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範文(通用12篇)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範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哲學與人生》讀後感範文(通用1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1

教育是風格的培養:教育的三階段1、浪漫期——小學階段;2、精密期——初中高中的6年;3、展望期——上了大學以後。教育就是自我的要求。

人生四大領域:羣體、自我、自然界、超越界

教育與自我生命的發展:自我認識、自我定位、自我成長、自我超越

我認爲值得回味的語錄現在供大家一起分享:

我們常說教育是“自我教育”,就是因爲它需要受教育者的配合……教育是一個需要靠自己去承擔的責任。

小孩子在尚未準備好接受現實世界之前,必須先以這些浪漫題材所提供的故事情節作爲他所相信的世界,然後再慢慢成長,接受真實的挑戰。若是忽略此一階段的需求,幼小的心靈將會受到傷害。

如果在中學階段沒有好好努力,那麼這一生在知識的領域中,恐怕必須放棄許多權利了。

“很多人不快樂,就是因爲找不到人生的意義。然而,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一個人在念中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是要考大學;念大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則是要順利畢業或繼續深造。這樣的意義一直往後推延,最後總是要碰到結束,而在這個關卡上,不能在以一個具體的東西作爲意義了(如賺到多少錢、當到什麼官)。

這個意義是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無法達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內向尋找,也就是一種對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達成一種最高的、圓滿的境界。”

與別人相處的時候,如果發現別人的意見和我們不同,不但不要生氣,反而要借這個機會反省。

所謂“最好總是要碰到結束”那就是死亡吧。一個人一生中會完成一件件有意義的事,難道當他死了後,他所做的一切就都沒意義了麼?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

你既然問了,那就一定有意義。很少人能達到圓滿的境界,但生命的意義不就是在追求圓滿的過程中麼!只有人才會有這樣的提問,纔會有這樣的終極思考,動物不會,這就是動物與人最根本的區別。

“一個人的生命內涵由他所選擇的價值所構成,如果無法回答:‘人生中什麼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瞭解自己。”

從古到今,人們都會用“盛世”和“亂世”來形容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歷史狀況,其實不管是盛世還是亂世,都是“俗世”。在現實世界裏,人們通常用利益來衡量一切,並學習各種求生的本領來適應社會,以致不被社會所淘汰,這樣是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的。

然而人們會忽視一些人之所以被稱之爲“人”的那些精神價值,信仰、真誠、尊嚴、正直、忠誠、率真、愛情……這些東西本來人人都有,可是人們在追逐名利的時候或多或少的把他們丟失了、遺忘了,遺忘和丟失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更不知道人是什麼。

有些人一生都在追逐一樣東西卻始終追不到,就像狗總喜歡咬自己的尾巴,卻總是咬不到,我們只看到那隻狗拼命地在轉圈,卻始終跳不出那個圈子。

愚人儘量想讓別人多瞭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瞭解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瞭解的人,怎麼能奢望別人來了解自己呢?

“一個人如果刻意追求快樂,往往得不到快樂,就算得到也很容易失去。相反的,當一個人化解自我的執着之後,就不再刻意追求快樂了,結果當他不去追求快樂,快樂反而自己降臨,換言之,真正的快樂是在無意之中來到的。快樂是一種由內而發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獲得的

記得很多年以前,我就職於一家建築單位,在這家公司裏有很多和我年紀相仿的同事,大家都很談得來,既是同事又成了朋友。那段日子過得很快樂。

後來由於企業不景氣而裁員,我也不得不離開那了。本來每天朝夕相處在身邊的同事一下子就沒有了,心裏非常的失落,總希望他們有空時來看看我,大家聚聚,回憶以前開心的日子,我也非常期待每次的聚會。可是很奇怪,每次聚會結束後,心裏失落得感受比沒聚會時還要厲害,有點舉足無錯的樣子,後來對於聚會,我既是期待又是擔憂,矛盾極了。

後來,我漸漸地養成了看書的習慣,從散文、詩詞、到孔孟之道、經典著作等等,雖然看的書不多,卻能在閱讀中感受到無比的快樂和精神上的愉悅,每看完一本書就像經歷一次旅程,在旅程中感懷歷史、感悟人生、感知生命,感激這些文字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曉風殘月,青燈黃卷,絲絲秋雨,手捧香茗,此情此景,豈不快哉!朋友,向外探求;讀書,由內而發,兩者兼顧,相得益彰。

活在當下,珍惜高峯經驗——是一種能夠讓人在一剎那之間覺得無所缺憾、一切美好圓滿的感覺。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2

暑假拜讀了臺灣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傅先生的講義,被評爲“最佳通識課程”,我讀了以後覺得實至名歸。書中從古至今,兼顧中西方的主要哲學家的主要觀點,側重於人生與文化,以哲學的思辨方法貫穿其間,引經據典,可讀性很強,語言通俗。整日奔波於家庭、學校之間的我們,在假期裏,借這本書靜靜地審視一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就是一場現場直播,自己描繪的是自己的生活。殊不知,在不經意的生活中包含着如此多的哲學。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學,將是盲目的。學哲學是爲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更快樂,傅佩榮先生認爲幸福、有意義的人生應該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關懷,有痛苦可以受。

