森嚴;滿山未融化的雪,人的生命是這般淒涼。

清明,十歲的清明節。清——明,清如同那天的天空,明如同那天天地間的一切光亮刺眼。這兩者貌似格外的不匹配,就像墓園中的墓碑與花朵,但它們確乎命定在一起。

我的思緒就這樣飄飛。從小就很少有放風箏的習慣,更沒有在清明時節放風箏的經歷了,而真正放飛過的幾次中有一次風箏就很美麗地自由了。我在清明節的思緒就如同那放飛了卻永不歸回的風箏。

在這“欲斷魂”的節氣中,思念是永不熄滅的燈火,而懷戀是那個黑衣人手中永不凋謝的花朵,那樣使人心碎。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7

總有一個目標讓我們欣喜鼓舞就像撲向火光的飛蛾甘心做烈焰的俘虜擺動着的是你不停的腳步舞動着的是你美麗的流蘇在一往情深的日子裏誰能辨得清什麼是苦什麼又是甜如果認準了那就義無反顧題記

我不是什麼飛蛾,但我有我的目標,我尋求我的火焰。我只是一片葉子,但我是最優秀的葉子,我被母親捧到最高處,我被賜予最甘甜的雨露,我被寄予最厚重的希望。母親希望我能成爲他的驕傲。我是被上帝寵幸的葉子,我要有個意料之外的未來。

終於有一天我掙脫了母親的愛撫,我要飛向遠方,飛向未來,飛向我的目標。我隨風飛揚飄揚,自由自在。

有位路人從我身邊經過,留下一句:“落葉歸根。”不,這不是什麼情理之中!我從出生一直都受上帝的偏愛和寵幸怎麼可能與其它普通葉子一樣再回歸土地呢?我的前途將是意料之外的。

啊!我在空中翩翩起舞了!怎麼樣,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嘛,這可是上帝在幫忙啊!

我擺脫了風兒無私的幫助,我不要這樣任它擺佈,我有我的追求,我有我的幸福!

我落到了水裏自遊自在地喝着上帝的賜予。在我飢渴的時候,上帝又一次幫助了我,我註定有不平凡的命運。

水太多了,我開始窒息,我要離開水面,否則我將被淹死。天空不屬於我的世界,水也不屬於我的世界。我的根在哪裏?我的幸福在哪裏?誰能幫助我?……

一條仁慈的魚兒將我託到了岸邊,它深情地說:“去尋找自己的根去吧!”

我又被風選了幾個跟頭,水珠也晾乾了,上帝又一次幫助了我和偏愛了我,我躺在柔軟的土地上。

我的一切意料之外的經歷註定我意料之外地結局是怎樣的呢?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現在躺在柔軟的草地上,樹蔭下有種熟悉的感覺,這是不是母親的懷抱?我睡在那兒,沒有太陽強烈的烘烤,也沒有水的侵潤腐蝕,這兒就是我的天堂,我的歸宿,我的幸福所在。

落葉還是歸於根,這真是我意料之外的結局!上帝一直都那麼偏愛和寵幸我,我也有不平凡的經歷,本以爲我會有其它葉子不一樣的結局,所以我一直都那麼努力的追求,希望能找到最美好的歸宿,可最終我回到的還是土壤。“葉子的根是土壤。”這是真理。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8

父親去逝一年了,他老人家走時,我不在身邊。現在,第一個清明節來臨,我也無法回去爲他敬一杯灑,叩幾個頭。遙望家鄉,感覺漂泊無依,身不由已。傷。

也沒有什麼送他的,就寫一篇文章,記錄他在世的事,以爲懷念。父親,願你在天堂平安!跪! 《有一種父愛,我們不知道》――佛傷

那時電視機還不普及,當大哥突然從城裏抱回一臺黑白電視機時,全家人都非常欣喜,幾兄妹圍着已經衰老的父親,高興地對他說:“爸,以後您可以看最喜歡的京劇了。”

父親工作一生,靠微薄的工資養活全家,他退休後不久,母親就生病離開了,父親沒有打牌泡茶館的愛好,成天抱着收音機聽京劇。

大哥把電視機放在父親的房間,每天提前看節目預告,然後全家人擠在一起看京劇,說實話,我對京劇一點興趣都沒有,大哥大姐也一樣,只是爲了讓父親高興才這麼做。

父親老了,聽力不太好,眼睛也看不分明,但他顯然很欣慰兒女們的孝心,每次都努力睜大眼睛看,有時候乏了,就靠着牀頭躺一會,一直到京劇演完,我們兄妹離開。

五年過去了,大哥、大姐先後結婚搬了出去,家裏就剩下我與父親。我也有自己的事,常常把電視機調好臺,讓父親一個人看。但漸漸地,我發覺每次再去看父親的時候,電視機要麼關了,要麼換了臺,我問父親您不想看京劇了嗎?他含混地回答說:“電視機自己關的。”以爲是電視機出了問題,不久我們湊錢爲父親買了臺彩色大電視,但不到一星期,又出現同樣的情況。

我覺得不是電視機的問題了,一次我又給父親調好京劇,在外屋聽動靜,果然聽到父親調臺的聲音,然後“啪”的一聲關了。我走進去,父親的神情有些驚慌。

我說:“爸,如果您不喜歡看京劇,可以對我說,我幫您關。”父親睜着渾濁的眼睛看了我半天,微微點點頭。

想起這五年來,父親是不是一直不喜歡看京劇?我問他:“爸,纔買電視機時,您看不看得清?聽不聽得見?”他先點點頭,然後又搖搖頭,有些吃力說:“看不清楚。”我的心突然一痛,問:“那您爲什麼不說呢?你看不清我們可以把電視機放近一點,聽不見可以把聲音開大一點啊。” 父親望着我,沒有回答,但眼睛卻變得有神起來,嘴角也露出一絲笑意。

我現在才明白,五年來父親一直看不清楚畫面,也聽不清聲音,他硬撐着假裝看,只爲不想拂兒女們的好意,而我們也一直以爲自己盡了孝心,併爲此沾沾自喜。

這樣的孝心在父愛面前,顯得蒼白,因爲盡孝只會在父親的有生之年,而他給予我們的愛,卻是永恆的,兒女們永遠無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