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900字作文

【熱門】端午節的作文900字集合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00字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熱門】端午節的作文900字集合8篇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1

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西漢的“梟羹”。《史記》“武帝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爲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爲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糉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糉子才成爲端午的應節食品。《風土記》:“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同時又有另一種端午節食,稱爲“龜”也只在晉朝曇花一現,隨即銷聲匿跡。只有《風土記》中稱爲“角黍”的糉子,因爲附會在屈原的傳說上,千百年來,成爲最受人歡迎的端午節食。

從《風土記》中記載的作法看來,當時的糉子是以黍爲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添加其餘餡料。但在講究飲食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之下,今天能看到的糉子,不論是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糉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糉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南方因爲盛產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糉。一般人都喜歡採用新鮮竹葉,因爲乾竹葉綁出來的糉子,熟了以沒有竹葉的清香。北方人則習慣用葦葉來綁糉子。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糉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二、三斤的巨型兜糉,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糉。

就口味而言,糉子餡葷素兼具,有甜有鹹。北方的糉子以甜味爲主,南方的糉子甜少鹹多。料的內容,則是最能突顯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平的糉子大約可分爲三種:一種是純用糯米制成的白糉子,蒸熟以蘸糖吃。另一種是小棗糉,餡心以小棗、果脯爲主。第三種是豆沙糉,比較少見。華北地區另有一種以黃黍代糯米的糉子,餡料用的是紅棗。蒸熟之,只見黃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紅豔豔的棗兒,有人美其名爲“黃金裹瑪瑙”。

浙江的湖州糉子,米質香軟,分爲鹹甜種。鹹的以新鮮豬肉,浸泡上等醬油。每隻糉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餡。甜糉以棗泥或豆沙爲餡。上面加一塊豬板油。蒸熟,豬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適口,“五芳齋”出品的糉子尤其著名。餡料都經過專人選擇,有八寶糉、雞肉糉、豆沙糉、鮮肉糉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鹽豆糉也別具特色。先將糯米、紅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麪、川鹽及少許臘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糉。以大火煮三個小時,煮熟再放在鐵絲網上用木炭烤黃。吃起來外焦裏嫩,頗具風味。

廣東的中山蘆兜糉,特點是圓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鹹兩種。甜的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有鹹肉、燒雞、蛋黃、甘貝、冬菇、綠豆、叉燒等。

閩南的糉子分鹼糉、肉糉和豆糉。鹼糉是在糯米中加入鹼液蒸熟而成。兼具粘、軟、滑的特色。冰透加上蜂蜜或糖漿尤爲可口。肉糉的材料有滷肉、香菇、蛋黃、蝦米、筍乾等。以廈門的肉糉最爲出名。豆糉則盛行於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豆香撲鼻,也有人沾上白糖來吃。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2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糉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週,因爲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說起糉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糉子的過程中,體現着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糉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糉子,包好後放在大鍋裏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後母親把糉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爲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牀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着,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裏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裏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篇七:開心的端午節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是爲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糉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

我喜歡吃糉子,也喜歡看包糉子。今年的端午節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糉子比賽的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了名。我們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比賽現場。

好傢伙,參加比賽的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的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糉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的奶奶包了十一個糉子,有的奶奶包了六個糉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糉子,有的奶奶包了枕頭型的糉子,比賽非常激烈。終於輪到李奶奶上場了,我們懷着緊張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糉葉捲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後,左手拿着卷好的糉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後一包小糉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着糉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我們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了過來。比賽結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糉子的,可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糉子。最後評獎的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我們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3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除了春節以外就數端午節最爲熱鬧了,由於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時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鄉下。那時的端午節使我難以忘懷。

與平時的過年過節一樣,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外婆總會讓我乖乖坐在牀邊,給我講一些過節的規矩,例如“不許亂說話““不許偷吃冷糉子”“不許與小夥伴打鬧”“不許玩水”……我總是批頻頻地點頭。外婆就讓我早早睡下,好讓明天能有個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牀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廚房,此時外婆已把廚房裏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竈臺上綁着幾捆桂葉和桂繩,白白嫩嫩的糯米靜靜地躺在盛滿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竈臺上放着的幾個小碟,裏面盛着各種各樣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紅塘。