首先,現在就業壓力很大,相對於那些奔波於求職而不得的人,自己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愛自己的人,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我內心感覺很幸福。

工作能激發活力,養老院將老人分爲兩組,一組每人負責照顧一盆花,另一組的老人什麼事都不做,純粹是休息養老。在身體狀況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組老人比第二組老人,平均多活兩年。由此可知,有工作可以做,哪怕是照顧一盆花,也會激發更強的生命力,活得更久。這個調查研究結果,讓我深深體味“工作”的重要。

由此想到自己年邁的母親,今年77歲,四年前,父親因爲身體多方面的疾病,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我很擔心,年邁的母親也會因爲照顧父親而病倒,但是,我發現,每次回家,母親像以前一樣,不斷地告訴父親家裏的變化,給他一日三餐,體檢顯示:母親的身體很健康。

在父親過完百日後,我把母親接到了濟南,我不忍心讓操勞了一輩子的母親再爲我做什麼,我在心裏說,讓母親好好休養。

一日,小哥來電話稱,小妹你的想法太奇怪了,千萬別讓母親什麼事都不做,母親身體力行可以做的,都讓母親去做。如果她一旦發現自己什麼也不能做,會加快母親的衰老。

果然,母親第一次獨自在院裏遛彎回來,開不了門,站在門外怎麼也打不開。雖然之前,我們已經演練過很多次,但還是過了很久才開啟。

母親自言自語,說,哎,老了,連門也打不開。我聽到了,母親內心的失望。相對於父親在世時,母親在家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猶能自理。

開學後,七點半,我和老公上班,孩子上學,家裏幾乎全天只有母親一人,我得想辦法讓母親覺得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讓她有點成就感。

我就讓母親負責照顧家裏的小魚和花花草草,每天給他們餵食和澆水,自己操作按摩墊,不幾天,母親欣喜地告訴我,小魚長大了,因爲堅持按摩,自己的身體很舒服,在花園裏遛彎時,看到了藤上掛着幾個南瓜,哪裏的石榴長得很好……

我想,母親在這幾年裏,保持很好的食慾,身體依然健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個和自己相濡以沫了一輩子的人需要自己,不管年輕時有多少次爭吵,現在,他需要自己,這是支撐母親的強大支柱。

其次,有痛苦可以受,一個人在受苦受難的時候,難免會怨天尤人,如果一時想不開,甚至可能自暴自棄,走上自殺的絕路。關鍵在於人生是不斷改變的過程,人只要活着就會逐漸老去,在遇到苦難時,激發潛能面對考驗,結果增加了自己的專長,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這讓我想起,上海資訊技術學院的鄔憲偉校長,他用一句話概括自己不到30歲破格評爲教授,最終成爲上海名師、全國名師、校長。

“凡是能夠成爲專家或名師的都是在能力邊緣的極限上工作後鍛煉出來的”,他是因爲自己的學生將自己逼到能力極限的邊緣。所以,要把握受苦的機會,主動而積極地改變自我,讓自己變得不一樣,任何一種或大或小的痛苦,都提供了一次讓自己提升轉化的機會,提升轉化的可以是身,可以是心,也可以是靈,生命會變得不一樣。

我們不必奢望無災無難的人生,卻要在面臨痛苦的挑戰時,主動而積極地以改變自我,來展現生命的不同面貌。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3

魯迅先生曾說,“不值得讀兩遍的書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讀。”然而現在人們讀的書多是隻夠讀一遍的書,書雖然多卻很能挑出一兩本有品味的,值得讀兩遍的書來,但《哲學與人生》卻是例外。

在拜讀《哲學與人生》之前,我還真沒有深究過,在這裏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學的定義:哲學的原意是“愛智”。哲學作爲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說,“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脫離哲學是盲目的。”因此,看此書與其說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說是透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

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並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裏,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的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相信看過此書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許多事情,看淡人生許多哲學課。在這裏,我們得到的不僅是哲學的全部精華,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質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經驗有時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現內涵”。一個人假設碰到一種情況或一種經驗,但卻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他不知道這種情況和經驗是什麼,也無法去處理,沒有體會也沒有心得,更沒有感知力,不久以後就忘了。

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爲對照,幾十年的人生雖然經歷很多,但用言語表達出來卻很少,對自己的一生很漠然,很無視,彷彿一生都是很蒼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樂和痛苦。

“人類的典範,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着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爲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爲何而死。”

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於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爲了掙錢。

其實擁有越多並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說,“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爲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在介紹道家時又說,“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爲慾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後,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沒有豐富的物質享受,可以沒有良好的制度,卻不能沒有正確的理念”。物質的提高和科學的迅速發展是否能證明社會的進步?

