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淺談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

淺談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淺談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淺談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1

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培養幼兒對戶外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身體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戶外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因此“興趣”既是幼兒園戶外活動的重要目標,也是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的最好方法,興趣的誘發和培養主要源於良好的活動環境的創設,所以,我們必須重視爲幼兒創設良好積極的戶外活動環境和戶外活動空間。

一、把握環境創設的定位和原理,全面規劃園所的總體環境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定位應是有效地促進幼兒發展,它是一種活生生的潛在課程,戶外活動環境創設應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活動過程服務於幼兒身心的發展,其成效在促進幼兒發展的結果上,創設原理是應根據戶外活動的目標和園所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情況對園舍進行總體佈局,全面規劃,對戶外場地和空間進行精心佈局。

1、戶外大環境佈局。

地理環境多樣化。戶外活動環境的多樣化是誘發幼兒戶外活動興趣的基本條件。我們在戶外活動環境創設中設計了沙地、水泥地、石地、水池、草地、等活動場地;地理環境富於變化:有高有低、有凸有凹、有平面平地、有斜面、有階梯形、有豐富的綠化帶。

場地劃分區域化。我們把戶外場地大致劃分爲器械區、遊戲區、沙水面區、動植物區養殖區、綠化地等。

這樣,幼兒園整體環境就成爲一個“三維空間”,得以充分利用。大型玩具成爲我們練習各種基本動作的好地方;我們還利用沙地練習跳躍攀爬運動。

2、室內各種小環境的有效利用。

除了大環境的總體規劃和佈局,一些小環境的條件的創設也是起着補充和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教室走廊活動區,在地面上畫些格子、小腳印、幾何圖形供幼兒進行一些動作練習(如跳、跨等),或在房頂上方懸掛一些自制玩具以及精美可愛的小飾物,高低不同、適合不同能力的幼兒跳起觸物;在一些活動區域放置一些小型的器械,如呼拉圈、拉力器、皮球、高蹺、沙包等,供幼兒休息或課間時隨時進行活動。

總之,總體規劃和創設一個合理、、多樣化、多功能性的環境是有效開展體育活動的前提和保證,是有效激發活動興趣的大物質空間。

二、開發器械功能,創設有利於幼兒發展的物質空間

器械是幼兒園戶外活動的物質空間中非常重要的方面,與幼兒戶外活動密切相關。我們在觀察幼兒使用戶外器械活動中,發現同一器械因其使用方式不同對參與活動狀態以及活動行爲都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作用,器械可以引發幼兒進行戶外活動的願望與構想,併產生相應的行爲。操作器械引起的方法越多,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越高,得到的身心鍛鍊也就越全面。

可見,器械作爲幼兒戶外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不僅是幼兒戶外活動的輔助材料,而且是戶外活動的操作材料,我們充分開發利用器械的功能,將活動中的物質因素轉化爲要素,融入幼兒戶外活動中,透過幼兒活動主動作用於器械,使器械的運用對的發展起到最大程度的推動作用。具體做法是:

1、老器械新玩法。

每一種器械都有其自身的功能與特點,特別是對於幼兒園的一些常見器械,如球、圈、繩、墊子、沙包等,都是可以創造性地老器械新玩法。在熟悉各種活動器械的功能和掌握其技能後,開發挖掘其新的玩法,引導幼兒創造性地一物多玩。如繩,除了常見的玩法(跳),我們還開發出合作玩“蕩繩”、“鑽繩”、“拋繩”、“踩繩”等一系列新穎的玩法;再如泡沫墊上運動,除了墊子的常規平放可玩出各種墊上動作以外,可將墊子壘高疊放,玩出各種翻爬、跳的動作;相疊交叉,形成山坡狀,提高墊上運動的難度……不同的玩法發展了幼兒不同的動作和能力。我們在鼓勵幼兒一物多玩時,用暗示啓發或共同參與的引導方法,幫助創造出更多的玩法,孩子們在活動中玩法越玩越多,興趣越玩越高,思路越玩越廣,自信心越玩越強,身心也就越玩越健康了。

