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600字作文

【實用】中秋節的作文600字彙編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600字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中秋節的作文600字彙編5篇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1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傳統。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衆,後立她爲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門票)、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傳統,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傳統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2

一輪明月總給人以情感的話題,望着它讓人不由地想起親人、朋友。自古以來就有不少的名人提筆抒頌它,對它有着唱不完的曲,寫不完的詩詞,抒不完的情愁。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是一箇中秋快到了,往日的我總和家人、朋友歡聚在郊外,迎着柔和的月光,大家吃着月餅,笑着、暢談着,齊樂融融的景象成爲這月夜的一道亮麗風景。而如今的我,一名漂泊異地的遊子,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太平洋對岸的朋友、親人,酸酸的味兒一股股地襲擊着我,往事一幕幕地在眼前,在腦海中飛掠,愣生生地插着,怎麼也攆不走。

我是一名來日剛滿一年的研修生,初來乍到的我面對着日本的繁榮,也曾有過一時的感嘆,對我也起到過一時的衝動,漸漸開始爲未來編織美好的夢。可夢總是夢,異國他鄉,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在日本這麼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度裏,意氣風發的夢會磨得沒棱沒角,往往有時不經意的選擇也可能成爲一種錯誤。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寮、會社成爲我生活的兩點一線,工作、吃飯、睡覺也成爲我生活最終的三個任務,沒有選擇,只有無奈、痛苦與孤獨。

循規蹈矩的生活,一種和年齡極不相稱的生活,一種令我感到委屈、惋惜的生活,難道是真的,我要用着人生最燦爛的幾年作爲代價,讓着本該奮鬥拼搏的年齡在這種無聲中消失嗎? 多少個夜晚,我是和着眼淚入睡,白天的堅強外表若沒有家人的支援安慰,我想早就垮臺了。日本有着成千上萬的研修生,生活都是如此慘迫嗎?都是抱以既來之則安之的生活嗎?面對團圓佳節也都是獨守明月抒思情嗎?

也許生活就是如此,抱怨太多隻有委屈了自己,積極樂觀是一種,消極悲觀又是一類,我的生活既已定格,又何苦再讓自己的心情如此呢?人總是要在生活的磨鍊中學着自己長大,相信這三年的研修生活,不僅只給我平淡的生活,在這平淡中或許也夾雜着人生的真諦。我喜歡汪國真的一句關於生活的話,“眼淚裏泡過微笑便晶瑩;惆悵裏沉澱的歌聲便動聽;寂寞裏嫋出的孤獨便昂揚;迷惘中走出的靈魂更是清醒。” 中秋節,希望在日的中國朋友都能品嚐到月餅,寄一份家的感覺。家,永遠是一個圓心,而使半徑更長,也非得繞着它轉,身轉異國的遊子們,祝願你們早日實現心中的夢,回家過一箇中秋佳節。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3

驀然回望,又逢中秋。片片桂花默默綻放,留一抹芳影香語。檯曆上,餘下薄薄的幾頁象徵歲月的紙。此時,那些關於明月、關於相思的詩詞斷句,一行行疊疊,載着紅塵的囈語,也載着夜的靜謐,悄然而至。

夜闌人稀,我欲覓芳徑,踏曲幽,悠閒信步聆聽。聞天籟傾情彈奏《二泉映月》的寂寥悲愴,“一泓悲愁映泉月,神曲繞樑今未絕。”“賞松濤舞動《高山流水》的繾綣纏綿,“山青青,水碧碧,千古知音難尋覓。”……旋律悠然明悠然暗,心緒百曲,柔腸九轉,是吟詠的共鳴,是喃喃的附和,隨着案頭淡淡的茶香嫋嫋,思緒宛如這杯清茶,帶着一絲風毫水箋的清澈。映亮了塵世浮生的秦腔百韻、水袖三千。我在喧囂的紅塵中,撿起紛紛落地的心語花瓣,聽一曲曲歌聲繚繞,願,那些散落在歲月深處的水痕彌散開去,溢滿在彼此的心頭,如花永雋。

長夜當歌,印記澹然,月色下,糾纏凝結出了的'影,那記憶中的眉眼依然清朗如昨。只想跨越萬水千重山,在浩淼人海中穿越繁華的喧囂,走過大漠孤煙的荒涼去尋找你。離別的日子,自信是兩汪不起波瀾的湖水,是兩彎不興雲影的孤寂的月亮。南國的秋表面繁花依舊,綠草如故。然,我心底卻是星移斗轉,改月換天,度日如年。日日忙忙碌碌走過輕塵,夜夜寂寂寞寞仰望天宇,明月照無眠,給予安慰的是“千里共嬋娟”,柳影花蔭裏是千徊百轉的孤單。我知,今年的中秋,依舊孑然一人。

望天空皎月如練一黛如洗。想起那月中的廣寒仙子,想起那癡癡守望數千年的吳剛。不知癡情的男子何時能感動仙姿玉貌的嫦娥,好蟾宮折桂,終成眷屬歸。轉身靜安一隅,在詩書薰染間,採弦上月華,拔流水芬芳,把絲絲柔情盛開爲古老傳說的花朵。