即使在寢食無憂的生活裏,人們是否就能快樂呢?有了一千萬想兩千萬,有了兩千萬想五千萬,人的慾望用無止境,追求不到時就永遠在沒有邊界的痛苦裏輪迴。

而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不堪其優,也不改其樂”也能更好地證明了即使在物質極爲匱乏的社會裏,人也是可以快樂的。

顯然,人是否快樂和物質沒有關係。經濟和科學屬於器物層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會主義下的人快樂,社會主義的人一定比封建社會的人快樂,我看不一定。

對於作者的某些觀點或許我不盡贊同,但由於此書談論的是人生,對於人生,本就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愛因斯坦的話說,“一個人對於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

因爲其中充滿了許多奧祕,而這些奧祕永遠不能被解釋清楚。”既然是奧祕,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動,更何況傅先生說的許多東西又是那麼正確呢?

書中有一段話我是我最喜歡的,也在此摘錄下來,做爲對自己的勉勵,也作爲文章的結尾吧!“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後,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爲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4

《哲學與人生》是傅佩榮所著。本書是集傅教授數十年授課之精華所成就的作品,前半段以西方爲焦點,探討“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話與悲劇”、“蘇格拉底”、“存在主義”、“荒謬之超越”等知識背景,提供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學的途徑。後半段則以“中國哲學的起源與特質”、“儒家的風格”與“道家的智能”爲主題,揭示中國傳統文化中體大思精的人生哲理與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全書的結論放在“文化的視野”,有助於拓展人們的眼界與心胸,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讀這本書,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收穫。

“哲學”到底揭示了什麼?不同的哲學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釋了世界的本質屬性和客觀規律,進而思考人生。“哲學”出現在西方古希臘時代,它的定義是“愛智”。“哲學”作爲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尋一切事物的真相。這種態度成爲“愛智”。作者同時指出“愛智”的原則:擁有智慧不等於愛好智慧。“愛智”代表的是一種追求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靈的開放。所強調的是過程,要不停地質疑與詢問,永遠在等待着接受驚訝。

關於人生的思考。人生就是不停地追求,追求自我的完善,外部和內部的自我實現。我們都在下意識地追求自我的實現,卻忘記了去思考人生是什麼,當有一天我們累了,我們不得不停下腳步來去思索。我們困惑了,當我們得到了很多,我們也失去了很多。真正讓我們開心的是什麼?得到了,卻沒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失去了,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忐忑不安。真正的原因是:我們往往實現了外在的自我,卻失去了內心的平靜和坦然。因此我們應永遠記住:內外兼修是最重要的。這個世界會促使你外部自我實現的發生,而內部的自我實現卻必須依靠你自己,在這一點上,沒有人能幫得了你。真正地做到了自我實現,你的人生纔是最幸福的。

哲學是對人生經驗的`全面反省。哲學與人生有什麼關係?蘇格拉底曾說:“沒有經過檢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猶如航海,如果你沒有羅盤,就不知道方向。羅盤就是哲學,哲學就是對人生經驗做全面的反省。人們可以向哲學家借這樣一個羅盤或指南針,參考他們思考後的見解,也可以在自己內心裏面啓發這樣的智慧。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他的羅盤,只不過他不一定經過嚴格的訓練或者適當地去反省而找到。所以離開了人生,哲學是空洞的,它沒有內容;如果離開了哲學,人生是盲目的,人生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裏走。

讀《哲學與人生》,由此喜歡上了哲學,感悟着人生;喜歡上了哲學,懂得了笑看人生!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5

“如果人只是爲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爲一個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的人、出色的詩人,但他絕不可能成爲真正的完人和偉人。”很欣賞馬克思的這個觀點,人活着的意義在於拓展生命的深度與寬度的同時,不應是一葉孤舟,而是要與周邊、社會有所關聯,帶給他們正能量。在《哲學與人生》第十五章中探討了人生的意義。

無疑,這是一個大的命題,有人終其一生也得不到一個確定的答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奧斯特洛夫斯基借保爾柯察金的事蹟告訴我們,“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爲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是那個時代裏最樸實而偉大的精神,這個答案激勵了無數的人。作爲21世紀的我們,面對人生這一重大考題時,又該如何面對呢?

