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呼喚生命教育

呼喚生命教育1

教學目標:

呼喚生命教育

1、認識生命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關注生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的情感。

2、瞭解文章論證思路,學習圍繞一個問題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地蒐集材料,並作整體分析。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人的生命價值。

2、難點:論題的針對性。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字詞:

虐nuè待(殘暴地對待)荒漠(荒涼而又無邊無際。這裏形容精神貧乏。)銷蝕(銷損腐蝕)皈guī依(這裏的意思是歸屬。)

一、匯入

生命,是一個既沉重又意義非凡的話題;生命教育,是一個既容易忽略又不容忽視的內容。那麼,現代社會上,青少年的生存狀態如何,我國的生命教育現狀如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又如何呢?今天,我們將走進生命教育這個話題,一起進行一番理性的探討。

二、舉例子

1、自殺現象

(1)富士康又遇“九連跳,繼本月6日、11日兩次發生員工跳樓身亡事件後,5月14日晚11時許,富士康再次發生員工墜樓事件。在此之前,富士康今年已發生8起員工墜樓事件。

20xx年1月23日,凌晨4時許,富士康19歲員工馬向前死亡。

20xx年3月17日,富士康龍華園區,新進女員工從3樓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樓受傷。 20xx年3月29日,龍華廠區,一男性員工從宿舍樓上墜下,當場死亡,23歲。

20xx年4月6日,觀瀾C8棟宿舍饒姓女工墜樓,仍在醫院治療,18歲。

20xx年4月7日,觀瀾廠區外宿舍,寧姓女員工墜樓身亡,18歲。

20xx年4月7日,觀瀾樟閣村,富士康男員工身亡,22歲。

20xx年5月6日,龍華廠區男工盧新從陽臺縱身跳下身亡24歲。

20xx年5月11日,龍華富士康廠區外某出租屋,富士康離職女員工跳樓。

20xx年5月14日,龍華廠區男工從宿舍樓樓頂墜地身亡。

(2)20xx年7月20日中午,在福建福鼎市17歲劉某高考成績不理想,怕挨父母打罵而離家出走,從福鼎城關坐車到了沙埕港,又乘船來到嵛山島,這時他已身無分文,又舉目無親,一時間他萬念俱灰,從一塊6、7米高的礁石上跳進海里,自殺身亡。

小結:據報道,在南京召開的中國心理學會第八屆理事會上,有專家指出,我國有3000萬青少年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每年至少有25萬人因心理問題而喪失生命,24、39%的中小學生曾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自殺成爲青少年人羣的頭號死因。

2、校園暴力

(1)20xx年4月24日下午,瀋陽市第157中學課間休息時,初二(3)班張勇到操場玩,從教學樓向操場走時,初二(6)班馮某撞了張勇一下,張勇一氣之下打了他兩個耳光。馮某跑回教室,一會兒又拿了一把尖刀朝張勇刺來,尖刀扎進了張勇腹部,直接導致張勇死亡。

(2)蔡勝豪,廣州東山區某中學高二學生。家庭富有,爲同學之間紛爭“排憂解難”,並廣交社會朋友,有“老大”之稱。20xx年3月,蔡勝豪爲同學解決爭端時引起其中一方不滿,但他憑“老大”身份強行決斷。3月22日,不滿一方求助於另一中學的“老大”,糾集20多人與蔡勝豪一幫20餘人羣毆,雙方均動用了水果刀、木棒、皮帶、磚頭等,造成3人死亡,30多人受傷嚴重後果,蔡勝豪當場被刺死。

小結:據20xx年調查,30%的中學生存在異常心理表現,15%有心理疾患,5%面臨校園暴力威脅。

3、殘害動物

(1)20xx年1月29日,清華大學大四學生劉海洋將兌上火鹼的飲料潑向北京動物園裏一隻正與遊客戲耍的黑熊。2月23日,劉海洋故伎重施,又將有摻硫酸的飲料潑向兩隻無辜的大黑熊……對於爲什麼要殘害動物,劉海洋的回答很平淡:“我曾經從書上看到過熊的嗅覺敏感,分辨東西能力特別強。但人們又總說笨狗熊,所以我想驗證一下狗熊到底笨不笨。”