2、廢物利用,自制器械。

我們收集各種廢舊物品,自制的器械,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味趣性強,更能激起幼兒的參與性與主動性。師生共同收集,共同製作,如利用竹竿和紙箱制了轎子;用果奶瓶和鬆緊帶做拉力器;在礦泉水瓶中裝上沙、水等就成了幼兒活動的輔助器材(如保齡球);報紙、掛曆紙做成了活動的紙棒等;易拉罐捆綁或連接成串變成了梅花樁、拖拉玩具;家用電器的包裝箱成了“山洞”、“坦克車”等;米袋、垃圾袋裝飾後變成了可愛的跳跳袋;彈子、豆子、棍子、舊報紙、布頭等成了赤腳活動的好材料……。這些器械製作方便、節省、便於更新,孩子喜愛,鍛鍊效果好。

總之,透過我們的精心設計、巧妙運用,充分發揮自制器械的功能,使戶外活動能夠更大程度激發活動興趣、培養創造力,促進各種基本動作的發展。

三、發揮主體功能,創設有利於發展的心理環境。

1、以自身積極的情緒狀態,爲創設寬鬆的活動氛圍。

教師的情緒態度與能否帶出高質量的戶外活動有着密切的聯繫。我們認爲:在戶外活動中的最佳情緒應是積極、活潑、充滿朝氣,而且能調動活動氣氛。在戶外活動開展前,我們應把自己的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點,以飽滿的精神、良好的情緒出現在孩子面前,穿上最適合運動的服裝,動作有力到位,做孩子的玩伴,用自己的活力感染和帶動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

2、充分發揮互動作用,引發自主學習與探索。

在幼兒的戶外活動中,有時教師要教給孩子的,孩子不一定想學,而孩子需要的卻沒能讓他學,因此我們必須努力使“教” 與“學”統一起來,讓幼兒在活動中能根據自己對於周圍環境的認識和理解,讓幼兒進行主動學習活動與探索。

首先,爲幼兒提供適合不同個體的活動內容,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幼兒作爲戶外活動中的一個主動學習者,活動內容應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並透過幼兒自身的主動活動來獲得新的發展。由於幼兒身體和心理存在個體差異,在戶外活動前我們要充分了解每個的身心發展狀況,有目的的進行分層指導;在活動中則全面、細緻地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隨時給予不同指導,尊重捕捉幼兒自發生成的東西,及時給予鼓勵、反饋和幫助。如,在小班“小羊過橋”的活動中,我們設計安排不同高度、寬度,不同狀態的“小橋”,有紙橋、繩橋、積木橋、長凳橋等,便於幼兒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平衡練習。在活動中透過觀察,引導能力強的幼兒走難度高的“橋”,並用遊戲的情節、暗示拿着沙包等輔助材料過“橋”,使他們的平衡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對於能力弱的幼兒則循序漸進地提高他們平衡能力,使他們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其次,讓幼兒在分散活動中,獲得自由、自主的鍛鍊機會。如在分散活動中我們讓自由選擇器械、自由選擇玩伴、自由選擇玩法;創設戶外活動區,打破班級、年齡的界限,擴大幼兒之間的接觸與交往,使幼兒透過活動環境中的人和物發生交互作用,鍛鍊身體,發展基本動作,同是學得對人、對事、對物的正確態度,促進其社會性的發展。在自願、自由的氣氛中,在寬鬆、隨機但非放任的指導中激發幼兒活動興趣、練習、調控活動量,並做好保育工作等。這就對幼兒戶外活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但要具有良好的注意分配品質,關於從幼兒那裏獲取並及時反饋,還要有駕馭語言的能力,對孩子的指導不強行介入,用暗示、遊戲等尊重幼兒自主活動的主體性。

再次,提供探索活動的機會,讓幼兒透過探索,嘗試以及運用自身已有的經驗不斷地尋求的活動方式。在活動中,在注重幼兒自身經驗學習得的同時,還應充分給幼兒的.探索活動提供有力的機會,做孩子活動的支援者、啓發者和引導者。如玩“車輪滾筒”時,開始孩子經常出現“翻車”現象,我們便引導他們觀察玩得較穩的幼兒,透過相互觀察和模仿,他們很快就掌握了活動的要領。透過親自體驗,不斷捕捉、感覺、摸索出更高難度的玩法,我們還注重讓幼兒共同分享經驗,創造條件讓孩子把各自經驗給予展現、遷移。

