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讀書心得1000字(精選20篇)

一、讀書心得的寫作方法

(一)簡略寫出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或文章的內容,然後寫出自己的意見或感想。換句話說,就是應用自己的話語,把讀過的東西,濃縮成簡略的文字,然後加以評價,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見。

(二)將自己閱讀過的文字,從寫作技巧的觀點來評論它的優劣得失,看看它給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三)應用原文做導引,然後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我們可以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做爲引導,然後發表見解。

(四)先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感想,然後引用讀過的文章來做印證。

(五)將讀過的東西,把最受感動的部分做爲中心來寫;也可以把自己當做書中的「主角」來寫;也可以採用書信的方式來寫;更可以採用向老師或同學報告的方式來寫。

二、讀書心得1000字(精選20篇)

寫讀書心得體會,不僅可以明白書中或文中的內容和主旨,還可以培養明晰的頭腦,敏銳的眼光,並且使日後無論做什麼事,有自己獨特的主張或見解,不會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心得1000字(精選20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書心得1

假期是一個教師最能入靜的時候,所以也是教師最有收穫的時候。假期是教師閱讀的最佳時期,也是教學反思的最好時機。因爲我們不再瑣事纏身,不再疲於應對。有的是時間可供我們靜心讀書,深入思考教師的成長之旅是一部漫長的心靈之旅。這個旅程是從閱讀開始的。讀最好的書應當是爲人師者身體力行的職責。不在於讀很多,而在於讀最好的。即使有一些書很難輕易地讀進去,但也要設法讀進去。

《愛怕什麼》是畢淑敏的散文名篇,被現代人稱爲“心理散文”。在讀的過程中,我對文章產生了特有的激動,或許是畢淑敏在字裏行間對我的打動,我在畢淑敏散文中,體味到“愛”的真諦——“愛是神奇的化學試劑能讓苦難變得香甜,能讓一分鐘永駐成永遠,能讓平凡的容顏貌若天仙,能讓喃喃細雨壓過雷鳴電閃。”

“愛”是教育者的情懷,“愛”是教師的職業特性,“愛”是靈魂工程師們的之情,“愛”是學生成長的土壤,“愛”是學生快樂的源泉。“愛”是孕育萬物的草原。在這裏,能長出能力、勇氣、智慧、才幹、友誼、關懷……所有人間的美德和屬於大自然的美麗天分,愛都會贈與你。”

讓我們盡情的賦予學生們更多的“愛”,面對鮮活充滿童貞的孩子們,讓我們釋懷人本的真“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見“愛”的種子成長的奼紫嫣紅。

其實對孩子的愛也分爲很多種,特別是對不同的學生,我們要理智地去愛。什麼樣的學生適合什麼樣的愛,你需要去量身定做。對於成績優異又傲氣的孩子,你儘可以嚴愛;對於成績較差又自卑的孩子,你儘可以慈愛;對於對什麼都無所謂的孩子,你要引導他去愛。

這是我對畢淑敏阿姨《愛怕什麼》最認真的理解與詮釋了,是內心顫動的結果。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高爾基也說過:“書是人類的進步階梯。”書,是知識經驗的載體,它記載着古今中外的各類知識,它可以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

書是無言的誠實者,書籍是智慧的海洋船:從野蠻到文明,從庸俗到崇高。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精益求精。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沒錯,田要細耕,書要精讀,只要這樣,你就可以讀懂好書裏的“救濟糧”。啊!對,在此,我想到了名人的一句偉話:“書是精神的糧食。”是的,書可以以糧食的名義替代,生活中的難題可以在書中尋找解決的方法。書就像無聲的導師,引導我們走向美好的未來,使我們學識淵博,使我們心胸開闊。

讀書心得2

這是一個苦命的女子和一個贖罪男生的故事。“復活”即是指男女主人公精神上的解脫與釋放。

馬斯洛娃是備受折磨與損害的下層婦女的典型。從年輕時的天真浪漫到如何一步步地被社會逼上絕路,但她同時又在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的喚醒下,得到了精神上的復活,從而成爲了新女性的代表,這也證明了民衆的覺醒。

涅赫柳多夫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緣的人物。雖然年輕時對馬斯洛娃犯下了不可磨滅的錯誤,但在法庭上再次見到馬斯洛娃時,他的心沒有片刻安寧,他開始走上了爲自我贖罪的道路。他的許多舉措,在旁人看來都是那麼地瘋狂,他要同馬斯洛娃結婚,他要把她從牢房中救出來。他到底是爲了彌補過錯,還是內心真實的情感?我想兩者都有,因此他才如此矛盾。他認爲馬斯洛娃此刻所遭受的痛苦都就應由他來承擔,是的,那是一個改變馬斯洛娃生命的夜晚。但每每回憶起青年時他們,涅赫柳多夫又會激起異樣的情感。

這一杯具的造成,不僅僅是涅赫柳多夫一個人的過錯,也是這個動盪社會的產物,而馬斯洛娃正是這動盪社會下的犧牲者。

馬斯洛娃入獄後,涅赫柳多夫經常去看她,並同她講:我要娶你,不管結果如何,哪怕你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我也會跟隨着你。馬斯洛娃對此態度很冷淡,她不太堅信涅赫柳多夫會一向遵守他的諾言,正因涅赫柳多夫是伯爵,而她只是一個入獄的苦命女子,但她又不拒絕他對她的好,也許是在她生活的那個圈子呆久了。

涅赫柳多夫不僅僅爲馬斯洛娃的案子奔走,依馬斯洛娃的要求,也幫忙了許多獄中其他的犯人。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很長時刻,馬斯洛娃對涅赫柳多夫的態度也逐漸有了好轉,但馬斯洛娃的案子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最終被髮配到西伯利亞。涅赫柳多夫把自我的土地交給了農民,這在當時是一個先進的思想,他認爲土地不該由個人所有,之後他就準備前往西伯利亞。