(2)20xx年3月20日晚,成都某名牌大學一位大二女生,把一隻僅三個月大的小狗活生生放人微波爐烤了一分多鐘,小狗的主人就是這位女生……爲什麼如此漠視生命,他們的表現很冷漠:只是想看看小狗的反應。

二、思考討論

以文字爲依據,從文字中尋找、概括答案。

1、思考一:上述現象說明了什麼問題?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1)折射出當今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以及對生命的漠視與踐踏。

(2)可能與自身心理素質有關,可更多的應該是與我國生命教育不夠有關

2、思考二:我們爲什麼要關注生命、熱愛生命和珍惜生命?

明確:因爲生命是人生最寶貴的東西,人的生命不可替代的和不可逆的,它是人類創造和實施一切價值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3、思考三:爲什麼要呼喚生命教育?

(1)生命意義的凸顯是開展生命教育的現實背景:宏觀上,人類承受着前所未有的重負;微觀上,人體會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脅,有一種無所適從感。

(2)人類要倖免於難(生存危機),就必須從內心深處改變,即從生命教育做起。

(3)青少年面對挫折和打擊的承受能力差。

(4)除了青少年心理脆弱之外,還跟社會、學校、家庭對青少年進行生命教育不夠有關。

4、思考四:什麼是生命教育?如何進行生命教育?

(1)所謂生命教育,就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的生命價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義,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激發學生對終極信仰的`追求,滋養學生的關愛情懷。

(2)生命教育的內容?

A、儲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

B、發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價值教育;

C、死亡教育,從而使之更加珍惜生命。

三、文章總結

問題探討到此,我們對文章的思路也就基本有了一個清晰的脈絡,下面小結一下:

課文思路小結:

一、提出問題(1):我國生命教育淡薄

二、分析問題(2—7):爲什麼要呼喚生命教育

三、解決問題(8):指出如何進行生命教育

四、情感昇華

1、欣賞:冰心《敬畏生命》

用愛面對每一天,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心中就不會堆積煩惱;世間紛爭也會減少。

生命雖然很有價值,若不能好好運用,等於沒有價值。

面對困難,要勇於接受挑戰,藉由人生的歷練,鍛煉出柔軟如水、堅強如鋼的精神。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則,也是每個人必經的歷程。透徹生命、明瞭生命的源頭,就不會恐懼死亡。

對於生命,誰都沒有所有權,無常一來、呼吸一停,則萬事皆休。

2、小結

關注生命熱愛生命呼喚生命

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生命如歌

3、用心聆聽歌曲:《生命如歌》,希望大家的生命美好、燦爛!

呼喚生命教育2

①生命是人生最寶貴的東西。只有生命的存在纔會有人的其他價值的創造、實現和評估。具體地說,人的生命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日本學者池田大作指出:“生命是尊嚴的,就是說,它沒有任何等價物,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它。”第二,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生命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復得。第三,人的生命的基礎性。從社會發展角度看,沒有生命個體的存在,就不會有社會歷史的產生、發展及所有的人類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講,人的生命價值就在於它是人類創造和實施一切價值的前提與先決條件。

②生命的價值要求我們必須關注生命、熱愛生命和珍惜生命。就教育而言,最基本的`是要教育學生理解生命的價值,懂得尊重生命。然而遺憾的是,在以往相當長的時期,在我們的教育觀念中,忽視了具體實在的生命教育,難以使孩子們養成對具體生命,對大自然、家人、鄰里、同學等的愛心與同情,也無法收穫愛心所帶來的真誠回報。殊不知,21世紀高素質人才的最基本的現實,是個體生命的健康存在。

1.第①段中的加點字表達了什麼意思?

2.第①段是從什麼角度論述人的生命價值?