結合幼兒自身活動實踐,對幼兒園良好戶外環境創設的認識和思考。需要強調和指出的是,園所環境創設已經從單一的物質環境創設進入了更高層面――心理環境的創設,兩者都是幼兒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成爲心理環境的主要實現和表達者。另外,在戶外活動環境的創設中,我們不可忘記安全性是最主要的,只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談及其他方面的和發展。

淺談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2

通常情況下,我園的戶外體育活動以集體鍛鍊爲主,形式單一,幼兒提不起興趣。爲了拓寬幼兒的運動與交往空間,我們嘗試開展戶外體育區域活動,讓幼兒在一個空間廣闊、材料豐富的環境中自主選擇喜歡的活動內容,與同伴一起開展體育活動。我們透過合理設定區域、有效投放材料,並利用標誌和音樂引導幼兒建立規則意識,保障戶外體育區域活動的有序進行。

一、合理設定區域在開展戶外體育區域

活動之前,教師要對活動場地作全面規劃:準備開設哪些活動區,應設在哪個具體位置,需多大空間,對周圍環境有怎樣的要求,等等。

根據幼兒體育活動的動作技能要求和活動材料的性質,我們將戶外場地分爲6個區域:投擲區、鑽爬區、平衡區、小車區、球類區、一物多玩區。在投擲區,幼兒可以利用飛盤、飛鏢等遊戲材料練習擲遠和擲準;在鑽爬區,幼兒可以練習不同的鑽爬動作;在平衡區,幼兒可以透過獨木橋、蹺蹺板、梅花樁等進行平衡練習;在小車區,幼兒可以利用滑板車、小自行車等進行接力比賽,提高動作協調性;在球類區,幼兒可以練習滾球、拍球等多種技能;在一物多玩區,幼兒可以自主選擇、組合多種材料,創造新的玩法。

在規劃活動場地時,我們既要考慮各區域活動的性質和要求,又要充分考慮安全因素。我們將投擲區設定在場地邊緣,並留出較大的區域空間,以此控制投擲方向,保持安全距離。鑽爬區和平衡區對運動空間的要求都不高,且兩種活動有較大的關聯,因此可將這兩個區域設於相鄰的位置。小車區與球類區運動量大,且都需要較大的運動空間,宜分隔一段距離,以避免相互干擾。一物多玩區需有較大的彈性化空間,以滿足幼兒各種自創遊戲的需要。合理的區域設定是保障各區域活動有序進行的前提。

在設定區域活動內容及場地時,教師需注意以下問題:

1.區域數量及區域空間的設定需根據活動場地大小靈活安排。若戶外場地不大,可考慮將活動性質相近的區域合併。

2.應考慮各區域活動內容和性質的合理搭配,既要有運動量較大的活動區。也要有運動量較小的活動區,既要有練習基本動作技能的活動區,也要有發展綜合運動素質的活動區。

3.各區域應具有明顯的標誌和確定的活動範圍,便於幼兒選擇區域。

二、有效投放材料

1、提供豐富、有趣的材料,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我們爲各個區域的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材料,不但保證每個幼兒都有活動材料,而且讓幼兒有自主選擇的機會。在投擲區,有飛盤、沙包等用來練習擲遠,有飛鏢配靶子、籃球配籃筐、套圈配立竿等用來練習擲準,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由選擇。在鑽爬區,練習鑽的器材有鑽圈、“山洞”、滾桶等,練習爬的器材有軟墊、爬網、攀巖等,不同的器材可以練習不同的鑽爬動作。在平衡區,有獨木橋、蹺蹺板、半月搖、高蹺、平衡木、梅花樁等供幼兒練習平衡。小車區內則有滑板車、雙人踩車、單人踩車、小自行車、小推車等,對幼兒動作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球類區有滾球、羊角球、皮球、保齡球、高爾夫球等,玩法各異。在一物多玩區,我們提供的多是一些低結構材料,如繩子、報紙、瓶子、罐子、塑料棍、軟棍、輪胎、布袋、毽子、呼啦圈等,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大膽創新。如,在玩呼啦圈時,幼兒可以利用腰、手臂、腿等多個部位轉動呼啦圈,也可以用呼啦圈來玩“跳門檻”遊戲,可以嘗試讓呼啦圈在地上滾起來,還可以用呼啦圈玩“開火車”遊戲。一種器材的多種玩法促使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從而在鍛鍊的同時促進了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