於是,我就坐在桌上一邊吃着早飯一邊看着外婆忙碌着。

鄉下的竈臺是兩邊的,一邊用來燒水,一邊用來煮菜煮飯,外婆就把早已洗乾淨的鴨蛋放入大鍋裏,用木瓢從另一個熱水鍋裏舀幾瓢水放入大鍋中,然後還細心地放入一小勺的`鹽,接着就往竈裏添了幾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邊,開始給我編絡子了。

外婆的手由於長期勞動已經粗糙的像樹皮一般了,但卻不失靈巧,三下五除二一個用紅繩編成的絡子就編成了。

此時,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撈起一個最大的用紅紙沾水染成了紅色,再用乾布擦拭乾淨,裝進絡子裏,掛在我脖子上。接着,外婆就往我兜裏裝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興,因爲這樣,我就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去看龍舟賽了。

外婆總是把我送到大門口,囑咐着要我快些回來吃糉子。我總是一溜煙就消失了。

小夥伴們此時都差不多到齊了,由鄰家的大姐姐當頭,領着我們這一羣小毛孩到河邊看賽龍舟。由於河道較小,所以就只有兩條的龍舟,每條龍舟都有13個人,12個人划槳,1個人打鼓喊口號,“一、二、嘿呦,一、二、快快、”12個面板黝黑的小夥子動作整齊地划着,兩條龍舟你追我趕地向前駛去。

可是,小孩子會知道看什麼呢?我們只不過圖個熱鬧罷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會兒,便覺得無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則不然,他們總喜歡沿着岸邊追着龍舟跑,由於划槳的人力度較大,幾乎每個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濺着的痕跡。

鑼響了,大概是舟到終點了吧,剛好東西也吃完了,站起身,與夥伴們拉着手高高興興回家去。

太陽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外婆家的廚房裏已經飄出了桂葉的清香了,我就連忙躥進廚房裏,去挑已出鍋的個大的糉子。一般我都會坐在門檻上把那個糉子吃得乾乾淨淨,偶爾會剩下幾顆糯米粒給雞吃,看着大公雞的貪吃樣,我也被逗樂了……

儘管如今過端午節,母親每年都會包糉子,編絡子給我,儘管母親的手藝一點也不比外婆遜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我真懷念兒時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4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糉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聖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後,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隻,把事先準備好的糉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裏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屍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糉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糉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你知道糉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糉葉包住糯米,在裏面放各種配料,然後用線捆紮好。包好的糉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着糉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糉子的時候,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糉子葉,裏面藏着紅紅的糉肉,升騰着熱氣,散發着一種特有的糉香,兩個糉子用盤子裝着,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着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糉子,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糉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後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衆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着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爲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着,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着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後,一邊划船,一邊和着鼓聲,“一二一二”地喊着口令往前衝,那口令裏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裏有着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阿,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阿!端午糉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着正宗的家鄉糉子,看着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5

早晨,我一起牀就聞到一股清香,於是連忙跑到廚房,一看原來是媽媽在包糉子。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媽媽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糉子。媽媽告訴我包糉子,首先要把棕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

先把長長的棕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棕葉包着的糉子做成四角的形狀。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之後把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糉子煮熟了,我吃着糉子便問;媽媽,糉子是怎麼來的?媽媽說:說來話長,屈原是我國一位著名的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流放期間,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秦軍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因此,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魚龍蝦蟹吃掉,做了糉子投入江中。聽了媽媽的述說,我不禁敬佩起屈原來了。端午節_包糉子作文500字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往常一樣,早早地起來去上奧數課。走過菜場時,我發現那裏特別熱鬧。賣糉子的地方,有四五個人在那裏包糉子;買鴨子的地方也排起了長隊。我心裏納悶,今天到底是什麼節日呀!媽媽告訴我,今天是端午節,下午要到婆婆家去。我高興極了。

下午,媽媽帶我到了婆婆家。還沒進門,我就看見婆婆家門前插着艾草。艾草又長又綠,還能驅蚊去毒,對人可有幫助啦!媽媽說端午節一般人家都會插這個,驅蚊避邪。我一進婆婆家,婆婆就拿來一個鴨蛋,而且還用紅、黃、綠、粉四種顏色的絲線包着。婆婆把它掛在我的脖子上,說:這是送給你的小禮物。