馬斯洛娃在去往西伯利亞的火車上認識了一個男子西蒙鬆,他也是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囚犯,西蒙鬆愛上了馬斯洛娃,雖然他知道她與涅赫柳多夫的關聯,但他還是提出了要與馬斯洛娃結婚,涅赫柳多夫知道後也很震驚,但他還是想要徵求馬斯洛娃的意見。與此同時,由於之前涅赫柳多夫的發奮,馬斯洛娃最終被釋放了,但她還是同意和西蒙鬆結婚,雖然她真正愛的並不是他,但是她不能跟涅赫柳多夫結婚,正因她不想讓他永遠活在贖罪的陰影裏,只有這樣做才能讓他們兩個得到解脫。

馬斯洛娃結束了原來的生涯和牢獄生活,在新的環境裏重新喚起了她對生活的期望。

馬斯洛娃的“復活”就是對涅赫柳多夫的最大寬恕,也是他的“復活”。迎接他們的都將是新的生活。

讀書心得3

近來,我認真讀了魏書生教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感觸頗深,該書是一本一班主任工作爲主題,涵蓋教育科學,管理理念和策略的經典著作,它風格平實,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冗長的理論說教,以大量生動感人的實例,全面敘說了自己獨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和作好班級管理的具體措施,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從班主任自身定位以學生爲主體到發展綜合素質,科學民主的管理措施,從知道思想到工作細節,全面科學,實在又實用,是廣大班主任及教師的必讀教科書。

“世界也許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古界中播種耕耘的事業,這一職業應該是神聖的,願我們以神聖的態度,在這神聖的崗位上,把助於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的天晴日朗,以使我們無愧於自己的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於生命長河中的這段歷史”魏書生教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認爲教書先人,育先做人,他的教誨,她的思想,他的班級管理。他的一切都是從學生怎樣做人開始的,教會了學生怎樣做人,做好了思想教育這一地下工程,知識之樹也就根深葉茂,碩果累累,一切皆水到渠成。

教師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業而已,班主任工作更需要耐心,因爲他面對的學生都是不同的,一個學生,一種想法,對待每個孩子,都需要耐心引導,每個學生的未來都有可能回你的一念之間,學生只是孩子,依然有着一顆單純的心,得到教師的表揚會超級興奮,受到教師的批評,會躲在一個角落生悶氣,所以,無論學生犯了什麼錯誤,都要耐心引導,這樣冰冷的心纔會被融化,學生才能感受到教師是他的朋友,是來幫助他的而不是來責罵他的。

班主任需要有愛心,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好教師的,魏書生教師愛自己,愛家人,尤其是愛學生,更愛差生,他認爲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聽不懂課,還是要硬着頭皮聽不懂裝懂,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和耐心,幫助他們進步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再有,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過如同醫生診病一樣,一生只有在疑難雜症中才能提高醫療水平,教師只有在轉化差生的過程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班主任要富於思考,讓自己成爲一個智者,次啊能在工作中游刃有餘。

班主任要敢於行動,做個行動的研究者,摸索出一套獨特的教育管理方法。

魏書生教師的想法,做法,難以言盡,也難以學僅,我們應該感到幸運的是,有這麼一位長者和智者引導我們在教育之路上前行,只要我們靜下心來,對《班主任工作過漫談》一書經常揣摩,反思,一定可以從中有所收穫,時刻持有一種淡定的心態,一種樂觀的面貌,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種盡職盡責的工作激情,從而爲自己,爲學生塑造出亮麗,幸福完美的人生。

讀書心得4

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最後把這本厚厚的《愛的教育》讀完了。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就是——愛。

這本書就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述的也就是極爲平凡的人物,但就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持續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最後,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

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必須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忙,最後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忙下,馬可爾和媽媽最後重逢了……讀到那裏,我不禁爲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歲數,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就是太不就應了……

“愛”就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但就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爲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就是一個多麼完美的東西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必須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忙我、我多幸福呀!

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爲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必須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忙的人,就是不就是

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讀書心得5

讀了張平的《什麼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師最需要關注的66個教育細節》書以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確切地說在開始研讀的時候就已經被書中的資料深深地吸引住了:這本書從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個方面入手,充分闡述了教師如何更有效地關注教育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爲出色的人民教師。

教育的核心就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信。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就在於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自信感,如果兒童自己不就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再他們的身上培養出來好的品質來。所以說自信就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會做什麼事都垂頭喪氣,打不起精神來;反之,如果孩子有了信心,就是個自信的人,那麼他出世就樂觀進取,做事用心主動,樂於理解挑戰,正因爲如此,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培養孩子的自信,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就是正確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葉聖陶說:“教育就就是習慣的養成。”印度著名哲學家菩德曼說:播種一種行爲,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培根也以前說過:“習慣真就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夠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就應透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從這些名言中,我們能夠發現,良好的習慣已經被塑造爲一個人存放在大腦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本。因此,我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學任務以外,更要注重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因爲良好的學習行爲習慣一旦養成,不僅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素質,而且對學生今後的繼續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說:“教育的靈魂,就就是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潛力的培養。”“創新就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就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培養孩子們的創新精神,孩子們都將會走上光明而完美的“星光大道”。而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創新精神,首先就就是要激發學生的探究力。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曾說過:“教師最精湛的教育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我探究問題的答案。”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轉變我們的傳統的教學方式,採用探究學習,探究學習就是指從知識獲得的途徑與方式的角度對學習進行分類得出的,就是指在教育中,創設一種類似學術研究的情景,透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學習方式與學習過程。

讀書心得6

《簡愛》是一本具有多年曆史的文學著作。至今已152年的歷史了。它的成功在於它詳細的內容,精彩的片段。在譯序中,它還詳細地介紹了《簡愛》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

從中我瞭解到了作者夏洛蒂。勃郎特的許多事。她出生在一個年經濟困頓、多災多難的家庭;居住在一個遠離塵器的窮鄉僻壤;生活在革命勢頭正健,國家由農民向工業國過渡,新興資產階級日益壯大的時代,這些都給她的小說創作上打上了可見的烙印。

可惜,上帝似乎毫不吝嗇的塑造了這個天才們。有似乎急不可耐伸出了毀滅之手。這些才華橫溢的兒女,都無一例外的先於父親再人生的黃金時間離開了人間。惜乎,勃郎特姐妹!