幼兒生活中的許多廢舊物品也可以作爲區域活動的材料。如,幼兒從家裏帶來的大小各異的易拉罐又結實又好看。有的幼兒想到用它們做“梅花樁”,有的幼兒嘗試把它們變成高蹺,有的幼兒認爲可以把它們改造成拉力器,還有的提出直接拿它們做趣味接力賽跑道上的障礙物……我們支援幼兒的創意,幫助他們實現願望,幼兒遊戲的興致更高了。我們還幫助幼兒製作了許多有趣的遊戲材料,如“神奇飛碟”,幼兒可拿來玩拋接遊戲,也可以拿來夾在兩條腿中間跳、頂在頭上走,還可以作爲障礙物玩間隔跳、障礙跑等,鍛鍊了幼兒多方面能力。又如,用粗布縫製的大袋子,幼兒可用來學袋鼠跳、學毛毛蟲爬,還可以迎風奔跑模擬放風箏,幼兒很感興趣。

我們還會根據場地和材料的特點以情境化的遊戲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如在練習投擲動作時,我們組織了“戰勝大灰狼”的遊戲,遊戲中沙包成了“彈藥”,而大灰狼頭像則成了“靶心”,這使幼兒爲了打中大灰狼而主動調整自己的投擲動作,積極投入到活動中。

2、提供層次性的材料,滿足不同能力幼兒的需求教師要根據運動的目標投放適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水平的活動材料。因此,材料的投放應具有層次性,以滿足不同能力幼兒的需求。如在投擲區的投籃活動中。籃筐有高低、大小之分,呈現出不同的難易層次。在平衡區“搭橋過河”遊戲中,我們爲幼兒提供大小、高低、寬窄不同的搭橋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與能力水平自主選擇材料搭“橋”。這樣,能力弱的幼兒有了體驗成功的機會,增強了自信,而能力強的幼兒獲得了挑戰自我的機會,維持了對活動的興趣,他們都能在原來基礎上獲得發展。

3、不斷變換和調整材料任何材料若投放後長期不變,就會使幼兒的興趣慢慢消退。因此,我們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隨時變換和調整材料。我們可以引導幼兒用同樣的材料創造新的遊戲,也可以引導幼兒將原先的多種材料搭配組合後變成新的活動材料,還可以添加一些輔助材料甚至用新的材料替換原來的材料。投放材料時,我們還應考慮季節的變換。在春夏兩季,我們宜提供運動量較小的活動材料,如拉力器、沙袋等;在秋冬兩季,我們可提供運動量大的活動材料,如蹦蹦球、呼啦圈等。

三、利用環境引導幼兒有序活動

我們合理利用環境中的標誌物和音樂的暗示作用,引導幼兒建立良好的規則意識,保障活動的有序進行。

每個區域均有文字或形象標識,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標識選擇區域。由於戶外活動區同時有好幾個班的幼兒在一起活動,各班教師會選擇其中一個區域指導幼兒開展活動,這樣,每個區域至少有一名教師。教師會根據活動內容的要求和材料的數量限定參加該區域活動的人數。當人數達到限額時,教師就在區域標識旁插上一面紅旗,提示幼兒“人數已滿,請另選區域參加活動”,引導幼兒自動調整。

我們還以固定的樂曲爲信號確保活動有序進行。當播放充滿動感、節奏鮮明的樂曲時,幼兒就知道要隨着音樂進行熱身運動了。當幼兒在遊戲時,我們會播放幼兒熟悉的、歡快的歌曲作爲背景音樂,營造輕鬆愉快的運動氛圍。在活動時段中點,一首輕快、跳躍的樂曲提示幼兒可以重新選擇活動區域(若不想換區,仍可在原區域中活動),並要求幼兒在這段音樂結束前換好區域。節奏緊湊的音樂提示幼兒快速收拾活動器材,並迅速到規定的場地集合。

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的心得體會1

幼兒園的環境是指幼兒園內幼兒身心發展所必須具備的一切精神條件和物質條件的總和。幼兒的成長離不開環境,環境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我國古代對此就有精闢的論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強調環境對人的感染作用。又如“孟母三遷”的故事又說明培養人才要重視環境的選擇,古代教育家顏之推認爲,環境是透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兒童產生影響的,而這種影響是深而持久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人的潛力行爲就是適應能力,環境是兒童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所以說環境對幼兒的發展作用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

