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800字作文

“舍”與“得”作文(精選2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舍”與“得”作文(精選2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舍”與“得”作文(精選20篇)

“舍”與“得”作文 篇1

人似乎有這麼一種本性:樂於獲得而不願捨棄。殊不知,舍與得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藝術,有舍有得的人生才能開出絢麗的花朵。

翻開歷史厚重的書頁,我輕輕屏住呼吸:舍與得的抉擇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他,曾貴爲一國之君,戰敗後卻淪爲奴隸。他沒有抱怨命運的不濟,忍辱偷生服侍了吳王三年,歸國後臥薪嚐膽,發憤強國,終於一雪前恥。勾踐捨去了尊貴的身份,獲得了超人的意志和國家的復興。而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多少官員被權勢財富矇住了雙眼,難捨錦衣玉食,最終走向了腐敗墮落。

他,是世界上最傑出的音樂家之一,卻在青年時期喪失了聽覺。但這反而促使他的驚人才華涌現,創作出一曲曲不朽名作:鏗鏘的《命運》、浪漫的《月光》……貝多芬捨去了寶貴的聽覺,獲得了澎湃的創作激情。反觀當今,多少難捨順境的人在厄運和困難面前不堪一擊,有的頹喪度日,有的糊塗輕生。

當發現醫術只能拯救國人的生命而拯救不了國人的靈魂,魯迅毅然選擇了棄醫從文。他以文字爲匕首,將矛頭指向罪惡的社會現實。“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他的精神發揚滋長,深入人心。魯迅捨去了從醫的願望,獲得了拯救國人靈魂的堅定信念。

當“5·12特大地震”的噩耗傳遍大江南北,全國人民悲痛萬分之際,積極支援救災:有人慷慨解囊,有人趕赴災區……萬衆一心抗災的行動體現了人性的光輝和民族的凝聚力,每個人心中增添了一份責任感、一份愛國情,“中國精神”在肆虐的地震夢魘面前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人們捨去了個人的利益,他人獲得了生的希望。而有人難捨錙銖之利,斤斤計較。他們也難得一份生活的從容。

人們常說慾望可以毀掉人的一切,也可以成就一個偉人。我想,能在舍與得之間做出正確抉擇的人才能走上一條光明大道。身處凡塵鬧世,我們難達到“無慾無求”的境界,所以心中應有一杆權衡利弊的天平。可惜的是,人們往往在該舍的一端加多了砝碼,在難以取捨之際放任了機遇的流逝。

得,得到知識的光芒,得到幸福的憧憬,得到親情的浸潤,得到人性的思考,使人生更加豐盈充實。舍,捨去多餘的物質,捨去奢侈的慾望,捨去心靈的負擔,捨去環境的紛擾,使人生更加輕鬆自由。

得是一種成長,舍是一種成熟。在舍與得之間做出正確抉擇,生命之樹才能長青。

“舍”與“得”作文 篇2

小小的車輪很輕,小小的車輪很重。

小時候父親總喜歡騎自行車帶着我。聽到清脆的“叮鈴”聲和略帶跑調的歌聲,我知道是父親又來接我了。

他騎着輕巧的新自行車,滿身洋溢着輕快和喜悅。自行車淡藍色的身軀映襯出父親帥氣的藍襯衫,滿是青春的氣息。挺直的腰桿和大聲的歌曲,充滿了活潑。偶爾,父親會回過頭看我一眼,那與髮絲一樣深黑的眸子裏,是溫暖的光芒,輕柔地籠罩在我的四周,暖地直射心房。我理所當然地享受着這份權利,坐在車背上自由的歌唱。

那年的那時,年輕的父親帶着輕輕的我,用輕巧的自行車酒。

灑下一路的歡樂。

時光就在車輪的不斷轉動間悄然滑過,那輛嶄新的自行車漸漸鏽跡斑駁,光影中的我也高了很多。

許是初中學校離得遠了,近來父親帶着我總有說不出的神色。看着這樣的父親,我提出自己騎車去學校,父親遲疑了一下,又堅定地搖了搖頭。

那個秋天的傍晚,父親照舊推着那輛自行車來接我“叮鈴”的鈴聲傳過來,在秋風中沙啞了許多。遠遠的,父親向我招了招手,那破舊的自行車也像父親晃動的手一般,在秋風中瑟縮成一團。父親牽着那自行車走在我前面,笨拙地避開來來往往的人羣,那輕薄的棉衣套在他肥胖矮小的身上也只剩下笨重。到了人少的角落,父親示意我上車,坐上去的那一瞬間,車子“嘎吱”向下縮了縮,這才發現原來我已經比父親高很多。父親用力地騎着車,雙手撐着車把,雙臂彎成一個弧形,能瞧見他微凸的肚子不斷起伏着,輕微的喘息聲一下下拍打着我的心窩。兩條短腿也十分用力地向前蹬。父親繼續前行,他低下頭,用力地向前衝,他的背比剛纔彎的更深,喘息聲也隨着他向前衝的動作而變得更加沉重,“呼——哼——呼——哼”,一下下擊打着我的心窩。

我這纔有些明白,父親那一瞬間的遲疑,許是歲月帶來的沉重。

我強忍住淚喃喃了一句,我現在已經長大了,可以去學校的,你不必送我的。父親聽到這話,向前的腳步緩了下,喘息緊跟着停止了。繼而又用力地向前蹬,沉重的喘息聲又如漲潮般蔓延在周圍的空氣中,良久,纔在喘息的間隙悶悶地說道:“這樣,我安心”。一字一頓,沉在我心。耳邊傳來沉重的喘息聲,搭配着行車嘎吱的轉動聲,竟顯得格外動聽。

年老的父親帶着長大的我,用笨重的自行車刻下一路的沉默。

我這才真的明白,歲月使我們都變得沉重。父親本可捨棄這傷沉重,選擇一份輕鬆,但父親卻毅然決然地捨棄了那一份輕鬆,得到的,卻是一份沉重。我知道,這更是父愛的一份沉重。