《簡愛》這本小說,主要透過簡愛與羅切斯特之間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塑造了一個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卻始終堅持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人生平等、不向人生低頭的堅強女性。

簡愛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着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並沒有絕望,她並沒有自我摧毀,並沒有在侮辱中沉淪。所帶來的種種不幸的一切,相反,換回的卻是簡。愛的無限信心,卻是簡愛的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

不幸,在學習生活中,簡愛仍然是承受着肉體上的受罰和心靈上的催殘。學校的施主羅可赫斯特不但當着全校師生的面詆譭她,而且把她置於恥辱臺上示衆。使她在全校師生面前丟盡了臉。但簡。愛仍堅強不屈,化悲憤爲力量,不但在學習上飛速進步,而且也取得了師生們的理解。

不久,簡愛又陷入了愛情的旋渦。個性及強的她同樣保持着個人高貴的尊嚴,在情敵面前顯得大家閨秀,毫不遜色,對於英格拉姆小姐的咄咄逼人,她從容面對。

同樣,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因爲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她認爲他們是平等的。不應該因爲她是僕人,而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也正因爲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感到自慚性穢,同時對她肅然起敬,並深深地愛上了她。他的真心,讓她感動,她接受了他。後來,簡愛發現羅切斯特已有了妻子,她的自尊自重再次出現,毫不猶豫地離開了他,她對愛情的專一,讓我敬佩。

最後,簡愛得知,羅切斯特爲了拯救在活中的妻子不幸雙目失明。軀體嚴重殘疾,完全喪失了生活能力,而同時又妻亡財毀。簡愛全身心的愛再次投入了他的懷抱…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個體現新興階級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畫了工業革命時期的時代精神。

讀書心得7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這封給晉朝皇帝的《陳情表》中的話卻說出了歷朝歷代亙古不變的道理。孝,是百善之首,讀《孝經》,讓我對孝有了更全面的瞭解。

原本曾經片面的認爲,孝,就是要對父母精心照顧,遵照他們的意願,不能有忤逆的思想。讀《孝經》,纔看出這是對孝的片面解讀,纔會導致孝道的難以推行。讀《孝經》,才能讓社會不同階層的人看到自己的影子,從而有明確的目標,知曉自己該做的。

《孝經》的前七章分別寫明瞭不同人應該盡的孝道,如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它告訴我們,身居上位者,應該以身作則,多行孝道,因爲孝是人的本性,它是父母在撫養我們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這不需要刻意練習。如果一個人連這個天性都做不到,連自己的父母都能惡言相向,那麼還能指望他去關心他人,心繫百姓嗎?現在是一個資訊發達的社會,不僅僅是居於上位的人,包括那些名人,他們的一舉一動往往能夠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因此,那些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因爲自己爲官爲商,就忘記了撫養自己的父母,信賴自己的妻兒,這樣的人,是很難讓人放心的,也就做不出更大的成就。

我們作爲普通人,我們沒有顯赫的身世,沒有耀眼的光環。但就在我們依舊一文不名,依舊爲未來打拼時,是父母,是家人,默默地在背後的支援着我們,是我們事業的堅強後盾。無論在外面受到多少欺辱,無論我們心中多麼苦悶,父母依舊是我們心靈的依靠,他們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是不求回報的。所以說,對父母的孝順是我們回報他們養育之恩的一種方式,多陪陪他們,讓他們安安心心的,是子女所必需做到的。

《孝經》後十一章寫明瞭孝的具體表現形式、教化作用以及不孝所引起的嚴重後果。依照孔子當時的法律,沒有哪條罪比不孝更重的了。當然有罰必有獎,古時當官,其基本要求,就是要被推舉爲孝廉,說明孝作爲百善之首的重要性。因爲孝是各種善的開始,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孝,那麼他就會害怕因自己的惡行使父母蒙羞,那麼他就會遵紀守法,做一個好人,他也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對自己父母的愛去愛他周圍的人,愛他的百姓,也就能夠對他的君主,對他的長官忠心耿耿,這說明孝對於江山社稷是有很大裨益的。當然,孔子也指出,孝不是一味地奉承父母,聽信長官,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判斷,來幫助父母做出正確的言行,讓長官做出正確的決策。

如果我們明知父母長官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卻不據理力爭,那就是陷父母長官於不義,那就是罪過了。即使我們因爲敢於直諫而被訓斥甚至棒打,我們也不應該有所鬆動。只有這樣,才能讓孝發揮它更大的作用。

孝,是人之根本。熟讀《孝經》,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對待父母,對待自己周圍的人,讓自己更爲優秀。

讀書心得8

《呼嘯山莊》作爲一部英國古典文學名著,和其它十九世紀初女作家的作品一樣,充滿溫文爾雅的貴族氣派,瀰漫着浪漫溫馨的莊園氣息,帶着典雅和小資品位,展示着俊男靚女的談清說愛。這是一種高尚的生活情趣,傳遞着紳士和淑女理應準循的感情原則。像奧斯丁,像夏洛蒂勃郎特的作品,都是完美而幽雅,但或多或少,我覺得有那麼一點乏味。