幼兒園是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一個重要場所之一,對幼兒具有特殊的意義,對於3—6歲的幼兒來說,他不具備成人對環境具有的那種選擇、適應、改造等能力,決定了幼兒對環境具有廣泛的接受性和依賴性,創設一個科學的幼兒園教育環境就顯得更爲必要。幼兒園環境的創設的目的,有利於用環境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和綜合的教育,讓幼兒參與和利用環境對幼兒進行全方位的資訊刺激,激發幼兒內在的積極性,讓幼兒直接得到一種情感體驗和知識的啓迪,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的心得體會2

聽了李輝霞老師的講座之後,對幼兒園環境創設有了新的認識。《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可見,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已成爲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

在環境創設中,只有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環境創設活動中來。纔能有效地發揮環境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的教育影響作用。在環境創設中,要爲幼兒提供機會,讓他們成爲環境創設的參與者和創造者。

環境創設,在色彩上,應以豔麗的純色爲主。色澤宜單純,接近自然,這樣的色彩可以讓孩子們產生豐富的想象。這些單純、源於自然的色彩,易使幼兒產生共鳴、易於理解,便於他們欣賞、借鑑、表現。造型上,應以稚拙、簡潔爲主。內容上,爲幼兒創設熟悉的、符合心理要求的環境。爲幼兒提供一個富於美感的環境,讓幼兒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一個清新美麗的世界中,有利於幼兒形成樂觀、自信、勇敢的個性品質,促進其社會性發展。幼兒能力有限,作品效果不一定很美,需要老師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對幼兒的作品進行巧妙的構圖、精巧的設計。

在引導幼兒進行環境創設時,使用材料和裝飾手段的多樣化十分重要。這樣不僅能使各種材料得到綜合利用,還可以使環境的內容更爲充實豐富,新意層出。

幼兒生活在幼兒園裏,不可避免地要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也必將在與環境互動中實現發展的目的。環境裝飾應讓幼兒充分有效的感知、自主地參與、共同進行再創作。在創設環境時,教師應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和現有發展水平出發,讓幼兒多動手動腦,按照科學的原則來創設幼兒園環境,發揮環境對幼兒的影響和促進幼兒發展的教育價值。

活動與環境這兩者的關係是相互相存的,互相關聯的,活動依靠環境來吸引幼兒的注意,而環境的創設需要活動來表現。爲了能激發幼兒更大的探索興趣,環境創設必須是幼兒喜歡的,必須要符合幼兒個性發展的特點。

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的心得體會3

八月十號上午我有幸聽了丁鵬老師的《幼兒園環境創設淺談》的講話,對於環境創設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自己也是非常重視環境的創設,這是無可非議的。

但是並不是牆上貼得越多就是越豐富,我認爲,環境中一些幼兒看不懂、不易理解的東西應該少出現。多一些體現孩子探索過程的材料蒐集、多提供一些能引發孩子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材料。老師說的一句話很重要,不要過分的硬化和塑膠化,天然的雕飾最好,我感覺現在在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生化在現代化的建設中,很少去體驗大自然,孩子少了很多的鍛鍊的機會,如果連幼兒園都給孩子機械的環境,孩子就真的太可憐了,我們作爲一名教育者應該多爲孩子着想。

我覺得教師要改變現在的模式首先要轉變思想觀念,讓幼兒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參與環境的創設,把牆面環境的創設的主動權交給孩子,那麼教師的角色就會從原先的直接動手、動腦者變爲觀察者、傾聽者、支援者。這就要求我們平時要多關注孩子,觀察孩子的興趣點,激發他們創設主題牆飾的積極性,然後多傾聽孩子創設牆飾環境的所思、所想,給孩子提供適度的支援。

透過學習我明白了我們要爲孩子提供一個觀察。探索。操作。交往。發展的平臺,使教育活動更完美。再者互動也表現在牆面生動、真實的再現了師幼以及家長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因爲教師在環境牆面佈置中融入對幼兒情感的關注,裏面蘊含着教師與幼兒、家長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真切的情感,同時幼兒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整個環境的改變,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將會在牆面上寄託自己心願,宣泄自己內心的情感需要,相信是自己使環境變了,體驗成功的喜悅。

第二天上午老師又講了區域的創設,老師分析了每一個區域創設的特點,可以讓幼兒自由選擇題材,構想內容,激發其想象力與創造力。老師給我們看了跟多別的幼兒園的區域活動照片,也讓我們感覺到我們要努力的還有很多。

