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窮養兒子富養女》讀後感

一、讀後感的寫作要點

要弄懂原作

"讀”是感的基礎,“感”是由“讀”而生。只有認真的讀書,弄懂難點疑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徹的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要點,深刻地領會原文精神所在,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個人的實際,才能真有所“感”。

要認真思考

讀後感的主體是“感”。要寫實感,還要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分析和評價是有所“感”的醞釀、集中和演化的過程,有了這個分析和評價,纔有可能使“感”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避免脫離原作,東拉西扯,離開中心太遠。 所以,寫讀後感就必須要邊讀邊思考,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從書中的人和事聯繫到自己和自己所見的人和事,那些與書中相近、相似,那些與書中相反、相對,自己贊成書中的什麼,反對些什麼,從而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並把它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總之,想的深入,才能寫的深刻感人。

二、《窮養兒子富養女》讀後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窮養兒子富養女》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窮養兒子富養女》讀後感1

《窮養兒子富養女》這本書是爸爸送給我的,起先,我還對這本書的名字產生過質疑,但是翻了前幾頁,就驚訝地被吸引着讀了下去。之所以驚訝,是因爲書中所講的理論思想,無論是角度還是方法上都十分新穎,書中主要講,男孩將來是社會發展的主力,怎樣才能讓孩子適應將來越來越殘酷的競爭社會,那就是必先苦其心志,經歷苦難的磨練,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而女孩子的“富“養呢,主要是提高女孩生活的品質,從而提高民族的整體素質。這本書很多章節,列舉了古今中外的一些故事,論點和論據都很鮮活,男孩的教育上“受苦”很重要,自古紈絝少偉男,豐富的物質享受,容易讓男孩沉溺其中,養成貪慕虛榮的習慣,坐享其成,當男孩的慾望膨脹到家庭無法滿足時,常常使孩子走向歧途,只有讓男孩子少一些物質享受,多一些磨難,才能把他們培養成有愛心、責任心、事業心、寬容心的偉男子。另外早點“受苦”更利於孩子更好的融入社會,男孩終究要長大,要獨自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只有讓他從小經歷過挫折鍛鍊,學會在戰勝挫折中品嚐勝利的喜悅和成長的快樂,才能以積極的態度迎接生活中的挑戰,才能成爲生活的強者。

而女孩的“富養”呢,更多的是打造女孩更多的氣質和對生活的自信,提高女孩的生活品位,女孩子通常很柔弱,但是往往柔弱過頭就變成懦弱,只有讓女孩子建立足夠的自信才能在進入社會的競爭時,才更獲得成功和幸福。“富養女孩”可以培養女孩子獨立意識強,不去依傍他人,不放棄個人努力,爲人父母都希望女兒如此,這就需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精神,讓孩子從小擁有獨立的想法和做法,並能注重長期發展目標,能透過自己的努力來創造成功和幸福。

這本書,猶如指路的燈塔,給家庭教育明確了方向。書中針對性別不同應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進行了深刻的論述,闡述了性別教育應從何入手,例舉了大量深刻生動的事例,講述了男孩爲什麼“窮着養”,女孩爲什麼“富着養”,從大方面讓我們這些家長懂得了如何教育孩子,培養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將來使孩子成爲生活的強者,總之讀了這本書,我感覺收穫很大,受益匪淺。

《窮養兒子富養女》讀後感2

最近讀了《窮養兒子富養女》一書,感覺很有道理,把它貼出來,讓有興趣的家長也讀一讀,或許能得到一點啓發。

“窮養兒子富養女”是民間一句古訓,對古訓的理解,不能一概而論,要從哲學和廣義上去領會,不能從狹隘的角度去接受。否則,每條諺語與古訓都有偏正。古訓,通常言簡意賅,寓意深刻,需要我們時刻品味!不能小看!

也有人說男孩放養猛如虎,女孩家養秀如花。我以爲,窮是磨練,男孩是泥土身,將來得成長爲男人,所以得經摔經得起風雨。富是呵護,女孩是蓮藕身,磕不起,得嬌貴着點養。窮與富非物質之比,實乃輕重之分。

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應當“窮養兒子富養女”。富養的女兒不貪小利,氣質非凡;生活的磨礪讓窮養的兒子意志更堅強;男孩子以後要走上社會,承擔社會責任與家庭責任,所以要窮養以勵其志,否則大手大腳,紈絝子弟一個,如何上奉父母,下養妻兒!