車輪依舊向前滾動,光影人影,交錯閃動,父親的身影也在光影的轉動中逐漸高大起來。

車輪很輕,車輪很重。父親卻捨棄了那一份輕,得到一份重。

“舍”與“得”作文 篇3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靜立於時間長河的彼岸,且聽風吟,淺吟低唱。飲盞歲月留香,唱曲往事飛揚。落花飄零,紅昭落盡,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已經很久沒有出過門了,自從那次摔傷後。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逝去,但額上的傷疤卻永遠不會褪去。坐在窗前,望着窗外濃濃的純色,心裏很不是滋味。外婆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遞給我一隻帽子,笑着說:“山上的桂花開了,出去瞧瞧吧!”我慢慢擡起頭,望着外婆那慈祥的雙眸,外婆遞帽子的手抖了兩下,嘴角咧開了一道優美的的弧,我接過了帽子。

終於鼓起勇氣出了門。

跟在外婆身後,一路上將帽檐儘量壓低,低到只能看見腳下的路。忽然,一隻幹皺卻溫暖的手牽起了我的手——是外婆。石板縫間冒出幾株小草,它們在風中顫巍巍地站立,它們纖弱的身肢被登山的人們一次次地踩斷,卻始終堅持着向上生長。

就這樣牽着外婆的手走了很久,我們從石板路走到了一條小路上,耳邊的喧鬧聲漸漸消失了。

外婆輕輕地說:“到了。”我慢慢地擡起頭,是一樹桂花映入眼睛,吸引了我。

蒼勁有力的樹幹綴滿了串串潔白的花,在微風中緩緩舞動。走到樹的背部,我愣住了。樹幹的後面空了一大半,淒厲而恐怕地四處張望,當我再次擡起頭,望向這滿樹的桂花時,不禁對這棵樹產生了敬畏之情。

外婆輕聲地說:“這棵桂樹五年前被雷劈中了,我也沒想到它竟會活過來,不過經歷過傷痛的樹反而開出了更美麗的花,誰能說這不是一種幸福呢?”是啊,經歷過痛苦的花反而開出了更美的花,誰敢說這不是一種勇氣?外婆走向我,舉起她那雙佈滿滄桑的手拍了拍我的肩,說:“這棵桂樹捨棄了懦弱,因而得到了勇氣,所以它綻放出更美的花,這便是桂樹捨得的智慧。爲什麼你不嘗試一下呢?”一陣東風吹過,吹走了我的帽子,吹走了我的劉海,飄落的桂花輕輕吻着我的額頭。樹枝上飛舞的桂花在光的映射下形成一個個光怪陸離的斑點,似乎在吐露着幸福的喜悅。

畢加索曾對舍與得提過自己的想法:許多人的作品是累加起來的,所以是一加一的加法。而我的作品卻如同減法,我在這幅畫上繪上顏色,接着磨掉一部分紅色,這便是舍,但這一抹顏色卻又會在另一幅畫中出現,爲其增添色彩,這便是得。

捨得捨得,有捨棄纔會有得到。桂花捨棄了懦弱,得到了勇氣,開出更美的花;畢加索捨棄了一抹色彩,得到另一抹色彩,創造出了的驚世駭俗的作品。這些都是舍與得的智慧。

我也捨棄了膽怯,得到了堅強,不再怕綻放光芒,所以,我們應該在適當的舍與得,這會是一種智慧。

“舍”與“得”作文 篇4

捨得,舍既放下,放下的結果本身是一種失去,然而常說的捨得,有舍有得。更有古話:熊掌與魚不可兼得。想要得到某個事物總是需要捨棄相應的事物,人生萬里程路,不必爲此而感到憂愁,人生本來就是有舍有得的過程,只不過選擇不一樣而已,學會捨得,生活少煩惱。

世間繁華盛景,卻事愁憂人,迷茫的十字路口該何去何從?困惑茫茫,是生?是死?是與非?憂愁不能寐。

當面臨舍與得之間,或許早就知道了答案,我認得這也是一種財富,不如換一種思考方式,在捨棄的時候正應該想到的是我們的得到,然而捨棄的不甘逐漸在心中變小,更有可能消失,何曾不是一種財富,只不過卻沒有發現,一直糾結於要選擇那種捨棄,就當當我們時時不做決定的時候,你若仔細發現兩種選擇正在慢慢悄然離去,而你只留在了原地,心中只有懊悔,想要得到兩個,最後一個也沒有得到,苦與難或者就它們之間,人們常常逃離不出,小小二字透露出了人生之哲理,但世間能有多少人明白,何不讓我們學會捨得,有舍有得。

花花世界,追求名與利,爲了這些的得,何嘗不是放棄了一些自,爲了地位的攀升,失去了健康與快樂,更是有者爲了名與利背叛了道德與法律,最後得到的是人們的痛恨與法律的責罰,失去了底線,被利益矇蔽了兩眼,做出了傷天害理之事,得到了利益,便捨棄人最珍貴的善良與良知。然而有些人爲了國家的復興捨棄了自由,一心專研科技,十年如一日,終究換來了國家的強悍,他們是民族英雄,爲他們感到驕傲。

正如人生之事,有舍有得,才值得讓人信賴,若是隻一味的索取不知道付出,這樣的人生能夠持續多久?換來的只有人們的討厭,生來平等,沒有誰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正所謂你擁有十個蘋果,只能是品嚐到蘋果的味道,當你分享給你的鄰居好友,或許當你鄰居好友有香蕉等其他水果時也會分享給你的,這樣能品嚐不同的水果,更是能加深了兩者之間的友情關係,這樣的捨得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嗎?捨得,舍與得,有舍有得,這纔是人生之道。

如果傲慢是煩惱,捨棄傲慢,不就得到了快樂嗎?如果阻礙是痛苦,你捨棄阻礙,不就得到了歡樂嗎?所以捨棄什麼,能得到什麼,這樣如此的快樂,何樂而不爲呢!

學會了有舍有得,自然就會達到了人生一番新的境界。

“舍”與“得”作文 篇5

人的一生中要面臨許多取捨,屬於自己的,舍了感覺可惜;不屬於自己的,得了也常常心有不安。得與舍,我們一生中都在做的選擇。在我看來,該舍的時候就該大氣一點,不要斤斤計較蠅頭小利。有時舍才能得,不捨怎得呢?

