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小紀小學基層工會工作計劃

小紀小學基層工會工作計劃

小紀小學基層工會工作計劃

小紀小學基層工會工作計劃

2005年是全面落實十六大精神,實現我市教育強市目標的關鍵一年,也是我校“保六爭八”面臨挑戰的一年。在上級工會和學校支部、行政的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體教職工,圍繞學校這一中心工作,進一步發揮工會的橋樑紐帶作用,努力推動工會工作再上新臺階。

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爲根本宗旨,以深化改革爲動力,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工會的參與監督機制,維護保障機制、思想道德建設機制、加強工會自身建設,轉變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地把廣大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最大限度地維護廣大教職工的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保護、調動和發揮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實現我校“保六爭八”的目標。

一、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教育職能,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2、繼續發揚紀小教師五種形象,抓好師德教育。努力開展推進師德建設的活動,一是樹立和宣傳先進典型,組織教師學習市內先進學校的.先進事蹟,學習身邊的優秀人物,創先進羣體,在女職工中以“巾幗示範崗”爲契機,繼續開展建功立業活動。二是響應市局號召開展“社會尊師重教,教師回報社會”活動,組織教職工捐資幫扶特困生,開展義務家教活動,做好補差工作,定期舉辦家長學校,走訪學生家庭,營造“社會關心教育,教育奉獻社會”的良好氛圍。三是進一步規範教師言行,嚴格執行“五條禁令”,每學期末開展師德師風評議活動,並將考覈結果作爲教師評優、職稱評審等事項的重要依據,透過教育管理、輿論監督多元激勵等途徑,提高教師隊伍的師德水平。在全體教職工中做到“三有”,即: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有一個心中有集體的主人翁意識,有一個強烈的競爭氛圍。

3、繼續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幫助廣大青年教師不斷增強職業競爭意識。鼓勵教師自覺成才,提高終身學習的自覺性,積極配合教導處開展有益於提高教師業務的各種競賽活動,繼續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做好教師、做名師。透過教代會(或教職工大會),制訂完善四制的改革方案,特別要制訂教學成果獎勵辦法,鼓勵青年教師鑽研教學業務,提高綜合素質,提升教學質量。

二、完善教代會制度,積極推進校務公開,堅持民主管理,以法治校。進一步推進校務公開工作,要在黨支部的領導下,積極配合行政加強對校務公開工作的領導,制訂校務公開計劃,校務公開內容堅持每月一公開,特殊事情隨時公開,特別是學校財務公開要做到實事求是。充分發揮工會的監督職能作用,做好對內外公開工作,不斷總結經驗,排查不足,使校務公開工作做得更好。

三、充分發揮工會職能,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1、在教職工中實施溫暖工程。繼續開展“365”工程的捐資幫殘活動,在黨員幹部中開展一幫一活動,確定幫扶對象和幫扶金額,保證全校沒有一個貧困而輟學的適齡兒童。

2、在新的形勢下,在人事制度不斷改革的過程中,重視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建設,鞏固送溫暖機制。妥善做好轉崗、落聘、內退等教職工的思想工作,使教職工勞動權益基本得到保障。結合學校實際爲教職工辦實事、做好事,把送溫暖活動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

3、關心教職工的身心健康。利用工會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爲教職工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工作生活環境,爭取行政支援辦“教工之家”,定期組織活動,增強工會的吸引力,積極參加市教育工會開展的各項活動。關注教職工的心理健康,引導教職工適應改革形勢,增強心理能力和調節能力,認真工作,愉快生活。

四、加強工會自身建設,當好行政的好參謀。

加強工會自身建設,首先要注重提高工會幹部的素質。定期組織工會委員和工會小組長,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學習《工會法》、《教師法》和《教育法》等法律檔案,增強學法、用法、守法的意識,積極選派工會幹部參加市教育工會組織的學習,不斷提高工會幹部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水平。其次要堅持例會制度和報告制度,再一個就是要重視工會資訊工作,注重資料積累,規範工會臺帳。

工會組織要找準位置謀發展,積極爭取行政支援,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主動參與研究解決教職工關心的有關問題,確保工會組織從源頭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發揮好橋樑紐帶作用。

五、重視女職工隊伍建設,發揮她們在教育教學中主力軍作用。

針對我校女職工佔學校總教職工人數一半左右的情況,工會組織動員帶領廣大女職工積極投入參與學校的各項改革,充分發揮她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爲學校“保六爭八”作貢獻。

積極配合行政和各職能部門開展各類提高業務素質的活動,圍繞女職工的意願,研究和思考女教職工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繼續開展“巾幗示範崗”、“比、學、趕、幫、超”的教學活動,提高她們的業務素質。加強對《工會法》和修改後的《婚姻法》的學習,增強女教職工自我維護的意識和能力,關心她們的工作、婚姻和家庭,創造條件定期爲女教職工體檢,維護女教職工“四期”特殊權益,提高女教職工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