富養的女孩,從小會被帶着出入各種場合,增加閱世能力,等到花般年紀,再到塵世裏艱難成長,便不易被各種浮華和虛榮所迷惑,一個沒見過大世面的女孩,在紈絝子弟的糖衣炮彈下,很可能被花言巧語所擊敗。富養的女孩,因爲見識多,獨立,有主見,明智,很清楚自己真正追求的東西。

富養女,其實是一種教育投資,教育的富足;窮養男,更是一種挫折教育,男兒當自強,而沒有經歷過失敗挫折的男孩是長不大的。

男生將來是要奮鬥的,必須讓他知道錢來之不易;女孩是要嫁人的,必須培養她鑑別事物的眼光,別將來被人的一塊蛋糕就給哄走了。

富養女更浪漫。女孩稱爲千金,估計也有這方面的淵源。雖說相貌由天而生,可也需要後天的精心呵護,需要平日的精緻雕琢,這顯然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除了給予較好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開闊女孩的視野與見識。富也是“豐富”的意思。懂得美,懂得欣賞,懂得辨別,也就懂得了自我保護,而不會被外界的種種所誘惑。

窮養男更實在。做個真正的男人,這一生要蒙受的磨難、冷眼、屈辱、挫折不知要多少。古人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苦其心志,如此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男孩從小就應培養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作風,仁義孝道的思想,尤其在物質上不能過多給予,否則容易成爲又一個紈絝子。

富養20年,芙蓉出水;窮養20載,寶劍出爐。

女孩子不那麼擔心物質條件,才容易培養出從容的氣質,男孩子對物質條件上心一點,纔不會散漫。跟天性有關?女孩子天生善於注重細節,再灌輸“小氣”的思想就容易市儈了。男孩子反之。這是生活的智慧吧?

男孩要意志堅定,女孩要知書達禮。窮養富養大概是這個意思吧。

家養小子,就要從小培養孩子堅強不屈的性格,吃苦耐勞的精神,孝義德善的.品質。否則,樹木不刷不成材,一味的嬌慣、放任、縱容,只會培養出一個不成氣的紈絝子弟來。

家有嬌女,就要從小多給於疼愛、適度滿足物質需求,以達到豐富內心與意識品德。這樣,使其懂得美善、學會辨別和自我保護,走上社會纔不至於受種種物慾誘惑,避免上當受騙。

這個題目不是說窮的家庭才養兒子,富家才養女兒,而是指男孩要“窮”養:吃苦受罪,歷盡滄桑,日後方能有所作爲有擔當;女孩要“富”養:生活精緻、無憂無慮,優越的生活就像一針強勁的免疫針,使她以後會對抗誘惑,明辨真僞,成爲知情識趣優雅美麗的女子。

《窮養兒子富養女》讀後感3

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孩子是我們人生的希望,孩子也是我們奮鬥的目標。一個完整的家庭,孩子是幸福重要的元素,是開心的源泉,是快樂的根本。一個美滿的家庭,有爸有媽,有我有他,有孩子。就像一個五角星,各自的位置一個也不能少,這樣才能在幸福的長河裏星光閃耀。

說到孩子,英子不免想起一句經常被曲解的話——窮養兒子富養女。常常聽人這樣講,兒子要窮養,女兒要富養,可惜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知道窮養兒子富養女的真正含義呢?只是覺得男孩就該少給點錢,讓其多吃點苦。女孩就是要什麼給什麼,吃穿住用全名牌,把女兒捧上天。