美國現任總統,在競選總統的最關鍵時刻,他的外婆突然病倒。是繼續到處發表演講拉選票,還是回家探望外婆?在一般人看來,當然沒有什麼比競選總統更重要。可是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放棄了拉選票而去看望外婆。很多人爲此擔心,但他的這一舉動贏得了更多人的尊重,不僅在美國人的心目中樹立了孝子的形象,同時也在無形中爲自己贏得了更多的崇拜者。當然不是說是這次取捨使登上總統的寶座,但這次取捨中折射出的重親情有魄力和敢放棄的人格魅力,則是他走向成功的基石。

我國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爲改革朝廷積弊,重振大唐雄風,積極投身到永貞革新之中。革新失敗後被貶朗州,在偏遠荒涼之地一呆就是10年,再度回京後,卻寫下了嘲諷權貴的“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的詩句,結果觸怒權臣,再度被貶到更爲偏遠荒涼的連州,一去又是12年。“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在這樣的困境中,他依然保持着昂揚的鬥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他寄情山水,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他體察民情,使當地百姓安居樂業。詩人再度回到長安,沒有人想到他依然敢寫“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捨棄了23年的富貴榮華,卻以不屈不撓的鬥志彰顯了一代知識分子的錚錚鐵骨,贏得了千秋史冊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沒有劉禹錫的“舍”,又怎會有巴山楚水中孕育的美麗詩篇?沒有劉禹錫的“舍”,又怎會有他用自己的堅韌與赤誠爲後世樹立的精神路標呢?

縱觀歷史,懂得舍與得的人才是擁有大智慧的人,纔是能真正找準自己人生位置的人,纔是能真正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人。玄奘捨棄榮華富貴方纔取得真經,成就一段佛教傳奇;唐寅捨棄仕途誘惑纔在歷史上留下風流才子的佳話;王昭君捨棄了皇宮衣食無憂的生活遠赴大漠,帶給民族半個多世紀的和平,“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無數像孫中山那樣的革命志士則捨棄了安逸平靜的生活,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點燃了熊熊烈火,在新中國的豐碑上留下了絢麗的色彩。

緊握雙手,你什麼都不曾擁有;張開雙臂,你才能擁抱世界。學會在舍與得之間正確的選擇,纔是真正的智者。

“舍”與“得”作文 篇6

捨得,捨得,有所舍纔會有所得——從3歲到20歲、到58歲,託尼的故事給予我們的正是這樣一個啓示。

捨得是承擔,捨得是忍耐,捨得是痛苦,捨得是喜悅。《左傳》中有句話:“君以此始,則必以此終。”你選擇了一個人、一個事物的某一點,就要承擔你的選擇所帶來的連鎖反應:選擇了一個人的勇猛,就要容忍他的暴戾;選擇了一個人的智慧,就要容忍他的狡詐。選擇了,捨得了,無非是要真正地知道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你是不是真正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捨得既是一種生活的哲學,更是一種處世與做人的藝術。作爲凡夫俗子,我們有着太多的慾望,包括對金錢、名利和情感。這無可厚非,因爲慾望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動力。但是,慾望又是一頭難以駕馭的猛獸,它常常使我們對人生的舍與得難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過之,於是便產生了太多的悲劇。因此,我們只要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成功人生的鑰匙。

捨得,是一種精神;捨得,是一種領悟;捨得,更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境界。

鳴蟬勇敢地甩掉了束縛在自己身上的外殼,所以獲得了在樹上高唱的自由;壁虎在危險的時候果斷地拋棄自己的尾巴,所以保全了弱小的生命……人生其實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既然有了選擇,那就必然有“得”有“舍”。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生既是“捨得”的過程,也是“捨得”的結果。

田忌與齊王賽馬,捨棄了對“戰無不勝”的追逐,獲得了全局的勝利;蘇軾仕途坎坷,捨棄了安逸閒適的生活,獲得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絕唱;諸葛亮自出茅廬,匡扶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捨棄了私益,獲得了百世芳名;韓信早年不過一介乞丐,落魄街頭,他放下尊嚴,忍受胯下之辱,以後青年得志,率領三軍,百戰不殆,終究助劉邦成就帝業,自己也被封爲王侯;王昭君捨棄了錦衣玉食,得到了一時太平與後世讚美;李白捨棄了富貴,而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傲骨……舍與得之間,蘊藏着不同的機會,真正有智慧的人必然善於取“舍”,而有時不“舍”便會“失”,即使有得也是得不償失。

捨棄,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有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爲放棄意味着不再擁有,但是,想擁有一切或者不會放棄,最終將一無所有。這是生命的無奈之處。你一定學會放棄,選擇適合你的或自己應該擁有的,否則,生命必將難以承受過重的負荷!

“舍”與“得”作文 篇7

懂得“捨得”的人,他的人生纔會花好月圓。——題記

這些日子,我總在思考着一個詞——“捨得”。我知道,這個詞充滿着辯證思維與哲學意味,於我小小的年紀並不相稱,但思想的火花在熊熊閃耀,我不能自已。

漫漫人生路,有舍必有得,有得亦必有舍。換言之,失去的同時,就意味着在得到某些東西;得到的同時,就意味着某些東西正在失去。“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得到了熊掌卻失去了魚,人生之路難道不正是如此嗎?看來人生的過程,註定是要不斷地在“魚”與“熊掌”之間進行着選擇。我想,唯有明智而勇敢的人,纔可以做出準確而明晰的判斷,從而實現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這樣的選擇,對有些人來說是很困難的,可對有些人來說卻很容易。之所以“困難”,是因爲對於選擇的目標還不能做出清晰的價值判斷;之所以“容易”,是因爲對有些人而言其內心早已有了一杆秤。

美國著名詩人弗羅斯特說,森林中有兩條路,我們選擇了其中一條,就得放棄另一條。這句話聽來猶如當頭棒喝,那麼堅決地表明瞭有舍纔有得,容不得有“兼得”的非分之想。可我們常常能看到,生活中很多人面對選擇時,顯得那麼猶豫不決,於是他們在選擇的十字路口旋轉着、徘徊着。我想,猶豫來自於不懂“捨得”之道,缺乏理性分辨能力與勇氣。有時當慾望矇蔽了雙眼時,這樣的選擇就表現得愈發艱難,甚至不做任何選擇了,坐等命運的安排。這樣猶豫的心態,必將消耗太多的精力與資源。短暫的生命,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的,在搖擺不定中,生命在悄然流逝。