3.“這個意義”指什麼?

4.第②段中加點詞語在文中起了什麼作用?

5.第②段中畫線句子的含義是什麼?

答案:

1.“才”字強調了生命的存在是其他價值的創造、實現和評估的唯一條件。

2.從兩個角度進行的:一個角度是從對個人自身來說的;另一個角度是從對社會發展的促進而言的。

3.“這個意義”是指人的生命的基礎性。

4.三個詞的詞義踢進,逐層深入,充分說明生命的可貴.

5.強調我國忽視生命教育的時間之長.

呼喚生命教育3

摘要:教學語言是教師的職業語言,它是一種什麼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課堂教學的語言應呼喚生命的真諦。

關鍵詞:教學、語言、真實

教學語言是教師的職業語言,它是一種什麼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課堂教學的語言應呼喚生命的真諦。

何謂生命的真諦?有人認爲生命的真諦在努力付出,有人認爲生命的真諦在真誠服務,也有人主張生命的真諦在超越昇華……我則認爲生命的真諦應該明白我爲什麼活着,怎樣活着纔會使生命更有意義。

現在的學生似乎對生命的意義不清楚,因爲他們每天都在享受着父母的疼愛,他們根本不用想我爲什麼活着,似乎他們的活着就是爲父母,因而纔會出現一些學生包括已成年的學生遇到一些坎坷或挫折就失去了承受的能力。在大學校園裏跳樓的事件時常發生,其實,這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悲哀。然而這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似乎並沒有注意到。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的管理者,應注意引導和提升教師的語言藝術。特別是如何使課堂教學語言更具有影響力和創造力,更能喚起學生對生命的感悟,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師生的默默交流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抗挫折的能力。

一、教學語言的真實性

所謂語言的真實性就是不隱瞞、不臆造,怎麼想就怎麼說。說話人所表達的,是他內心所想的,即“言爲心聲”,而不是心口不一或口是心非。簡單地說,真實也就是說真話、表真情、達真意。

教學語言的真實性體現在學生從不懂到懂、不會到會、模糊到清晰、錯誤到正確、失敗到成功的過程;體現在教師的循循善誘、鼓勵幫助、規範訓練;體現在師生之間語言的交流、思維火化的碰撞。這些語言的交流無不表達學生內心的情感世界。學生情感真實地流露,更能使教師及時地瞭解學生心裏的情緒變化,特別是學生學習上的困難,更容易發現。這時教師可以根據情況去調整學生的心態,幫助學生戰勝困難。這樣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就顯得尤爲重要了,它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啓迪學生的智慧,引起學生的美感,更是學生人生成功與否的關鍵。

二、教學語言的情感性。

教學語言必須感情充沛,體現教師對祖國、對事業、對學生的熱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寓理於情,情理交融。教師透過語言用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用自己的生命之火去點亮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用自己的心融化學生的心,用自己的靈魂鑄造學生的靈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教師在教學中,用動情的語言開啟學生稚嫩的心扉,讓真、善、美的甘露浸潤學生的心田。總之,教學的語言富有情感性是它的特質。

三、教師語言的趣味性

每節課40分鐘,學生一天至少在學校要上六節課,對於生性好動、好奇的小學生來說,仍是一種難耐的'“煎熬”。如果教師的語言枯燥乏味,也是對學生身心的一種摧殘。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正確駕馭好課堂語言,儘量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課堂語言來彌補教學內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學生能從無趣的課堂中得到樂趣。這就要求廣大教師應該多學習一些語言的藝術,如看一看《演講與口才》這類的期刊,以此豐富和提升自己的語言。

四、教學語言的幽默性

孔子云:“言之無聞,行而不遠。”這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說話沒有文采,不講藝術性,就不能打動人,不能感染人。由此可見古時的教育家對教師的課堂語言十分的重視。幽默的語言是一種才華,更是一種力量。幽默的語言可以把書本中的道理具體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並能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運用無聲的握手、微笑、點頭、搖頭等一些肢體語言消除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恐懼感,無聲的語言變成潤物無聲的細雨,滋潤學生的心田。激發學生課堂的求知慾,給予生命靈性的彰揚。有一點也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拒絕那些踐踏學生尊嚴的黑色幽默。其實,“言由心生”,就看你是否真正的把學生裝在自己的內心。