明月清風爲伴,踩着古韻悠悠的節拍,一路上筆歌墨舞,已經掛在中天。站在紅塵之外,看千山萬水等若迷塵;看五千年的時光,在發稍上輕輕掠過,琅琅心絃,憑欄的是柔腸千結;也許,船過,水無痕,但是,只要船行過,終有音韻在心中迴盪。“飛花已逐東風去,丹桂偏能留晚香。”這句話,彷彿是遠歌拂着細碎的花,自心頭開落,迤儷在心中。難以釋懷的情節,都皆是紅塵中捨不得逃離的牢。沉溺有時,寂寞有時,情感何需破繭,淡淡一笑間。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4

八月十五,月兒圓又圓,又是一年中秋節,家人大團聚的溫馨日子,也是一個有趣的日子。

今年的中秋節輪到我“主持”了,我非常高興!晚上奶奶早早的做完了飯,我們圍坐在圓桌旁!爺爺笑得眼晴眯成了一條縫,小侄女一邊看着爺爺一邊咧着嘴,吐字不清的說:“我們這叫四世同堂。”我們大家聽完這句話就哈哈大笑。我一邊笑一邊說:“小惠啊,你說的真好!真棒!”這時候老弟說:“我們別老坐着,來一個遊戲吧!”我一邊拍手一邊說:“好,我來說遊戲規則吧!聽好了!因爲今天是中秋節,所以我們就來說中秋節各地的習俗吧!”這一說不要緊,可樂壞了姐姐,老姐胸有成竹的說:“這可難不到我,我可是學歷史的!嘿嘿!我先來!”我立馬說:“那可不行,得抽籤!”抽籤的結果是我第一、姐第二、弟老三、爺爺是評委、奶奶是計時的。

月亮出來了,比賽也一同開始了。

我先說,‘江蘇省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姐再說,‘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弟弟想了想再說,‘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我們一直說了下去,在爺爺一聲令下,第一輪比賽結束了。我們打了個平手。

第二輪開始了,這次是背寫月亮的詩,看誰背的多。我還是第一個說,我說了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姐說:“這個他不擅長,所以認輸!”弟弟說了一個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接下來我們又背了好多,但是有一個我背錯了,所以我是第二名。

天色漸晚,月亮仍高懸空中,如明鏡般照耀着大地,我們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繼續着遊戲。

中秋節的作文600字 篇5

又是月圓時,又是中秋節。賞月,吃月餅,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亙古不變的節目,更是對古老中華魂的一種傳承與祭奠。然而面對時下各種洋節的蔚然成風,人們似乎忘了本土節日的精神、靈魂之所在,亦是忘記了傳承中華文化的責任和使命。

有人說過節無非吃吃喝喝,有人嫌棄中秋節回家團圓的老套,有人認爲扭捏作態拍幾張照片就是過中秋節,諸如此類的誤解、曲解不一而足,是對身爲中華兒女的我們怎樣的一種嘲諷?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在繼承中發展,自發展中傳承。尊重先輩,敬仰傳統,這是歷經幾世浮塵砥礪打磨後的悠悠中華魂。祖輩、聖賢的古訓理應此時相追隨,終生莫相忘。可看看如今的國人,又有多少人在崇洋媚外、奴顏婢膝,甚至數典忘祖,忘了本,也忘了根?

君已知韓國、日本紛紛搶佔中國的傳統佳節所帶來的市場,更有甚者,將中國的傳統習俗申請成爲本國的文化遺產。面對這種文化侵略,作爲泱泱華夏的骨肉血親,爲何竟這般麻木不仁不爲所動?

不只是對待本國節日,乃至中華五千年多少優良傳統,我們已經忘卻它們所真正代表着的,不只是一種形式,更是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以愛國主義爲核心,自強不息,勤勞勇敢,團結協作,艱苦奮鬥的民族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再次走向繁榮富強的錚錚鐵骨和磐磐基石。

正因爲中華傳統節日於華夏子孫炎黃兒女舉足輕重意義重大,國家纔要設立條款予以保護。身在祖國未去過國外的人,對於中華傳統節日於我們的意義或價值,也許並無深切具體的感觸,當你一旦踏出國門,走進異國的領土,能給你力量的,或許就是這中華魂。

傳承,不止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繼承,更是對中國曆代所有優秀文化的承續。因爲它們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載的歷史見證、精神載體。

傳承中華民族魂,是對古老訓條至理箴言矢志不渝的堅守;傳承中華民族魂,是對民族信仰的頂禮恪守、不悔的虔誠;傳承中華民族魂,是對華夏文明不變的崇敬永遠的守護。

風華是一指流沙,蒼老是一段年華。傳承中華魂,如滄海巫山。歲月如流,沉積萬千後成不爲浮華所動的傲岸。中華民族不倒,中華魂還在,將中華民族的旗幟樹立於民族之林,在風雨中堅挺,於磨難中生長,成一棵巍然聳立永遠不倒的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