陶淵明不爲五斗米而折腰,“田園將蕪,胡不歸”,他在官場與田園之間做出了果決的選擇。爾虞我詐的官場生態不見了,複雜衝突的人際關係不見了,餘下的只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逸。文天祥在兵敗被俘時,大義凜然,寧死不屈,選擇了捨生而取義。因爲,他心中早就很清晰地擁有一個價值座標,那就是義高於生命。“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他捨去了自己的生命,兌現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諾言。魯迅先生,當年棄醫從文,毅然決然地放棄一個專業,來從事另一個事業。“改造國民性,喚醒民衆”,當他清醒地意識到這樣的使命感高於從醫的理想時,他所作的選擇就顯得很從容了。

在我的身邊,有的同學捨去嬉戲,把玩的時間用來學習,從而得到了優異的成績;而有的同學則捨去了做作業的時間,把這些時間用來做毫無意義的事情,最終得到的是慘不忍睹的成績。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得的結果,始終來自舍的因。而“兼得”的奇蹟,並不會降臨在這個擁有神話的現實世界。點亮心燈,鼓足勇氣去覓獲適合自己的“魚”或“熊掌”,這纔是真實而幸福的人生。

“舍”與“得”作文 篇8

“能捨去的是利益,不能捨去的是目標。”昨晚上給孩子講故事,討論故事內容時,孩子語出驚人的說出這樣有深度的一句話,也不知孩子是否理解。反正,頓時讓我對孩子的小腦袋瓜兒——刮目相看,有思想了哦!

昨晚,和往常一樣,九點洗漱完畢後,開始了我和孩子的睡前故事《哈佛家訓全集》。

一個年輕人非常羨慕一位富翁取得的成就,於是他就跑到富翁那裏詢問他成功的訣竅。

富翁弄清楚了年輕人的來意後,什麼也沒有說,只是轉身拿來一個大西瓜。年輕人迷惑不解,不知道富翁要做什麼,只見富翁把西瓜切成大小不等的三塊。

“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的利益,你會如何選擇呢?”富翁一邊說一邊把西瓜放在年輕人面前。

講到這裏,我想起了孩子小時候曾經給他出過的一道選擇題,想再次講給孩子聽,看看和小時候的回答有什麼不同。

“孩子,一個小插曲,媽媽給你出道選擇題,題目是這樣的:有一種你非常愛吃的巧克力,假如你現在要吃的話,那麼只能吃一塊;假如你等到第二天再吃的話,就可以吃到兩塊。你會如何選擇呢?寶貝兒!”

孩子瞪大眼睛對我說:“當然是要等第二天了,那樣可以多吃到一個呀!”瞧瞧,不一樣吧,我記得小時候,孩子的回答是,我不管我現在就要吃。

“言歸正傳,回到我們剛纔的選擇,假如你是那位年輕人,你會選擇哪塊西瓜?西瓜可是你最愛吃的呀!”

孩子毫不猶豫的說:“選擇最小的那塊。”

“爲什麼呢?”

“因爲,能捨去的是利益,不能捨去的是目標。”

我驚呆……暗自佩服的點點頭。

“當然選擇最大的那塊!”年輕人毫不猶豫的回答。

富翁笑了笑說:“那好,請用吧!”

於是富翁把最大的那塊西瓜遞給了年輕人,自己卻吃起了最小的那塊。當年輕人還在津津有味的享用最大的那一塊時,富翁已經吃完了最小的那一塊。接着,富翁很得意地拿起了剩下的一塊,還故意在年輕人眼前晃了晃,然後又大口吃了起來。

吃完西瓜,富翁講述了自己的成功經歷,最後對年輕人語重心長地說:“要想成功,就是要學會放棄,只有放棄眼前的小利益,才能獲得長遠的大利益,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故事講完了,孩子的話還在我的心頭回蕩。完美的回答,不知孩子能理解多少?又能做到幾何?

及時引導孩子的正確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着孩子的行爲,捨棄眼前誘惑的東西,樹立學習和生活的目標,努力戰勝並攻克它!

“舍”與“得”作文 篇9

一、認同的觀點:

在養心篇中講到:人要爲自己換一顆心。爲自己換一顆真心、爲自己換一顆慈心、爲自己換一顆慧心、爲自己換一顆道心。在爲自己換一顆道心中提到:一個有道心的人,才能和諧大衆;有道心的人,才能和平處衆;有道心的人,才能讓十方大衆和悅。今日的社會,領導人應該有道心,有道心才能做正人君子,有道心才能領導十方。

二、聯繫實際:

我覺得作爲一個教師,同樣的應該對學生要有道心,即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學生的上進心,尊重他們的求知慾望。作爲我們職校的學生,可能在學理論上基礎不是很好,可能就是通常所說的“後進生”,對於他們可能學習上相對來說困難一些,有時一個問題講了好幾遍他們都不懂時,這時如果當他們問題目時,我們不要以不耐煩的心情來對待,對於一個“後進生”,我們更應該保護他這份難得的上進心。學生來問問題,說明他還抱着想學好的態度,或者他是在向老師“示好”。我們應該正確地利用這次機會,可能從此以後師生關係就會不一樣了。

三、反思重構;

基礎教育課改要求教師不僅要將學生培養成學習的主人,而且要使其成爲生活的主人,成爲獨立的、積極參與社會的、有責任的人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能否真正做到尊重學生是至關重要的。尊重學生至少應做到:尊重學生提問的權利。即允許學生提出不同於教師的意見,教師不能將自己的話當做命令而要求學生絕對服從;教師與學生的意見產生分歧時要平等地交換看法。教師要耐心地聽學生講話,即使是錯誤的,也要堅持聽完而後再做糾正;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考慮到自己的反對或禁止會引起學生很大的苦惱和不解,教師可延緩解決這類問題。不妨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一下,以加強他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教師要尊重學生對教學進行評價的權利,請學生對自己的教學工作多提意見和建議,虛心向學生學習。這樣做不僅有利於加強師生情感、拉近師生距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而且會給教師的工作帶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激勵教師在思想上、業務上不斷進取,真正實現教學相長。作爲教師,我們應努力使自己成爲學生的同志和益友,將教育意圖隱含在民主和諧的良好氣圍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髮揮作用、影響。

當然,尊重學生不等於放縱學生。學生在課堂上不正當的一些言行,教師還是要正確引導。總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把尊重學生作爲工作的出發點,把尊重學生作爲工作的'一種基本態度。教師只有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學生,用真誠的心去體貼學生,才能獲得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舍”與“得”作文 篇10

佛語偈“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

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記得那平民天子劉邦麼?揮舞劍鋒,直指關中,漢軍勢如破竹,銳不可當,氣勢洶洶。劉邦在攻陷關中後,望這百里秦川,輝煌阿房,也忍不住垂涎三尺,一頭便扎入溫柔富貴鄉。一班謀士勸阻其收住鋒芒,應先慰關中父老,將阿房宮獻予項羽。劉邦恍然大悟,方纔慰勞百姓,捨棄了華美的阿房宮。百姓見其如此,莫不香花燈燭,以酒肉饋之,“唯恐沛公不爲秦王”。而項羽呢?當他抵達關中時,又做了什麼——殺秦王子嬰,斂財寶婦女,屠城!堂堂西楚霸王,竟做這些個無恥殘忍之事!

