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地質學專業實習報告

地質學專業實習報告

地質學專業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透過對嶗山仰口、馬山毛公山等地的實習,使我們進一步鞏固課堂上所學的地質學基礎理論知識,可以使課堂內容不再空洞,有助於我們培養社會實踐能力。運用這些知識去觀察、研究、分析和判斷各種地質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我們理論聯繫實際,樹立熱愛專業以及勤奮學習的思想和決心。透過對馬山等地的實習研究,對周圍環境的地質地貌有了更深的觀察,瞭解各地的地形、巖性等,對以後預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有了一定的幫助。對我們今後的就業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提高了我們實際操作的能力。

二、實習要求

1、實習中聽從老師安排,認真聽指導老師講解。

2、認真細緻觀察馬山、嶗山、毛公山等的地質現象,作好記錄。

3、學會分析地質地貌的方法,培養地址分析能力。

4、採集有代表性的岩石、礦物或化石標本。

5、實習結束後,編寫一份地質學實習報告

三、實習任務

1、在野外對各種內、外地質作用進行初步觀察分析,着重點是外力地質作用的觀察分析。

2、初步對三大類岩石、地質構造和礦產進行觀察認識,瞭解它們在馬山、嶗山等地的分佈狀況。

3、初步觀察嶗山、馬山的地貌環境特徵,學習分析地貌特徵的方法。

四、實習安排

5月10日至5月23日

指導老師:*

五、實習地點馬山嶗山仰口毛公山

六、實習概況

(一)馬山

馬山石林自然保護區位於山東省即墨市區以西4公里處,由5個山丘組成,經長期風化剝蝕,形成了中部 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頂渾圓的丘陵地帶,面積約800公頃,1993年11月正式透過專家評審,1994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即墨市馬山石林保護區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淺剖面火山岩柱狀節理石柱石林羣、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質自然遺蹟。該保護區地貌特徵,由四個山丘組成,經長期風化剝蝕,形成了中部高,四周低,呈一凸起山頂渾圓的丘陵地形。該地已有多年的採石歷史,開挖揭露出了馬山綠色安山玢岩的柱狀節理,透過近十幾年來的開採,已經開採出數個具有筆直挺拔柱狀節理人工露頭景觀。專家們一致認爲,馬山不僅有被人們稱爲"石林"的柱狀節理,而且是一個集沉積岩、火山岩、接觸變質岩、動植物化石等多種地質現象爲一體的綜合性的"地質寶庫"。

目前在馬山四周發現而且儲存完好的硅化木有26處,這些遠古時代的樹木經過硅化反應形成了現在的化石。早在1·3億年前,馬山地區曾爲"古萊陽湖"的一部分,在潮溼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有大量樹木,其中部分樹木死亡後在本地或異地被掩埋起來,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發生硅化反應形成了硅化木化石。在馬山西北麓發現的最大的一株被鑑定爲南洋杉,樹幹長13米,平均直徑0·8米,樹根、疤節、年輪清晰可見,非常罕見。中生代地層中形體碩大、儲存完好的硅化木羣落是馬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的重要保護對象。儘管國內有不少有關硅化木的報道,但在這樣特殊的地質結構條件下,分佈如此密集、儲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羣尚不多見。

此外,古脊椎動物化石在本區內也有零星發現。馬山盛產安山玢岩,多爲灰綠、灰褐色,是約1億年前岩漿涌出地表冷凝而成,爲優質建築雕飾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漿冷凝,均勻收縮,形成四方柱狀的節理,柱體截面直徑約1米左右,高約30餘米,筆直挺拔,排列緊密,恰似一片密林,蔚爲壯觀,故名"馬山石林"。馬山區域內的沉積岩層屬中生代白堊紀萊陽羣曲格莊組,爲萊陽羣的最上層部位。該組爲河流相,山麓洪積相粗碎屑堆積,一般以中、粗粒砂岩、砂礫岩爲主、兼有漫灘相或局部淺湖相的細碎屑沉積。區域沉積岩之沉積構造特徵,屬較典型的網狀河流相沉積。大型交錯層理、槽狀交錯層理及斜層理隨處可見。在山之北坡各採石場中沿坑壁可觀察到極好的垂直剖面,據考證,馬山石林一億多年前由火山噴溢的安山岩漿冷凝收縮而成。安山岩呈灰綠色,結構均勻,質地純淨,是一種進階建築雕飾材料。山之西南因岩漿冷凝,均勻收縮,形成四方形柱狀節理,柱體截面直徑一般在1.0-1.5米間,柱體長30米(地表以下可延伸至60米),柱體筆直挺拔,排列整齊,恰似一片密林,景色蔚爲壯觀。