其實窮養兒子是對兒子一輩子的投資,而不僅僅是少給錢多吃苦那麼簡單。我們從小就要對其嚴格要求、從語言,行爲到意志。不是讓孩子缺衣少穿,或者別人有的東西你不給他,而是要讓孩子切身體會得來不易的那種艱辛。孩子想得到某種東西,一定要讓孩子完成某件事情,哪怕孩子想得到一塊錢,你也該讓他做一件小事,來磨礪他的品質、意志、性格和心態。父母是兒女的榜樣,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畫藍圖,他就是一幅濃淡相宜的好山水。你在上面瞎塗鴉,他就是一團亂麻的抽象畫。所以男孩子,從小就要培養他做事認真細緻,做人誠實厚道,生活勤儉節約,奮鬥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孩子哪怕再小,只要有爬起來的能力,跌倒了也要讓他自己爬起來,不要去扶他,因爲我們不可能扶他一輩子。我們從小就要培養孩子自強自立的好品質,哪怕是穿衣吃飯的小事,只要他可以自己做就要讓他自己做,生活自理,獨立辦事是人之必然,沒有必要因爲他小就該慣着他。我們要知道溫室裏的花朵是不能歷經風雨的,只有陽光下的小樹才能歷經滄桑,茁壯成長。孩子做錯事情,一定要曉之以理,耐心教育,要讓孩子知道知錯就改。孩子在外哪怕受點委屈,也不要過多安慰,或者去給孩子出頭鳴不平。讓孩子領略多重情感體驗,勝利、失敗、委屈或者得意,要培養男孩子足夠的心理耐力。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多擔待,多包容,多承受。這樣的男孩長大了纔有責任心,責任是男人最閃耀的徽章。有了足夠的責任心,他以後才能擔負起社會家庭的雙重責任,不被社會淘汰,不被困難打倒。才更顯男人本色,成爲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男孩從小也要培養他的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善良友愛的精神。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懂得捨棄。待人真誠善良,做事不怕成敗。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小愛家庭大愛社會。只有在這樣的窮養之下,你的孩子才能最終長成一個健康快樂,卓越優秀的男人。我的孩子也許沒有別人眼裏那麼優秀,最起碼他在我這個狼媽的重壓之下長成了現在這個不是社會蛀蟲的男子漢,也許他以後會經歷很多,但我相信他會成爲一個有利於社會有利於家庭的好男人。

富養女兒,英子沒有女兒,但英子自己是個女人,也從小長大。對於女孩的成長深有體會。所謂的富養,其實並不是物質那麼簡單。我的童年物質很匱乏,在那個年代,女孩的富養,也許就是一種精神,一種視野和一種氣質的富養。我的富養不是來自我的母親,因爲我的母親在我父親和外婆相繼去世(時隔僅僅12天)以後,精神就出了問題,她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甚至自己都要孩子照顧。所以我的富養來自我的姨媽,她是一個小城裏與衆不同的女人,她和我母親一樣,出生名門,是小城裏不多的大家閨秀。見多識廣,博學多才,也內秀賢達。是一個生活幹乾淨淨,井井有條,持家有道的女子。很小的時候,姨媽和姨父就教我背詩詞,唱兒歌,聽音樂(八十年代初,家裏有雙卡錄音機簡直就是奢侈,因爲我姨父是縣幹部,所以家裏有)很小的時候,就聽過很多京劇,越劇,黃梅戲,還有湖南花鼓戲,姨媽也常帶我到劇院看各種戲劇和各種電影。他們也教我寫字,口算,即使錯了,姨媽也總是鼓勵和誇讚。姨媽教我做一個女孩該怎樣站立,怎樣走路,怎樣坐姿,甚至怎樣吃飯。我姨媽常講一個女孩一定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教我怎樣做一個做事有條有理,仔細認真的女孩。教我怎樣成爲一個乾淨整潔,簡單舒適的女孩。教我怎樣成爲一個即謙遜又高貴的女孩。姨媽常講,一個女孩最不能缺的就是高貴的品質。女孩謙卑重要,高貴更重要。只有有了足夠的高貴,你才能抵禦所有的誘惑,也能讓你身邊的男人只能高看你,而不敢侵犯你。只有你有了足夠的高貴,你才能獨立,自信,堅強地去追求卓越、追求優雅。姨媽也常常講,一個女孩該怎樣懂得擁有和捨棄,怎樣去追求精益求精的生活,她說你即使沒有錢,也不要去買一堆垃圾來充數。暫時不能擁有某樣東西沒什麼,只要你努力,你總有一天它會成爲你的囊中之物。姨媽也教會我怎樣成爲一個友愛善良的女人,記得姨媽家後面就是全州的香山寺,八十年代的時候,那裏總有好多的乞丐,我的姨媽初一十五都吃齋,也去香山寺燒香,姨媽總會換一點五分一角的零錢去施捨那些乞丐。如果有要飯的上門,姨媽也總會施捨他們。姨媽常講行善就是修福。也許從小耳濡目染,所以善良是我不懈的追求,見到別人有難,哪怕只能拉一把,也一定會伸手相幫。所以我認爲富養女兒,媽媽是很重要的角色,古話講有其母必有其女。媽媽就是女兒的榜樣,也是女兒啓蒙老師。一個好母親,不僅要疼愛,寵溺自己的女兒,更要教會女兒生活學習的本領。要從小培養女兒開闊的視野,要讓女兒接觸更多的愛好,琴棋書畫,吹拉彈唱,運動舞蹈……不一定要精通,作爲一種愛好去接觸,去領略,作爲一種女兒的修養來學習,來培養女兒的自信,自強,高貴的好品質。女孩溫柔善良最重要,一個和睦的家庭往往會培養出溫柔善良的女兒來,所以夫妻在孩子跟前千萬不能暴力或者吵架,要給孩子一個溫暖,舒適,向上的家庭環境,孩子即使錯了,也要溫文爾雅的耐心教育,耐心鼓勵,而不是粗暴的指責和謾罵。要教育孩子懂得友愛,懂得分享,懂得施捨。心中有愛天地寬,有愛有花有陽光,要讓孩子怎樣愛自己更愛他人,從小培養女兒大海一樣的女性情懷,長大了才能成爲一個好女兒,好妻子,好母親。這纔是富養女兒的真諦。

