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900字作文

【實用】元宵節的作文900字集錦1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900字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元宵節的作文900字集錦10篇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1

今年的寒假和元宵節連在一起過,我想:應該是讓學生多與家人團聚一下吧。在一天天的盼望中,經歷了漫長的等待,我們全家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今年的元宵節讓我格外難忘。

元宵節這天早晨,我還像往常一樣按時起牀、洗臉,刷牙、晨跑。吃早餐時,我特別提醒了今天這個好日子,滿懷希望地看着爸媽,等待他們回答。可看到的是急匆匆吃飯,然後拿上提包,在門口撇下一句:“今晚我們要加班,不能回來過元宵節了”。我呆呆地吃飯。節日的喜慶絲毫沒有在我家出現。

我鬱悶的回到老家,到了下午四點,我拎着從老家帶來的東西坐車回來。因爲我家樓層高,東西有很沉,所以我打算把它先寄存在一樓一位鄰居家裏。因爲我向那家的姐姐借過書,所以便結識了。

到了姐姐家門口,我把東西放在地上,輕輕敲門。這時姐姐把門開啟,一見是我,趕忙讓我進屋,還幫我提東西。我進了屋,便對姐姐說了自己的請求,姐姐聽後說:“沒問題,誰讓咱們是鄰居呢?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並說:“晚上我來取,謝謝姐姐”。說完便出了門,姐姐把我叫住,說:“小妹,元宵節快樂。”聽了這話,心裏很不是滋味,但我不想讓姐姐擔心,隨便迴應了一句,便快步走出她家門。一路上,我在想;“爲什麼別家在元宵節都能團聚,我們一家卻不能?想着想着,便不禁落下淚來。

等我的事情辦完後回來,已經七點多了。我走到姐姐家門前,心想:這個時候,人家都在吃飯呢,還是不打擾的好。我等了有十幾分鐘敲開了門,開門的是姐姐的母親,便趕緊叫了聲:“阿姨好”,阿姨慈善地拉着我的手讓我進來,這時屋裏充滿了熟湯圓的香氣,讓我有些沉醉,我道明瞭來由,還未說完呢,姐姐便提來東西交給我,我連忙接下,道謝。細心地姐姐看到我的眼圈紅紅的,便關心的問:“小妹,是不是沒人陪你過節呀?”這麼一說,便說到了我的心坎裏,我感覺到,自己心口悶悶地,哽咽地說:“纔不是呢,我爸媽……在家或許已經煮好湯圓等我回去吃呢。祝姐姐全家元宵節快樂”說完,便跑出了房門,因爲我怕再呆下去,會哭出來。

回家,裏面黑漆漆的,我也不想開燈,便摸索着走到沙發前坐下,面對冰冷的屋子,我再也掩飾不住失聲哭了起來。過了十幾分鍾,我隱約聽見有敲門聲,便趕緊拭乾了淚去開門。令我驚訝的是,竟是姐姐她們一家!

阿姨一看見我哭紅的雙眼,便心疼的說:“你這孩子,真是倔強!家裏明明沒有人,還說有人。走,去我家吃湯圓,我們幫你過元宵節。”聽了阿姨的話,我的心中暖暖的,“小妹,不要哭,今天是個好日子,應該高興!走,吃湯圓去!”我強不過,最後只得跟他們去吃湯圓。那晚的湯圓格外香甜,我想是因爲阿姨一家把對我的關心全包在了湯圓了吧。

這個元宵節,令我終生難忘!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2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衆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噴噴的牛排之後,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湯圓,有黑芝麻餡的、豆沙餡的、果仁餡的,令我眼花繚亂,我隨便夾起了一個,一嚼,啊!滿口的豆沙香飄了出來,發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夾起一個又一個,吃得我滿嘴飄香。

晚飯後,我們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廣場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維持秩序,公路上連汽車都沒有,人們把公路當成了人行道,人羣緩緩的流向南湖廣場。當我們走近廣場,哇!那裏已經是人頭攢動,看樣子我們只能擠進去了。八點鐘一到,開始放焰火了,一顆顆禮花騰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開,有的像有節奏飛舞的流星,有的如閃閃發光的金環,有的像綻放着菊花,有的還像滿天的繁星剎那間,又一聲巨響,一個禮花在天空中爆開,發出耀眼的彩光,在場的人們隨着禮花的綻放而轟動,夜空被裝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斕,廣場上沸騰了。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3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又稱爲“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裏、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時制迷,猜謎的人衆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吃了一餐香噴噴的牛排之後,晚上就到姑奶奶家吃了湯圓,有黑芝麻餡的、豆沙餡的、果仁餡的,令我眼花繚亂,我隨便夾起了一個,一嚼,啊!滿口的豆沙香飄了出來,發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夾起一個又一個,吃得我滿嘴飄香。