此類柱狀石林多發育於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狀,而馬山石林可發育於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這在地質學上較爲罕見。就其價值而言,馬山石林規模比南京六合縣石柱規模更大,亦更宏偉壯麗,可與美國著名"魔鬼之塔"的柱狀節理玄武岩體相媲美。站在由大片柱狀節理石柱羣組成的馬山石林前面,人們似乎能從中探尋出發生在1·1億年前的火山活動的場景。在遙遠的中生代白堊紀時期,即墨地區火山活動強烈,以即墨城爲中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口晚期形成了許多火山錐,火山噴發出的的大量岩漿經冷卻收縮形成了現在蔚爲壯觀的馬山石林,這片高26米、寬150米的石柱羣與英國的"巨人堤"、美國的"魔鬼塔"並稱爲世世界"三大石柱羣"。

馬山石林自然保護區內地層單一,出露地層爲白堊系萊陽羣,主要巖性爲紫紅、黃綠色中細粒長砂岩、含礫砂岩夾砂礫岩、鈣質粉砂岩、偶夾砂岩。特別是經多年採石,開挖揭露出了馬山綠色次火山岩柱狀節理,形成了若干筆直挺拔柱狀節理形態的人工露頭景觀,俗稱"石柱羣"、"石林"。同時馬山山體是一個集沉積岩、火山岩、接觸變質岩、動植物化石等多種地質現象爲一體的綜合性的"地質寶庫",是豐富的地質資源集中於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質博物館"。

除地質遺蹟外,保護區內還有云皇殿、白雲庵、千佛洞等人文古蹟。馬山石林已揭露的團山和長嶺兩座低山全部由粗麪英安巖柱狀節理分割成的巨大石柱羣組成,柱體直徑一般在1.0-1.5m之間,柱體長25m(地表以下延深可達60m),形態以四邊形爲主,也有五邊形、六邊形的。團山主體筆立挺拔,長嶺柱體呈扇形展布,猶如孔雀開屏。這些蔚爲壯觀的景象,可與英國已列爲世界保護遺蹟的"魔鬼堤"和美國已列爲國家自然保護區的"魔鬼塔"相媲美。中國古代哲人孟子在二千年前曾有"吾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作爲他的後代,齊魯兒女或許可以添上一句"登馬山而奇造化"的'感慨。馬山這一自然遺蹟不僅是寶貴的地質地貌景觀,也是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研究對象。本區列爲第二的自然保護對象,是中生代地層中形體碩大、儲存完好的硅化木羣落。

目前在馬山已發現二十多株硅化木。其中較大且儲存完整的有十多株,最大的樹幹長13m,橫徑0.8m,其年輪十分清晰。儘管國內有不少有關硅化木的報道,但在這樣特殊的地質結構條件下,分佈如此密集、儲存如此完整的大型硅化木羣尚不多見。此外,古脊椎動物化石在本區內也有零星發現。在人文歷史上,馬山曾是廟宇鼎盛、香客雲集的風水寶地。據清雍正年間(1734年撰寫的《馬山志》記載,馬山是著名的道教聖地。山上樹木茂盛,寺宇宏闊,有玉皇殿、聖母殿、大士庵等15處殿堂,頗具規模。山凹處有一眼"丹泉井",也稱"濟公井",泉水清澈甘甜,"醒脾爽氣,甲於諸水",任憑大旱,泉水長年不涸,故有贊曰:"窟中疑滾千層浪,地底遙通一線天"。

(二)嶗山

嶗山的主體山脈,爲花崗岩石質聳拔成山,氣勢雄偉,千峯競秀,貴爲華夏濱海第一高山。花崗岩主要由長石、石英、雲母三分子所組成,石色白淨,石質堅硬,是建築行業的優質石料。花崗岩經千古風化酥蝕以後,淤積在河道海灘上的白沙,所含石英石佔到很大的比例數,是建築上的優質沙料。嶗山在中生代燕山晚期造山運動以前,這裏的"老坐地戶"有沉積岩和岩漿岩,在嶗山高處的九水和明道觀一帶的山谷裏,還殘存有這些岩石的蹤跡。嶗山的花崗岩熱熔岩漿在地層深處冷凝成石後,聳拔擡升成山,巨大的鼎力將地表的原有岩石推的四分五裂,侷促屯集於周邊。在花崗岩高溫強力擠壓的嶗山成山過程中,周邊的圍巖發生熱熔烘烤變質,許多變異成了變質岩。譬如仰口豐山一帶的嶗山綠石,就是泥灰岩經過高溫變質後,形成的細膩變質岩石。和嶗山花崗岩糾結在一起的岩石,主要有沉積岩、變質岩和岩漿岩三大類。

石老人和登瀛半島一帶的低山岩石,主要爲沉積砂岩,石質呈灰褐色,作建築石料容易酥蝕風化。這種石質的沙礫石灘,也呈深褐色,石茬尖利。流清河海灣的東半部一小部分,也是這一類砂岩的海灘,顏色非常明顯。流清河以東到太清灣的西半部一帶,嶗山的主體山峯直插大海,沒有雜色岩石摻雜。而從太清灣到埡口,以溝谷爲界,除了埡口以東一座山峯是花崗岩石以外,再往東直抵八仙墩,就盡是沉積岩和變質岩了。特別是嶗山頭一帶,幾乎盡爲沉積砂岩,層層疊疊像千層餅一樣,很是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