書中從三個方面給我們提供了參考答案,在人生這張畫卷中,要肯定其意義,相信美好的存在。具體些,無外乎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關懷、有痛苦可以受。人生的齒輪終會停止轉動,那時擁有的一切都不再擁有。記得曾經愛過、珍惜過、快樂過,追求真理、追求自我,主宰自己的內心,給他人帶來愉悅,爲了世界的點滴美好而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即使微不足道也甘之若飴。

人無法預知未來,不知道明天和災難哪一個先到來,惟有珍惜好當下,仰望星空的同時也要腳踏實地呀。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如果你視工作是一種樂趣,人生就天堂。如果你視工作是一種義務,人生就是地獄”。我們從事的工作是單調乏味,還是充實有趣,往往取決於我們對待它的心境。既來之則安之,我覺得選擇了“傳道受業解惑”這個行業是幸運的,因爲自己面對的是世界上最單純的心靈,每當看到孩子們真誠、求知、澄澈的眼眸,看到他們因一點收穫而快樂,一點點進步時,內心的歡樂無法言喻。只能心裏默默地告誡自己,一定要好好備課,對得起這羣小可愛啊。

“理解生活還要熱愛生活”,這是一代大師羅曼羅蘭給我們的忠告。熱愛,何談容易?當面對堆積如山未批閱的試題時,面對一堆催着要的材料時,花費時間面對一些覺得沒有意義卻必須要完成的形式化的表格時,內心是崩潰的。但,很多事情換個角度去思考,就變了。樂觀一點,陽光一些,去做這些事情時何嘗不是在考驗你自身的專注力、耐心、意志力呢?更高一個層次是,當習慣於這些,並且在某一個清晨或午後,你突然意識到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意義的。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向更好的自己邁進。

苦難也是人生的必修課。孟子有云“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定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勇敢堅強地面對生活的一切。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6

看完《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我對人生的看法有很大的提高,感覺人生的幸福指數是由哲學的價值所產生的。人生要是沒有哲學,那這一生差不多就是虛度,沒有任何價值。哲學是人生的精華。人生其實就意味着哲學。一個人,不論他是聲名顯赫還是平凡如一粒不起眼的灰塵,當生命到達終點時,總能或多或少的有些對人生的感悟,而這,大概就可以被叫做哲學吧。

或許,討論哲學,討論人生意義這題目起得太大,大到我稚嫩而單薄的雙肩擔不起來的地步,但是,我還是想試一試,不論結果如何。泰戈爾曾經說過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經飛過。是啊,我們所謂的人生,其實就是一段軌跡,一個過程,既如此,又何必在乎結果呢?而我們所要的其實也就是一個過程。流星劃過天際,或許未到地面就已銷聲匿跡,但那剎那間的美麗就能夠震撼一顆心,就能震撼整個宇宙。

時常想到宇宙的起源問題。霍金說,宇宙其實與大爆炸,而且將終結與黑洞,那時整個宇宙的毀滅還是重生呢?空間是不是物質,如果不是物質,又能叫什麼?如果宇宙真地歸結爲一點,那麼一點外是否存在空間呢?這些問題,正是體現出人生離不開哲學,只有哲學,才讓我們想着如此多的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後,我們發現,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正是哲學給了我們的生活這麼多美好。

時常考慮人爲什麼要思考,爲什麼不簡簡單單的生活,爲什麼要有競爭,或許,這是天性,快樂就是要建立在痛苦之上才能顯出快樂吧。只有思考,只有競爭,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水平提上去,才能讓我們慢慢進入生活真實的節奏,才能讓我們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生就是有快樂和痛苦。這其中快樂和痛苦也是相對的,沒有慾望,又何來痛,何來樂。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一種境界,讓自己的生命填充了痛苦與快樂之後,死去。儘管如此,我仍對他充滿敬佩之情,雖然沒有了境界,但是卻有了過程,這過程雖然充滿了辛酸,充滿了心力交瘁,但畢竟或過,在世上留下了自己的軌跡,在青史上銘刻下自己的名字,有什麼比將自己的生命填滿更有意義呢?

可以說每個人都有理想,理想也可以解釋爲一種人生態度吧。可是,當理想與現實發生衝突時,作爲承載理想的個體,又將何去何從?是否我們可以攬起千年的纖繩,衝破重重阻礙,無悔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如夸父追日一樣?是否我們可以穿越時空的隧道,始終不渝的追尋着我們心中的伊甸園,我們的樂園!

當現實的壓力向我們逼近時,我們是否依然可以找一塊海灘上青色的礁石,悠然的彈奏我們褪了色的吉他,用心去詮釋人生?

托爾斯泰死後未立墓碑,但這卻使墓地成爲最偉大的墓地;拿破崙躺在水晶棺中,他的人生耀眼的足可以和水晶的光彩相媲美;他們正是因爲生活中有了哲學,才能被後人所銘記,被後人所仰望。他們這樣的人生纔是真正完美的人生。

我也已經生活了22年,回想起它,有的時候確實有一點哲學的意思,但大多數時候還是爲了生活而生活。我希望我今後的人生中多閃現出哲學,讓哲學讓我的人生更加完美,更加幸福。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7

買到《哲學與人生》這本書已經好幾個月,一直沒有閒暇的時間再從書櫃裏拿出來,如果不是在書櫃裏找另外一本書,躺在角落裏的它不知道還要再躺多久。泛黃的書皮上印着幾個燙金的大字,作者的名字用很個性的草書書寫而成,顯得蒼勁有力。隨便翻了翻,裏邊的內容,古典中透露着着幾絲禪境,說理與智慧中透露着哲學與生命的光輝。