也正因劉邦捨棄了阿房的金銀珠玉,他纔得到了民心,奠定了漢室三百年的基業。而項羽呢,他獲得了金銀財寶,美女無數,卻丟失了民心,失去了唾手可得的霸業,淪落得烏江自刎,墮爲天下笑柄。

記得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麼?他捨棄了那卑微的官職,捨棄了唯唯諾諾和阿諛奉承,高歌“不爲五斗米折腰”飄然而去,歸隱田園。雖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卻也甚是暢快——“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也正因爲陶淵明捨棄了卑微的五斗米,他才獲得了真正的寧靜和自然,獲得了心靈的超越,獲得了田園詩佳作,《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佳篇,獲得千古流傳,萬世流芳的美名。

有人願意瀟灑暢快,甘願去舍,就有人貪得無厭,盡力去得。

秦時身居宰相之位不可一世的李斯,爲權勢的誘惑與趙高結黨營私,終被腰斬於市;吳三桂“衝冠一怒”卻引清兵入關,引來後人多少唾罵;汪精衛號稱“中國第一大漢奸”,更是爲權勢所誘惑,賣國求榮,終而遺臭萬年。

在生活中,我們必須學會何時舍何時得,學會可以爲了一棵樹而放棄整片森林,這也許便是一種珍惜。假如人們學會適當的放棄,那麼他們將得到更多。

舍是生活中時時要面對的清醒選擇,學會舍才能卸下人生的種種包袱,輕裝上陣,安然的等待生活的轉機,渡過風風雨雨。懂得舍,才能擁有一份成熟,纔會活得更加充實,舍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遠見。舍能讓你在選擇之中佔據主動,看似是做出了放棄的選擇,其實是讓自己可以更加冷靜的思考,沉着的應對,以此做出更充足的準備,爲得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下你一旦得,那便是大得。

所以說,學會舍,纔有得。兩者看似相反,實則是在世事變幻之中交融圓通。舍一時,方能得一世。不留戀於眼前那花枝招展的誘惑,才能真正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

捨得捨得,有舍纔有得。

“舍”與“得”作文 篇11

方、圓、舍、得。在這個競爭日俱激烈的社會裏,學會怎樣做人已經比在學校裏學習知識顯得更爲重要,試想即使一個從著名大學畢業出來的大學生,學習成績相當的優秀擁有相當高的IQ然而他的EQ卻不如人意,那麼他在社會上還是會遭受到挫折,遭受外界帶來的壓力,所以如何學會做人是他迫在眉睫所要解決的是,畢竟在學校裏我們學到的往往只是理論的知識,單憑這些東西要想在這個錯綜複雜的社會裏混好是遠遠不夠的。而讀完《方圓捨得》一書後我發自內心地感受到此書給我的啓示:我們要學會方圓捨得。

方:做人的原則,做人要方正。“方”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立身處世的脊樑,做人要方,就是要遵循一些起碼的做人準則,要保持一定的道德底線,在大是大非面前,決不含糊,有着堅定的立場。文中大量列舉了名人的例子,教導我要做一名正直、守信用的人,倘若一個人連基本的承諾都不能實現,那麼還有誰會去幫助你,誠信也成爲當今社會的一個主題。我相信只有我們堅持做一個爲人正直、誠信的人,那麼纔會有人會去幫助你,若是你身爲一名領導,也只有你爲人方正,纔會有人會完完全全被你所信服。由此可見,做一名正直的是有利無弊的。

圓:處世要圓通,傳說當初錢幣被鑄成外圓內方的形狀,就是加進了孔子的處世理念:做人內心一定要方正,但處世人不得不圓通。在人和人交際中,要靈活變通,不固執己見,如果過分有棱有角,必將碰得頭破血流;過分耍滑頭、反覆善變,又將會遭到衆叛親離。所以,處世必須要方外有圓,圓中有方,外圓內方。的確,在人際交往中,只要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我們就應該努力做到左右逢源、遊刃有餘,根據對方的不同特點,隨着時間、地點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言行,隨時讚美別人,多替他人着想,適當讓步與妥協。呢們,就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就能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立於不敗之地。

舍:煩惱要捨棄,人活着或多或少都會有煩惱,據專家分析表明,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的第一號敵人不是癌症,也不是心臟病,而是煩惱。煩惱已經成爲人類健康的最大敵人。 細想,身體是創業的本錢,只有具備了健康的體魄,纔會有我們美好的將來,因此,請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

得:快樂要得到,人活着如果連快樂都得不到,那麼還有什麼意思呢,即使有再多的錢財,事業有再多的輝煌,缺乏了快樂,如同一口枯井,失去了生命,毫無意義。“生活好比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對你哭;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這就是英國作家薩克雷尋找快樂的方法和祕訣。做個樂觀的人,用快樂去生活。

這本書給的啓示很大,也教會我許多。的確是本好書。

“舍”與“得”作文 篇12

家,像一塊壓縮餅乾。搬家,就像一場大暴雨。當壓縮餅乾遭遇大暴雨,體積頓時膨脹無數倍。

這次搬家,媽媽讓我自己收拾東西,也趁機讓我把那些她早就想處理掉的“垃圾”一併清理乾淨。這可爲難我了,要知道,我的房間可是“聚寶盆”,哪一樣東西不是我的“心頭好”呢!