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的心得體會4

《兒童視野的幼兒園環境創設》中,講到:幼兒園環境是指幼兒園爲幼兒的生長、發展所提供的場所和各種條件的總和,即透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它包括物質環境與精神環境。安全愉快、整潔優美、豐富多彩、動手動腦、益智健體、富有兒童情趣的教育環境,深深地吸引着幼兒,使他們喜不自禁、樂此不疲地在環境中活動,在環境中探索發現、想象創造,在環境中積累經驗、增長知識、鍛鍊能力,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過程中,培養和鞏固了幼兒的情感、行爲、習慣、知識、技能、個性等。在幼兒教育中,環境始終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幼兒的發展。因此,作爲幼教工作者,就應努力爲幼兒的發展提供最佳的環境,使每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作爲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工作在幼教第一線的我,談談對幼兒園環境佈置的幾點體會:

(一)追隨主題,爲幼兒創設自主表現的空間

幼兒園的環境是一項重要教育資源,以幼兒爲主體,能與幼兒互動“對話”的環境創設,能極大地提高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提供機會,使幼兒成爲環境創設的參與者和創造者

在環境創設中,只有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環境創設活動中來,使幼兒的思維力、創造力及個性品質得以充分發展,纔能有效地發揮環境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的教育影響作用。

因此,在環境創設中,要用兒童視野,爲幼兒提供機會,使幼兒成爲環境創設的參與者和創造者。如春天來了,教師組織孩子們共同佈置春天的景色:孩子自己動手剪樹葉、搓柳條,製作桃花、迎春花。新年到了,聖誕樹上掛滿了小朋友製作的新年禮物:有五顏六色的新年賀卡,有用橡皮泥、糖紙做成的各色糖果。孩子的作品雖然顯得粗糙、稚拙,卻凝聚了孩子們的純真心願和創造力。

(三)利用廢舊材料創設特色環境

材料是幼兒活動的物質基礎,幼兒在使用材料的過程中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在工作中,我發現幼兒對廢舊的材料如:飲料瓶、一次性紙杯、果核、方便麪盒等情有獨鍾,我就利用廢舊材料創設特色環境。

1、教師製作,激發幼兒製作慾望,幼兒園的教育功能及效果,主要透過遊戲材料來實現,活動材料能直接影響幼兒活動質量爲激發幼兒的製作慾望,我們利用廢紙泡沫等物品製成西瓜、茄子、餅乾等投放“小超市”,結合“神六”上天,我們用飲料瓶、各種彩紙,製成“神六”模型,幼兒的製作慾望大大提高,還有幼兒大膽想像,創新搭建了他們心日中的“神七”、“神八”。

2、共同蒐集材料,指導幼兒製作自己喜歡的各種作品,在教育裏,我們設定了“百寶箱”,裏面放着幼兒和家長蒐集的廢舊材料。並且進行了分類:紙杯系列、自制玩具、各種果實粘貼、服裝設計等活動中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意願、愛好和能力製作自己喜歡並需要的作業,有的用皺紋紙把紙簡纏成花瓶,有的幼兒用廢舊掛曆製成立體動物,製作的各種面具、打擊樂器等用來表演,幼兒可以自由地選擇我爲他們準備的各種材料。透過自發的學習或遊戲來獲得知識,不同能力的幼兒都可以透過自己的活動,選擇調整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使自己的能力水平得到了充分發揮。

3、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室內外環境,在環境創設方面,我還引導幼兒利用廢舊材料參與環境創設,使幼兒從環境的觀察者變爲創設者。如創設《水裏的'動物》主題環境中,我們用彩色紙剪成水,讓幼兒想水裏還有什麼?幼兒經過討論後,決定用折、剪、粘貼等來表現,有的幼兒用綠色的紙折成了青蛙,有的幼兒用麥杆、貝殼製成許多造型不一的水中動物,用麥杆、牙籤做出了橋、船等,用鈕釦粘貼成了魚。最後再將作品巧妙的組合在—一個整體中,使每個幼兒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體驗到了合作的樂趣。

(四)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是幼兒的天性,一片一片小樹林,一方小池塘,一塊草地,一片竹林,都是孩子們的樂園,幼兒置身這樣的環境,有利於萌發探究興趣。我體會了環境創設是我們老師和幼兒共同走進主題共同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的過程,我們必須敏感地觀