窮養兒子富養女兒,無論你從哪裏的出發,做父母的就是榜樣,是孩子學習的楷模,所以要養好孩子,首先做好自己,才能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獨立,自信,自強,友愛,善良的好孩子。祝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開心,幸福地成長。

《窮養兒子富養女》讀後感4

當窮養兒子富養女像一首流行歌曲一樣,在許多年輕的父母口中傳唱的時候,恐怕它也會像流行感冒一樣,將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引向歧途。

一個生在富人家的兒子,父母不可能會讓他像窮人家的孩子一樣,過着半飢半飽的日子。

而一個生在窮人家的女兒,父母也一樣不可能讓她像富人家的孩子那樣,過着披金戴銀和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般的生活。

其實,只要翻開古今中外的歷史,看看那些有作爲的偉人或卓越者,並不是窮養與富養的結果,而是教養使然!

不管是司馬光,還是曾國藩,都爲中國在對子孫的教養上點燃了一盞盞的智慧之燈。

特別是諸葛亮的教子書,更是寫得語重心長、言簡意深: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漫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教子書中雖然有一個儉字,但絕不是窮養的意思,可以說節儉是體現在一個人身上的永恆的美德,不管他是窮人,還是富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

可見,教養,就是讓一個人從年幼之時,是一定要明白的最基本的是與非的標準,是必須懂得的事理和常識。

教養,是一個人內在的良好的品格修養映射於外的優雅和從容之美,能讓一個人從骨子裏飄出芳香來。

所以,當一個人擁有了良好教養的時候,他就能舉止合範,進退有度,在取捨之間能把握好分寸;在成功之時,他可以喜不自勝,但不會得意忘形;在失敗之中,他可以黯然神傷,但不會意氣消沉;爲官爲富爲貴,不會泯滅良知,不失側隱之心;身爲布衣匹夫,依然會傲骨凜凜,心清魂淨地做人;在犯了錯誤之後一定會從自身去找癥結,而不是怨天尤人,百般推脫責任……

教養,不是富貴人家的專屬,也不是貧窮人家的私藏,而是任何一個家庭或父母或教師都能送給孩子的一筆無價之寶,是爲孩子心靈世界打造的一盞智慧之燈。

孩子生於貧窮之家,擁有了教養,他知道自己怎樣的立足現實和發展自我;孩子生於富貴之家,擁有了教養,他知道怎樣利用自己的優勢開拓未來。

因此,教養,是培養孩子成人的靈魂,是教育孩子成材的基礎,是一個讓孩子在心身等方面得以全面發展的系統工程。

只想透過窮養或富養的捷徑,劍走偏鋒,看似奇巧,自以爲可以出奇制勝,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也不是窮養與富養所能涵蓋的;教育孩子是一種智慧,亦是對父母本身所具教養的一種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