目光和身心蕩漾其中,猶如一個盪漾在茫茫大海上迷失方向的船伕,撥雲見霧,頓時內心敞亮許多。書中有幾個觀點值得反思和細細的品味。拿出來和所有的朋友一同分享。

本書的作者引用德國哲學大師尼采提出精神有三變的思想較爲精闢,所謂三變就是一個人的精神首先應該變成駱駝,再變成獅子,最後變成嬰兒。

駱駝一直有“沙漠之舟”美譽,一直被認爲刻苦耐勞,任勞任怨的代名詞。意味着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就應該經受社會、自然、或者外界一切的磨練。要承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打擊。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或者是被動的接受,這種淬鍊只會讓我們的身體,品格,思想或者能力愈加的強大。

很多時候,我們會身不由己,比方討厭學習,我們卻要依然要一如既往的學習,這是生存之本,也是立足之本。小學6年,中學3年,高中3年,我們每個人像駱駝一樣,按照生命既定的軌跡一級級艱難的攀爬。其實我們並沒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像一條蛇一樣在蛻變,或者像一隻蝴蝶一樣在破繭中掙扎,其實這種難受,折磨,無奈,和痛苦本質上是一種能量的積蓄。

默默的進化,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部分人會進化成牛、馬、甚至是羊,但有一種人最終會變成獅子。獅子與駱駝最大的差別是,駱駝總是按照別人的指令在行事。最初這些實施者會是父母老師,他們要我們怎樣,我們就的怎樣,我們常常無法反駁,這常常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而一旦變成獅子,很多事情就會自然而然的擺在面前,要我們自己做決定,自己選擇。常常是走對了,就會信心百倍的繼續下去。一旦出現選擇上的錯誤,很多糟糕麻煩的結果要自己承受,同時也就失去尋找藉口和抱怨別人的權利。

比方說,考上大學後選擇上什麼專業,畢業後選擇什麼職業,上班後選擇什麼樣的戀人,創業後選擇什麼項目,選擇什麼樣的合作伙伴。其實每一步都充滿艱險,因爲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負責,選擇錯了必須自己承受。我們其實沒有退路,因爲已經找不到任何可以逃避的藉口。

這時候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我們具有了攻擊性,一種是我們擁有了“全能型”自戀。就像古代那些攻破城池的王候,會站在高高的城牆上大放厥詞“順我者倡,逆我者亡。這時候,一旦那種野性釋放出來,要麼會傷害到別人,甚至毀滅世界。如果這種力量能被接住,能被化解,就會產生無法估計的價值或者意義。

另一種“全能型”自戀,就會覺得自己會是這個世界的主宰,甚至覺得是世界圍繞自己在轉動。有一部電視劇《笑傲江湖》,裏邊就有兩位武功狂人,一位叫“任我行”,一位叫“東方不敗”,自恃武藝高強,要統治整個江湖,或者掃平天下英雄,最終都落個自我毀滅的下場。

但“全能型”自戀在某些方面,有時會是一種人性的釋放,或者天分的迸發,像喬布斯,像埃隆馬斯克,像馬雲馬化騰。正是因爲他們擁有全能型自戀,纔有了特立獨行且正確的做事方式。在我們普通人的眼裏,如果自己冒然闖入一條車道,看見對面開來的車輛,而只有自己一輛車在朝相反的方向行駛,一定會懷疑自己逆行。如果是他們那些天才,他們會以爲所有的車都在逆行,而唯獨他們自己正確。

而要從獅子達到嬰兒的階段,就意味着一個“完美的開始”。所以當我們很小的時候,還在襁褓裏整天沉睡對的時候,父母其實已經懷着無限的遐想,給我們設定了許多不同的人生。比如將來當個科學家、歌唱家、軍官、教授。他們會把他們未完成的許多東西,以另一種形式轉嫁到我們身上,他們希望我們超越他們,實現他們沒有實現的夢想。

要從一隻強悍兇猛的獅子,變成一個擁有全新開始,全新生命,全新夢想的人真的很難。特別是當獅子擁有一定的權威,擁有一定的地位,擁有一定的財富時,難免會目空一切、高傲自大、甚至自我感覺已經是功成名就的人物,被並不存在的浮華世界拖着前行。

嬰兒,恰恰是拋開所有的身外之物,以一種大徹大悟的心態重新開始一段無法確定,也無法預測的未來。嬰兒本身就象徵着未來,或者是活在未來的代名詞。甚至財富,甚至富貴,甚至權利最終成爲身後事。《白鹿原》中土匪黑娃,最後竟然從零開始學習識字,被押上刑場的時候,也是一臉從容單純的笑,那一刻,死對於他,也許是另外一種開始。