察幼兒的每—個探索點,興趣傾向,才能做好幼兒表現美的鋪路石,引領他們走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審美境界。

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的心得體會5

上週五觀摩了十里鋪愛心園,進入幼兒園映入眼簾的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操場上整齊擺放們戶外的材料讓我的感受到戶外的多樣性。

走進幼兒園大廳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這裏真的是們的世界,大廳里布滿了充滿的天真純潔孩子們的作品,樓梯兩側孩子們的作品警示着我們正確上下樓梯方法,教師和孩子們富有創意的美術作品裝飾着室內的每一個角落,讓我處處感覺到很微妙和奇特。

順着觀摩的人羣走進不同年齡班的活動室,看到幼兒園教師暖暖的微笑、親切的話語、形象的肢體語言,無一不在向孩子們傳遞着愛的訊息。各年齡班班裏活動區角的劃分和設計很清晰,可操作性的材料很豐富,廢舊材料的利用很巧妙,孩子們的作品展示精緻。每個班級的養成教育在相應的牆飾展示影響着孩子們行爲。整個集體教育教學活動組織環節組織實施中能較準確的把握幼兒的年齡特點,關注全體幼兒、思路清晰,活動材料準備豐富,尊重孩子們的想法,讓幼兒充分體驗動手操作和記錄結果,孩子們的學習態度積極,透過自由嘗試和體驗能夠在教師設計的活動中理解活動內容。從整個活動來看,目標的達成度較好,重、難點突出,整個活動幼兒都處於積極的狀態,活動注重動靜結合,由易到難,最大程度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伴着悅耳的音樂孩子們在老師有序的引導下開始了活動區的活動,打亂年齡界限的取悅活動,我還是第一次觀摩。在觀摩過程中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幼兒園裏整個空間的利用非常合適,區域環境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設計優美和諧,活動區的活動材料豐富多樣、廢舊材料擺放合理、設計利用的巧妙。每個活動區材料的使用年齡特點明確,層次清楚,透過觀察和文字提示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的需要。觀摩過程中我看到孩子們非常有序的接伴遊戲,教師的指導有針對性,遊戲中幼兒遇到的問題教師分年齡段採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幼兒解決問題。

音樂聲的再次響起,提示着孩子們活動區遊戲的結束,孩子和老師們有序的收放和整理和材料,讓我再次感受到加強常規培養的必要性。戶外和做操孩子們在不同音樂的伴隨下分階段有序地進行隊列和間操活動,教師和孩子們的精神飽滿、動作到位深深感染了我。

透過本次觀摩活動讓我感受到幼兒園的大環境以幼兒作品爲主,不但能展現孩子們的發展水平,還能讓孩子們感受到真的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這種打破年齡界限的區域活動,充分利用各班資源方式擴大孩子們相互瞭解和交往範圍,孩子們在遊戲和操作過程中能有以大帶小,讓他們在平等的關係中互相學習和指導。學習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可帶給我的思考是長久的。今後在自己的實際教學工作中,我要學會不斷反思,選擇有效的教育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在組織和設計活動時,要充分挖掘幼兒潛能,創造一個豐富、多樣的,可供選擇的,有啓發性的環境,提供多種方法,寓教於樂。

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的心得體會6

本週末我非常有幸參加了上海特級教師來連的培訓,本次培訓分爲兩個部分,上午爲四節優秀的課堂展示,下午是上海市特級教師、金牌教研員崔嵐關於《幼兒園活動區—環境創設與材料投放》的培訓。

本次培訓我真是受益匪淺,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推進作用。下面我將從集中教育活動展示和培訓兩個環節所收穫的幾點進行一下簡單的闡述。

一、集中教育活動展示

參與課堂教學展示的分別是,上海市科技幼兒園的教研員金曉燕,一位是上海市浦東新區貝貝星幼兒園的高愛華老師。他們分別展示了中班和大班兩節活動。

金曉燕老師上的大班語言活動《我發現的變化》非常吸引我,她以科學知識爲導線以語言交流爲教學方式進行的一節新型的綜合科學語言活動。這節活動的選擇來源與生活,教具的選擇也是孩子們經常使用的生活用品。她的課堂氛圍活躍,且整節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給幼兒充分思辨的時間,透過思辨、腦力激盪來獲取知識的過程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教師的提問準確,有層次,能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自我認知自我更正從而掌握知識要點,真得很讓我敬佩。金曉燕老師上的第二節活動是中班的科學活動《聲音變變變》教師以遊戲的方式漸進增加難度和深度,讓幼兒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很是值得我來學習。

