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牛頭灣遊記與感想

牛頭灣遊記與感想

這個地方叫牛頭灣,看不出,灣在哪兒?牛頭在哪兒?或者有沒有牛身子?

從連綿不斷的綠洲走出,相隔了一段戈壁,在戈壁和村莊的連接帶,有紅柳,紅柳蓬勃而起,密密麻麻,像是一片森林,正驚訝於這紅柳的長勢,車停了下來,司機說:這就是牛頭灣。

我們下了車,想從紅柳叢中的一條小路進入,不想,錯了,要沿着一條小水渠往前走,再走一段,纔是牛頭灣的核心區。

我們去牛頭灣,主要是看胡楊。牛頭灣地處沙漠邊緣,是衆多的胡楊樹與風沙抗衡,這一片農田才得以保全。我們一路走着,路邊的辣椒已經深紅,到了採摘的時候,整個辣椒田紅綠相間,也是一道風景。幾戶人家的門口,桃樹和梨樹上掛着果實,桃子是毛桃,有一抹淡淡的粉紅色,而梨則碧綠無暇,煞是誘人。轉過了村子,就是沙漠的地形,我們想,胡楊林快到了。

整個胡楊林佔據了一座座沙山,胡楊一棵挨着一棵,像手挽手的兄弟,初秋的天氣,它的葉子一點點變黃,但沒有徹底黃透。當地人說,要經歷一場輕霜,肅殺之氣,才能把胡楊樹的葉子染得黃澄澄的。儘管如此,這樣的景緻,也是能夠讓人感慨一番的。

沙子越堆越高,胡楊樹也像是一個攀援者,沿着沙子堆積的方向前行。不過,沙子堆得越高的地方,胡楊樹也顯得矮小,或者本身就矮小,但它的根系絕對扎入了沙層下面數十米,這樣算下來,沙丘頂端的'胡楊樹就很高很高了。

牛頭灣的胡楊林,一般的植株大概有碗口粗,大一些的有兩個碗口粗,可見這片原始胡楊林產生的年代不是很久遠,按照當地人的說法,至少也有五六十年。

胡楊樹的面板粗糙皸裂,看見它就覺得這是億萬年的乾涸造成的,即是一根柳木,把它放在太陽下暴曬,曬上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也不會有這樣的情形出現。我撫摸着胡楊樹的枝幹,想象着這樣的樹在怎樣的環境中奮力抗爭,在怎樣的嚴寒酷暑中,一分一秒地汲取生命的養分,完成生命的儀式。的確,它的存在,就是一種感動。

胡楊林隱天蔽日,把整個沙丘和一大片沙漠包裹得嚴嚴實實,沙漠根本不可能有一尺一寸的前行,而胡楊林後面的村莊,則可永存安逸的生活。沙丘上是胡楊林,沙丘下面沙地則是種滿了向日葵,一個個花盤簇擁着,能夠稱得上花團錦簇。再往高一些,透過胡楊林,枝條上的綠葉、黃葉,枝條下的黃沙和匍匐於地的野草,還有這一望無際的向日葵,構成了色彩的洪流,怎麼看,怎麼美。

事實上,在這扣人心絃的美景中,沙漠、風和胡楊的爭鬥從來沒有停止過,在迎風的一面,胡楊林的身軀傾斜着,枝條一律沿着風向舒展,許多胡楊甚至匍匐於地,橫向生長。在這樣的環境,只有懂得逆來順受,才能贏得生存的空間。風吹來,沙子撲打而來,樹身子傷痕累累,目不忍睹,樹葉子卻是金光燦燦,昭示着生命的魅力。

我沿着沙子一步一滑地往上走,有時候還要扶着胡楊的枝幹,才能前行。想到這一片胡楊林像衝鋒的隊伍,它們應該盡了全力。當然,在這片胡楊林,也有不少死亡、枯萎的樹木,但它們也都高高挺立,哪怕能擋住一粒沙子,也算不枉生爲胡楊。

從胡楊林走出,走了很遠,視線快要離開牛頭灣了,我纔看清楚,伸向綠洲的沙漠,活像牛的頭顱,它那倔強勁兒,是那茂盛的胡楊樹,生髮出來的。

標籤:感想 遊記 牛頭