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向國旗敬禮徵文2500字

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脊樑,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血脈,那麼,國旗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魂!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向國旗敬禮徵文,歡迎大家參考!
 

【向國旗敬禮徵文1】

放假的第二天,收到老師發來的短信:接教育局通知:爲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加強未成年人愛國主義教育,在國慶節開展“向國旗敬禮、做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活動。

1、可登陸中國文明網,點擊“向國旗敬禮、做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活動;2、語言優美、措辭正確;3、留言後一定記得寫上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安徽路小學(名字);4、要求學生拍兩張能彰顯出活動的照片,8號上傳的大隊部。 今天,我登陸中國文明網,點擊“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簽名活動,首先看了看導語:2012“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活動由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主辦。該活動號召廣大未成年人上網面向國旗敬禮簽名,抒發感言,表達心聲。未成年人可以個人名義,也可以採取小組、團隊、班級或家庭等方式進行簽名,同時留言寄語。活動時間從2012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 接着填好姓名 我寫下了如下留言: 向國旗敬禮 做有道德的人 五星紅旗是中國的象徵,也是我們的驕傲。五顆閃閃的金星照亮了祖國大地,孕育着祖國兒女的理想和希望。

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脊樑,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血脈,那麼,國旗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魂! 在那鮮血染成的國旗上翻卷着的是黃河的浪濤,滾動着的是東海的狂瀾,流淌着的是長江的洶涌,盪漾着的是南海的漣漪…… 在那國旗直衝雲天的威嚴中,凝結了泰山的莊重,喜馬拉雅山的雄偉,凝結了峨眉山的巍峨,華山的崢嶸…… 我們不會忘記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東關軍大舉進犯瀋陽,短短四個月內,東三省淪陷。七七事變後,數月華北淪陷,大半個中國被日本佔領,連當時的國都--南京也難逃厄運。在短短六個星期時間裏,30萬中國同胞被日寇槍殺、活埋。平均13秒鐘就有一箇中國人將鮮血灑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侵略者毀我家園、辱我民族,掠奪去的是大批奇珍異寶,留下的卻是死屍遍地、血跡斑斑。

時光可以流逝,歷史不容篡改。祖國的兒女在黑暗中摸索,在痛苦中企盼,在屈辱中抗爭。無不表現了祖國兒女尋求解放與和平的堅強意志。五四運動的吶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此,祖國母親踏上了新的征程! 如今,日本更是接二連三的搞出荒唐的.“購島”鬧劇。 這種歷史,我們豈能讓它重演?

一個人的生命可以在歲月裏消失,但一個人的愛國之心卻能與世長存。飄揚的國旗,正是對民族忠魂永遠的慰籍! 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萬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爲。有序地排隊上公交車;俯身揀起地上一張廢紙;在校園裏輕輕的一聲問候“老師好”……這些都是我們身邊完全可以做到的小事。

讓我們睜大眼睛去發現自己身邊的文明好事,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謝養育我們的父母,感謝教導我們的老師,感謝他人對我們的幫助,熱愛自己的祖國,遵紀守法、誠實守信,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昇華。 今天我在這裏向國旗敬禮,向國旗宣誓,從小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寫完留言,我發送了出去 。朋友們,你們行動了嗎?沒有的話趕快行動起來吧!向國旗敬禮,做有道德的人!

【向國旗敬禮徵文2】

記得曾經有一首歌這樣唱:“最愛說的話啊,永遠是中國話!字正腔園,落地有聲,說話算話,最愛寫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橫平豎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我驕傲!爲那字正腔園,落地有聲,說話算話的“中國話”

我自豪!爲那橫平豎直,堂堂正正做人像它的“方塊字”

古老的文明,鐫刻在殘予斷戟,勇敢與忠貞,高風與亮節築就了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作爲青少年的我們就是祖國未來的希望,讓我們爲心中那同一個夢想而更加努力,爲了燦爛的五星紅旗而更加自強……

歷史不能忘記,在浮華與堅守之間,北海的蘇軾,那流放於荒山野原的鐵血男兒,用不屈氣節與錚錚傲骨作了最完美的詮釋-忘卻富足,成就氣節;銘名祖國,造就偉大。

揮一揮手鞭,錦帽貂裘,他將其扔進雲霄深處;弄一枝秀筆,矮紙斜行,他鐫刻出對大漢最深切的眷顧。一邊是高官厚祿,一邊是赤膽忠心,站在忘卻與銘記之間,站在逸豫與憂勞之間,他選擇了忘卻富貴,選擇了銘記忠心,從而給人性塗抹上最濃重的一筆。

擎一支旌節,他懷抱漢匈和睦的夙願,奔走於茫茫大漠:撫一陣駝鈴,他闊別長安的歌舞昇平,遊蕩於寒沙裹草;他用挺直的脊樑,架起橫亙天山,溝通中原的飛虹.

哀嘆,當汗使謀反事敗;正氣,當蘇武拒絕折節叛敵;驚詫,當單于面對這個寧死不屈,不爲富貴所動的缺血男兒;執著,當蘇武舉起羊鞭,選擇做高山雪蓮那般聖潔的守望。

朔風凜冽,他與冷月相伴;北顧中原,他將“生是大漢人,死是大漢臣”的決心銘記在心靈深處。胡笳幽怨,他與孤冢爲伍;悵望大漠飛雪,他將“榮華富貴,千金封侯”的許諾忘卻得一乾二淨。地窖冰冷,他將滿口氈毛與草皮一快嚥下,渾身的熱血沸騰着一個至死不渝的信念--銘記祖國,精忠報國。冰雪飄零,他用至情睥睨佳餚美酒,錚錚傲骨卻敲響千秋的絕唱--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猶能忘。

好一個蘇武!他用睿智,銘記下對大漢忠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風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禿禿的旌節昇華爲一段千古的傳奇,書寫一段流傳千古的悲歌。

好一個永遠的蘇武!他用勇氣忘卻了單于許以榮華富貴的引誘,在大漠黃沙中漸漸遠去,把那羣枯瘦的羊羣定格爲一段不朽的歷史,揮灑出一曲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在忘卻與銘記之間,在享受與堅忍之間,那行走於枯草寒冰之上的蘇武,用執着與信念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富貴,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忘卻,便是它最好歸宿;忠心,纔是歷史的永恆;銘記,是它的精神家園。

人立志,亦如此。昭烈囑;善雖小,必爲之;惡雖小,切莫爲。惜後主,終未聽。蜀國亡,漢室衰。人笑其,不思歸。好習慣,點滴養;壞習慣,勿養成。細節事,亦認真。莫學習,劉阿斗。

弟子歸,聖人訓:出則悌,入則孝。泛愛衆,而親仁。治天下,平家國。先修身,後齊家。雖一屋,亦當掃。

標籤:國旗 徵文 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