可是,《呼嘯山莊》卻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或者說,它不僅僅超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觀念和欣賞水平,即使在今日,評論家也將它作爲蘊藏着無數謎團,出自天才之手的世紀經典。

它完全不一樣於十九世紀初的大衆文學,在《呼嘯山莊》中,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陽光、草坪、洋傘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體舉止,也無法領略英國貴族特有的典雅氣質。相反,你只看到狂風肆虐下的荒涼原野,只看到因壓迫和虐待導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天地的活力,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墮落和冰凍……

這就是《呼嘯山莊》,愛和恨極端對立,又統一和諧;這就是《呼嘯山莊》,象一把利劍,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質。

關於這樣一部作品,能夠領悟地實在是太多太多,可是,正如一名翻譯家所言,許多人在看過第一遍後,就再也沒有勇氣看第二遍。我也是如此,每次閱讀,都會害怕深陷活力而無法自拔,害怕被那源於生命、連死亡都無法寬恕的愛燃燒殆盡。

這就是小說最奇特、最神祕、最激動人心的內核——愛與恨的糾纏反覆。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愛,愛到彼此的靈魂合二爲一,感受彼此的痛苦和歡欣,承擔彼此的靈魂和生命;克厲夫和凱瑟琳的恨,恨到寧願死後也不得安寧,在彼此糾纏、彼此折磨中期待團聚。

很難想象一個十九世紀終身未婚,保守、內向、沉默寡言的女性會寫下如此驚世駭俗的感情宣言。難怪自小說問世以來就倍受爭議:在女作家活着的時候,惡評如潮、罵聲不絕;在二十世紀中後期,卻被評論界認爲是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十部作品之一。

小說之所以被不斷爭論的關鍵,就在於男主人公克厲夫的主角定位。這是一個內心陰暗狂野,耍盡手段報復世界的魔鬼。

他從出場就是個被歐肖家收養的,沒有來歷的街邊叫花子,在老主人去世後受到凱瑟琳兄長亨得利的長期虐待和壓迫,性格扭曲變態,仇視人類,甚至仇視世界。在他得知深愛的凱瑟琳嫌棄他而選擇嫁給富有貴族林頓後,憤然離家出走,三年後重返呼嘯山莊,開始了邪惡的復仇計劃。最終,他用齷齪卑鄙的手段毀滅了兩個家族,用上一代的恩怨懲罰下一代的生活,在這片野風肆虐的平原上,把所有人的心冰封。

用原著中一句話來形容克厲夫的人格最爲貼切:“克厲夫先生他可是個人?如果是人,他可是瘋了?如果不是,他可是個魔鬼?”

讀書心得9

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爲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

讀書心得10

《背影》,我依稀記得這是在初二時我們所學習的一篇課文。當第一次拜讀它的時候,我就被深深地感動了。

這篇文章是出自著名作家朱自清,在文章中,作者以細緻的筆調描寫了父親在爲他買橘子時所留下的背影,讓這位平時沉默寡言的父親令兒子所爲之震撼。這位父親用行動來代替了語言,表現了一位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可能是因爲天下所有的父親都一樣,似乎語言愛是母親的專利,而行動愛的權利卻永遠都只屬於父親。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在我記憶的畫面裏只有媽媽的身影,而爸爸卻似乎沒有給於太多童年的記憶。在我的記憶裏,爸爸永遠都是一個只會奔波在外的人,他不會接送我上學,不會在我生病的時候照顧我,不會在我失落、沮喪的時候像媽媽一樣安慰我,開導我。所以,從我開始會用專業術語開始,有一句話就一直印在我腦海裏:我的爸爸是一個不稱職的爸爸。

就這樣,它一直待在我腦海裏,直到有一天。

那一次,學校裏忽然刮來了一陣感冒風,一個班有一大半同學都被折磨得趴下了,我也不幸地成爲了這一大半中的一人。於是,在病魔的折磨之下,我被無奈地送進了醫院。

可是,經過幾天的治療,我仍是高燒不退,幾天下來,幾乎是滴水不沾,媽媽被嚇得沒有辦法,只好打電話讓出門在外的爸爸趕緊回家,媽媽中午剛打完電話,估計等處理完一些事,應該到明天上午纔會到家,誰知道在那天夜裏爸爸就趕到了醫院。因爲感冒發燒,又加上咳嗽,所以又引起了肺炎。這下問題更加麻煩了,爲了給我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法,平時沉默寡言的爸爸三番五次地去找醫生。醫生說,吃梨不僅可以降溫而且可以化痰,這樣說不一定可以好得更快些,爸爸知道後,讓媽媽照顧好我,自己便出去了,等我一覺醒來,發現爸爸在那個梨數甚少的季節裏買到了梨。只覺得心裏不禁一顫,面對此情此景,真的好感動。

因爲爸爸回來的時間長了一點,所以工作的那邊經常打電話來催,讓爸爸趕緊過去,可是,爸爸只是說,我女兒的病一天不好,我就不會過去。不知道爲什麼,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忽然感覺好想哭,爲爸爸的所作所爲而感動,爲自己過去的愚昧無知而懊悔。在那一段日子裏,我終於明白自己以前的想法有多傻。爸爸原來是那麼的愛我。

其實,有時候,愛不但只是言語方面的表達,愛也會體現在行動中,不是因爲沒有愛的.存在,而是沒有用心去發現愛。只是用心去發現,其實你一直被愛包圍着。

現在,我終於用心領會到了那份深深的卻只會用行動來表現的父親,在更多的領會中,我品味了更多的愛。

此時此刻,我想說,我的爸爸是最稱職的爸爸。

讀書心得11

第一次聽說濃黑是在高中的時候。濃黑,顧名思義,是一種皮厚的零食。哎,因爲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古代的英雄豪傑都是臉皮厚心好的人!