所以從駱駝變成獅子,從獅子最後變成嬰兒,是心靈迴歸原點的寧靜,當然不是終點,它只是生命的一個里程碑,一種新的開始。

對生活有特別體驗的哲學家雅思貝爾斯,因爲患有先天的心臟病,從小就時時受到死亡的威脅。他對生命有過更多的深入的思考,所以從人生的意義以及人生的問題對人生進行了三種界限的分析,他認爲,只有當一個人的身體界限、心理界限、靈魂界限出現時,常常纔是一個人不得不思考、做出選擇的時候,也只有這個時候,一個人也纔算真正的從脆弱到成熟的過程。

所謂的身體界限,往往是在我們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纔會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比如離婚、衰老,意外的橫禍。那幾年因爲身體不是很好,常常會想到死亡,那種巨大的恐懼就像一張無形的網,讓生命之火奄奄一息。當一位朋友車禍去世後,除了悲痛,也曾有一種無力的挫敗感,深深的折磨過我。

只有生命到了臨界的時候,纔會重新思考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金錢重要嗎?重要,但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比如時間,健康,和生命。集體和工作重要嗎?重要,但還有更重要的東西,比方家人和親情。生命重要嗎?重要,但還有比生命更重的東西,比如活着的意義和價值。

當這些都想明白的時候,有時會有想哭的.感覺。原來自己大半輩子都是爲別人而活,沒有一次爲自己活過。結婚後爲孩子爲家人活着,在單位爲企業爲社會活着,即就是普普通通一生,最終也還是爲了基因的傳播活着。什麼時候,我們爲自己活過一次?選擇成爲自己的可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爲自己痛痛快快瀟瀟灑灑活上一次。

所謂的心理界線,其實就是我們一直把自己對外界的感知,當成外界的真實反饋,當成別人的真實感受。很多時候,因爲有心理界限的存在,我們甚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的身上,認爲別人也會像我們一樣熱烈的接受。甚至把自己對別人感受,關注,或者讚美當成真相,我們也會因爲得不到,沒有被認可而覺得難過、失落和痛苦。這都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

聰明和愚蠢,理智和浮躁,成熟和幼稚最大的區別,莫過於龐辱不驚、坐懷不亂、聞過則喜。就像我們年輕的時候都喜歡吃甜的,而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更喜歡那些苦澀的真實。學英語的時候,有兩句英文雞湯讀後很是充血“Challenges are not threatening—they are opportunities to acquire new skills。Mistakes dont mean you are stupid—they are full of information that can help you to learn。(挑戰不是威脅,挑戰是獲取新技能的機會。錯誤不是代表你愚蠢,錯誤充滿幫助你成長的資訊。

存在心理的困境,是因爲我們首先沒有打破自己心理的壁壘,情緒上的衝動,失控,往往會讓我們感覺到其實自己並非完美無缺而是殘缺不全。打破這種心理壁壘或者心理界限的人,更注重自己的感受,他們往往把別人的關注和讚美當成一種額外的贈送,而不是生活的全部。然後按照自己的方向和目標繼續努力。

而所謂靈魂界限其實就代表了一個人的“精神”,它往往會和意義聯繫在一起。當一個人身體健康,心理正常,而他並不快樂。其實就是這個人的思想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就像榮格提出的九級人生。最高層次的追求,就已經脫離金錢,名譽,地位這些低層次追求,而開始嚮往那些看似縹緲虛無,卻有着偉大意義的人生。比方樂善好施,比方迴歸自然,比方釋放自由,他們總希望把自己身上的某一些東西長久的留下。

我們常常所說的精神領袖,其實就是我們渴望透過他們的指引,能開啟那道靈魂的大門。雅斯貝爾斯認爲這個世界充滿密碼,笑來老師也說過,鑰匙一定不再鎖孔裏,一定在別的什麼地方。有時一句話,幾個字,一個場景,都會刺激我們的神經,讓我們發現那些開啟靈魂大門的鑰匙。

馬丁·路德有一天在《聖經》中讀到一句話:“我相信罪過可以得到赦免。”在那一刻他突然頓悟。相同的經文以前讀過不知道多少次,一直沒有頓悟,那一天,在那個時刻,在那樣的場景裏,就能豁然開朗。就像好多次聽笑來老師說:他要改變這個世界。就只當隨口說說並沒有當真。當自己像另外一種生物,用完全不同的視角審視這個世界,做出一些令自己無法相信的事情時,才相信一個人完全可以間接的改變一些人的思想來改變外在的真實世界。

每一個人都有一口屬於自己的井,井給我們提供了一種舒適感和安全感。很多困惑其實來自我們自身侷限的認識,侷限的視角,侷限的疆界,以及並不成熟的認知和體驗。其實除了井口,井裏還有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門,鑰匙就在我們心裏。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8