這是一盒已經用了大半的蠟筆,原爲24色,現在只剩20色了。蠟筆的外衣早就破爛不堪,甚至好多筆頭都豁着嘴,怏怏地躺在那兒。可這是我兒時的寶物,沒事我就喜歡拿着它四處亂塗亂畫,本子上、牆壁上、地上,到處都有我的“傑作”。它將我腦海裏的那些天馬行空的畫面,變成了一地妙趣橫生的金色童話。看着那些五顏六色的畫,我就感到無比滿足,媽媽卻爲此恨得牙癢癢。

那是一套已經殘缺不全的國際象棋,簡陋的棋盤不知在何時掉了一個角,可它記錄了我和小夥伴們的每日“廝殺”。現在,棋壞了,小夥伴們也好久沒見了。

還有那張我自己做的賀卡,雖然粗糙,但也是我花了大半天的時間才完成的;還有我第一次國旗下講話的發言稿;還有……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回憶。面對翻出來的江,倒出來的海,雙手在捨得和不捨之間一次又一次地拾起放下。

整理,意味着美好的捨棄;留下,我的房間依然凌亂,其他的東西照舊無處安放。我必須做出選擇,怎麼辦?我陷入兩難之中。突然,我靈機一動——凡是要清理出去的東西,乾脆全部用手機拍下來吧!一會兒工夫,如煙往事瞬間化成了一張張充滿記憶的畫面,靜靜地躺在電腦中。兒時的懵懂,我記下;小學的活動,我儲存……我一張一張地標註,一年一年地分類,過往的一幕幕,經歷的一點點,讓我一次又一次地沉醉,這些感動也不斷在心中蔓延開去。

漸漸地,房間的東西越來越少,電腦裏的相冊卻變得琳琅滿目。東西整理好後,放眼望去,房間似乎陡然大了許多。現在的課本,才做的手工,新買的圖書,終於都穩穩妥妥地坐牢了它們的寶座。

整理出來的東西一堆送人,一堆扔掉,望着這些原以爲怎麼也割捨不下的東西,在看到它們變成一張張有生命的照片時,我突然釋然了。原來,捨得意味着有舍纔有得,先舍而後得。沒有這次的丟棄,哪有對以往回憶的整理。看似捨棄,其實珍惜;看似放下,卻是珍藏。原來回憶於心,感動永存!

原來,舍亦得!

“舍”與“得”作文 篇13

捨得,是一種領悟,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智慧,一種境界。

鳴蟬奮力地甩掉了外殼,因而獲得了高空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掙斷了尾巴,因而在危難中保全了自己的生命;古柏因捨棄繁茂的枝葉而四季常青;流星因捨棄永久的生命而光芒永恆……大自然用它獨特的方式向我們昭示着一個真理:捨得,即有舍有得,欲得先須舍。

舍與得便如同天與地,水與火,看似無法融合,卻又永遠不離不棄,相反相成。

昭君舍了,捨棄了翩躚而來窈窕而去的長安,捨棄了錦衣玉食紅顏嬌美,“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然而,她也得到了,她得到了大漢王朝半壁安寧的天空,得到了彪炳史冊的盛讚和美譽;李煜舍了,捨棄了勤於朝政,捨棄了後唐王朝,但他同樣得到了,他得到了“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得到了比君王更寶貴的千古垂名。生命的錦囊,沒有一條可以屏蔽捨棄,唯取唯得。所以,當面臨艱難的選擇時,你大可不必爲即將失去的東西而心碎神傷,因爲你終會收穫更美好的;也不可盲目地心動,貪婪地出手,因爲你將爲此付出的代價也許更沉重。

舍之於得,便如同朝暾之於落霞,有了前一天的夕陽餘暉,纔會有新一天的旭日東昇。只有勇敢堅定地捨去,才能面帶微笑地獲得。如果項羽沒有在鉅鹿之戰中舍斷退路,破釜沉舟,他如何能一以當十,以弱勝強?又如何能使得“百二秦關終屬楚”?如果李世民沒有在玄武門之變中捨棄手足情誼,斬殺一兄一弟,大唐何來貞觀之治,何來開元盛世?他又怎能讓名動天下的“昭陵六駿”伴其長眠左右?只有捨棄,只有付出。

得之於舍,便如同婉囀啼音之於荊棘鳥,或以生命的代價換取行雲流水般的低吟淺唱,或守着暗啞的嗓音漫度餘生。同樣,不同的人對舍與得的價值,也有着不同的判斷。伊麗莎白女王舍一生幸福換得日不落帝國的強盛;百年之後,愛得華八世卻舍江山王位得美人相伴。這無疑都是他們心中的值得。諸葛亮舍躬耕平靜而得人下三分,林則徐舍個人安危而得民族強健,這無疑是他們心中的無悔。這就是舍與得,得了生命中不應得的,你遲早會徹底地失去。

那麼,就讓我們做個聰明的生命行者吧!舍了沉重繁冗的揹包,以更多的空間去欣賞那草長鶯飛雲淡風輕的美麗,以更多的時間去領略那花開花謝潮起潮落的激情。在舍捨得得中,走過無悔的一生。

“舍”與“得”作文 篇14

時值深秋,和煦的陽光也帶着點兒寒意。一陣風細細的拂過,我看到大片金黃的梧桐葉似蝴蝶般落了,在天空中緩慢的打着圈兒,倘若世界靜止在此刻。

聽,我彷彿聽見了梧桐樹葉抽泣的聲音,斷斷續續的在說:“梧桐媽媽,我不想凋落,我不想死去。”

“哦,孩子,對不起。你必須要離開我了,這並不是我所願的。只是……。爲了每年的綠葉常青,爲了我能夠繼續存活下去……。真的抱歉!”