三國猛英雄曹操,是個善用盜竊罪的英雄。他爲了自己的事業殺死了呂伯奢、孔融、楊修、董承、伏完、皇后和太子,不管不顧。他還嚴厲地說:“我寧願教我對全世界都是消極的,也要讓全世界對我都是消極的。”曹操的厚度是極致。憑藉這一手,他不愧爲盜竊罪的代表。

而劉備第二個就是把盜竊罪發揮到極致的人。他倚仗曹操、呂布、劉表、孫權、袁紹,東奔西跑,把人關在籬笆下,善哭。他最出名的事件就是劉備借荊州——沒還。俗話說“劉備的江山都是靠哭賺來的!”曹操劉備可以稱之爲厚黑!

因此,我認爲要想學好厚黑學,必須做到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厚如城牆,黑如煤炭”。起初,臉就像一張紙,從分鐘到英寸,從腳到腳,厚如城牆。起初,心臟的顏色是乳白色的,從乳白色到木炭色,到藍色,再到像煤一樣的黑色。在這個層面上,只能算是初步的努力;因爲雖然城牆很厚,但還是有用大炮突破的可能;煤是黑色的,但是它的顏色很噁心,所以人們不想靠近它。所以只是初步的努力。

第二步是“粗而硬,黑而亮”。一個鑽研很深的人,無論你怎麼喜歡,都可以攻擊他。劉備是這樣的人,曹曹參幫不了他。對黑研究比較深入的人,比如畫招牌的,比較黑,買家比較多。曹操就是這樣的人。他是著名的“黑心”。然而中原名士都是一心順從的。可以說是“心有靈犀一點通”。能走到第二步,離第一步還很遠,但也是有徵兆的,有看得見摸得着的顏色。所以,我們一眼就能看出曹操的本事。

第三步是“稠而不可見,黑而無色”。從粗到黑,天上後世以爲不粗不黑。這個境界不容易達到,只好在古代的大聖賢那裏尋求。有人問:“這種學問怎麼會這麼高深?”我說:“儒家的中庸之道,只有到了‘無聲無味’的時候才能終止;學佛的要講‘菩提無樹,鏡不臺’,這是積極的結果;況且盜竊罪是千古不變的祕密。當然,“無形無色”纔是目的。”

“心狠手辣,不要臉天下無敵。成就大事的都是黑暗勢力。我要成爲大人物,培養濃濃的黑。”

如果你還活着,就不要太天真。如果你能稍微瞭解一下曹操和劉備的深度,你就能成就大事。當然要用在好的地方。比如談戀愛,如果你能恰當地運用粗黑的精髓,那麼你就能成爲傳奇式的戀人;在職場中,如果你適當地使用粗黑,你就能升到頂端。(我不是要你拍馬屁);在商場,適當使用粗黑,你就是第二個巴菲特!

讀書心得12

傾聽生命,意義爲何,是我第一次看到《傾聽生命》這本書的名字的時所思考的東西。

我不知道這本書的作者對生命這個詞的看法,但我對生命這個詞的理解如下: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所以,每一個孩子都應該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爲何不珍惜,當你不珍惜生命想輕生的時候聽聽他什麼想有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他們是多麼的痛苦,你只是受了點挫折。就想輕生,那就證明你是個懦弱的人,人生苦短,你的父母說不定也遇到過同樣的挫折,可你的父母卻勇敢地面對挫折。爲何你不能,古人云: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呢?爲何你連一個古人都不如。

生命在我們平時看來是多麼堅強,但是當我們遇到一點事情就會看到,生命是多麼的脆弱,可能就在一瞬間,就會發現生命是如此的不堪一擊,所以,所以我希望每個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對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沒有任何的偏差,生命好比魚和水,禾苗沒有土地,一旦魚兒離開了水,禾苗離開了土地,它就會很快的失去生命,生命有很多的理解,世界萬物都是有生命的,萬物都是有靈性的,無論對於人類還是對於其他的生命,都是嚮往美好的生活,生命是美好的象徵。沒有生命就沒有一切,所以,我們應該保護生命、珍愛生命、愛護生命。大家想過生命是什麼嗎?生命其實是自然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要懂得珍惜。生命是什麼:生命是一樹花:一朵朵的掉落,等到掉完得時候,在生命的最後也把地面給裝飾一番,這是最後的奉獻。生命是一杯香茶,當你一口一口的品嚐,等到品完的時候,把葉漬倒掉。生命是一塊玉,一點一點的雕刻,等到雕刻完得時候,會更加的完美。生命可以用來傾聽,只有細心的人才能聽到,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寶貴,生命的所在。

生命意味着生長,意味着愛,就像冬天裏的臘梅花、松樹在風雪中不怕嚴寒依然頑強拼搏的生存下來。生命是多麼的頑強和執着啊!生命是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我們保持着積極向上的心態,讓我們快樂的成長,傾聽生命的成長,當作一個新的起點,追尋我們成長的足跡,這會讓我們的明天更加燦爛。我們作爲一名學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敗要敢於面對,不管從客觀、主觀上都要從中認識,不要怕,找出根本所在。分中分析原因,對診下藥,戰勝它,取得最終的成功。只要努力,不放棄,持之以恆,我相信一定能成功,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起,傾聽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接班人。

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我們保持着積極向上的心態,讓我們快樂的成長,傾聽生命的成長,當作一個新的起點,追尋我們成長的足跡,這會讓我們的明天更加燦爛。

讀書心得13

依照慣例放假後我得回外婆家探望?其實着燈也陪了我一晚,從下午6點到凌晨6點我只休息了4個小時,而它也只是休息了4個小時。但是從爸爸那不榮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餘地的。律師,經濟的保護神;寒意遇到了暖流,流下歡喜的眼淚。