《哲學與人生》是傅佩榮所著。本書是集傅教授數十年授課之精華所成就的作品,前半段以西方爲焦點,探討“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話與悲劇”、“蘇格拉底”、“存在主義”、“荒謬之超越”等知識背景,提供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學的途徑。後半段則以“中國哲學的起源與特質”、“儒家的風格”與“道家的智能”爲主題,揭示中國傳統文化中體大思精的人生哲理與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全書的結論放在“文化的視野”,有助於拓展人們的眼界與心胸,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讀這本書,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收穫。

“哲學”到底揭示了什麼?不同的哲學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釋了世界的本質屬性和客觀規律,進而思考人生。“哲學”出現在西方古希臘時代,它的定義是“愛智”。“哲學”作爲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尋一切事物的真相。這種態度成爲“愛智”。作者同時指出“愛智”的原則:擁有智慧不等於愛好智慧。“愛智”代表的是一種追求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靈的開放。所強調的是過程,要不停地質疑與詢問,永遠在等待着接受驚訝。

關於人生的思考。人生就是不停地追求,追求自我的完善,外部和內部的自我實現。我們都在下意識地追求自我的實現,卻忘記了去思考人生是什麼,當有一天我們累了,我們不得不停下腳步來去思索。我們困惑了,當我們得到了很多,我們也失去了很多。真正讓我們開心的是什麼?得到了,卻沒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失去了,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忐忑不安。真正的原因是:我們往往實現了外在的自我,卻失去了內心的平靜和坦然。因此我們應永遠記住:內外兼修是最重要的。這個世界會促使你外部自我實現的發生,而內部的自我實現卻必須依靠你自己,在這一點上,沒有人能幫得了你。真正地做到了自我實現,你的人生纔是最幸福的。

哲學是對人生經驗的全面反省。哲學與人生有什麼關係?蘇格拉底曾說:“沒有經過檢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猶如航海,如果你沒有羅盤,就不知道方向。羅盤就是哲學,哲學就是對人生經驗做全面的反省。人們可以向哲學家借這樣一個羅盤或指南針,參考他們思考後的見解,也可以在自己內心裏面啓發這樣的智慧。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他的羅盤,只不過他不一定經過嚴格的訓練或者適當地去反省而找到。所以離開了人生,哲學是空洞的,它沒有內容;如果離開了哲學,人生是盲目的,人生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裏走。

讀《哲學與人生》,由此喜歡上了哲學,感悟着人生;喜歡上了哲學,懂得了笑看人生!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9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北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北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所著。《哲學與人生》是傅先生對於哲學真有心得,而且善於作簡潔清晰的.表達。比如在講解哲學是“愛智”時,他把“愛智”定義爲“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態度,“把“智慧”概括爲“完整”和“根本”兩個特徵,又將“愛智”的“愛”解釋爲溫和而理性的“友愛”,而與狂熱的“情愛”、浮泛的“博愛”相區別,令人感到既準確又頗具新意。

重讀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讓我有種回味和共振的感覺,那種經歷後的精煉總結讓我孜孜不倦,像是看到自己拍攝的一部人生電影,而主角就是我,其中的行爲有些是意氣風發,有些是衝動不顧後果,我也因此得到了回味的樂趣,書中也有很多我所未經歷的一些,但是有了共振和回味,我相信即使面對未來,我也有撥雲見日的功力很多人認爲哲學是一些枯燥的爲什麼,看了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就會發現,哲學真的距離我們很近很近,而且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美好,像是我惡魔呢聞到了麪包的甜香味。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是一部可以研讀的好書。

本書的作者不是以寫書爲生的專業作家,而是臺大的一位哲學教授傅佩榮先生,所以此書也可看作是一本教材,又由於它的思想性,還可看作是一本勵志書。但它與一般教材和勵志書又截然不同,因爲那些多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然而此書卻全是傅先生個人思想的結晶。對於這樣一位思想大師的著作,鄙人不敢妄加評論,只能把我的一點感悟說與大家聽。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說,“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脫離哲學是盲目的。”因此,看此書與其說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說是透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並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裏,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的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10

哲學與人生中有句話得好,對我影響很大,從中受益匪淺,例如“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帶走,故要與人分享。這種分享不單指財務,還應包括關懷,信念,尊重等。”是啊,人本是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何必一定要固守自己的東西,封閉自己的心靈呢?這樣或許守住了自己的財產,卻錯失了許多機會,但與人分享後也許就不同了。

“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後,最大的特色就是:對於許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於去做。”這句話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的確,人生可做的事實在太多,其中有關係自己前途和生計的大事,比如學習,工作,也有隻涉及當前蠅頭小利的小事,比如丟了一塊錢,被人罵了一句等,如果把這些小事耿耿於懷,又哪來的時間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享樂分爲很多層次,若只把享樂定位在身體的,官能的需要,是屬於較低的層次,這種享樂的背後實際上是痛苦。較高境界的享樂是內求於已,而非依賴其他因素,因爲越是依賴外部條件,這種享樂就越沒有保障。”對於這句話,我也是深有感觸的。當今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爲了追求一時的感官滿足不惜花大量金錢蹦迪廳,泡酒吧,參加演唱會,但很少有人從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找出一點快樂,這樣,當他們蹦完迪,泡完吧,鬧完會回來從事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時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臉了,以至於許多人因此丟了飯碗甚至於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閉甚至自殺,這又何苦呢?