我也聽到梧桐樹媽媽含淚的勸導着樹葉。我能感受到她的悲痛之深與無奈之至。因爲我似乎明白,只是“舍”,爲了下一年梧桐樹的綠樹開放,便只能捨棄了樹葉。

“梧桐媽媽,我會永遠愛你的!”此刻,梧桐樹葉的呼喊包裹着大風使我聽的不大真切。但我只見梧桐樹停下了她猛烈的搖動着的身姿。我似乎看見樹上不斷冒出透明的水泡,在陽光的折射下散發出五彩斑斕的光輝。我明瞭,這是梧桐的淚水,悲傷之極,無法言表。

梧桐樹捨棄樹葉,丟棄與自己血肉相連的骨肉之背後。雖是四季輪迴、萬物交替的自然規律,但更是“得”與“失”的輪迴,捨棄是爲了新一輪更好的開始,我相信,在明年春日融融之際,這梧桐樹的枝頭綠意會更甚。因爲畢竟有“舍”纔有“得”,不管這背後有無盡哀思……

不由想起我的嬸嬸,她是個愛擺弄花草的人。當她每每修剪花枝時,總要落下幾滴淚。我望去那被剪子無情剪了的枝條,透着鮮嫩的綠意,我亦明白之極了。

我知道嬸嬸的落淚是因爲她“舍”去了本沒有錯的花枝。痛惜,所以傷神。但我卻會不悲不喜因爲我知道這是爲了花朵的茁壯成長,雖然失去,但終究會“得”到美麗的花朵。

曾經在雜誌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上具體說明了因公殉職的戰士們年齡之小。他們還都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啊!但爲祖國的安寧和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他們毅然“舍”去了生命,爲我國獻出一切。但他亦“得”到人民的讚揚及身後名。但卻也是心酸至極。

我不知道怎樣才做到“得”與“失”的相互轉化。但我只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爲了得到,便要捨棄一些。但如何取捨,也在乎自身的選擇。這是“得”與“失”的背後也充滿着無盡的悲傷與無奈,可能世間萬物大約都如此吧。

萬物輪迴,有“舍”有“得”。只願作一棵小草,安守本心,不懼風霜,讓捨得之精神照射出柔柔的暖意。

“舍”與“得”作文 篇15

有時。爲了他人的幸福放棄所得。甚至含棄自己寶貴的生命,這也是種無言的大愛,一種無聲的壯美!

很多人都喜歡將“水不放棄”這句話,當做自己心中的聖言,他們還會常這句聖言立在自己心中最神聖的地方。當他們看着它時,心中就會有一股力量在告訴自己:不可以放棄!放棄了,自己便是永遠的失敗者!一旦遇到推折或失敗,他們都會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因爲永不放棄是他們的聖言,他們不可以違背它,侵犯它。因爲有它,很多人的奮鬥有了更強大的力量。

有一對年輕的情信,他們充滿看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女孩優鬱,喜歡看着泛查的牆壁發出感慨,她偶爾的感傷讓男孩感到痛心、憐愛與深深的不捨,她和他相約要相伴一生。年底的時候,他們和好友決定再攀一次高峯,男孩決定到山頂時再向女孩求婚。因爲他想讓大山、岩石、樹木、天空、白雲和身邊的好友都能見證他們的愛情與幸福。

“登山時,女該走在最前面,男孩緊跟着女孩。在半山腰時,女孩不小心一腳踩空。有在石頭健上的鉤子緊接着脫落,就在那一瞬間女孩迅速拔出掛在腰間的小刀剖斷了那根系着她生命的安全帶。男孩大聲吼叫着,伸出手來,試圖在女孩尚未掉下時拉住她。然而女孩卻沒有伸出手,而是對着男孩微微笑着,而後墜下了懸崖。男孩看着女孩如一隻蝴蝶般一步一步遠離了自己……悲傷、心痛,使他無法自拔,他責怪自己無能,沒有留住自己心愛的人,同時不明白女孩爲什麼不伸手讓自己把她拉上來,而且走時還朝他微笑……他怎麼想也想不明白。不久,他傷心地離開了那個讓他永遠都忘不了的傷心之地,從此不再登山……

多年以後,一次出差的機會讓他又回到了那個曾經令他傷透心的山崖下,撫摸着一堆堆石塊,緬懷着他曾經有過的愛情和摯愛的永別了的女孩。忽然,一塊石頭滑落,此時他終於明白了女孩不伸手的用心。原來這裏的石塊只有1—2釐米厚的外表是堅硬的,而裏面全部是鬆散的構質。這是在滑落的那一刻,女孩才知道的。爲了保全男友與好友的生命,她選擇了含棄自己寶貴的生命……男孩又一次掉下眼淚……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女主人公是偉大的,在最關鍵最危急的時刻,她放棄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挽教了愛人與好友。如果在男孩伸出手的那一刻,女孩拉住了這救援之手,那帶來的就不只是一條生命的圓落了。

“舍”與“得”作文 篇16

捨得,捨得,要有舍,纔有得。

捨得笑,得到的是友誼;捨得誠實,得到的是朋友;捨得面子,得到的是實在;捨得酒色,得到的是健康。

捨得捨得,有舍就有得;得失得失,有得就有失。媽媽說人生就是這麼奇妙,何必苦苦追尋一個目標,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有所放棄,纔能有所追求。什麼也不願放棄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懂得放棄,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裏活得充實。

世界是平的,人的命運卻不公平。有錢的人愈來愈有錢,就算把錢捐出去,也沒一個方法可以快速變成有錢人。但幫助人的確是件好事,幫助別人時,不必想太多,就算只是一個小小的忙,但被幫助的人可能非常感動,所以只要你可以幫忙的就儘量去幫忙。

其實,很多時候,只要人與人處好了,大部分的問題都會化解。因爲當人會尊重人,有恭敬、有仁慈,就會愛惜萬物。在世界上要解決問題並不難,把人做好,問題就解決了。只要你肯付出,就會有好的收穫。沒有人可以說想要有得就有得,一定要有所付出。假如你沒有和別人一起做壞事,可能也會有“得”,也就是三思而行,必有所獲。

生活中常常發生舍與得,只是你沒有發覺而已。我常在想,我有沒有做到“捨得”,像是明知不做纔是最好的選擇,但幾乎沒有,我常常隨着感覺,硬要去做或堅持,例如:買收集遊戲王卡的盒子。

這次,藉由寫作文思考後,我覺得舍與得非常神奇。你用錢得到的快樂,不一定大於付出後得到的快樂。我們只要做好自己的本份,然後去做一些好的選擇,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快樂!

“舍”與“得”作文 篇17

人生中會遇到大大小小無數個抉擇,就好像站在十字路口,應該向前行還是向後走,向左彎還是向右拐,走錯了方向,人生的路就走偏了,也許走入幽暗的深谷,粉身碎骨;選擇對了,就走向光明的道路,康莊大道。因此,面對人生十字路口的抉擇是如此重要啊!