晚飯後,我們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廣場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維持秩序,公路上連汽車都沒有,人們把公路當成了人行道,人羣緩緩的流向南湖廣場。當我們走近廣場,哇!那裏已經是人頭攢動,看樣子我們只能擠進去了。八點鐘一到,開始放焰火了,一顆顆禮花騰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開,有的像有節奏飛舞的流星,有的如閃閃發光的金環,有的像綻放着菊花,有的還像滿天的繁星……剎那間,又一聲巨響,一個禮花在天空中爆開,發出耀眼的彩光,在場的人們隨着禮花的綻放而轟動,夜空被裝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斕,廣場上沸騰了……

今年的元宵真的讓人難忘!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4

因爲元宵節是傳統節日,所以到了這一天,我家也認認真真地過起了這個節。

一大早,媽媽就開始爲我們準備食物。早餐一般比較簡單,重點在午飯,其隆重程度不亞於除夕的團年飯。你看,全家都動員起來了,穿好護衣,洗淨手,個個上陣,連好吃懶做數第一的弟弟也來湊熱鬧了。媽媽和好糯米麪團,我和爸爸就捏湯圓兒。媽媽用手托起一團面,掰成大小相等的兩坨,兩手輕輕揉捏,三兩下就變成了圓圓的湯圓。爸爸搓湯圓的手藝很嫺熟,一坨面在他手裏像變魔術一樣眨眼成了圓咕咕的湯圓兒。我的手藝雖然趕不上他們,但也還是像模像樣。弟弟來了興致,湊到跟前,看爸爸把兩坨湯圓面放在手掌心滾動,他也學着合起兩手掌來回滾動,可是他那小手掌哪能一次滾兩個湯圓呢?我們一次只花費十幾秒鐘就做好了兩個湯圓兒,可弟弟手掌裏的兩坨面怎麼滾都無法成形。他着急了,乾脆直接把這兩坨奇形怪狀的湯圓面,和我們做好的成品放到一起,這兩坨癟湯圓兒放在我們做好的湯圓當中簡直就是“雞立鶴羣”。

“秋豪,你做的湯圓兒好難看!”

“你做的才難看,哼!”他雖然嘴硬,但還是覺得自己沒面子,於是就去“進攻”我們做好的成品——把我們做的湯圓兒挨個兒捏癟了。

“秋豪,等會兒你不想吃湯圓啊?自己不會做還搞破壞,弄得這麼難看,誰還吃呀?”沒想到他還哼哼唧唧的,像要哭了。爸爸只好說:“算了算了,我們就吃這癟湯圓兒。”對於弟弟的頑皮,全家人都很無奈,在這大過節的,也不好說他什麼。

捏好了湯圓,下一道程序就是煮湯圓了。媽媽用煤氣竈炒菜,我們就用大土竈煮湯圓。我負責添柴火,爸爸負責看鍋裏的湯圓。鍋裏剛冒熱氣兒,弟弟就流口水了,一會兒催我趕快加柴火,一會兒催爸爸趕快把湯圓下鍋,還跑去媽媽那兒告狀,說:“姐姐和爸爸他們好慢,存心不讓我吃湯圓。”媽媽的注意力都在炒菜上,一會兒放鹽一會兒加醋的,哪顧得上弟弟在旁邊嘮叨,就只好嗯嗯喔喔地敷衍着。

弟弟盼呀盼,終於湯圓出鍋了,媽媽的菜也炒好了。不用說菜很豐盛,雞鴨魚肉皆備,色香味形俱全。爸爸在門口放鞭炮,噼裏啪啦還沒響完,弟弟就已經迫不及待了,用勺子舀起一個湯圓兒就往嘴裏送,剛起鍋的湯圓可想而知是很燙的,燙得弟弟亂蹦亂跳,趕忙吐到地上,伸出舌頭直哼哼,還一個勁兒用手對着嘴扇風,身子轉來轉去。爸爸忍不住笑了,我們全家都笑了。