“人類的典範,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着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爲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爲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於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爲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並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說,“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爲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在介紹道家時又說,“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爲慾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後,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細細想來,這些話句句皆是真理。此外,還有許多讓我所感悟的話,比如“作爲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麼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人生態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壓力之中,後者則可自得其樂。”“如果一個人表現不好就怨天尤人,那麼當新的機會來到時,反而容易錯過。”等等。這些話無一不能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

“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後,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爲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11

因爲看一個人讀此書,而知道此書;因爲聽到一個人說書好,而想擁有此書;因爲特殊的機緣,而擁有此書。

其實,這本書在我這已經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原因有三:一是買書不如借書,陸續看了很多別人的書,這種富有是自家書不能給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選擇的書太多,挑來選去中,它總會成爲捨去的;三是覺得深奧,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讀,過早接觸怕是打擊了剛剛建立的讀書信心。

其實,這些也都是藉口。對於哲學,我是頗有“慧根”的。在唐山師院兩年的脫職進修中,“邏輯學”這門課程考試全年級只有兩個滿分,我就是其中之一。這樣的成績恐怕也是不多見的吧,惹得苑老師親自到班裏來非要親眼見一見如此通靈的學生。這足足讓我美了一個學年。

但是將哲學與人生放在一起,這是第一次。當決定捧起《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時,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決心。人到四十,真是該思考人生的時候了。

就是懷揣着這樣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學與人生之旅。走進去,才發覺這是一片綠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隨着閱歷的增長和心態的成熟,感覺這樣的一本書應該成爲每一箇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課。此時的我們,工作、生活都處於一個“瓶頸期”,不談家庭,不論孩子,我們還有沒有自己呢?……

“人活着,就是要以身體作爲基礎,開出心智的花朵,結成靈性的善果。”這是我聽到的最直白的將“身心靈”和諧共一的話。身體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長是需要的,靈性修養是重要的。對人、對物,忍受、接受都不是我們的初衷,享受纔是我們追求的境地。

讀畢,掩卷而思,由衷折服於先哲。是他們讓我們歎爲觀止的同時,開始不停地追問與思索:人,應該怎樣活着。

人生,於我們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事,而是你“如何”做這件事。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一路讀過來雖然是懵懵懂懂,但思考已開始,並將永不停歇。他時定會再來細細研讀、細細品味。但“善度一生”的航向已清晰,並激勵我不斷向前……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12

說來慚愧,自高中以來,就沒有真正靜下心來去讀一本好書。在毛概課上,聽了孫老師的教誨,就決心讀一點書。以前總是讀很多文學作品和歷史傳記,所以便買來《哲學與人生》,透過讀哲,也確實讓我收穫了很多,領會了很多。

西方有句諺語:“哲學不能烘麪包,但是哲學能使麪包增加甜味。哲學就好比蜂蜜,可以調味人生。我覺得,人生數十載,若沒有哲學,充其量只能是生存。而有了哲學,我們才能像海德格爾說的那樣“詩意的棲居”。傅佩榮老師說:“如果不談哲學,則人生不限於盲目瞎闖或隨俗沉浮者不多啊!”確實,哲學使我們活的`有意義,活的有方向。

讀了《哲學與人生》,受益匪淺,現從三個方面淺談下自己的讀後感悟。

傅佩榮老師說“哲學是必需的”。我們人類天性之中都有哲學的傾向,每個人內心都希望自由,能夠做自己,擺脫各種限制與壓力,越來越感受到作爲一個人的喜悅。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愛好智慧。愛好智慧就需要我們超越感性限制,發現真理,並積極印證,而這些的首要基礎就是培養思考習慣。我在這本書中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明白了培養思考習慣的重要性。

一個人如果沒有思考的習慣是絕對不可能具有獨立的個性。遇到事情都喜歡憑着本能的感覺立即反應,而且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我以前就是一個極不愛思考的人,懶惰喜歡依賴別人。從小就按部就班地十分自然的接受父母安排好的一切。知道高一的時候,同學問我爲什麼我如此努力第學習,我才醒悟我學習只是因爲我習慣地認爲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就是我應該走的路,但是從來沒思考我能用學到的去做什麼。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發生了事情總是潛意識裏看被別人的反應,讀書時也總是立刻信以爲真。而現在我明白沒有思考的人生是空洞而盲目的。只有學會思考,遇事冷靜下來想清楚並在無疑處有疑纔能有所發現和收穫。

只是會思考也是不夠的,人生的問題是需要我們去印證的。正如傅佩榮老師所言,人生是需要體驗的。如果光是敘述各種道理與格言,而沒有自己去體驗的話,到了最後還是隻能在知識的迷霧中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