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600字作文

《春節感悟》作文600字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感悟》作文600字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感悟》作文600字3篇

《春節感悟》作文600字 篇1

在“春節”這個盛大的節日裏,我和家人一直呆在家裏。觀看電視節目、烹調美味佳餚是這幾天的全部生活內容。

“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又一次用心體會了她的深刻含義!“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着愛人和孩子常回家看看。我何嘗不想常回家看看,可是母親不在了,心裏總會有種難以名狀的惆悵,即使回到老家,心裏也會空蕩蕩的少份寄託和踏實感!

我們生活在通訊發達的時代,打一打電話上一上網,就能和親朋好友直接的聯繫上。這既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不幸。現代通訊結省了時間,有事沒事聊一聊,也會使感情有所昇華,但這種不用見面就能對話的便捷方式,把人們的感情變得有些形式化了。人與人之間總喜歡帶着面具做人做事,少了一份真實,多了一份虛幻!很多人覺得活的很累,但又不得不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這也是現實中的一種無奈。人人渴望真摯的感情,但自己最不願付出的,卻往往就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

我懷念小時候親朋鄰里間那純真的情誼。每到春節的時候,人們走出家門互訪“拜年”,孩子們更是歡欣雀躍,成雙結對地到各戶給長輩拜年,長輩們也會熱情地接待他們,並拿出備好的.糖果、花生等招待來訪的客人,這是一種禮節,更是民族傳統習慣的延續。

我喜歡那個年代人們的摯樸和純真的感情。現在不是真情太少,而是人與人之間變的太現實,太利益化了!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送禮,不送就會對你的孩子不聞不問;上小學瞭如果不上好處,分班分坐就會受到不公正待遇;去醫院如果沒有熟人,看病就會花很多冤枉錢不說,連住院的牀鋪都難解決!這樣的例子真是舉不勝舉!因爲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樣或那樣的有形的或無形的網裏,這時才覺得真情對人們來說有多麼的寶貴!

現在是越來越不願意過年了,是怕自己又年長了一歲,還是害怕孩子長的太快,給心裏造成了恐懼感?總之心裏就是害怕!“歲月催人老,時間不待人!我真的害怕過年啊!

《春節感悟》作文600字 篇2

春節就是中國人最傳統、最隆重、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自西漢到這天,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雖然所有的中國人都過春節,但不一樣的地方,春節的習俗卻千差萬別。

我從小到大一向在南京過的春節,今年春節爸爸說要帶我和媽媽回老家過年,當聽到老爸這樣說,我高興得一晚沒睡着,因爲我經常聽爸爸說他小時候過年的事,感覺十分好玩。爺爺聽說他的孫子要回去過年,也高興得天天打電話問我什麼時候回去,並早早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按家鄉的習俗,臘月二十二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撣塵。一大早,爺爺就起牀了,他在一根竹竿上綁上一把掃帚,我很好奇,不明白爺爺要做什麼,爺爺告訴我說要撣塵,要把房間頂上、高處角落裏的灰塵、蜘蛛網全都清掃乾淨。一個多小時過後,哇,我感覺房間真的乾淨了很多,明亮得像孩子的臉。爺爺說因爲第二天也就就是臘月二十三這天就是送竈節,要送辛苦了一年的竈神迴天宮過年,所以要把房子打掃乾淨。原先就是這樣啊,原先我們的幸福生活就是竈神一向在默默工作着啊。年三十這天,一大早,爺爺奶奶就忙着做這個做那個,大姑媽二姑媽三姑媽一家也都來了,大人們忙着準備年飯,廚房裏熱氣騰騰,不時飄出陣陣香氣。我們小孩早等不及了,一會放個鞭炮,一會吃點好吃的,一個個開心得臉都笑成了花。好不容易到了下午四點多鐘,爸爸和大姑父帶着我和哥哥一齊貼好了門對,放了一大堆鞭炮,“爆竹聲聲辭舊歲,春風陣陣迎新春”,鮮紅的門對,送走了忙碌、充實的

一年,響亮的爆竹,即將迎來期望、嶄新的一年。也差不多同一時光,整個小城都響起了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家家戶戶都沉浸在辭舊迎新的歡樂的海洋之中…… 我喜愛過春節,更愛家鄉的春節!

《春節感悟》作文600字 篇3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我們的生活充滿希望。

我國從古至今一直都有慶祝春節的傳統。新年的第一天是正月初一,前一天是除夕。每當到了除夕,家家戶戶都在談笑風生地守歲。等待新一年的到來,到了12:00時,便開始慶祝春節--新年的到來。那個時候會聽到鞭炮聲,那是新年的第一聲喜悅之音。歡笑過後,大家都去睡覺了。我常常感到疑惑,爲什麼家裏的燈在晚上要點一整晚,這不是浪費電嗎?大人們都說:“這是傳統,習慣。”那爲什麼一定要點燈?真是浪費!現在不是講究節約嗎?

以前我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爲那時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賺壓歲錢,但伴隨着成長,我越來越覺得春節很乏味,經常是那樣過的,越來越沒有趣味,甚至一年一度的春晚也越辦越差。

今年過春節,似乎沒有預料中的高興,只想到一個詞——無聊!這春節生活近乎是越變越無聊了。走親訪友雖能體現和睦,也不過是放一下鞭炮迎接客人,然後說幾句客套話,一點顏色也沒有,那種皮笑肉不笑的面孔,那張說着重複恭維話語的嘴,甚至讓我感到反感,一點也不舒服。春節那天,你必須對任何一個人微笑,即使遇到不喜歡的人也要違背心願的恭維,而大人們說:“這是禮節。”什麼是禮節啊?我真想弄明白!

話說回來,唯一令人愉悅的只有那一絲絲碧綠,新的生命,新的空氣,新的開始,春,孕育着新的希望,唯一感悟春的,只有它告訴我們的希望。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

現在的春節,唯一令我高興的只有它帶來的絲絲縷縷的希望的氣息,雖然很少,但也能捕捉到。

春節,不是應該開開心心地過嗎?爲什麼春節令我越來越厭惡。它那希望之息,生命之氣也越來越少,近乎是被庸俗替代,不過還好,那些活躍的氣息尚且存在。

無聊的人,無聊地過着無聊的春節,無聊得沒有新意,無聊得只有枯燥,無味,一遍又一遍重複的話。

什麼時候能取消春節拜年的習俗?

標籤:感悟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