凡卡隨時都要忍受着兇狠殘暴的老闆和老闆娘的毒打。“老闆揪着我的頭髮,把我拖到院子裏,拿皮帶揍了我一頓”和“老闆拿楦頭打我的腦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過來。我的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當我讀到這裏時,我簡直都不敢想象更想象不出,凡卡當時會有多痛?他會被打成什麼樣子啊?一個血肉模糊,皮開肉綻的凡卡在我的腦海裏映出。我茫然了。凡卡每天所忍受的折磨還不止這些呢!他還吃不飽睡不好,“早晨吃一點麪包,午飯是稀粥,晚上又是一點麪包;至於菜啦,茶啦,只有老闆自己才大吃大喝。他們叫我睡在過道里,他們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別想睡覺,只好要那個搖籃。”如果不說,誰能知道這是一個9歲的孩子每天的生活啊!僅僅9歲而已,他過着怎樣度日如年的生活啊?!想到這裏,我彷彿看到了骨瘦如柴、遍體鱗傷的凡卡。想想現在的我,豐衣足食,有父母的疼愛,可我有時候還埋怨這,埋怨那的。瞭解了凡卡,我才體會到自己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

我同情凡卡,我可憐凡卡,我想馬上把凡卡從那對魔鬼似的夫妻手裏就出來,可是……哎!我現在都懷疑凡卡他的老闆和老闆娘還有人性嗎?還有人所具有的感情和親情嗎?他們是鐵石心腸嗎?一連串的問題讓我的心情沉重下來。我聽見了,我聽見髮卡那悽慘的聲音,他呻吟着、呼喚着:“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裏去吧!我再也忍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爲你禱告上帝。”這一幕幕悲慘的情景,那一聲聲哀傷的呼喚,深深刺痛着我的心,。我那同情凡卡的眼淚又再次不知不覺的留了下來,同時也讓我那顆可憐凡卡的心揪了起來!在此,我也體會到了髮卡是多麼的想要回家,是多麼的想離開那個鬼地方,他受不了了,他堅持不住了!他現在是多麼的希望回到爺爺的身邊,回到村子裏。他需要溫暖,需要一個幸福的家庭,需要一個快樂的童年。我真想時光能倒流,讓我去幫助無助的凡卡!讓他感受到我們生活的幸福,哪怕是感受片刻也好。

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因爲凡卡的悲慘命運,我們不會遭遇;凡卡所忍受的痛,我們不會嘗試;凡卡那沒有親情的生活,我們不會經歷……我現在想對凡卡說:凡卡,我們在坐的每一位同學都是你的朋友、親人,歷史不會重演,你不會再孤單、寂寞了!

讀書心得14

“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好一個多情瀟灑的賈寶玉,嬌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

作者曹雪芹透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我實在是爲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爲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並沒有過錯,讓人憎恨卻是那種封建的傳統觀念。什麼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麼門當戶對,這種思想真是害人不淺。這不,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陰陽相隔,想而見不着的痛楚。

還要讓賈寶玉受這樣的欺騙。唉,就是石頭心腸的人也會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的。一部《紅樓夢》,讓多少人爲它垂淚,讓多少人爲它感動啊!

讀書心得15

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着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着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惡打。但是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爲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是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擡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常常爲一些小事爭吵、鬥毆……但是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爲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爲爭奪財產而打架鬥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裏,被甜水泡着,被金燦燦的錢堆着……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麼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但是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爲,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爲長輩着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爲了以後,爲了將來,爲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讀書心得16

讀了朱永新老師的《致教師》後所引發的一系類感想。關心、關注、關懷每一個學生,是每位教師應該保持的工作作風。但現實生活中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做到。應該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每一個學生都應該享受到教師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師應該一視同仁。由於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們看待學生總有不同的態度和心情,他們總是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歧視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好”學生犯錯老師總爲其開脫,“差”學生犯錯老師們總認爲是學生的不對。因爲,成績好的學生能給教師帶來成功的喜悅,教育的希望,職業的幸福感,而紀律差成績差的學生總是讓教師花更多的時間而沒有得到半點的快樂和安慰,他們總是讓教師操心,讓教師失去職業的成就感。因此,公平公正看待每一個學生,說來容易做到難。

只有公正平等地面向全體學生,公正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我們纔會贏得學生的心,我們的教育才會有說服力,有感染力!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到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呢?

首先,要一視同仁,正視差異。作爲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長處和不足,不要輕易地看不起自己的學生,今天學生學習不行並不代表明天他不行,我們的學生幾年後發展的差異是很大的,當他們在學校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們公平公正的待遇。

第二,要學會體諒和寬容。學生的身心正處於一個成長的時期,教師需要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考慮他們的感受和行爲,要體諒學生,同時對學生身上發生的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要給予寬容。

第三,要給學生提供多樣的發展機會。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爲,每個個體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智能結構形式,即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強項和弱項。這種差異並不表現爲好壞、高低、貴賤之間的差異,而是多樣化的表現。每一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價值,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承認差異、適應差異、追求多樣性,儘可能的提供適合學生髮展的機會,保證學生有機會獲得適合其特點的教育。

第四,要多鼓勵少批評,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們當教師的都想得到領導的表揚,何況我們的學生呢?學生經常性地得到教師的表揚,就會充滿激情去爭取更大的進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承認和肯定,就會喪失信心,失去前進的動力。作爲教師不僅要表揚表現好成績好的學生,更要創造機會表揚平時表現不好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的進步更難,他們的一點點小進步教師就要敏銳地去發現並加以表揚與肯定,這樣長期加以關注學生自然會養成良好習慣,各方面的表現就會不斷地好起來。