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品嚐着小年味兒,品嚐着親情。添湯圓時,我悄悄把包着一枚硬幣的湯圓盛到弟弟碗裏。弟弟吃到這枚硬幣,露出驚訝的神色,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對弟弟祝福:“新年好運,健康成長!”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5

我非常懷念小時候鬧元宵的時光。家鄉有句俗話,“正月十五鬧元宵”,這元宵節就是要很熱鬧的。

元宵節鬧花燈。孩童最高興的事就是吃過晚飯後提着花燈找自己的小夥伴。二十年前經濟條件都不好,所謂的花燈,大多不過是自己用酒盒子製作的,挖成各種形狀的空洞,用透明的帶有圖案的塑料紙貼上,再用泡沫鑿個洞安裝蠟燭,當做底座,用一根繩子穿上,找根木棍做把手,就是一盞燈籠,能夠玩上一個晚上。那時候也有塑料的成品燈籠,但是我覺得暗淡,不喜歡。最豪華的就是裝電池的現代花燈,有的還帶有音樂,比較流行的是《渴望》的主題曲。那會兒電視劇《渴望》熱播,賢惠善良的劉慧芳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如果有誰提着這樣的花燈在村裏諞,其他人都會投以羨慕的目光。這可是最進階的玩意兒啦!

對於元宵節吃元宵的記憶我倒是很模糊,因爲我向來不愛吃那東西,甜的膩人,我不喜甜食。但是元宵節那天家家戶戶都會蒸乾菜包子,有幹薺菜,有幹豆角,用肉和餡,出鍋後特別香。乾菜本身蘊含的菜香和肉的膩人的香正好中和,相得益彰。那天的包子也不是圓形,而是半月形的,就像是大號的餃子,家鄉叫“角子”。這種習俗從何而起,有何寓意,我倒從來不得而知,老年人也說不出爲什麼,只說是老輩兒傳下來的。

在蒸包子的同時會蒸麪燈。十二個或者六個,分別象徵一年和半年。面燈必須用沒有發酵的面製作,否則無法成型。麪糰摶成品茗杯的形狀,邊緣還捏一圈花邊兒。出鍋後,老人會看看燈的情況,如果哪盞面燈有水,說明哪個月會有降水。用火柴或者牙籤做燈芯,一頭纏上棉花,栽在燈裏,倒上油,就可以點啦。如果家裏有人屬龍或者屬蛇,還要蒸相應數目的龍燈。家鄉人認爲蛇是“小龍”。這個習俗我也不知其寓意。點着的面燈要拿到每個房間去照照,犄角旮旯都要晃一遍,說是這樣家裏不鬧蚰蜒。等到面燈油盡燈枯,看看燈芯爆裂的形狀,家鄉人據此會得出今年豐收的是大豆高粱,還是小麥。我那時便不以爲然,直呼迷信。是迷信嗎?與其說是迷信,倒不如說是莊稼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期待。

今年,我家元宵節也蒸啦六個面燈,奶奶去世後,時隔多年,再次見到面燈。家鄉有個風俗,家裏有人去世,三年內不能蒸麪燈,但是別人送的可以點。今年有些新奇,卻沒有啦點燈的童心,更沒有興趣看油盡燈枯後燈芯的.形狀。村民多是如此。如今沒有多少人種莊稼啦,村裏的田地也都被承包啦,還有的被開發成啦小區和公園以及廣場。城鎮化的速度非常驚人,每年回家都會感到一絲陌生。小孩子倒是還有提花燈的,但是絕對看不到一個孩子提着自制燈籠,都是電子的。現在的孩子,保不齊都不會自己做。一零後這一代完全是在電子產品的陪同下成長的,他們沒有體會過鄉村生活的童趣,也沒有機會。

元宵節那晚,煙花燦爛,一盞盞孔明燈,載滿人的願望,慢慢悠悠飛向遼闊久遠的夜空。那一晚,很多人都在觀賞絢麗的煙花。我在房頂,仰望夜空,一輪明月照天心。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6

今年的寒假和元宵節連在一起過,我想:應該是讓學生多與家人團聚一下吧。在一天天的盼望中,經歷了漫長的等待,我們全家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今年的元宵節讓我格外難忘。

元宵節這天早晨,我還像往常一樣按時起牀、洗臉,刷牙、晨跑。吃早餐時,我特別提醒了今天這個好日子,滿懷希望地看着爸媽,等待他們回答。可看到的是急匆匆吃飯,然後拿上提包,在門口撇下一句:“今晚我們要加班,不能回來過元宵節了”。我呆呆地吃飯。節日的喜慶絲毫沒有在我家出現。