那天,坐我旁邊的同學,她的英語不算很好,但是我的英語比她好,老師問什麼、說什麼都聽得懂。有一次在寫英語習作,她爲了不要訂正英語習作,因此不斷看我寫的英語習作。我先寫完給老師批改,有一些寫錯,我拿回座位訂正,她眼睛還是不斷的看,我一直告訴她“不要這樣做!”但是她不聽我的勸告,我只好趕緊訂正完交給老師,沒想到她竟然直截了當拿別人的習作照抄,我當下傻眼,原來她是這樣的小女孩。下課時我跟一位好朋友說,她認爲要向老師報告,但又怕那位同學生氣,我們一直猶豫不決,最後她還是跟老師說,並且請老師不要說是哪一位同學向老師報告的。經過老師苦口婆心,曉以大義,我那位同學再也不犯這樣的錯誤了。

抉擇時,就像在遊樂場裏玩迷宮,如果選擇錯了,遇到一隻凡事只會偷懶的惡魔,每次都把事情想成負面,用不正當的手段達到目標;如果選擇對了,會遇到做事認真勤勞的天使,每次都把事情想得很樂觀,用適當的、正確的方式完成目標。

但遇到重大的抉擇時,就好像天人交戰,也像是一場隆重的儀式,要保持清醒、正確的思想,嚴肅的態度,這樣做的選擇是否正確?若有一時的不清楚、不正確,會讓自己“吃不完兜着走”,或許一輩子受錯誤的決定而糾纏,或許要在監牢裏過日子,又或許在天堂過另一個人生。

但既然做了抉擇,不管是好是壞,都要勇敢面對,自我承擔,這是漸漸長大的我最需要學習的。我也期許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越來越有智慧去面對每一次的挑戰和抉擇;下定抉擇後,全力以赴,勇往直前,在前面迎接我的,是燦爛耀眼的希望曙光!

“舍”與“得”作文 篇18

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人常常會自私自利,因爲“人不自私,天誅地滅。”但也有人說:“有“舍”纔會有“得”!”這紛紛擾擾的世間,真是“一樣米養百樣人”!

“姐姐!這個可愛又魅力無窮的小娃娃,捨得送給我喔?”天真無邪的妹妹用着她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臉上充滿喜悅的笑容與懷疑的眼神。我摸了摸她的大頭說:“今天是你一年一度的生日,所以我就大發慈悲吧!”妹妹手舞足蹈、歡天喜地的“跳”走了!過了一會兒,妹妹手上拿着一支精美的尺,眉開眼笑的和我說:“姐姐,這把尺是你夢寐以求的,現在換我與你分享,因爲我們班老師也有和我說過““好東西,就要和好朋友分享!””這時我心中像有一股源源不絕的溫暖油然而生,令我熱淚盈眶、感動不已了呢!

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很多不起眼的人、事、物,大都隱藏着一些大道理,很值得大家去探索、學習、體會……。古人也有說過:“知足常樂,能忍自安。”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每個人的慾望就像一個大大的“無底洞”當受其綑綁,就會越陷越深,會被慾望牽着走,無法自拔、迷失了方向。像俗話說的:“賺得全世界,賠上了自己。”這樣的擁有卻只是換來了一場空而已,實在不值得。所以,如何在“得”和“舍”之間,尋求、找到一個最好的平衡點,昰人生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

“舍”與“得”作文 篇19

富裕的人真的過得很幸福嗎?總統,看似萬人之上、意氣風發,但他過得好嗎?每天忙着國家大事,就足以把他的身子操壞,讓他日漸憔悴……當衆人齊聲稱頌“總統好!”時,感覺應該是很好吧?但有得,必有失。贏得了美名,卻換來面對一次次的街頭抗議。原本的美名也變成歷史的罪人。

相反的,貧窮的人真的註定悲慘的命運嗎?我們家雖然算是低收入戶,但是個個頭好壯壯,活得自在快樂。人就像蜜蜂一樣,如果貪取過多需要的東西,下場就是:引來別人來奪取,因此戰爭便發生了……由此可見,我們都應該懂得知足、惜福;當人們過度捕抓獵物,不懂得網開一面,留給它們一條生路,導致現在的動物種類與數量越來越少,將來會不會自食惡果,連人類自己都絕種了呢?美麗的地球會不會變成一顆死寂的星球呢?這樣的下場是不是慘不忍睹?人類,是該學着捨棄過多的享受、捨去過多浪費,才能讓地球、讓萬物、讓我們自己得救。沒有舍,就沒有得!

老師曾經對我們說過:“一杯盛滿水的杯子,如果沒有把原本的水倒出來,就無法容納更新鮮的水;一顆充滿自以爲是的腦袋,如果不知道先捨去,任憑他再怎麼聰明,也只會停在那,無法再裝下更多、更好的知識。中國人之所以會把“舍”與“得”兩字併在一起,應該就是要讓我們知道先“舍””,纔會“得”;想“得到”必須先“舍掉”吧?嗯,我如此想着!

“舍”與“得”作文 篇20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是流傳至今的一句名言,有舍方有得。

就如故事中的桃樹,爲了秋天的滿枝碩果,必須放棄現在的美麗。

如今的社會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無論你是怎樣的一種職業,無論是怎樣的一種人,都會經歷“舍與得”的這一道關卡。

比如,軍人。他們何嘗不是懵懂無知的少年,何嘗不想留在父母身邊,何嘗不想享受天倫之樂,可爲了我們的國家,爲了我們的民族,捨棄想象的生活,義無反顧的參軍當兵。成爲了一位護守祖國,保衛人民的戰士。軍人們的舍家爲國,得到的是國防提升,祖國安康。

比如,老師。嚴格來說,這不是一份舒適的工作,也不是一份高薪的工作,即使是這樣,許多人還是堅決投身於教育事業當中,去邊遠地區做支教,去貧困地區當老師,去中職學校教化學生,每天起早貪黑,忙忙碌碌,辛苦的備課,批改試卷,只爲讓學生有一個好的前途,只爲向國家培養一批一批的有志青年。老師們捨棄了高薪舒適的工作,看到了一個個孩子的成長與未來,得到了許多人的讚揚。

又比如,我們(學生)。爲了美好的未來,爲了不枉人生一次,爲了不辜負父母與老師的期望,爲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捨棄了玩樂的時間,捨棄了睡眠的質量,日日夜夜不斷學習,不斷努力,只爲收穫一個名爲“成功”的果實。

捨得捨得,有舍方有得。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風順,一路到底,恰恰有時,唯有捨得,纔會有收穫。

標籤: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