讀書心得17

暑假,我們全校老師開展了讀書活動。從這次讀書活動中,我對教育孩子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過去,無數優秀人物用自己的成長經歷作了驗證。今天,100多個國家以“讓世界每個角落的每一個人都能讀到書”的現實選擇作了回答。

從“開卷有益”的古訓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勸勉,從“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源泉”的激情召喚到“書是人類發出最美妙聲音”的深情吟唱,人們相信,一切時代的精華盡在書中,書籍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書豐富人生。讀書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寬度。人生在世,除了物質生活之外,還應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而這往往是從讀書開始的。一本好書,就象一艘航船帶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廣闊海洋,延展生命的有限疆域。“生命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象鳥兒沒有翅膀”。書籍是哺育心靈的母乳、鑄造靈魂的工具、啓迪智慧的鑰匙。讀書,使我們的精神不再貧乏,生命不再貧弱,人生不再孤獨,讓我們成爲有信念、達情理、知榮辱的人。

讀書改變人生。閱讀對人的成長影響至巨,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精神成長,與他的閱讀息息相關;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誰在看書,看哪些書,決定了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反映了一個社會的精神面貌,影響着這個國家的未來走向。“人若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觀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一個不愛讀書的社會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會,一個不願讀書的民族,是創造力貧乏的民族。崇尚讀書,才能讓民族的發展保持生命的活力。

讀書鑄就一個國家的文化根基。國家的富強和騰飛必然要以知識凝聚力量,而讀書是知識的重要來源。在知識經濟社會,讀書是創造力和活力的起點,是文化底蘊的基石。一個國家是否有廣泛的大衆閱讀,是否有樂於讀書的社會風尚,決定了國民能否主動吸收各種文化的營養,在潛移默化的滋養中,提升國民素質,營造文明氛圍,發展先進文化。

中華民族之所以成爲禮儀之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我們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讀書的民族。今天,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學習型社會的時代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營造一個書香濃郁的社會。時代變化了,資訊傳播方式多樣了,生活節奏加快了,但讀書作爲人類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閱讀作爲推進社會發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面對我國有讀書習慣的人只有5、閱讀率持續下降的現狀,我們需要重新喚起讀書激情,親近圖書,全民閱讀,讓我們的社會少一點菸酒味,多一點書卷氣,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書香,讓讀書成爲我們的時代風尚。

讀書吧!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

讀書心得18

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幸運的事,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成功。成功不是路邊的小石子隨處可撿,也不是田間的小草隨意可覓。要成功,需要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在這期間是要經過許多挫折的。

1930年的一天,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坐在辦公室裏看一本《科學》雜誌。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絕:“這個華羅庚是哪國留學生?”周圍的人搖搖頭,“他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人們面面相覷。最後還是一位江蘇籍的教員想了好一會兒,才慢吞吞地說:“我弟弟有個同鄉叫華羅庚,他哪裏教過什麼大學啊!他只念過初中,聽說是在金壇中學當事務員。”

熊慶來驚奇不已,一個初中畢業的人,能寫出這樣高深的數學論文,必是奇才。他當即做出決定,將華羅庚請到清華大學來。從此,華羅庚就成爲清華大學數學系助理員。在這裏,他如魚得水,每天都遊弋在數學的海洋裏,只給自己留下五、六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說起來讓人很難相信,華羅庚甚至養成了熄燈之後,也能看書的習慣。他當然沒有什麼特異功能,只是頭腦中一種邏輯思維活動。他在燈下拿來一本書,看着題目思考一會兒,然後熄燈躺在牀上,閉目靜思,開始在頭腦中做題。碰到難處,再翻身下牀,開啟書看一會兒。就這樣,一本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看完的書,他一夜兩夜就看完了。華羅庚被人們看成是不尋常的助理員。第二年,他的論文開始在國外著名的數學雜誌陸續發表。清華大學破了先例,決定把只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提升爲助教。幾年之後,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可是他不願讀博士學位,只求做個訪問學者。因爲做訪問學者可以衝破束縛,同時攻讀七、八門學科。他說:“我到英國,是爲了求學問,不是爲了得學位的。”

華羅庚沒有拿到博士學位。在劍橋的兩年內,他寫了20篇論文。論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個博士學位。其中一篇關於“塔內問題”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論被數學界命名爲“華氏定理”。

華羅庚曾說:“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採藥者,才能登上高峯覓得仙草;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深入水底覓得驪珠。科學上的每一個真理都是在經歷無數次的挫折、失敗之後才得出的。我們要正視挫折,正確對待挫折,只有這樣,才能讓挫折變成我們走向成功的階梯。”

看了華羅庚的故事後,我覺得華羅庚有一種熱愛科學,勤奮學習,不求名利,獻身於他所熱愛的數學研究事業的精神。他拋棄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錢、名利、地位。我覺得我們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和他的這種脫俗的境界。

最後我想說挫折可以戰勝,挫折孕育着成功,而前提是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當具備了這些條件之後,挫折就會被你踩在腳下,明天就是撥開浮雲見麗日之時。

讀書心得19

灰濛濛的天空鋪灑着陰霾,灰而厚的霧靄緊緊地壓迫着鋼鐵城市,如同飢餓的絕世蠻獸緊緊地欺壓向它的獵物,貪婪而沉重。

灰色霧靄慢慢升騰,化爲雲朵,最後變換成惟妙惟肖的狼首,冰冷的眼眸掠過大地,似在追尋什麼。良久,良久,它失望了,頓時化身憤怒的火焰,最終卻是輕靈的雨滴迎風而下。只是,當它消弭於塵世凡間時,那眸低掠過的一絲神采,是悲傷?是失望?亦或深深的無奈。

雨滴輕盈而悲涼,不知爲何,那空中狼首化爲齏粉,化爲雨水的剎那間,我卻想起了一本心靈震撼的鉅作——《狼圖騰》。

古人皆言:“狼,貪婪之本性也”。狼的形象在就在古人先入爲主的觀念下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但是狼的驕傲,狼的法則,狼的靈魂,何人懂也?