我鬱悶的回到老家,到了下午四點,我拎着從老家帶來的東西坐車回來。因爲我家樓層高,東西有非常沉,所以我打算把它先寄存在一樓一位鄰居家裏。因爲我向那家的姐姐借過書,所以便結識了。

到了姐姐家門口,我把東西放在地上,輕輕敲門。這時姐姐把門開啟,一見是我,趕忙讓我進屋,還幫我提東西。我進了屋,便對姐姐說了自己的請求,姐姐聽後說:“沒問題,誰讓咱們是鄰居呢?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並說:“晚上我來取,謝謝姐姐”。說完便出了門,姐姐把我叫住,說:“小妹,元宵節快樂。”聽了這話,心裏非常不是滋味,但我不想讓姐姐擔心,隨便迴應了一句,便快步走出她家門。一路上,我在想;“爲什麼別家在元宵節都能團聚,我們一家卻不能?想着想着,便不禁落下淚來。

等我的事情辦完後回來,已經七點多了。我走到姐姐家門前,心想:這個時候,人家都在吃飯呢,還是不打擾的好。我等了有十幾分鐘敲開了門,開門的是姐姐的母親,便趕緊叫了聲:“阿姨好”,阿姨慈善地拉着我的手讓我進來,這時屋裏充滿了熟湯圓的香氣,讓我有些沉醉,我道明瞭來由,還未說完呢,姐姐便提來東西交給我,我連忙接下,道謝。細心地姐姐看到我的眼圈紅紅的,便關心的問:“小妹,是不是沒人陪你過節呀?”這麼一說,便說到了我的心坎裏,我感覺到,自己心口悶悶地,哽咽地說:“纔不是呢,我爸媽……在家或許已經煮好湯圓等我回去吃呢。祝姐姐全家元宵節快樂”說完,便跑出了房門,因爲我怕再呆下去,會哭出來。

回家,裏面黑漆漆的,我也不想開燈,便摸索着走到沙發前坐下,面對冰冷的屋子,我再也掩飾不住失聲哭了起來。過了十幾分鍾,我隱約聽見有敲門聲,便趕緊拭乾了淚去開門。令我驚訝的是,竟是姐姐她們一家!

阿姨一看見我哭紅的雙眼,便心疼的說:“你這孩子,真是倔強!家裏明明沒有人,還說有人。走,去我家吃湯圓,我們幫你過元宵節。”聽了阿姨的話,我的心中暖暖的,“小妹,不要哭,今天是個好日子,應該高興!走,吃湯圓去!”我強不過,最後只得跟他們去吃湯圓。那晚的湯圓格外香甜,我想是因爲阿姨一家把對我的關心全包在了湯圓了吧。

這個元宵節,令我終生難忘!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7

我的家鄉在湖北荊山山麓,地屬襄樊管轄,是個版土面積三千八百五十七平方公里,總人口六十萬人的小縣城。原名思安,因境內有漳河,故改思安縣爲南漳縣。

小學時有篇課文叫《西門豹》,講的是西門豹治河投巫的故事。課文裏西門豹治的那河叫漳河,那時年紀小,以爲這漳河便是這打從家鄉門前流過的小河,竟高興得手舞足蹈。後來才曉得此漳河非彼漳河,那漳河在河南安陽,比南漳縣城都有名。

南漳這小縣也終於沒負了“思安”這名諱,絕不樹大招風,恐怕出了湖北就再沒人知曉襄樊有個南漳了。但又何必天下皆知呢?這畢竟絲毫不影響這小縣城的和樂。淳樸的家鄉人,就如此安定地在這塊山清水秀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生活着。老人們三兩聚在樹下閒聊,大人們起着自行車在不太寬敞的馬路上來回穿梭,孩子們專心地坐在講堂聽老師講解。街道或許並不繁華,沒有繁弦急管,也沒有火樹銀花和燈紅酒綠,卻安詳而端莊。歲月就在小巷厚厚的落葉上慢慢流淌。