我拿着鴨蛋,忽然想起語文書中有端午節的作文,但上面說的不是這四種顏色的絲線,而是紅、黃、藍、黑、白五種顏色的絲線。於是,我把它告訴了婆婆,婆婆說:你懂得真多,婆婆一定改正。吃晚飯了,今天的晚飯特別豐富,有五黃,它們是黃魚、黃瓜、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鹹黃鴨蛋五種帶有黃字的食品。還有五紅,紅蝦、紅莧菜、紅豆糉子、考鴨、紅心鴨蛋,婆婆說這是現代的端午流行的。我這才恍然大悟,難怪買鴨子要排隊。晚飯我吃了很多,五黃、五紅嚐了個遍。過節真好,既有禮物,又有好吃的,還能學到知識。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6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文學家與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哺育與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範圍,在她精心呵護與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記憶,尤其是端午節棕子與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生命需要奶水時候向我敞開了溫暖懷抱,我在她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需要,在她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與上學,城裏與鄉下距離把我拉離了她懷抱,但我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爲她把母愛種子深深種在了我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期盼,通往鄉下小路與小橋,奶奶家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圖畫。

那時候每年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清香與香包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溫熱棕子,裏面各種豆兒與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吃起來軟軟,甜甜,香香,我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這幾天,我主食就是奶媽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爲奶媽棕子是最好吃,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小棕子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記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着棕葉包着米與豆兒,拿着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一邊包着手裏,一邊教着我,還把我包棕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裏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母親,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母親棕子與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麼樣棕子與香包都無法替代美記憶,美味道,美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裏爲母親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爲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爲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爲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因爲您愛這個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7

家鄉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說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屍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懷念,此日正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每年人們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糉子表達緬懷之情,隨着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爲“端午節”,過節的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糉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裏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糉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着媽媽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着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於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裏捧着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回到家裏,和鄰里幾個小朋友圍着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穫,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着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來把花繩和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爲姥姥說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端午節這天戴上纔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爸爸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着戴荷包囉……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媽媽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着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媽媽炒雞蛋、包糉子。

說起包糉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糉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爸爸,指揮着他和媽媽抱起糉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乾、枸杞放入盆中掏乾淨,然後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勻,接着拿來竹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後封起來,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後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紮的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後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後就是開竈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着自己的花繩和荷包指揮爸爸矯正了爸爸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着豐盛的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說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着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和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端午節的作文900字 篇8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中午剛吃完飯,我就在媽媽的指導下開始包糉子。

媽媽一邊準備等會兒要用的一邊對我說:“寶貝,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點點頭說:“恩,我還知道屈原,知道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呢!”“然後呢?”媽媽笑眯眯地問我。我不好意思的搖搖頭。便聽媽媽講起來:當年,屈原提出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等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悲憤地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哦,原來端午節還隱含有這樣一個悽美的故事啊”!我不禁驚歎道。

媽媽的食材準備好了,我們也開始包糉子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可當我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調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排着隊地跳出來。媽媽見了,連忙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重重困難,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小KS,終於到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地球人都知道,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突發奇想。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然後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還覺得媽媽包的老土,不怎麼好看。哈哈~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晶瑩剔透的糯米們好像掉了線的珠子似得,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按媽媽那“老土”的方法重新又做了一遍。媽媽說,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

恩,我們大功告成,現在該煮了。媽媽告訴我,煮,也是有學問的。要先用大火,等到高壓鍋發出“磁磁”響聲時,然後關成小火再煮,過一個小時媽媽就把火關了。我迫不及待的看着秒針一圈一圈的轉着。三、二、一,高壓鍋裏果然散發出了誘人的香味。糉子熟了,媽媽說,要等高壓鍋的氣漏完了才能拿出來。又過了十分鐘,香噴噴的糉子總算出籠了。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吃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媽媽,明年我們還要自己包糉子,”我說道:“因爲只有自己努力取得成果纔是最開心的。”

啊!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吃到了自己包的糉子。朋友們,你們還知道端午節的故事嗎,那麼也給我講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