總之,教育語言的表達是一種方式,也是一門藝術。好的教學語言,應當是規範的、鮮活的、生動的、有生命力的。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師的基本功,學校必須在教師的教學語言上下大力氣,使語言真正爲學生的成人、成才服務。教學語言不一定教師要口若懸河,但他的語言中必定會包含着生活的睿智,對生命的啓迪,喚起學生對生命的熱愛。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課,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豐富和鍛鍊自己的語言,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讓學生置身於優美的文化氛圍,濃郁的語言環境中,學生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價值所在。

呼喚生命教育4

近年來全國青少年自殺的報道常常見之於報章雜誌等諸媒體。據我國權威機構統計,我國每年有25萬人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自殺已成爲15——34歲人羣死亡的首位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青少年自殺低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究竟是什麼原因致使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尤其是花季的青少年,他們似乎更同有理由投入死神的懷抱!他們剛剛邁入人生春天的門口,還沒有來得及享受豐富的人生四季,生命的音符便戛然而止,這是多麼可悲的現象!

當大家把學習壓力大、課業負擔重、父母期望高、教師與家長不恰當的教育方式、青少年本身的心理脆弱、遇事衝動等一系列原因羅列出來後,不難發現:在這些孩子的內心深處,對生命意義的模糊,對生命本身關注的缺乏,甚至不懂得生命意味着什麼,是導致悲劇發生的深層原因。教育專家們對此進行了集體會診,認爲當務之急是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助這一特殊的社會羣體以一臂之力。譬如:建立起危機干預機制,家庭、學校、社會協調一致,形成合力;同學、家長、教師透過發現當事的種種反常的言行,及時給予幫助,以阻止悲劇的發生,把危害降至最低。這種就事論事、雪中送炭的短期干預方式,可收立竿見影之效,但實際上是治標而不能治本。把目光放長遠,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挫折教育,爲青少年提供一方磨練其意志、增強其自信、增長其智慧的抗挫實踐的舞臺,增強他們面對困難、失敗乃至於厄運的抗禦能力,實爲標本兼治的一劑良藥。

筆者認爲,挫折教育不應停留在感性的`層面上,比如,人爲地製造惡劣的環境,讓青少年吃苦受罪;抑制或透過古今中外飽經磨難而成功的傑出人士的事例,培養他們面對困難的勇敢性、面對失敗的不屈性、面對厄運的剛毅性……這固然能爲青少年揚帆起程的人生旅途提供信心、勇氣和力量,但沒有解決如何把這種抗挫能力轉化爲與生命俱來的對於挫折的“免疫力”。生命教育正是爲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不僅使青少年被動地認識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幸福,而且從內心深處激發出一種尋找幸福的本勇,發現生命的神聖與美好,從而珍愛生命。這種才能在任何挫折面前,泰然處之,永遠樂觀,才能從源頭上杜絕種種慘劇,使青少年由原先被動地處於被保護、被關愛的弱者轉變爲能夠從容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從這個意義上講,生命教育是更高層次上的挫折教育。青少年對生命的認識,大多源於還沒有被他們充分理解的書本知識,因而他們對生命的體驗完全是表象的,有待於隨着年齡、閱歷的增長而不斷豐富。讓他們及早領悟生命的真諦,爲他們花季的人生找到平衡的支點,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仁者愛人,亦即對同類生命的敬重與熱愛。當馬棚失火時,孔子首先想到的是人的生命,而不是匹馬束絲可以換取5個奴隸。身處於奴隸制末期的孔子,對慘無人道的殉葬制深惡痛絕。在他看來,這種對生命的摧殘是大逆不道的,因此命令其門下弟子“嗚鼓而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