滿月象徵着團圓、美滿。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自然被這個一心祈求平安的小縣所看重。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遊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裏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着自己的歡喜。遊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羣裏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衆人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着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後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絕不亞於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南漳不是個富裕的小城,沒有太多的財力來舉辦燈會。可這並不影響家鄉人賞燈的情趣。小巷裏,小販擺弄着各式各樣的花燈,牢牢拽着媽媽衣角的孩子睜大眼睛望着花花綠綠的閃光物,央求着。大人無奈地望着孩子,掏出錢交給滿臉笑容的小販。孩子得了心愛的玩具,高興得手舞足蹈。

每看到這些,我都會想起自己那如夢般乾淨淳樸的童年——

提着哥哥的舊燈籠,在家裏各個角落晃悠,唱着奶奶教的童謠: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8

元宵佳節,細雨霏霏,團圓的溫馨點亮萬家燈火,美麗的廈門被籠罩在祥和的氣氛中。元宵夜,紅紅火火、流光溢彩的廈門顯得更加嫵媚,更加溫柔。

“才賞春節萬家燈火,又見元宵華燈幻海。”這一夜,沿禾祥西路-鬥西路-中山公園西門-南門-中山路,形成燈的長廊:華燈齊放,花燈璀璨,火樹銀花,吸引了我,我提着燈籠和爸爸、媽媽冒雨前來賞燈。

一走進白鷺洲公園,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直徑15.5米、高13.8米的大紅燈籠,燈籠造型宏偉震撼,喜慶祥和,寓意着和諧美滿;跨虹色彩明朗,動感絢麗,蘊涵着跨越騰飛的意義。跨虹由紅黃藍三原色組成,紅色代表太陽、藍色代表大海、黃色代表土地。“跨越發展,和諧社會”道出了廈門人的心聲。巨大的旋轉走馬燈造型喜慶的側立兩旁,更凸顯了元宵的熱鬧與美好。20xx盞紅燈籠組成的“20xx個祝福”,寓意着20xx年的豐收和喜悅,表達了對廈門的衷心祝福。我們沿着“開”滿“鮮花”的花廊來到湖邊,湖面上波光粼粼,在湖中,漂浮的千盞荷花宮燈顧盼生姿,水中倒影流光溢彩,彷彿天上人間,令人遐想翩翩,流連忘返……。

“楚楚,你看:鯉魚躍龍門了!”媽媽喚回了我的遐想,我定睛一看:一羣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渾身透着吉慶亮彩的鯉魚們,大鯉魚率領着小鯉魚們,搖頭擺尾,互相打着招呼,正爭先恐後地躍出水面,彷彿正向目標――“龍門”躍過呢!媽媽說:“鯉魚躍龍門”帶給人們誠摯的祝福。我說:是的,媽媽,我會用“鯉魚躍龍門”的精神去努力,迎接我小學畢業的各項挑戰。

銀河落九天繽紛不夜廈門城

水上的花燈精彩紛呈,陸上的花燈絢麗奪目。你瞧:流光四溢的貝貝、京京、歡歡、迎迎、妮妮不正向我們招手嗎?相距不遠,孔雀正開屏、金豬正送福、美猴王正揮舞着定海神針,它們形態各異、喜慶吉祥;白鷺翩翩欲飛,預祝廈門人民在新的一年裏有更大的飛躍。咦,哪裏傳來悅耳的音樂?哦,原來奇花起舞、蝴蝶翩翩、蜜蜂嗡嗡,人類的朋友――動物們正開元宵聯歡晚會呢!

“哇噻,好漂亮呀!”一座耀眼的花燈呈現在我們眼前:在一片蔚藍的海浪上,托起一片巍峨的建築,兩道彩虹凌空而過,雄偉而壯觀。這是我們廈門的觀音山建築樓盤,它與金門隔海相望,真正的體現了“廈門金門門對門”的同胞情懷,它的建成將成爲廈門的標誌性建築。面對着這美麗的廈門,我們不禁要問:誰持綵帶當空舞?我們將自豪地回答:是我們,所有的廈門人!