高愛華老師上了一節中班美術活動《誰躲起來了》和一節大班數學活動《避開貓的方法》。高老師上課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她的兩節活動都是在情境中進行教學,且有始有終。我以前的教學也採用過這種形式,但是小故事都在課前出現,當活動進行到中間結尾的時候情景都不存在了,高老師一直是在情景中進行的,讓孩子學習的特別有成就感,而且高老師對孩子的指導也很認真到位,充分的欣賞每個孩子,很是值得我們學習。

二、幼兒園活動區環境創設與材料投放

這個環節是崔嵐老師進行的培訓,崔老師講解的很全面有案例有分析,還有現場提問,解答。讓我對於區域活動的指導和材料投放有了新的認識,所有的活動都要先有內容,後才能生成目標,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區域活動其實也是“個別化學習活動”材料提供要充分彰顯幼兒意識、課程意識和審美意識,教師應創設一個能吸引幼兒並能根據幼兒的需要進行變換、順應幼兒發展的“活環境”。教師要根據幼兒在活動中的所需及時提供有效的材料,支援幼兒按自己的想法作用於環境,調整、豐富和發展自己的認知水平,幫助幼兒達成更高的需求,讓環境創設和材料提供真正順應孩子們發展。

幼兒園戶外活動環境創設的心得體會7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解釋:“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透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它是孩子們隱形的老師,也是支援幼兒發展的平臺、記錄兒童發展的載體和表現兒童發展的媒介。透過創設和利用環境,幼兒園可以有效地促進兒童各方面的發展,同時環境創設也是教師必不可缺的技能。在閱讀了《兒童視野的幼兒園環境創設》這本書之後,我對環境創設有了新的理解。以前,在班級環境創設中我通常以自己的認知邏輯、情感特點、審美偏好以及社會取向來進行班級環境的設計及佈置,使得環境佈置過於美而缺乏實際的教育意義。在讀了書之後,我知道了另一個角度“兒童視角”,班級環創只有迴歸兒童立場才能真正發揮教育意義。

幼兒視角的幼兒園環境是幼兒與同伴、教師接觸的親密生活空間,是兒童積極探索世界、進行交往的遊戲空間,是教師在生活事件、遊戲探索等基礎上形成的多元化課程資源。《兒童視野的幼兒園環境創設》強調不分年齡,兒童有權對自己的生活、遊戲、學習空間提出自己的想法,進行自主設計、決策。孩子們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思想思考,用自己的雙手來做,而不是被請求、協迫、牽引,按照成人的邏輯和意志去行動、思考。也就是說,教師要積極邀請孩子參與創設環境的過程,減少單純用孩子的作品來佈置環境。

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創設幼兒園環境不光要考慮美觀性,還要考慮其教育性,環境創設目標應與幼兒園教育教學目標相一致。與此同時,幼兒正處於身體、智力快速發展以及人格構成的重要時期,有多方面的發展需要,幼兒園環境的創設要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需要。創設環境的過程體現了幼兒與教師合作的過程,教師要有創造環境的意識,認識到幼兒園環境的教育不應只包含於環境之中,還應包含在環境創造過程中。本學期,我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充分利用空間,依託家鄉的特色資源,以幼兒的參與爲主線,創造出一幅富有情趣、立體多樣的圖畫,拓寬幼兒的視野,促進幼兒想象,讓幼兒在幼兒園中受到美的薰陶,感受到幼兒園是一種充滿情趣的校園,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環境對幼兒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環境創設中從兒童視野出發,可以促進幼兒學習和研究的主動性,培養幼兒積極的學習態度。從而拓展思路,逐漸學會在不同形式和不同領域的活動中有效地自主參與學習。在以後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都會考慮幼兒的立場,精心設計幼兒園環境,力爭做到從內到外都能體現對兒童的尊重、信任和認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應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幼兒園的教育就是透過創設與教育內容相關的環境,幼兒透過與環境的作用充分發揮自主性,展開生活,從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