蒙古人民懂,姜戎(狼圖騰作者)懂,我懂,讀過《狼圖騰》的讀者們懂。即使在古人先入爲主的觀念下,我依舊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獨到的視角窺到狼不爲人知的一面,足以見《狼圖騰》能量的強大。

書中幾十個狼的故事有機連貫,一氣呵成。情節跌宕起伏,令人拍案叫絕。有狼口脫險的忠馬智闖羣狼陣;有勇拼悍狼護羊羣的勇敢牧民;有匪夷所思的石圈飛狼之謎;有大草原的奇妙平衡;有人性的深度解析;有狼羣的悲慘覆滅;有作者所豢養的小狼對“狗途”的抗爭;有屬於蒙古人民心目中的狼圖騰在小狼死後,在大草原瀕臨危機之時絕望地迎風飄起。

蒙古人民敬奉的不是自己相依爲存的烈馬,而是充滿野性的狼!爲什麼?這個生在馬背上的民族卻對蒙古狼情有獨鍾?因爲狼就是狼,它們爲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保持着平衡,即使揹負了千古罵名依舊如此。它們深深知道,大自然給它們的,是要窮極一生也要守護的。

人類自詡爲地球的霸主,可是爲什麼有些人,卻爲了一條完整的狼皮,竟開車追趕,直至累死一條活生生的生命?爲什麼有些人,卻爲了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而瘋狂地攫取自然的資源,不顧生態平衡被打破的危險?

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可以讓擁有高貴血脈的人類,出賣自己的靈魂,披上野獸的僞裝!是什麼?是那一塊塊冷冰冰的硬幣?是那一張張腐臭的鈔票?是那虛無縹緲的地位?

現在,草原依舊一望無垠,只是這樣的地方,還有多少?以每天三米消逝的速度,又能堅持多久?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親眼見證!去看看《狼圖騰》吧,你纔會明白,人類肩負的責任,很重很重。

雨,下完了。我的思緒,戛然而止。聞着空氣中的廢氣,再看到爲環保冒雨宣傳的“天使”,我明白了那狼首消弭時眼角的神采是什麼。那是期待,是鼓勵,是希望。

雨後的陽光洋洋灑灑一地,天際劃過絢麗的彩虹。行動,纔剛剛開始。

讀書心得20

我愛我的家園,並不是因爲那裏有成羣結隊的牛羊,也不是因爲那裏有無窮無盡的寶藏,而是緣於那澄澈的藍天和氤氳的綠地。

告別都市堅硬的柏油路,我踏上了回鄉的泥濘。灰濛濛的天底下,偶爾飛過一兩隻小鳥,倦怠而迷茫;偶爾飄來一陣陣土氣,惡濁而清香。這種鳥?這種香?是那樣熟悉,又是那樣陌生。自然把人的思緒引向了漸行漸近的家園。

在我的記憶裏,家園有着美麗的倩影:天空是它美麗的華蓋,有着寶石般的湛藍色;大地是它美麗的衣裙,有着碧玉般的草綠色;清澈透明的水底,映顯出更美的肌膚。春天,它象多情的少女,翠綠中點綴着奼紫嫣紅;夏天,它象萌情的青年,莽撞中顯示着陽剛之氣;秋天,它象溫情的貴婦,成熟中流溢出珠光寶氣;冬天,它象肆情的作家,把所有的夢揉碎,只留下一片藍天,一片淨土。於是,新的夢開始孕育。不久,星星點點的綠浮現,好象纏綿悱惻的夢將醒,內心潛滋暗長着說不明道不白的癢。

劇烈搖晃的車身,起伏顛簸的道路告訴我快到家了。車窗外,漆黑的夜色中散點着幾處燈火,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雜亂無章;靜謐的空氣中飄蕩着幾句響亮的人聲,忽遠忽近,忽高忽低,清晰可辨。這就是我再熟悉不過的家園。

清早,一陣隆隆的機器聲碾碎了我的好夢。推開門一看:沒有了良田美池桑竹,取而代之的是廠房紅土斷木;沒有了小橋流水枯藤,取而代之的是大橋污水電纜;沒有了蛙聲蟬鳴鳥叫取而代之的是馬達車鳴鐵擊。不!我要去尋找童年的家園。

記得每天早晨,我都愛追隨着風的方向,在樹林間跳蕩,從不顧忌春寒夏熱秋瑟冬冷。每天黃昏,我都愛循着草的清香,在綠地上嬉戲,從不在乎日落天黑雲遮霞匿。你想想,仰躺在綠地上,四周簇擁着鮮花小草,頭頂上是無邊無際的碧藍,耳畔還有此起彼伏的牛羊聲,那真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愜意。

於是,我奔向小河。在一座高大的建築物旁,我看見了被攔腰斬斷的河流:新翻的山石四處傾軋;渾黃的水面漂浮着亂七八糟的東西;翻肚的魚兒夾雜在白色垃圾中,時隱時現;成羣的蒼蠅正追趕着晃盪的腐狗腐貓

於是,我又去尋找綠地。那綠得發亮的小草兒呢?我看見亂七八糟的堆土旁,七零八落的小草顫巍巍的探出腦袋,一身焦黃,葉片被厚厚的灰塵壓垮了。這裏沒有了牛羊,沒有了牧童,沒有了清香

我想對着天空大喊,吼出心中的不悅。可擡頭望見天空,天空不再是一澄如洗的碧藍。它陰沉着灰黑的臉,是那麼的陰森可怕。工廠的濃煙正在肆無忌憚的粉飾着

我的藍天,我的綠地,我山清水秀的家園啊!我將怎樣守望你的明天?

標籤:讀書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