“春燈絕勝百花芳,元夕紛華盛福唐;銀燭燒空排麗景,鰲山聳處現祥光。”“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雨中賞燈,別有一番風味,我期盼着20xx年的元宵節的到來,我祝福我的廈門更加流光溢彩!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9

今天是元宵節,我又一次溫習了關於這個節日的傳說:

在很久以前,有一年春節剛過,有人在獵殺兇禽猛獸的時候,誤殺了一隻迷路的神鳥,玉皇大帝得知後非常震怒,意欲派遣天兵天將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所有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

玉皇大帝有個女兒,心地非常善良,她不忍心看到百姓無辜受難,就冒着生命危險,偷偷駕着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人們,希望他們早做準備。

衆人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如雷貫耳,惶惶不可終日。這時,有個老人想出一條妙計,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家家戶戶都要張燈結綵、放鞭炮、燃煙火。這樣一來,玉皇大帝以爲人間已被燒光了,無須再派天兵天將,大家就會平安無事。”大家聽了老人的話,點頭稱是,於是分頭去準備。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玉皇大帝從天庭往下一看,發現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以爲是熊熊火焰,人畜財產定會燒光,心中大喜,隨即取消派遣天兵天將的命令。人們爲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點花燈,放鞭炮,燃煙火,久而久之成俗。

今晚,我老早就吃完元宵,叫上姐姐、弟弟,擡着春節前我和老爸一起選購的“高空禮花炮”來到院子裏的停車場。在我們居住的大院有個習俗,每年正月十五,各家各戶都把買來的花炮拿到停車場或大門口,輪流點放,一起觀看,就好象是有組織的焰火晚會一樣熱鬧。我家的大花炮幾乎每年都是數一數二的。

接下來,就是本小姐我表演了。我拿着打火機,來到花炮面前,小心翼翼地點着了引火線(往年可都是爸爸點的),然後撒腿就隨姐姐弟弟退後到十米以外。

“噼裏啪啦!砰啪!啪裏噼啦!砰!”一發發花炮先是象快速上升的小火球,到達一定高度後迅速炸開,形成一朵朵大圓形奇花向四周瀰漫,場面非常壯觀。此時,黑夜中還下着小雨,我們仰望天空,旁邊的黑雲都被花炮染成了一片紅光,散開的花點更似漫天星呢!

我家的高空禮花足足響了十分鐘,這個花炮纔算是已經Gameoven了。姐姐嘴裏嘟囔着:“真不過癮,我以爲要二十分鐘呢,沒想到這麼快都沒了。”“呵呵,你以爲真要二十分鐘呀!真是這樣的話,就不叫花炮了。”我笑嘻嘻地解釋。

接下來我們又一起欣賞了別人家各種各樣的花炮,蘑菇狀、瀑布流水形、天女散花。真是目不暇接呀!

回到家,爸爸看我意猶未盡的樣子,知道是炮沒放夠,就把我推到陽臺上,也沒有經過我同意就把窗戶開啟,把我已經珍惜了五年的小板凳搬來,放在剛剛開啟的窗戶下面,爸爸對一時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我說:“過來,站在這個板凳上面,放炮去!”我們班裏的女生幾乎都不敢放炮,可我爲什麼會放炮呢?而且一點也不怕呢?嘿嘿,因爲我爸爸以前放炮成性,遺傳給我啦!

我們放完炮後,一起開啟電視,看今天晚上八點也就是即將播出的元宵晚會……

元宵節的作文900字 篇10

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

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爲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劉宋的軍隊,後來傳人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爲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唐段安節《樂府雜尋》中說:"戲有五方獅子,高丈餘,各衣五色,每一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畫衣,執紅拂子,謂之獅子郎,舞太平樂曲。

"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的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爲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

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

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爲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小獅一人舞,大獅由雙人舞,一人站立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身和獅尾。舞獅人全身披包獅被,下穿和獅身相同毛色的綠獅褲和金爪蹄靴,人們無法辨認舞獅人的形體,它的外形和真獅極爲相似。

引獅人以古代武士裝扮,手握旋轉繡球,配以京鑼、鼓鈸、逗引瑞獅。獅子在"獅子郎"的引導下,表演騰翻、撲跌、跳躍、登高、朝拜等技巧,並有走梅花樁、竄桌子、踩滾球等高難度動作。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爲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獅以廣東爲中心,並風行於港澳,東南亞僑鄉。

南獅雖也是雙人舞,但舞獅人下穿燈籠褲,上面僅僅披着一塊彩色的獅被而舞。和北獅不同的是"獅子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穿長袍,腰束綵帶,手握葵扇而逗引獅子,以此舞出各種優美的招式,動作滑稽風趣。南獅流派衆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

南獅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鬚獅舞法幅度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沉着剛健,威嚴有力,民間稱爲"劉備獅"。黑鬚紅面獅,人稱"關公獅",舞姿勇猛而雄偉,氣概非凡。灰白鬍須獅,動作粗獷好戰,俗稱"張飛獅"。

獅子爲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爲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裏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樣如意,事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